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双城总管府是蒙古在高丽东北部地区设立的统治机构,一直存在到元末。双城总管府主要由归降蒙古的高丽人世袭管领,元廷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双城总管府的设立对元丽政治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丽王朝建国后,对待中国文化一直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从光宗时期开始高丽王权开始推行"华化"政策,而贵族勋旧势力则以实行"土俗"的主张相对抗."华化"政策的确立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需要凭藉多种资源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从光宗时期开始,"华化"政策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中国之人,一是引进中国之制.高丽王朝的"华化"与"土俗"之争并不仅仅是政策之争,在其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分配问题,同时它还和高丽精英阶层对外来文化的认知与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个政权对自称的抉择,反映的是其对现实中自我的定位与认知。"高丽"尽管由"高句丽"而来,却最终变成了"朝鲜"便是由此所决定。王建最初以"高丽"为国号标榜政权的合法性,可统一之后,由于正统来自新罗,又尽力摆脱"高句丽"的记忆与身份意识,而强调自身"三韩"的属性。但有时为了某种利益,高丽人又会对"高句丽"这一历史记忆与身份意识加以利用。高丽人的自称抉择是通过对历史记忆的筛选进行的,特定政治形势下的中国认同则是其主要标准。在"历史"力量的影响与现实话语的引导下,半岛政权真的由"高丽"经"三韩"而变成了"朝鲜",成为在政治与文化上高度认同中国天子的一方诸侯。  相似文献   

4.
高丽王朝(936~1392年)的四百余年间,与中国政权建立了以"事大"为宗旨的外交关系,而与东邻日本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随着安孝大王十一年(1223年)五月倭寇入侵金州,高丽的倭寇之患开始。高丽王朝在积极防御和打击倭寇的同时,开始向日本国派遣使节,两国开始了官方接触。元征日本之后,丽日关系出现低谷,但是随着倭寇入侵的加剧,高丽主动发展同日本的官方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倭寇入侵促进了高丽王朝同日本的官方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中原文物》2001,(3):51-54
本文对中国境内发现的若干"高丽青瓷"的各项基本特征进行排比归纳,对"象嵌"装饰技法的实质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初步探讨高丽青瓷及其装饰技法与中国南北方青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受慕华思想影响,朝鲜高丽王朝初期效法、模仿了中国唐、宋的政治制度,然其实际效果多为形式上似于唐、宋之制,本质上则保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原因在于高丽王朝施行的身份制度对其效法唐、宋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突出表现在中央制度中的贵族政治特征、地方制度的"其人制"、选官制度的科举制和荫叙制、中央军制的军班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洪武初年,明朝、北元政治中心皆处于东部,对地处东北亚的高丽十分重视,极力经营。洪武五年之前,明军在东北亚的势力逐渐增长,压倒北元的传统影响,高丽恭愍王王颛断绝了与北元的联系,结束了元朝、高丽传统的以政治联姻为纽带的政治联盟,与明朝建立了以"华夷秩序"为纽带的新的政治联盟。洪武五年"岭北之役"后,王颛面对北元复兴的态势与国内亲元派势力的再次活跃,采取了与北元暗中缓和关系的举措,后又在无法彻底倒向北元的情况下,选择彻底倒向明朝,征伐耽罗蒙古人,但却因此激化了与国内亲元派权贵的矛盾而被杀死,重新由亲元派权贵掌权的高丽倒向了北元。  相似文献   

8.
张春海 《安徽史学》2021,(5):121-129
在蒙古将征服高丽正式作为目标前,高丽人出于对"夷狄"的不认同,不承认"兄弟之盟"事实的存在,代之以"约和""和亲"的话语.在将征服高丽正式作为目标后,蒙古人亦不承认"兄弟之盟"的存在,而以"投拜"话语置换.正式臣服蒙古后,同盟史与高丽人在认同背景下建构的臣服史之间存在张力,他们又试图对之进行重构或覆盖.但在某些关键时刻,高丽人又会将同盟史的记忆唤起,发挥其特殊功用.  相似文献   

9.
满族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兼收部分周边相关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乾隆年间敕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确认了高丽43姓融入满洲的法定性。高丽人归附满洲原因多种,43姓皆系天命、天聪时期主动来归之人。他们或单独编设佐领,或分散各旗,而上三旗和内务府三旗人数居众。自中央到地方机构,由文官至武职,高低级官吏均有高丽人充任。高丽佐领跟随满洲贵族挺进辽西,定鼎中原,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为清王朝政权的初创与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完成了他们自身的满洲化。  相似文献   

10.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11.
儒学对朝鲜半岛影响巨大。在朱子学传入高丽之前,高丽主要是汉唐儒学,但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经历了许多磨难。在朱子学传入并传播之后,经过数代高丽士人的艰苦努力,朱子学在高丽的影响逐渐加大,最终在高丽末期李朝初期形成了高丽朱子学自己的体系。今就高丽儒学的分期进行探讨,以求接近于史实。  相似文献   

12.
明初的铁岭卫事件是学界讨论已久的事件。其争鸣的焦点主要是铁岭卫初设地的位置何在。目前最新观点是"辽东奉集县旧铁岭城初设位置及非移动"说。此前的诸多观点,皆有可疑之处。明朝设置铁岭卫是为了明确与高丽以鸭绿江为界的初衷。但因明、丽双方"误会"叠生,以致酿成严重的后果。这是由于除偶然因素外,双方还于事前缺乏信任,以及在疆土所有意识上存在反差。事实上,作为宗主国的明朝基于传统"天下"思想的"包容"性的东北边疆观,在铁岭卫事件中有直接的体现,也成为历史上中朝疆界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朴景仁是朝鲜高丽王朝平山朴氏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进士出身,官至高位,与其父兄有过数次使华经历。朴景仁墓志使用了辽朝的年号,反映出了辽与高丽的藩属国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近出土的隋开皇十一年《裴遗业墓志》,以志主尝在北齐武平元年担任"聘高丽使主"而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不仅可以揭示出北齐王朝与高丽国的国家关系与历史真实,亦可以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间在山西襄汾出土的裴良父子四人的墓志互为补充,从而梳理出更为细详的中古裴氏中眷房万虎支的家族世系脉络。  相似文献   

15.
北宋金元时期,"二十四孝"故事是北方地区墓葬壁饰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并且在题材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与后世流行的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内容有较大差异,但却与高丽《孝行录》记载完全吻合。这表明在中国南北地区,民间曾存在两套不尽相同的"二十四孝"故事系统。北宋金元时期,《孝行录》记载的"二十四孝"故事,应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流行的孝行故事版本。这为确认这一时期的墓葬壁饰题材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蒙元与朝鲜半岛高丽政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初期,由于蒙古民族的扩张本性,朝鲜半岛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高丽在蒙古扩张中的战略意义,使得蒙古前四汗对其武力相向,后期由于双方统治者的更换,成为双方关系的转折点,两国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交往。  相似文献   

17.
"登州海行入高丽道"是唐代重要的海上航道.但在不同时期,其主要航线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前期主要从登州北部的蓬莱、黄县境内的出海口出发,沿着贾耽所记述的"登州海行入高丽道"的航线航行;后期则主要从登州南部的牟平、文登县境内的出海口出发,横渡黄海,直抵韩半岛.正是在登州通往朝鲜半岛主要航线变迁南移的形势下,赤山浦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新罗商人张保皋首选的在唐贸易最重要的联络地和中转站,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法华寺院.  相似文献   

18.
刘一 《满族研究》2012,(2):59-65,89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辽丽封贡体制正式建立。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化制度,这些制度多为辽代首创,并多为金代所沿用。辽丽封贡体制是一种古代东亚国家之间的交往模式,是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特殊发展阶段。这一体制的建立,在当时为维持这一地区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后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宋、金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迫使许多民户通过多种渠道迁移到邻近的高丽。高丽针对中国移民的接收与遣还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制定了相关规定。迁移到高丽的农业和手工业者移民,按照集团聚落居住在归顺州等移民州县里。他们努力耕耘、辛勤劳作,承担居住国的租税和贡赋;传播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文化,为高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东亚移民与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变动紧密相关。移民不仅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促成了不同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陈少丰 《沧桑》2009,(6):7-9
熙宁四年,高丽中断与宋的朝贡关系41年后重新遣使入贡,在宋丽关系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本次朝贡的缘起、时间、地点、人物、官职、过程,中韩电籍的记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本文通过对两国史籍的考证,力图纠正讹误之处,全面还原本次朝贡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