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就连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使用都是有讲究的。筷子在古时称为箸,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  相似文献   

2.
上菜时鸡头要对着长辈;请客上鱼时忌把把鱼脊对着主客;跟船员、渔民、司机吃饭不可翻鱼;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上;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不可以点七道菜;切忌对别人说:“你吃完啦?”……人们总说,广州人对吃的讲究远甚于对穿的讲究,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广州人在餐桌上的禁忌也有很多。虽然现在有些年轻的广州人也已不怎么讲究这些了,但经常跟老广州打交道的人,不学还不行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商纣时的贤臣)怖。"这是所能看到的使用筷子的最早记载。纣是商朝的末代君主,距今3000多年,他已使用精美的象牙筷子(象箸),可见筷子的产生早有年头。从"箸"(又写作"筯")的字形看,早期的筷子是由竹木做的。纤细的竹木筷子要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发掘古墓,已经找不到太早的竹木筷子实物。在被誉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42  相似文献   

4.
肉酱与豆酱     
代芳 《中华遗产》2010,(2):66-67
在日本料理店,当你用筷子夹着薄薄的生鱼片,蘸上一点芥末酱准备放入口中的时候,可能想不到,这种吃法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开始流行。汉代的‘脍”即生鱼片,按照当时方法,是一定要沾“芥酱”食用的。  相似文献   

5.
徐冰今年的个展又放在了伦敦。 继去年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展出的《读风景》之后,今年的个展依旧与风景有关——《桃花源的理想就一定要文现》(以下简称《桃花源》)。名字的起源来自《国际歌》卫那句振臂高呼的“因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中国人讲究用典,如果不是有《国际歌》这个文化背景,我也不会用这后半句。”  相似文献   

6.
筷子古俗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筷子是中国民俗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世界上,大约有16亿人在使用筷子,风行欧、亚、澳、美洲.筷子是生命的拐杖,饮食的桥梁,最方便的搬运工具.筷子的原地是在中国.它在中国有漫长的流变史,故而衍化出丰富多彩的筷子文化、筷子风俗、筷子传说,研究筷子民俗文化具有特殊的价值与现实的意义.本文以清代以前的文献为依据,对中国筷子的起源、发展、演变作初步探索.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筷子古俗中国筷子最早见到的时代是在商代,称“箸”(Zhù音著).《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云:  相似文献   

7.
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中是出了名的。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咿呀学语时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些最简单的家务活,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整齐等,尽管有时候仅仅是象征性的,他们干完了大人还得重来一遍。但  相似文献   

8.
赵士才 《神州》2011,(8X):260-260
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是要讲究一些策略的,同时,这种开发与整合要放在更广阔的教学观视野下和更大的教学系统中进行,即这里说的“教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非仅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孩子批评不得、批评后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甚至顶嘴的表现。批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他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因此,在教育孩子上,处处留心皆学问。  相似文献   

10.
筷子的风俗     
筷子,长长的两根筷子(古代称为“箸”),中国及亚洲许多国家的人们从小就会使用,也是他(她)们司空见惯、习惯为常的进食工具之一。但是,在使惯了刀叉却不会用筷子的两方人看来,能举、能挟、能架、能卧。能掐、然掷(或甩或“掉”)……的筷子,简直是。神奇的摩术”。  相似文献   

11.
象箸效应     
闫树平 《文史月刊》2009,(11):57-57
《韩非子·喻老》中有一个关于象牙筷子的故事: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使用象牙筷子,感到很害怕。他认为用了象牙筷子,杯子也要换成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和犀玉杯,就不再吃粗食豆汤了,而要吃牛肉、象肉、豹肉甚至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得穿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这样下去,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到头来,果然如箕子所言,商朝最终因纣王骄奢淫逸而灭亡。  相似文献   

12.
说筷     
冯雁 《南方文物》2004,(2):96-99,122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笔者试图介绍和探讨我国古代的筷子。  相似文献   

13.
俞理婷 《民俗研究》2014,(5):F0003-F0003
陪嫁箱是女子出嫁时最重要的嫁妆之一。在很多地方,女孩儿出嫁“不管穷的富的,一定要有一对陪嫁箱子”。陪嫁箱不仅代表了结婚时婆家的面子,更是婚后媳妇私有财产的堡垒。世俗常以嫁妆多寡论新娘身份高低,陪嫁箱作为嫁妆中的重头戏,是极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4.
刀筷     
收藏与研究筷子多年,对这个充满民族文化的餐具至今喜爱。筷子背后的文化与故事,实在是不可穷尽。  相似文献   

15.
李爱玲  赵连闵 《神州》2011,(8S):144-144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奖励与赏识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表扬也是学生们的正常心理,这说明学生有上进心。对学生恰当地、积极地使用奖励比消极的批评、惩罚,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但对孩子的表扬和赏识也并非是多多益善,它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等。所以,教师对待学生和父母对待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轻重。表扬要讲究技巧,要有艺术,做到顺其自然,让听者觉得舒服,而说者也是发自内心,不虚伪。  相似文献   

16.
杜爱玲 《神州》2012,(18):258-259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要成功、高效,必须讲究方法,根据教学规律、原则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既可是传统的,也可是创新的,但不能模式化,下面结合我工作实际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筷子文化     
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可以说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制作普通筷子的用料有两种,一种是用竹子加工制作的,一类是用杂木加工制作的.此外还有骨头、银子、象牙、不锈钢等加工制作的比较高级的筷子. 各种筷子都是从内地运销省内.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购置筷子往往也成了问题.所以,就想方设法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筷子.一种是在脑山地区生长的叫兔儿条的木材(红色),采选如筷子粗细的木枝制作筷子;一种是在河边生长的沙柳丛中采选适当木枝加工筷子.购置的竹筷子或杂木筷子供客人和陪客人的长辈用饭;而就地取材制作的兔儿条或沙柳条筷子,供其余家人、小孩用饭.就地取材制作的筷子,在洗锅刷碗时,经过热水的“考验”,时间长了就变得三扭四歪,形态各异,尽管如此,仍然坚持凑合着用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历来讲究立意,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画意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画意的产生并不是呼之即来的,它是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够体现出来。同时,在体现画意的时候,一定的表现手法,以及适当的表现形式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画意”“、画法”“、画体”三方面来谈谈中国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节目中经常出现语码混用现象。基于对从一档电视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收集的语料分析,本文将电视娱乐节目中语码混用的形式加以分类,并依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元功能理论,对电视娱乐节目中语码混用的功能进行分析。本论文旨在研究电视娱乐节目中的语码混用现象,该研究对电视节目语言使用以及语码混用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游如何防「宰」首先,在旅游途中用餐,一定要注意是否明码标价。对于无标价或是标着「时价」的酒、菜,要在就餐前讲好价钱,以免餐后挨「宰」。另外,最好多到几家餐馆看看,在比较中做选择,既要吃好吃饱,又不花冤枉钱。其次,切不可轻信在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