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皇木采办遗迹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四川屏山县、通江县、汉源县,云南盐津县、永善县的明清历史遗迹的实地考察,首次发现了许多皇木采办的遗迹,补充了以前仅有文献记载的皇木采办的史实,纠正了以往一些摩崖题刻识读上的错误,印证了皇木采办的过程,揭示了明清皇木采办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汉源县皇木镇水井湾遗址的考察和发掘,首次发掘出了明代皇木采办所留圆木遗物,推测认为发掘的圆木或是明末皇木采办遗留的不合式的残木,或为运送皇木的滑槽遗木,进而证明了明清之际叶氏家族在汉源县皇木镇采办皇木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复原了当时大渡河沿岸山地的植被景观,对环境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皇木采办”是指为修建宫殿、陵墓以及园林等皇家建筑而进行的优质木材采办。明清时期,楠木以其独特质地而备受统治者的青睐。据《本草纲目》记载:“楠木生南方,黔蜀诸山尤多,……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气甚芬芳,纹理细密,为梁栋器物皆佳。”  相似文献   

4.
明,清王朝在奠都北京之后,皇室骄奢,相继在京城内外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台阁。并为此远至西南边陲,采办优质木材。当时的遵义府盛产楠木,黎平府广植“苗杉”,都是征派皇木的主要供应地。这一带的劳动人民,迫于州司星火,不得不采伐于深山之间,转运于千里之外,风霜行役,疲于奔命。明、清王朝采办皇木的更番苛索,给贵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一) 《明史》载:“采造之事。累朝侈俭不同。大约靡于英宗,继以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其事目繁琐,征索纷纭。最巨且难者,曰采木。”大办皇木大事兴作,是  相似文献   

5.
正问:郑先生,您好!受《中国史研究动态》委托,对您进行一次学术采访。您是明清史研究名家,在明清史领域卓有成就。您的著作《明代政争探源》《明清史探实》等都颇有影响,能否谈谈您的治学之道与学术思想?答:说不上有多大成就。不过,聊聊也好,希望对年轻的朋友们有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晋商慈善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近15年来,学界分别从动力、主体、活动、影响等维度对明清时期晋商慈善史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学界对明清时期晋商慈善史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有可检讨之处。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黎平县的侗族大歌和鼓楼建筑,发出过许多赞美颂扬之词。而黎平县素有“杉木之乡”的称号,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办皇木免黎平府正官朝觐的规定,由此可见黎平森林蕴藏量之丰富。但是从清代乾隆以来,外商到黎平来购木材的日益增多,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保护林木和营造新林就成为严峻的要求。其中有两个带头造林护林的曾宪圣、朱良臣,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周京南 《收藏家》2011,(6):83-84
在中国传统的家具用材中,楠木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楠木从其进入人们视野开始就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成为帝王贵胄独享的专用木材。特别是楠木在明清两代又称为皇木,法令规定只能用于皇室建筑和家具,否则会因僭越礼制而获大罪。作为"皇家专用建材",主要是因为楠木有着其他木材无与伦比的优点:第一耐腐,埋在地下可以千年不腐,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 2 0年来 ,学术界围绕明清时期所谓“奢靡”(或谓“奢华”、“侈靡”等等 )之风的研究相当突出 ,除了部分论著专门探讨外 (如牛建强、王卫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以该时期社会风尚为研究的主题或主要问题之一 ) ,更多的相关论著对此也有涉及。需要指出的是 ,学术界对奢靡之风的讨论并不限于明清两代 ,但以对该时期的讨论最为集中。清朝灭亡是 2 0世纪的事 ,但由于本文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 ,故也遵从研究习惯 ,大致以鸦片战争为下限。另外 ,境外学者对此问题也有研究 ,囿于涉猎所及 ,本文仅以大陆为限。一、关于“奢靡”的概念及其使用有…  相似文献   

10.
赵琳 《文博》2008,(2):79-81
明清金银器工艺技巧高超,制作精细入微,集传统技术之大成,豪华精美,品种繁多.明代金银器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明代定陵出土的金盂、金碗、金壶、金爵等一批金器.清代养心殿造办处下设有金玉作、银作,进行金银器的制造.明清金银器的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二字概括,反映了宫廷金银艺术品所特有的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的倾向,其造型丰富多彩,纹饰繁缛华丽.  相似文献   

11.
四川屏山县神木山祠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勇 《四川文物》2001,(2):41-45
中国古代王朝采办皇木由来已久,明代采办皇木的地区主要是在四川等地,数量很大,所费人力众多,并有诏封神木山、建立神木山祠等举措。本对四川屏山县的神木山祠碑进行了考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漫话铜炉     
王世襄 《收藏家》2000,(6):14-15
这里讲的铜炉,常被人称“宣德炉”或“宣炉”,是流行于明清的文玩,在文物中自成不大不小的一类。现用铜炉一称,是因为明清不少朝代均有制造,不只是宣德。还有尽管传世文献记载宣德朝不惜工料,大量造炉,如《宣德鼎彝图谱》,但现在竟难举出一件制作精美,和记载完全符合的标准器。据我所知,不仅北京、台北两地博物院尚未发现,著名藏炉家也没有。相反的倒是刻或铸有明清其他朝代年款的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李朝实录》影印本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学人的关注,对中国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吴晗从30年代开始,耗时近三十年,全面钩稽、抄录《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80年代出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是书详录朝鲜与明清交往史实、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与臆想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中文大学吴天任教授的《郦学研究史》一书,是近年采郦学研究的一部力著。该书由台北艺文印书馆于1991年8月出版初版,455页。北魏郦道元撰注的《水经注》,从唐宋就已流传,明清以来,为之进行校刊注疏研究的学者数量之多,为学术史上听罕见,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吴天任教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陕西韩城县实施的科举教育取得了极大成功,究其因与韩城自古以来名人乡贤之影响、民间重教风习之弘扬有关,与明清以来韩城历任县令重视举业及韩城籍官员反哺家乡教育等因素有关,更与韩城士子刻苦攻读、转益多师的态度及学习方法大有关系。举业兴盛,使得地处西北一隅的韩城成为明清两代为国输才之大县,这些人以科举晋身步入官场后,多清正廉洁、政声卓著,对国家政治生活、教育发展作出贡献,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清代中叶是近两千年来我国西部土地覆盖变化的关键阶段 ,人口迅猛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根据估算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 30 %左右 ,下降为目前的 8.6 8%。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 ,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是可能的。清代后期 ,子午岭、黄龙山及陇东一些较边远山区森林已遭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到目前的 5 .5 %。西南地区森林植被演变的历史过程表明 ,清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的。之后 ,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的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破坏了原本保持完好的天然森林。清代中期西北干旱区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超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4 0 % ,使河流大量水量消耗在支流和上、中游地区 ,造成下游水量剧减或断流是晚近湖泊萎缩干涸乃至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清代提塘考     
刘文鹏 《清史研究》2007,1(4):87-91
提塘,顾名思义,是指管理塘务之官员,在明清时期地位不高,但职能重要,在当时的政治和行政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影响着很多重大事件。学界尚无专门文章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会典、实录和奏折档案等材料的梳理,力图揭示清代提塘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以求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18.
从明代开始,杨慎的著述就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就诗歌而言,明清一些人士认为杨诗于明代自成一家;但批评杨诗的亦不乏其人,他们大多指出杨慎以学问为诗,其诗有堆砌之病。明清人对杨慎词曲的态度可谓抑扬参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二十一世纪明清史学的新方法,本文将对近来日本学界以东亚地区的角度而讨论明清交替及清朝国家性质的研究潮流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表明笔者一己之拙见。对于本文的题目“后十六世纪问题”,各位读者可能感到陌生,因为这是笔者自己造的用语。众所周知,十六世纪是世界大变动的时期,亦即人或商品、货币流动迅速地活跃化,旧的体制趋于崩坏,新的体制尚未形成,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宗教、思想上都有重大的变化,本时期发生的各种问题通常被称为“十六世纪问题”。在十六世纪的大混乱之中,欧洲、东亚及其他地区都出现了新兴政权。十七世纪以后,这…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正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其发展之快速几令人目不暇接。得益于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学术总量也迅速增长,这一点反映在各个学科,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明清文学研究为例,有研究者统计,自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明清诗文研究共有四十八种著作出版,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共有一百二十一种著作出版。但自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