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黎虎汉代所确立的以诸卿之一的大鸿胪掌管外交事务,及其与掌管外交政令的尚书主客曹双轨并行的中央专职外交管理体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基本上仍然如此,但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大鸿胪地位的陵替就是其突出变化之一。这一时期不仅大...  相似文献   

2.
客司是归义军节度使府中诸司机构之一 ,负责归义军与周边政权之间的外事交往活动。本文利用敦煌出土文书 ,结合唐末宋初归义军所处的周边环境 ,对客司机构作了初步的考证 ,探讨了客司的外交职能及其有关外交活动。得出客司的长官为都客将 ,一般由节度押衙兼任 ,下属有知客将多员。金山国时客司一度改称为鸿胪寺 ,但为时不长  相似文献   

3.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方亚光四方馆、鸿胪寺、礼宾院、互市监、市舶司、蕃长司是唐代掌管外事工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它们或设在中央、或置于地方;有的机构有专职官员,有的则为其它官吏兼任。这些机构、官员的设置、职责及其在唐代对外交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还未引起唐...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举考试中第四名,称为传胪。所谓传胪,即要站在殿上代皇帝传呼众进士上殿觐见,传胪之人不但要才出众,且须长相俊美、声音洪亮。中国最后一次开科取士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状元为四川资中的骆成骧,而点传胪的是四川的李稷勋,这就是中国最后的一位“传胪公”。  相似文献   

5.
状元百态     
新科进士们殿试过后,要在皇帝面前听候宣布名次,这一仪式叫“传胪”或“胪传”。  相似文献   

6.
唐代长安译语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香 《史学月刊》2003,(1):28-31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政府为便于与外国及周边各族交往。往往在中央及地方设有翻书译语一类的;职。唐代长安的译语人就是这样一种官职,主要见于鸿胪寺及中书省两个机构中.职位虽不显,但在各个接寺环节都不可少。由于语言上的优势.常由胡人担任.其在处理外交事务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代王朝奉行"人臣无外交"外事规则,鸦片战争后,由于条约关系的建立,以及传统的夷夏观念等因素,使得这一规则被打破,地方官员办理外交获得合法地位。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进而体现在制度之中,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地方外交行政,形成了"人人都是外交家"的畸形体制,包括南、北洋大臣和省级外交体制,关道和县级衙门均承担程度不等的外交职能;总理衙门的建立,在中央层面打破了"人臣无外交"规则,外务部取而代之,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外交体制。清末,朝廷采取措施限制地方外交权,在某种意义上是"人臣无外交"规则的回流。在晚清外交体制的嬗变过程中,"人臣无外交"演化为在列强强权政治挟持下的复杂体制,既蒙受着屈辱,又逐渐趋于统一化、规范化和近代化。这正是其在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下发生异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共外交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系统。美国公共外交的政策从提出、实行以及效果评估,都有专门的机构合作完成,本文只是对美国公共外交从提出到现今的发展这一期间内美国公共外交机构进行了简单地梳理,以便更清晰地了解美公共外交的整个运作流程,深入了解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于1861年1月设立,至1901年7月改组为外务部。在这四十年间,它是清政府内主持外交和洋务的机构。其设立之初,清廷仅把它作为一个主管外交及通商的机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它的职能逐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
阿马尔那时代是近东历史上的和平外交时代,五大国支配着外交的走向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在大国外交中,存在3种外交方式,礼物交换、王室联姻和信息沟通,这3种外交方式构成了当时外交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和平外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渤海史的研究启始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旅顺口的“鸿胪井碑”。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鸿胪井碑”与战后发现的贞惠公主墓志、贞孝公主墓志就成为研究渤海史的重要金石文献。但是,“鸿胪井碑”现深藏在日本皇宫内,人们看不到。所以关于“鸿胪井碑”是个什么样子,碑文书写在碑石的哪个地方,总是弄不清楚。笔者有幸在近年新看到了关于这个碑石的资料,以此为素材,再次探讨“鸿胪井碑”的实体,及应给与什么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出发,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认为文化外交是阶级斗争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强调依靠文化服务外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扮演"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文化交流作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  相似文献   

13.
唐鸿胪井刻石铭文著录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鸿胪井刻石铭文著录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不同时期文献著录情况作了分析。其次对鸿胪井刻石铭文研究争议的核心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再次在梳理、分析著录过程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思考,指出鸿胪井刻石铭文著录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清晰把握,刻石铭文研究关注点太集中,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依然存在很多疑点问题,进而提出新的解读思路,强调未来鸿胪井刻石铭文还需要学界重视,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民国】黑河观察使筹办政务志略 《黑河观察使筹办政务志略》(以下简称《观察使志略》)张寿增纂辑。寿增,字鹤岩,直隶宛平(今北京)人。精俄语,善外交,历任奉天交涉委员、代理会办、黑龙江省交涉局帮办、中东铁路提调、黑龙江省盐务局提调、黑龙江省交涉局总办、胪滨府知府等职。民国二年(1913年)任黑河观察使,三年改任黑河道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驻卢森堡女大使施燕华的译员生涯可追溯到60年代中期。30余年外交旅程中施燕华曾作过周恩来、华国锋、邓小平等中央高层领导的英语翻译。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外交不断开拓,再创新局面。这一切都使施燕华有机会参预书写中国外交史上许多重要篇章。她参加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众多外国贵宾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外交矛盾交织。庆亲王奕勖以皇族特殊身份进入中央政权,执掌军政外交,参与处理清廷与义和团、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和列强签订《辛丑议和条约》等。从中看出奕勖外交中的特点及经验教训,将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政治经济等各种矛盾的不断加剧,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瓦解了。1991年12月25日,当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时,中国政府代表团恰好于当天抵达莫斯科,准备与俄罗斯等原苏联新独立国家进行外交谈判。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中央根据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外交部署。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奕劻外交活动真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外交矛盾交织.庆亲王奕劻以皇族特殊身份进入中央政权,执掌军政外交,参与处理清廷与义和团、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和列强签订<辛丑议和条约>等.从中看出奕劻外交中的特点及经验教训,将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范国祥 《百年潮》2011,(2):26-31
1949年初北平解放时,我在北京大学学习英文。不久,经早到解放区参加革命的同学介绍,我进入位于廊坊的中央外事学校学习。10月,中央外事组需要打字员,我英文打字较好,随即调任。很快,新中国外交部组建,我又被分配到国际司工作。从此,我走上了外交岗位,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尖端技术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巨大成就的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决策和领导机构,但是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这一机构的名字叫“中央专门委员会”,它的主帅就是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周恩来与中央专门委员会》将为您完整展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