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东陇海铁路与京杭运河在这里交汇。境内大墩子遗址、梁王城遗址、九女墩遗址、武原山徐偃王石室等古代文化遗址遗迹星罗棋布。既是水陆交通枢纽,也是历史悠久的区域政治中心,其古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文始祖黄帝。  相似文献   

2.
纸坊、郑店(今武汉市江夏区)以南一带,古时称黄鹤。现在,这里只有黄鹤庄。从有关史料、地方文献和民间族谱的记载来看,江夏黄鹤地名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 50年代中期,黄鹤庄黄氏宗祠悬挂有这样一副楹联: 一脉肇南丰,迢递入蒲,大而昌,炽而臧,江夏久承流派远; 世家自朝清,绵延振铎,徐而衍,微而显,黄鹤崛起破天荒。 上联中的“江夏”和下联中的“黄鹤”便是两个大、小地名。 1980年,我曾参加武昌县(今武汉市江夏区)地名普查。在黄鹤庄附近,发现还有黄鹤大山、黄鹤岔、黄鹤公所、黄鹤寺、黄鹤郑等自然地理实体和自然村等地名。  相似文献   

3.
4.
十六国北朝“岭北”地名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北地名的溯源,现在看来只能追到《汉书·地理志》。汉志北地郡下辖19县,首县为马领县,现已确定为西汉北地郡治所,谭其骧先生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图说部分定其今地为“甘肃庆阳西北”。《后汉书·郡国志》凉州北地郡下辖6县,已无马领县。《元和郡县图志》卷3记庆州马领县沿革,“汉末为虏所侵,至后魏为朔州之地”,隋朝大业元年(605)“分合水县于此置马领县”,十三年(617)因“陷贼”而废,次年“于今县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其地理位置变动不大。《元和志》又云“县西一里有马领坂,因名”。按史料记述…  相似文献   

5.
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地理学著作中,考索地名的缘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汉书·地理志》曾经对60多个地名作溯源性解释,涉及到以山水为名等地名命名规则7种。东汉末应劭的《汉书集解》、《地理风俗记》、《十三州记》、《汉官仪》等,共对一百六七十个地名释源近200处,涉及到以方位为名等地名命名规则14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共为1000多处地名释源,涉及到地名命名规则约24种。此后,明郭子章的《郡县释名》(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民国吕式斌的《今县释名》(北平恒和商行1931年本)和清李兆洛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  相似文献   

6.
台湾行政区划地名中采用中国大陆地名源自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率军收复台湾,并在台湾建立政权,从事开发建设。由于离乡背井,郑成功十分怀念大陆家乡.  相似文献   

7.
地名谜语     
地名谜语有位老华侨一次回国观光,回家后,老伴问他参观过哪些城市,他兴奋地说:”船出长江口,风平浪静,一路平安来到海上绿洲,那里四季温暖,真是八月飘香满园,不冷不热的好所在。”并说他每句里都隐含有1个至2个地名.他老伴想了一下便笑着说:”明白了,您到过...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名特别是山水型地名和历史型古地名,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资源,它对风景园林、区域旅游文化、风景美学、城市形象等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意义和地理环境概括功能。本文在充分认识惠州城市地名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从地名学理论、历史和山水地名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惠州城市地名环境对城市的风景园林、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绿色形象和绿色品牌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几个主要风景游览区、酒店和街道的科学命名意见,并进一步分析地名文化对风景资源和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美化宣传效果。春秋时期,惠州属楚国范围。秦灭六国,平百越,设南海…  相似文献   

9.
无论有多少争议,无论诸葛亮有没有来过南京,他对南京地形"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的评价,那是再恰当不过了。此八字一出,理所当然便成了南京的名片,一直沿用了1000多年。于是,便产生了南京龙蟠里和虎踞关这两个街巷地名。后来的龙蟠路、虎踞路,也依此而名。  相似文献   

10.
桑干河溯源     
《沧桑》1993,(2)
桑干河是雁北的母亲河,它孕育了雁北古代文明,著名的许家窑文化遗存和峙峪文化遗存就偎倚在桑干河之畔;雁同朔今天的工业勃兴、农林牧业发展,同样受惠于桑干河。桑干河东流入海,泽被京津及冀北大地,它是官厅水库的主要水源,是海河的重要干流。可是它的源头到底在什么地方?直到今天仍然聚讼无定。但有一点是人皆共知的,那就是桑干河源出朔州市境内或其边界上。桑干河上游有三条支流:一在洪涛山下的神头海,一在朔州市南紫金山,一在宁武管涔山天池,由阳方口进入朔州市境。从神头海发源的桑干水最初称溹涫水,时当拓跋鲜卑占据雁北之后。拓跋部南人称索头部,因其习惯  相似文献   

11.
古磬溯源     
申永峰  吴磊 《收藏家》2009,(4):53-56
磬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其产生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磬曾经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礼制意义,尤其在周代,磬与钟一起,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礼乐之器。钟由青铜铸成,磬则大多为石质,也有的是美玉,因此人们常用“金石之音”来形容钟和磬,又有“金声玉振”、“金钟嘉磬”的说法。“金石之音”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庙堂礼典、祭天祀地,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八宝粥溯源     
现在市场上的八宝粥,就是老北京的腊八粥,它是从清朝宫廷御膳房传下来的。—个世纪以来,腊八粥的质量由复杂到简单,由高贵到大众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人们喝八宝粥的时候,已经不再考虑它质量的变化和名称来源的历史了。我做为一个在60多年前就在北京喝腊八粥,并且亲自聆听过曾被慈禧太后接见和喝过御赐腊八粥的母亲,讲述过关于她亲自品尝宫廷腊八粥的历史。现在又快到农历腊月初八了,我在准备熬八宝粥的时候,又回忆起儿时听母亲给我们姐妹讲述当时她喝宫廷腊八粥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礼仪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溯源郝文勉礼仪是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礼节形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礼仪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是社会管理、交往和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礼仪形式有着漫长的演进过程。探讨礼仪的起源,对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礼仪,改革旧的落后的礼仪,建设...  相似文献   

14.
春游溯源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 正是春游好时光。我国人民自 古就有春游习俗,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形成,有的地方还定为节日。 春游古称之踏青、郊游、远足等.魏晋时还称“春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唐宋时春游又称“寻春”、“探春”、“冶游”等。寻春游上路,追宴入上家(陈子昂),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李白),都城自个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周密·西湖游赏)等指的都是春游。宋时春游最盛行,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  相似文献   

15.
任姓溯源     
  相似文献   

16.
口罩溯源     
正说起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17.
溯源娘子军     
由于天造地设的原因,女性与战争的关系从来都是微妙而间接的。进入20世纪,海南岛上出现过“红色娘子军”,她们是艰苦奋战在岛上的琼崖纵队里的一支。娘子军使我想到了晋冀交界方位的娘子关,  相似文献   

18.
顾姓溯源     
顾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 ,按人口计算 ,在中国 10 0大姓中排第 81位。顾姓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 ,最早可追溯到夏商之际。在历史长河中 ,顾姓人才辈出 ,为中华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参天之树 ,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 ,必有其源。本书将围绕顾姓的起源、播迁、郡望以及一些顾姓名人作以介绍。寻根问祖顾姓得姓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出自“己”姓 ,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 ,形成于夏末商初。另一种说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发源地在会稽 (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 ) ,形成于西汉初年。这就是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顾氏 ,己姓 ,伯爵 ,夏商之诸…  相似文献   

19.
穆姓溯源     
穆姓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姓氏 ,这表现在穆姓得姓历史悠久 ,历史上名人辈出。但有关穆姓起源及发展的资料却有些凌乱 ,曾有朋友问及穆姓的起源及发展 ,笔者当时无法回答 ,以后经过搜寻 ,得到了一些资料 ,现将这些资料汇集成此文。寻根问祖“穆”字的意思是严肃、壮美、淳和 ,常见于古代书籍中 ,如《诗·周颂·清庙》中的“于穆清庙” ,《诗·大雅·民》中的“穆如清风”等。由“穆”字组成的词同样具有严肃、壮美、淳和的意思 ,如穆穆意为端庄盛美的样子 ,穆若意为和美的样子 ,穆静意为安靖 ,穆远意为淳和深远 ,穆耀意为祥和光明 ,穆清意为…  相似文献   

20.
口罩溯源     
正口罩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而且还是医疗卫生用品。医生戴口罩,是为了不把自己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患者;熟食经营人员戴口罩,是为了熟食不染上细菌。说起口罩,可谓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