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塘 《风景名胜》2008,(8):84-85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这一显著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注定了西塘的老弄堂与桥、廊棚之间的密切关系。弄中有桥,桥连着弄,弄连着廊棚,而廊棚内又有着许多隐秘的老弄堂,这就是西塘古镇老弄堂与众不同之处。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一样,虽然西塘的老弄堂,也分宅弄、连街弄及水弄三类。但由于镇内河道纵横交错,家家临水影,户户枕溪纱。因此,在许多时候,老弄堂的分类是非常模糊的。有时候,明明是一条连街弄,但行之尽头,却是一个石埠头。连街弄与水弄的概念,顿时被小河里的波光所迷离。最让人感到迷惑的是一条老弄堂内,连街弄、宅弄、水弄三元素齐全:一头是宅弄、一头是水弄,中间是连街弄。因此,在古镇西塘要分清楚每一弄堂的特性类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幸的是,不管是曲折的,还是坦荡的,每一条老弄堂都能"通幽",且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2.
雨蔚 《风景名胜》2008,(8):64-73
说起江南的老弄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于是,一条条原本默默无闻、或曲或直的灰白小弄,便有了一份扑朔迷离的情感。与此同时,江南也因此而多了一份悠长而又浪漫的表情。江南弄堂一般都很狭窄、幽长,再加上弄堂两侧高墙的遮挡,因此弄堂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只深锁在江南烟雨中的洞箫。冬去春来,寂寞芬芳,忧愁彷徨以及旧梦与往事,似乎是它恒久不变的主旋律。所谓"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说的其实只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生活在弄堂内的人来说就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空间,但对整个江南文化来讲,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这么说,弄堂就是江南的命脉。从高空俯瞰这些间隔交错在现代建筑与老宅之间的弄堂,它就像是一条条纵横交织的记忆线条,把江南的昨天、今天都编织在经纬之间。这其中既有最普通的市井生活、故事和传说,也有昔日名人的轶闻趣事,更多的是属于江南的历史文化,以及江南人家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精神依托。于是穿行在江南的弄堂之间,便成了一种解读江南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3.
秋子 《风景名胜》2008,(8):80-81
在苏州,有雨的日子总能营造出一份别样的恋情。一把油纸伞,一条湿淋淋的青石老弄,我的梦便沉浸在苏州老弄堂里了。在苏州诸多的老弄堂中,太监弄是一条充满诱惑的美食之弄。所谓"天堂是苏州,吃煞太监弄",说的就是太监弄的美食。  相似文献   

4.
南湖 《中华遗产》2008,(5):112-123
白墙黑瓦,弄堂的记忆就是这样黑白分明。曾经午夜梦回,似水年华的日子,也许就是某年某月某日,从老弄堂口到弄尾的一次不经意的穿越。  相似文献   

5.
卜桂林 《世纪》2020,(1):84-87
浙江嘉兴老市区中心的勤俭路上有一条椿树弄,弄的东面是嘉兴妇婴保健院的大院。就在这条一百多米长只有几十户住民的小弄堂里,几十年前并肩走出了三位大师——王蘧常(1900-1989)、唐兰(1901-1979)、谭其骧(1911-1992)。勤俭路与椿树弄拐弯角上的二层高、三间宽、前后院的街面房是谭其骧的家。  相似文献   

6.
南湖 《风景名胜》2008,(8):86-87
嘉兴,旧称"秀州"。一个"秀"字既概括出了嘉兴这一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点出了嘉兴老弄堂的特色。虽然,嘉兴的老弄堂既没有上海石库门那样海派,也没有苏、杭老弄堂的那份大气,但其之"秀",却是沪、杭、苏老弄堂所无法比肩的。嘉兴老弄堂之"秀",可用"外秀惠中"四个字来概括。所谓外秀,就是嘉兴的老弄堂一般都比较幽深秀长,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位身材修长的江南女子,窈窕中含着几份羞意。而"惠中",当然是指老弄堂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化底蕴了。沈钧儒、茅盾、徐志摩、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陈省身、金庸等……单看一个个从嘉兴老弄堂走出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就知道嘉兴老弄堂"惠中"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7.
苏州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此,苏州的老弄堂,也无不例外地成为了苏州流水生活中的一个依附或停顿。同时,这也注定了苏州的老弄堂,要比江南其他城市的老弄堂多了一份如水一样的轻柔与舒缓。所谓性格决定生活方式,正是苏州老弄堂那份与生俱来的舒缓,才孕育出了姑苏城的悠闲、恬静的生活节奏及苏州人精细、柔和、淡雅的处世之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苏绣之精致、园林之幽雅、评弹之细腻、昆曲之柔美、檀扇之轻盈;才有了花乌风月、倜傥细腻,柔情与蜜意相融的"天堂",才有了亭、园、塔、桥所相映而成的那份画意诗情以及寒山寺久久回荡的钟声。如果说姑苏城的慢调性格是由流水萦绕而成的话,那么一条条掩映在小桥流水中的姑苏老弄堂,便是慢调苏州的一个被浓缩了的城市表情。  相似文献   

8.
弄里芹菜     
<正>弄里芹菜自古就是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地区的土特产。每当品尝弄里芹菜时,我就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芹菜,在江南是一种普通蔬菜,但弄里芹菜属"芹菜之王",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了。何谓"弄里芹菜"?起因是朱家弄宅基一带种植的芹菜最为上乘,故称"弄里芹菜"。朱家弄四面高凸,中间低洼,是个天然的"水乡盆地"。500多亩芹菜田肥沃  相似文献   

9.
山西明长城     
<正>烽燧也称烟墩、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为古时传递敌情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烽燧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或易于眺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其形式一般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  相似文献   

10.
“田子坊”的前世今生田子坊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弄,其建筑实体的前身为上世纪初在街区内逐渐聚集起来的弄堂工厂建筑,现在已经汇集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家视觉创意公司。田子坊所在的街区由各式里弄住宅、花园住宅和里弄工厂混杂组成,  相似文献   

11.
秦封泥有"阴御弄印"与"阳御弄印",学者对二者的释读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其职掌,学者多认为是专为帝王推求阴阳吉凶。本文依据新见的"御弄"封泥,并将二者与秦官丞相、都船进行对比,认为二者的正确释读应为"阴御弄印"与"阳御弄印",其职掌可能是负责为帝王保管、照看、提供各种贵重物品,包括一些珍禽异兽。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2012,(9):93-94
读贵刊今年第5期《"破四旧"的表与里》,深有感受。我父亲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红卫兵抄了我家三次。撬地板,破墙壁,说是要找发报机。甚至把隔壁人家花园中一口井的水抽干。当然一无所获。后来,红卫兵告诉我父亲,他们来抄家时,学校保卫科人员和我父亲科里(电力科)的支部书记就躲在我家对面的弄堂里。可见  相似文献   

13.
<正>胡同,旧称衚衕,在《说文解字》,对"衕"解作街。《中华大字典》说,衚衕即街道,省作胡同。《辞海》对胡同解释为衚衕的简写,为巷、小的街道。今北方尽称胡同,南方则称里、弄。每条胡同都要有个名字,一如人之有姓名、山之有山名、江之有江名一样。当每条胡同形成之后,都要为之命名,它一旦有  相似文献   

14.
我的最终出发点就是弄个事情做人物周刊:你好像没有精神负担。要知道,中国的企业家和老板们都活得很累。朱骏:我一直从小我的态度看待一切,人家是用"大我"看待一切的。"大我",就是我最行;(我的想法是)现在这些清华大学毕业的,我根本没法跟他们比,  相似文献   

15.
田禾 《民俗研究》2000,(4):110-122
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老城曾被一圈城墙包围着,以这一圈城墙为界分别城里城外.大明湖被围在城中,是一个城中湖.在大明湖的北岸、北城墙根以南,有一块狭长的地方,住着100多户人家,世代以种植湖菜、捕鱼捞虾、撑船载客为生计,自古人称"湖民",后来也有人称他们是"城市中的农民".他们的生产生活习俗,非城非乡,似城似乡,在从前被认为是特殊的一群,由今天变化了的时代眼光来看,他们的心态与精神的许多方面,倒可以说是中国农民转型的一种先声.  相似文献   

16.
正初见在浙江舟山,有很多岛名令人产生遐想:庙子湖、珞珈山、佛渡岛、鼠浪湖……这次去的是嵊泗花鸟岛,未曾去,脑海里便出现一个鲜花铺满、鸟儿啁啾的岛屿。嵊泗花鸟山,古时叫石弄山,明清时老百姓叫花脑山,其实这两个名字都契合当时花鸟山的真实状况。石弄,顾名思义让人想到石头弄堂,  相似文献   

17.
陈南萍 《世纪》2020,(1):60-6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减产养猪业大受影响,城市中由原来的凭证供应到随后停止了供应。政府于是号召机关、工厂等单位自己养猪,自养自吃,多养多吃,吃不完还可卖给商业部门。于是各单位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养起猪来,甚至连弄堂工厂也养起猪,这当然也影响了同一弄堂里居民住户的环境卫生,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8.
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件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汉藏两族的亲密关系,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有关文成公主的几件文物,不仅是汉藏两族亲密关系的标志,同时也说明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王松赞干布(弃宗弄赞)迎娶唐宗女文成公主,是汉藏两族友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记载:"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赞普(王)弄赞嗣位,帝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弄赞见德遐大悦;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赉金宝,奉表求  相似文献   

19.
东海灯塔     
灯塔,是海上来往船只的指明灯,没有灯塔的港口是一个死港。截至今年,中国沿海的灯塔、灯桩共5000余座,东海海区有2700余座。东海洛迦山灯塔,一条水泥路从山上直通码头,小小的码头上,站着两个和尚,一黄一灰,长衣猎猎。随行的主任乐康儿说:"这个岛上主人只有两种:灯塔工与和尚;人家也只有两户:灯塔与寺院。"灯塔上的工作简单、单调——早上五点钟起床,升旗,关灯,打扫,保养机组,清洁灯塔,吃饭,日落,开灯,降旗——寂寞疯长。灯塔工也素有"海和尚"之称。几乎每个灯塔上都养有狗,无人为伴,狗就是朋友。可是因为岛上生活单调寂寞,连狗都有得  相似文献   

20.
雨蔚 《风景名胜》2008,(8):82-83
六十多年前,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浮华、阴柔、颓废,充满物质欲望的"十里洋场"。在这"十里洋场"中,上海人的生存空间,大都被定格在石库门老弄堂里。虽然他们的行为意识与生活方式,都非常时尚、摩登,然而,在这份时尚、摩登的背后,隐约着的却是一个个被物欲折磨得嘘唏不已的身影。上海人喜欢用"海派"这个词来褒扬他们的生活。从狭义上来看,这所谓的"海派"其实就是一种非常自我的小资意识和物质欲望。正是这种有些另类的"海派"意识与行为,才造就了上海老弄堂的"洋径帮"意识及形态。高大或雕花或堆塑的西洋式石库门,连接的是一条条弥漫着浓郁的市井生活的老弄堂。把最欧化最精致的石库门与最普通最市井的小巷融为一体,这就是上海老弄堂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