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静 《丝绸之路》2004,(12):40-42
泾川县城西1里,泾讷两河交汇之处,坐落着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山,原名“回中山”,简称回山,俗称王母宫山。“回”是西王母的别称.回山的含义,就是西王母之山。回山为历代拜谒西王母的圣地。直到如今,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五月端阳、七月十八,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拜谒西王母。  相似文献   

2.
汉代西王母崇拜充分表现在汉砖、石、镜及摇钱神树上的西王母艺术图像中,其发展经过了“长寿之偶像”、“神的救赎”、“神的创世”3个阶段。汉代人所以崇信西王母,一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即祈福成仙;二是基于精神的需要,即试图冲破制度的束缚以寻求情欲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江苏沛县栖山一号石椁墓,中椁东壁画像中有戴胜扶几端坐的西王母形象。刘辉《沛县栖山石椁墓中的西王母画像管见》一文认为,所谓的西王母应为女墓主。我们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作者并未明了西王母与女墓主的辨识问题。西王母图像志的主要标志是戴胜、玉兔(捣药)、蟾蜍、三足乌和九尾狐等。这些均为西王母图像系统中比较普遍和相对稳定的附属物像。  相似文献   

4.
虎缘     
《收藏家》2004,(4):F005-F006
我国青代有四方神,即东方表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传说西方的主神是西王母,实为女巫;后来西王母演变成刑神,因此西方白虎也增加了凶神恶煞的意味。其实四方神又为四季的代表,青龙代表春天,白虎代表秋天,而秋天为万物枯萎,凋零的季节,此季正好刑神出来行使职责。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西汉后期西王母一直是独居昆仑的女神,大约公元1世纪与之对应的东方男神——风伯出现,公元2世纪与之对应的神祗东王公出现。在西汉后期的鲁南地区,在"风伯与西王母"组合出现之前,还有一种过渡性的东西方神祗组合模式,即"子路与西王母"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在青山区红钢城东侧,有一座小小的山丘,名为楠姆山(又名小矶头山).原来山上有一个庙宇,规模甚大,上下有九重,供奉一个女菩萨,称之为楠姆神,庙称之为楠姆庙.此神是何许神也?无从稽考,但由于此神的缘故,当地人们将原来的小矶头山之名也传易为楠姆山了.巍峨的庙宇在清朝末年被大火烧毁而不  相似文献   

7.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05,2(2):159-201
在中国神话中,遥远的西方有一位女神,就是西王母。西王母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乃至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的西华金母更是道教神谱中一位地位显赫的女神,民间世俗信仰中的王母娘娘也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汪小洋 《南方文物》2004,(3):37-41,15
在汉画像石的图像中,西王母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神话题材。东汉中期以后,几乎所有画像石墓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图像,而且位置显赫。从西王母图像的发展轨迹和组成看,西王母信仰具有了比较完整的宗教形态,它所具有的宗教品质,特别是西王母至上神的努力,对我国宗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体现出汉画像石的宗教价值和宗教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画像石中的西王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04,(2):123-134
西王母是战国秦汉时期最受崇拜的神明,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和描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中,西王母也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神仙世界的首领。西王母最早出场于半人半兽的怪异世界,后来变成一位仙药制造神,在其身边聚集了专门制造长生不老仙药的玉兔、蟾蜍以及采集原料或传播仙药的青鸟等等。两汉时期的人们崇拜和信仰西王母,主要是为了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0.
杨玉彬 《收藏家》2006,(9):55-61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神,先秦之际有关西王母的传说即广为流布,到了神仙信仰与羽化升仙说炽盛的汉代,这个神话传说随着汉人思维方式、观念形态及文化精神的变化亦发生了极其复杂的演变。概论之,西王母神话深刻影响了汉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处世观念、生活习俗与艺术风尚,富有创新激情与活力的汉人又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生活习惯对西王母形象及神学内涵进行了改造与重塑。由此,西王母有机地融入社会生活与思想领域的诸多层面,成为汉人最信赖最崇拜又倍觉“亲近”的神灵。目前已发现的汉代帛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及铜镜材料,…  相似文献   

11.
黄光琦 《文博》2009,(5):53-57
起源于中国西部信仰系统中的西王母在西汉中后期开始成为全国性崇拜的最高神灵,其受崇奉程度甚至超过了原先产生于关东特别是楚地并影响于关中地区的太一神。通过考察文献和出土代表性文物可知,西王母超越太一神,这一信仰变革与两汉时代中国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崛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研究,巫山麦沱M47所出“西王母俑”应该是“西王母陶灯”,其时代为“东汉晚期”。M47的时代也应该是“东汉晚期”,而并非原报告所定的“东汉早期”。该器物不是生活实用器,而应为祭祀或殉葬的明器,祈求通过西王母神来引魂升天。  相似文献   

13.
甘肃东部泾川县西城门外,有一座奇异的回山。方圆百里,山体形态平平,唯回山酷肖埃及金字塔地高高耸立在那里。山脚泾、两水润抱,山上草树葱茏,一派祥瑞。由于奇异的山形和诸多胜景,以及与瑶池和西王母神话传说有关的浓厚人文色彩,这里已成为海内外学者和游客来西部必到的热点人文景地。西王母,在中国民间、在道教经典和正野史典籍中,是一复杂人物。《山海经》、《诗经》、《汉乐府》和《穆天子传》等史籍中,均有关于她的记载。汉以来的很多诗词歌赋大家,大多登临过回山,并留下众多吟诵名篇。晚唐诗人李商隐登回山所作的“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一诗,更给西王母增加了浪漫色彩。经过学者们长期考证,西王母其实是上古时统治中国西部的一位戎狄女王。据有关史籍记载,西王母曾乘彩辇驾临汉宫,故有后来的五次巡游回山祭拜,并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浩大的西王母宫。可惜这群建筑毁于清同治年间民族纷争之火;幸原图在史志中得以保留,一些遗址和文物也尚存,又经清以后陆续修葺复建,大体恢复原格局。回山山麓处的回屋,据传是西王母降生处,又一说是她的会客地。这里悬空的崖壁上有后人所作“虎齿、豹尾”半人半兽的西王母浮雕像。从回山左麓盘旋...  相似文献   

14.
老霄顶,即乐山城后、大佛西北约1公里之高标山,或曰高望山,海拔420米,由于这罩是风景名胜之地,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北周时期,就有宫观楼阁——弘明观建筑于此。隋大业末年又建飞天神王殿。北宋时改名万寿宫,又名神霄玉清宫——老霄顶之得名。即由于此。山上现存古建筑有万寿观(即万寿宫)、万景楼、灵官楼。近年迭经修茸,形成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万寿观位于高标山之颠,始建于北周(557—581年),时曰弘明观。  相似文献   

15.
摇钱树为早期道教遗物说质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摇钱树是中国西南地区东汉三国时期丧葬文化中的一个十分难解的谜,而其产生与性质更是谜中之谜。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便对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各有道理的说法,如:于豪先生认为摇钱树应当是自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演变而来的①;俞伟超先生认为其应是杜树,墓葬中随葬它,象征墓主人可以通过对它的控制而实现拥有财富的企图②;王永红先生认为它‘唱作为汉人神仙树思想的载体而被随葬在墓内的”③;钟坚先生认为其应为“西王母所居之昆仑神山及神树”④,等等。说法虽众,但尚未有专论其与宗教之…  相似文献   

16.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世界典型的高山冰蚀冰碛湖,湖面海拔1910米,呈葫芦状,这里是孕育了西王母神话的仙境.相传,周穆王十七年春,驾八骏率六师西游,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仙境瑶池,与西王母相会.西王母举办盛大的蟠桃宴,宴请周穆王一行.席间,鸾歌凤舞,仙子翩翩,人神共舞,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李商隐有诗为证:“瑶池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相似文献   

17.
寿光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神人神兽纹铜镜,现介绍如下。铜镜出自寿光市纪台镇西常家庄子,距纪国故城遗址1公里。此镜直径19.7厘米。半球形纽,直径3.8厘米。圆纽座,座外有六乳丁,间以铭文“宜子孙”和变形禽纹。主纹饰为二神人和四神兽。二神并坐,为东王公和西王母;四神  相似文献   

18.
昆仑山及其主神西王母的神话原型,据某些学者考证,是上古时期青海湖边一个部落的女酋长,西周穆天子瑶池相会的正是这位女酋长,这是中国西部神话中的“神”系与中国西部历史中的“王”系相隔合的一种原始文化体现。在中国神话里,昆仑文化的西王母属于西部月亮神话的女主神,昆仑文化就其主体特性来说,它是一种中国西部广大地区远古母系氏族的社会的文化余绪。这与构成昆仑文化的主要部分藏文化中深厚的女性崇拜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铭  徐传武 《民俗研究》2012,(4):128-134
明初,朱元璋夺去了泰山山神的帝王封号。在当时残酷的文字狱和严酷的礼法的控制下,文学作品中不可能再出现称谓泰山山神“天齐仁圣帝”或与之相类似的帝号的情况。碧霞元君信仰在元代和明初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其在民间的普及范围极为有限。明中期,随着统治者政治文化政策的松弛,文学作品中称呼泰山山神的帝号已不再视为犯忌。成化十九年(1483)之后,碧霞元君信仰由于得到了皇室贵族的认可,而逐渐广泛普及于民间,达到了与泰山山神信仰并列,甚至超越之的地位。《水浒传》中多次称谓泰山山神“天齐仁圣帝”之封号,而且书中“万民朝拜碧霞君,四远归依仁圣帝”这句赞语,反映了碧霞元君与泰山山神享有同等地位,接受四方万民顶礼膜拜的盛况,这都应当是发生于明代成化十九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大体应当在明中期的成化十九年之后。  相似文献   

20.
句容城头山遗址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 《东南文化》2001,(6):42-49
城头山,又名孙头山、神头山,在句容方言中,城、孙、神读音相同,以往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均称之孙山据句容县地名办公室的意见改称城头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