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潮》2017,(10)
正丁酉年初三(2017年1月30日),我去北京协和医院给尊敬的李昭大姐拜年,但万万没想到,丁酉春节拜年,竟成了最后的告别。3月11日,噩耗传来,李昭大姐平静地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轻工业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和《中国服装》杂志社工作时,因为工作关系有幸结认李昭大姐,她给我留下平易近人、热心助人的第一印象。1986年遵照国务院决定,我所在的单位成建制从轻工业部划归纺织工业部,这样一来,我就和李昭大姐走到一条  相似文献   

2.
《山茶》2014,(5):20-20
2010年在吉布提。我曾看见过六个人背着很少的行李穿越早已干涸的大巴拉湖。湖床已被黄沙覆盖。我问同事。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同事回答说,他们很可能是去也门找工作的埃塞俄比亚人。两年后,这次是在埃塞俄比亚。我很惊讶地在机场看见了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少说也有1000人。我问一个服务生这是怎么回事,她解释说。那些姑娘都是签了劳工合同要去阿拉伯半岛国家打工的。  相似文献   

3.
田聪明 《百年潮》2006,(7):25-30
我1990年底调北京工作后,每年春节都去看望李贵同志.2002年春节前我因感冒住院,节后出院后就上班了,没能去看望他.2002年8月29日午饭时,接到李贵同志孩子的电话,说他爸爸一天前去世了.突然听到这一令人十分悲痛的消息,饭也难以吃下去了.当天下午我往李贵同志家里送花篮时得知,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就使我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留下终生的遗憾.四年过去了,李贵同志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他永远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党的高级干部、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4.
北石 《旅游纵览》2016,(3):66-71
正"跟我走,就在前面。"一位危地马拉城的陌生大姐,为了给我指路,已经带我行走了很长一段路。十几分钟前,我拿着地图找这位大姐问路,不会英语的她用手势比划了一下,看我满脸迷茫后,果断拉着我开始去找我想要到的地方,我清楚地记得她原来要去的方向和带我去的方向是相反的。一路上她用西班牙语和手势与我交流,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那种旅行中久违的温暖和快乐。这和我进入到危地马拉时的糟糕情绪完全不一样。或许,这就是危  相似文献   

5.
<正>"跟我走,就在前面。"一位危地马拉城的陌生大姐,为了给我指路,已经带我行走了很长一段路。十几分钟前,我拿着地图找这位大姐问路,不会英语的她用手势比划了一下,看我满脸迷茫后,果断拉着我开始去找我想要到的地方,我清楚地记得她原来要去的方向和带我去的方向是相反的。一路上她用西班牙语和手势与我交流,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那种旅行中久违的温暖和快乐。这和我进入到危地马拉时的糟糕情绪完全不一样。或许,这就是危  相似文献   

6.
萍水相逢     
正有些人,你和他们短暂相聚,今后再难相逢。但你却印象深刻,甚至终生难忘。不需要去寻找,不需要去发现,他们仿佛都在等你。他们散落在命运安排你要去的地方。一07年夏,陪同我的导师吕大吉先生访问韩国。会议结束后,汉城大学安排我们去济州岛玩两天。来接机的地陪,是一胖乎乎的中年男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党组书记、江苏省政协委员徐灏同志因病于1996年10月9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终年58岁。徐灏同志遗体告别10月15日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中共中央办公厅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刚,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向徐灏同志遗体告别,并向徐灏同志家属表示亲切慰问。江苏省委、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一史馆、二史馆、中国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研究所、江苏省档案局、馆等领导及群众300多人参加遗体告别。  相似文献   

8.
正这件事发生在1959年夏天,那时候我家住在湖南长沙北门外湘春街晴佳巷。那年暑假,在安江纱厂工作的大姐要我妈去帮她带崽。临走前,我妈留下了30多元钱给我们姐弟三人做生活费,并留下了她的私章,说我哥这个月快寄钱回来了,收到钱可以做生活费,她最多两个月就回来。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物价也很低,一个人一个月有十来块钱生活费足够了。汇款单  相似文献   

9.
稻糠木 《世界》2004,(4):66-69
天津话哏,天津人哏,天津是幽默之城。一听到天津人说话,我就禁不住想乐。一位按年龄要叔叔的出租车司机迎着我说:“大哥,你去哪?”天津司机“大哥”、“大姐”喊得自然利落,倒是外地人初来乍到听着有些不习惯。与其说这是天津人的礼貌,不如说是天津人的幽默。他和我谈起过世的马三立,说马三立临走前还抖了一大包袱:“马三爷住在中医院,房间里满是送的鲜花、花篮,院长去看望他,出门时,马三爷说,‘您给我写一张纸条贴房门上’,院长问写啥“马三爷说‘代售花篮’。瞧瞧,他都那状况了还能抖包袱逗你玩,真哏。”  相似文献   

10.
1946年,国民党集中大军围攻我中原解放区,为保存干部实力,中原局组织部通知我,于4月间和爱人王锡珍(化名陈幼民)同志一道化装突围,后又决定让他运盐接济中原解放区。到南京后,运盐工作告一段落,王锡珍于9月去梅园新村八路军办事处接洽,拟前往解放区。到办事处后,钱瑛大姐一见王锡珍,十分高兴地告诉他:组织决定将他留在南京,负责和大后方随国民党光复迁都回南京的一大批我党党员和民主人士联系,这些人是分布在国民党的党、政、军、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重要人物,他们从重庆大西南到南京的时间都有一年或半年以上,无合适人选去联络。钱大姐…  相似文献   

11.
恋母游子爱国学人──政协几位著名科学家侧影金汕日本明治维新后,一批去欧洲留学的日本学生在回国时遇到了麻烦──所在国当局不允许他们带走任何资料。一位日本青年对同伴说:"我准备自杀,死后给我剖腹,把资料连同我的遗体运回日本。"他果真这样做了。在今天日本人...  相似文献   

12.
1986年5月3日,享誉海内外的汉语言学大师、北京大学的王力先生去世。我既非其入门弟子,也从未谋面。其治丧委员会及其夫人夏蔚霞女士分别寄来讣告,邀我去京参加5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追悼会并向遗体告别,我因故未能成行,只寄去了哀悼的诗联。但我确是王力先生的私淑弟子。同他的交往受益长达3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歌之祭     
我会唱的抗日歌曲相当多,曾几次令长我十来岁的朋友惊讶。他们才是大唱这些歌曲的一代人,怎么这个当时的小孩子能与他们旗鼓相当地竞唱!这些歌,我是听大姐明端唱出唱进而听会的。抗战胜利后,另一类歌曲流行,像周璇、白光、姚莉、吴莺音等人的歌,我也会唱不少。这又是从大姐购置的唱片听会的。大姐是一个整天唱歌的女孩子,特别爱唱电影插曲。当然,爱唱歌的青春少女很多。普遍如此,今日尤烈。1944年冬,日寇攻入独山的消息,对一向以福地自许的安顺城造成一场地震。小城居民发现,被怜悯同情的那些“下江人”(即难民)的悲惨命运,一夜之间落到了自己头上。短短几天里,某家带头逃难了,某家在贱卖家具了之类,谣言像蜂桶失王嗡嗡乱飞。我放学过街,也能感到异样的氛围。但家里总是平静如常。忽然一天,母亲宣布要带着我们去乡下住些日子,只留下父亲和工人刘大哥看家。近年才听谷受璋兄说,其实那时他已受父亲委托,踏选了几处地方,并选中偏僻而风景绝美的织金小城。但真正去了的,只是远郊的郭家屯。那个冬天特别冷。母亲率领我们过钟鼓楼,经北街,出北门,一路有干河、精怪塘、跳蹬场等地名。母亲坐轿,两个妹妹和两个表妹分乘两架滑竿,两两相背而坐。两个姐姐和我步行。加上刘大哥、...  相似文献   

14.
空中茶座     
《神州》2003,(5)
民航幽默“护航”飞机刘淑华忙了一辈子的敏姐60岁时,头一回要坐飞机去旅游.上了飞机,我让她靠窗坐下,帮她戴上耳机、系好民航告别最后一个土跑道机场 一架多尼尔328支线喷气式客机2002年5月23日在汉中机场崭新的沥青砼面跑道上降落后又成功起飞,这标志着我国民航从此告别了最后一个土跑道机场。1938年建成使用的汉中机场老跑道是一条泥结碎石土跑道。  相似文献   

15.
徐湖平 《东南文化》2002,(12):30-34
董欣宾逝世噩耗传来,我正在三门峡至兰州的出差途中,无法去上海向他的遗体告别,我恍恍惚惚,头脑失控,忘记了自己是在外地,仿佛乎南京,仿佛乎上海,当年的一幕幕往事浮现于眼前,我拨通了上海的电话,嘱郑奇代为书写我献上的挽联:  相似文献   

16.
1960年4月底,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到了贵阳。周总理是江苏淮安人.我是江苏涟水县人,相隔60多里路。我于1938军参加革尚后就在这一带搞武装斗争,打游击,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进了淮安城,并受当时地委书记曹荻秋同志的指示,照顾过周恩来副主席婶母一家的生活。解放后,我调到贵州搞妇联工作。1958年前后,我三北亚参加全国妇联召开的妇女工作会议,见到邓颖超大姐,还谈起老太太的情况。老太太已来北东,常提到在淮安时有个胖胖的女同志关心我家疾苦,送粮、送衣。当邓颖超大姐知道那姑娘就是我时,高兴地对我说:“原来是你…  相似文献   

17.
正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忠诚朋友,我失去了一位合作共事40个春秋的知心朋友。40年来,我和大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就在这次他去西藏主持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前,还在百忙中来向我告别并献了哈达。出门要告别,回来要谈心,这是他长期同我交往的一个老习惯了。我了解他的性格,热情高,爱激动,工作起来控制不住自己。我对他说,这个季节西藏缺氧严重,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性急,要劳逸结合。他说,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送别丁一岚     
丁一岚同志平静地走了。按她的遗愿,没有发讣告,没有写生平介绍,没有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奏哀乐。但她的生前好友得悉噩耗后,自动来到八宝山,其中有现任广播电影电视局长田聪明,原晋察冀日报副社长张致祥,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胡绩伟,他们许多人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向她的遗体告别。他们徐徐进入大厅,在门口看到丁一岚生前向党组织的汇报的抄件。给党的最后一份汇报丁一岚在病危时刻,向党组织送上了如下最后一份汇报。国际台党委会:入党60年来,我多次怀着赤诚的心给党写汇报。现在多少有些伤痛之情给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灵堂痛哭 1998年冬,著名作家茹志鹃与世长辞。在遗体告别那天,一位年迈七旬的男子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他凝视着志鹃姐的遗容,竟当着一屋子人的面扑在玻璃棺椁上失声痛哭。此时,他耳边又响起志鹃姐的警告:“小邓,你记住,你要是再当众哭鼻子,我永远再不理你,我是说话算话的!”  相似文献   

20.
宋亦英大姐逝世一年了。在她远行的头一天,我还去看望了她。虽然那时她耳已全聋,目近全盲,但精神还不错,她见了我很高兴,问了不少话,我亦用笔答她。但她看得很慢,要用两个放大镜叠起来放在台灯前才能看见。这时她的儿子吴端便和我们答话,介绍她的近况,说她吃的不少,起居亦很有规律,腰腿痛也好一些了,过去痛得连床都上不去,经过推拿也可以上床了。我听了觉得很高兴,坐了一上午方告别回家,谁知这一见就是永别呢!第二天也就是农历大年初六,吴端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夜间突然过去了。我赶忙到她家,见她已安详地长眠。我抚摸着她的脸,理顺她的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