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准格尔旗发现一批汉代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月,伊盟准格尔旗纳林乡农民在纳林古城南0.5公里处取土时,发现一批铜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青铜器及有关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在内蒙古敖汉旗陆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及陶器、石器,在山湾子、热水汤等地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墓葬中,还成组  相似文献   

3.
1983年5月,我们在内蒙伊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公社开展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一块字砖。这块字砖是社员在隋唐胜州榆林故城的东城挖土时,于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的。字砖呈灰色,质硬。长31.5、宽30.1、  相似文献   

4.
1982年10月,内蒙古准格尔旗准格尔召乡农民在敖包渠植树时发现一处窖藏。我站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并收集了出土文物。准格尔召乡位于准格尔旗西约70公里,敖包渠南距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西面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东而为山丘。窖藏出土地点位于河东第一台地上。出土时一个大瓮内盛放瓷器,瓮口上覆盖一铁锅,瓮腹部套一铁箍,铁器堆放在大瓮周围。共出土瓷器21件,铁器54件。  相似文献   

5.
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湾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遗址。遗址内房屋皆为长方形、方形半地穴式,房屋结构规整,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址穴壁上还发现有戳印的装饰纹样。遗址内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等。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聚落分布、生业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8日,子长县史家畔乡李家沟村村民李春祥,在修整承包的果园时,挖出一个古墓坑,墓坑横竖约2米,邦、底由浑石砌成、上面横竖覆盖四层、直径为0.3米的圆木(木料已黑朽成渣),墓坑中挖出战国青铜器6件和一个玛瑙环。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一件上郡青铜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三 《文物》1982,(11)
1979年,准格尔旗纳林公社社员在挖土时发现青铜戈一件,出土地点再无其它遗物。青铜戈通体完好无缺,没有锈蚀。通长24.9,援长15.7、援宽3—3.3,胡长12.3、阑长14.3、内长9.2、内宽3.3厘米。重328.7  相似文献   

8.
山东滕州市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3月,滕州市水利局在官桥镇轩辕庄村南100米处施工时,距地表1米深处挖出青铜器、玉器8件,滕州市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经调查,器物出于一座墓葬,墓葬为东西向,头向东。铜器位于头骨北侧。铜箭  相似文献   

9.
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7年8月,贵池东北约7.5公里的里山公社红旗大队徽家冲,出土一批东周青铜器。出土地点在一座小山坡上,坡下是一道小河沟,对面是滨临长江的大片圩田。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小山坡上露出一件铜鼎的足尖,被放牛娃发现,几位社员到来挖出了  相似文献   

10.
湖北随县发现商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8月间,在距随县县城南10公里的浙河公社三大队(图一),社员们在平整耕地时发现古代青铜器。公社文化站干部赶到现场察看,因地层扰乱严重,已难以辨认是否属于墓葬。县文化馆随即派人前往协助,将文物收集入藏。这次出土的青铜器,有酒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共计十三件。  相似文献   

11.
铜壶 1979年10月,长兴县李家巷出土铜壶一件,由长兴县博物馆收藏。铜壶重1.2公斤,通高20.5、身高18.3、口径6.6、腹径14、圈足径8.6厘米。直口无盖,长颈斜肩,鼓腹圈足;两耳作双角兽头衔环,环外径4.5、内径2.9厘米(图二)。颈下半部饰一圈环带纹,近肩处有二道凸弦纹,腹部饰两组相连的蛟龙纹(图一);圈足上有两道凹弦纹,弦纹间饰环带纹;衔环两面均饰重环纹。这件铜壶从形制、纹饰看,当属东周。铜剑之一 1971年长兴县知城收购站上  相似文献   

12.
1982年7月,山东省沂水县黄山铺公社信家庄大队社员在村南平地时,发现铜爵、觚、剑各1件,即送交县文物管理站。经现场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在一个深80、口径65厘米的灰坑中。在填土中杂有红烧土块、残碎铜片、铜兵器残锋和1件陶簋碎片。铜爵侈口,长流尖尾,短柱,菌状  相似文献   

13.
咸丰县位于湘鄂川黔四省边界的鄂西山区。周初为巴子国地,后为夔子国地,战国时属楚乌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东汉前属南郡地,三国迄晋属建平郡。属早期巴人活动的地区。自50年代开始,陆续发现了部分战国、东汉时期窖藏铜器。从器物的形态、纹饰和制作风格来看,与川东、湘西及贵州北部等地所出均相似,具有明显的巴文化特色。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内蒙伊盟准格尔旗发现大泉五十陶范张景明1996年6月,内蒙古博物馆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征集到一副陶范。陶范为合范,呈长方形,四角圆弧,分面范和背范。面范有六枚阳文篆书“大泉五十”钱模,背范为六枚“大泉五十”钱背模,共分两排。两范边缘上刻有子母榫,相扣合...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11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城壕村头道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方战国晚期戳印陶文(登记号ⅣT0401(6)∶1、T0301(3)∶2)。现对这两方戳印陶文介绍并考释如下。两方戳印陶文均为较小的方形宽边白文。标本ⅣT0401(6)∶1,钤于夹砂灰陶釜腹片外侧、细绳纹与粗绳纹交界处。戳印随意,陶文保存基本完整,边长1.4、外廓边栏宽0.25厘米。  相似文献   

16.
由魏坚先生主编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①一书,是近年来集鲜卑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此书出版之后即成为研究鲜卑考古不可或缺的基础以及参考资料. 在书中第十章介绍了发现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座墓葬--二里半墓葬,该墓葬由于遭到破坏,墓穴内尸骨不全,仅发现一根锁骨,及股骨一根,另外出土了铁鳆和灰陶罐各一件,文章最后认定这是一座北魏时期鲜卑墓葬.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新宁县发现商至周初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初,湖南省新宁县飞仙桥乡飞仙桥村村民在建房取土时,出土了1件较为完整的商至周初青铜器。该器口沿破损,曲颈,鼓腹,形似长瓠,有鋬,圈足。通体绿色。鋬呈伏龙状,龙回首张口露齿,双耳双角,曲体,尾上卷,前足附着壶颈,后足连接中腹。龙体饰夔纹和斜角云纹。器颈部有二层纹饰,上层为两组夔纹;下层为斜角云纹宽带一周。上腹素面,下腹纹饰分三层,  相似文献   

18.
河北兴隆县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峰 《文物》1990,(11)
1984年4月,兴隆县小东区乡小河南村农民在村西南2公里的西沟里取石时,发现商周青铜器10件。这批青铜器埋藏在一面西的坡度为45度的石土山坡中,距坡面1米左右。器物种类有剑、戈、刀、钺、矛和器盖等。短剑 1件。扁体无脊,有格,扁条形茎,一侧有凹槽,槽中部有一圆孔,半球形首。格与叶形成两个三角形缺口。长38厘米(图一:1;二:8)。刀 2件。一件为铃首刀,弧背,凹弧刃,刀身断面呈 T 形。刀柄断面呈椭圆形,内空,两面中部各有长方形孔两个,孔两侧有刻划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年五月,京山县三机械厂扩建厂房时发现一批青铜器,计有提梁方卣、鼎、盘等。我馆得知情况后,派人迅速赶到现场,作了调查。现将具体情况分述如下:三机械厂位于京山县城西北一公里许的西北台,地处丘陵。台的北面有大洪山余脉的张良山,西面有乌龙垱古河绕岗端南流八百米汇入(三鬼)水县河。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79,(9)
1978年1月6日,潢川县彭店公社刘砦大队砖瓦窑厂院内出土铜器数件,送交县文化馆保存。省博物馆派人偕同县文化馆的同志对出土地点进行了发掘清理。刘砦大队位于潢川县西南约二十余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