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亮夫先生是20世纪云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者。他的一生几乎与20世纪相终始,从事学术研究70余年,撰写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合计1000多万字,在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尤精于楚辞学、敦煌学,是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学术巨匠,也是我国20世纪有代表性的国学大师之一。  相似文献   

2.
柳曾符 《古籍研究》2002,(1):110-114
我自幼受祖父荫庇,多见并世巨人长德,如太仓唐治先生,绩溪胡适博士等皆是。而其中吴孟复先生的学问、道德以及对我关爱之诚挚,至今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3.
韩博  王海毅 《文史月刊》2010,(11):73-74
国学大师冯友兰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是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与蒋介石和中共都有过接触,在看清黑白曲直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清季的“国粹派”是近年渐受关注的题目,广义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学术史、思想史和具体的南社、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及相关人物的既存研究多少都与此相关,均不容忽视。直接以“国粹派”或“国粹主义”为题的研究,较早的有杨天石的《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新建设))1965年2期),20世纪80年代则有胡逢祥的《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5期),到20世纪90年代论着渐多,其中郑师渠的《晚清国粹派》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关於“国粹派”最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欧远方同志逝世整一年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合肥参加小城镇建设理论研讨会,和欧远方同志见面,我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不过将近20年来,我一直没有再去安徽。安徽的同志也没有像其他许多省市那样到北京来参加“双月经济学活动周”的活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因和欧远方志同道合,才与他有比较多的接触,在工作上彼此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质夫先生,江苏仪征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先后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界首分校主任、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校长、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校长。成绩卓著,受教育部指派,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考察。1937年“七七”事变后,栖霞乡师被迫解散,黄先生来到贵州。1938年1月,  相似文献   

8.
张海瀛 《炎黄春秋》2004,(11):21-24
我是1964年初,拜吴晗先生为师攻读明史的。当时,吴晗先生有两个研究生。除我以外,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张显清同志。吴晗先生考虑到我们两人的学习进度不同,便让我们分别求教,每周一次,我被安排在每星期五的下午。先生为了使我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又同院、  相似文献   

9.
近代学人为后学开设国学书目者甚众,但以大学生为对象拟定国学读书书目的并不多,其中较有名者有吴汝纶、梁启超、胡适等人。他们三人为大学生所拟国学书目虽各异其趣,却有诸多相通之处:一是所拟书目均以传承国学为宗旨;二是所拟国学均有学习程度上的层级划分,以适应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所拟书目基本上是按传统图书四部分类法分类筛选,这种书目筛选法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所拟国学书目能系统、完整地传承国学。他们关于国学范围的界定、国学书目的筛选、国学书目的分级与分类等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今中国大学的国学教育仍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绳病中来信和他最后关注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江 《炎黄春秋》2001,(1):15-19
胡绳同志在久病之后终于2000年11月5日溘然长逝,这时离进入21世纪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他在1999年3月曾来信说:“‘时间已不多’,彼此同感。我能长途出游,外观身体很好(除腿部因动过手术,不良于行),但医生似认为隐患可虑。现正接受放疗,每日去医院一次。大概可以如恩格斯所说‘把头伸到下个世纪探视一下’是可以做到的(恩格斯未能做到)。已经八十多了,总是赖在这个世界上不走也没有道理。”胡绳还是要比恩格斯幸运些,他虽差一个多月未能进入21世纪,却大致实现了“把头伸到下个世纪探视一下”的愿望,因为他毕竟看到了我们党为…  相似文献   

11.
我学中国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 ,我正在北平华北大学二部史地系学习。 8月下旬的某一天 ,系主任尚钺同志约我到办公室谈话 ,主要内容是副校长范老 (人们对范文澜同志的惯称 )主持的历史研究室准备从学员中挑选几位旧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本科生去读研究生 ,研习中国近代史 ,享受供给制待遇 ,他征求我的意见 ,是否愿意去。范老是当时名满天下的著名历史学家 ,无论学识、人品 ,都是我极为崇敬的偶像 ,所以很爽快地答应服从组织安排。于是我和傅耕野、刘明逵、高大为、王涛等 7个人经范老亲自调阅档案后被选中。 9月初 ,我们就到设在东厂胡同的研究室去报到。一、“二冷”…  相似文献   

12.
此是本刊的特约稿,王运熙先生是复旦大学中系博导,曾任中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是我国名的从事古典学研究的名家。此是先生55年来研究古典学较为全面的总结。此主要由三个部份所组成:一是研究成果简介,二是主要作、论及其观点,三是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此是了解王运熙先生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对古典学研究与古代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如何从事专业研究亦具有指导与启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史研究》2006,(2):M0002-M0003
  相似文献   

14.
15.
The Formation of the Revoluti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Last Ten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Part One) ……………………Luo Zhitian ( 4 ) During its last ten years, the Qing court embarked on comprehensive reform...  相似文献   

16.
Famous Foreign Scholars' Lecture Tours in China Arou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Changes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From 1919 to 1924, John Dewey and four other famous foreign scholars came to ...  相似文献   

17.
《近代史研究》2005,(5):I0001-I0003
  相似文献   

18.
《近代史研究》2006,(1):I0001-I0002
  相似文献   

19.
The Late Qing Administrative Bureaus and the Reform of the Late Qing Political System,The True Face of Yi Kuang in the Boxer Movement,The Intellectual Agreements and Disagreements of Kang Youwei and Li...  相似文献   

20.
韩焕峰 《收藏家》2009,(2):73-76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虽早已落下帷幕,但给观者留下的欣喜和记忆久久不能忘怀。这次篆刻艺术展实属空前、更有别干其它篆刻展,其独到之处是不模式化地单一展出印屏。主办方的精心策划和组织者的独出匠心,使展览提高了品位和层次,使观者耳目一新。篆刻家们以寿山石为印材,精心创作,并将印蜕与原石一起展出,再加之整个展厅的布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