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话媒人     
今天,为男女恋爱牵线搭桥的人有个雅称,叫着“红娘”,有时称“月老”,不少人还通俗地称之为“介绍人”,但万变不离其俗称,那就是“媒人”。所谓媒人,从定义上来讲,就是指联络男女双方婚姻的中介人,过去这一角色大都是由一定年纪的妇女来充任的,所以又叫作“媒婆”。媒人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少说也有四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2.
古代婚礼,从媒人介绍开始到男女双方最终举行结婚仪式的过程中,依次遵循六礼: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来,婚礼逐渐简化,清朝年间民间结婚遵循四礼,即问名、纳采、请期、亲迎。在此期间,男女双方除靠媒人往来奔走,多方说合外,婚帖贯穿始终,具有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重要作用。“虽片纸只字,人民颇重视之。”  相似文献   

3.
苗族婚姻,无论是婚前的“说亲”,或是婚后的“认亲”,都得先要杀鸡看眼睛,然后方能定夺,因为这里头有个“禁忌”。“说亲”,指的是青年男女双方私下恋爱定情了,需要通过父母以媒人说合的方式成亲。这样,男方的媒人便带个大母鸡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一进门就笑逐颜开地对女主人(儿女婚事,皆系母亲出面,父亲处于幕后。这多少反映了母权的残余)说道:“务!(苗  相似文献   

4.
媒人现象的社会作用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 《东南文化》2007,(5):73-76
媒人是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民俗现象,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媒人随一夫一妻制的聘娶婚的出现而出现,在防止男女乱性、保障婚姻安全、完善规范礼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媒人不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人的社会作用将更加彰显。  相似文献   

5.
青年男女从择偶到正式结婚有以下四个过程。 ①说媒(也称喝媒酒)如果男青年选中意中人后,便告诉父亲,由父母商定请一媒人(男性)提上一壶蜜酒,于黄昏时分赶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征求女儿意见后,饮下酒表明同意,反之则客气地请媒人将酒提回。男方家看见媒人若拿着空酒壶回来,表明事情圆  相似文献   

6.
访婚     
黄军 《民俗研究》2000,(1):181-182
男女婚配在苏北一些农村无论过去现在,多是借助于媒人的“提亲”。作为媒人,不管是多么的至亲,说合问遮遮掩掩、虚虚实实是肯定会有的。当事人家如何避开媒人设置的“玫瑰网”,又不失去一个好媳妇、好女婿,就要想办法详实地了解一些对方人家的真实情况,比如说家境贫富、人品优劣、公婆好坏等等。客观上就要另辟蹊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仪式”——访婚。  相似文献   

7.
拜泉的婚嫁风俗,蛮有情趣.首先是订婚.订婚时男女双方不能见面,有的根本就不认识,全凭媒婆一张嘴,只要说服双方父母,亲事便可定下来,全然不顾男女双方是否满意.但有一条,双方家长常讲究个门当户对. 决定订亲时有个仪式.叫相门户,即在男家设一宴,请来媒人及男女双方家长、亲属,在宴席上把彩礼交给女方家长.彩礼通常是一两件衣服,叫长命衣.有的还要给钱,叫彩礼钱,百八十元不等,是临时定的,无惯例.用完宴席后,女方要给公公婆婆装烟,公婆抽烟后要给女方点烟钱,钱数没有规定,但有一点是惯例,即男方给丈人、丈母娘(岳父、岳母)装烟时,岳父也给钱,公公给儿媳的钱应是岳父给姑爷钱的两倍.  相似文献   

8.
永登风俗     
一、嫁娶订婚解放以前,婚姻论门第,讲究“户当门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媒妁撮合,双方父母同意即可永订终身。一般男方托媒人(俗称介绍人或人人)访寻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将酒瓶退回,从此不提。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及点心,连瓶酒(两瓶相联的一种瓶)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至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订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带回去。解放以后,逐  相似文献   

9.
在哀牢山麓、红河岸边,居住着自称为“稠定”的哈尼人。他们的婚姻习俗健康有趣而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情味,千百年来,一直在哈尼人中沿袭着。认亲认亲,是哈尼山寨的农村青年,在婚姻上真有点难为情但又必须经历的第一关。当十八九岁的男女青年相识并且情投意合而确立恋爱关系或者男青年的父母或亲戚看中某家的姑娘之后,男青年家就请村中两位能说会道而又办事隐重的媒人,到姑娘家说亲。媒人第一次去说亲时,即使姑娘和她  相似文献   

10.
古徽州婚俗     
古徽州的婚姻礼俗是别有特色的.古时徽州男女间的婚姻是靠职业媒婆来往穿梭游说开始的.她的口袋里常常揣着好些个妙龄女子的生辰八字红帖,她会随着男方的要求而呈送上相应的一张.微妙之处在于从她手中出来的红帖上的女方生辰八字大都与求婚男方的相合,因为她早已从中做了手脚.男方得到女方生辰八字红帖之后,便郑重地将其置于神龛内或灶神前,倘若家中三天之内平安无事,则被认为可以相亲.于是男女双方便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互相调查访问.调查的内容主要看男女双方是否门当户对,而另一项内容——男女双方是否合八字的最后裁定则交由算命先生完成,俗称合婚.一看男女是否八字相克,二看女方是否有宜男之命,三看是否冲犯尊亲.之  相似文献   

11.
襄阳在旧时婚嫁要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礼仪。六礼中的“纳彩”,就是男方备了花红彩礼到女方请求联姻;“问名”,就是女方同意联姻,男方再请媒人把女方的生辰八字(星命术士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合干支,合为八字──编者注)拿回来;“纳吉”,就是双方家长同意后择定吉日正式订下婚姻;“纳征”,男方准备聘礼,女方预备妆查;一请期”,男女双方协商择定良辰吉日以便成亲;“亲迎”,男方亲自到女方把新娘接回家正式结婚。那时的城乡有一点钱的人家,穷苦一些的小户人家的婚事大都是按这些礼俗…  相似文献   

12.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1]62,黑苗作为苗族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在黑苗的婚恋习俗中青年男女以歌定情之后,由媒人从中牵线搭桥而走向婚姻的殿堂。本文将从其婚礼习俗中探究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其呈现出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女权社会主义是当前西方社会主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争取彻底实现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的理论主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实,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男女双方只有互相取长补短,建立平等合作的两性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妇女解放,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婚姻历来是由媒人牵线,父母作主,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得自由婚配,婚姻大事只要父母同意,就算敲定。到了近代,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人们看到了其中的弊害,开始提倡婚姻自主。维新变法时期,宋恕、谭嗣同等人就提出了“婚姻要两厢情愿”的主张,大力倡导女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回族的婚姻习俗马志荣西北回族的婚姻习俗,一方面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一方面受汉族的影响,但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西北回族主张男女婚姻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在男女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才有效,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婚姻。尊重妇女的离婚、再嫁权力。回族结婚一...  相似文献   

16.
婚 湖南湘西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户和无生育能力者,也有一夫多妻的情况。 湘西苗族婚姻比较自由,但仍需举行订婚、过礼、结婚、回门等仪式。 订婚通常是男家向女家登门央求。当男家看上某家女儿,得准备酒肉,请媒人去女家“讨口风”。媒人到女家后,如果女家高兴热情,便说明女家有意,媒人便将此情况回告男家。隔数日,媒人又前去央求,这次才正式提及婚事。按  相似文献   

17.
台江县翁你河一带的苗族青年男女婚姻,自古以来由青年男女在“游方”场上通过对歌方式自由恋爱,婚娶形式分两种:一是夜嫁;二是日娶。夜嫁是男女双方通过“游方”达到情投意合,决定结偶之后,瞒着老人采取的一种突袭结婚方式。女子借口晚上去“游方”,乘便弃家连夜奔往男方家去。夜奔之前的一两天,女方将情况告诉自己最好的女友,并将出嫁须随身携带的衣服、首饰等藏匿起来。当夜,女子向父母谎称仍去游方,空手出门,然后由其女友将藏匿的物件设法带到游方场上,交与男方去迎娶的人们(陪同新郎迎娶新娘的伴郎,人数不定,但与新郎加…  相似文献   

18.
恋爱择偶过程中的男女双方是离不开互相评估的,这种评估虽不称其为“资产评估”,但依然是价值量的评估。双方互为“评估师”,互为评估对象。评估内容为构成爱情的各有形要件和无形要件的价值量,评估结果为是否确立夫妻关系的依据。影响择偶男女价值量评估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评估的主体,二是评估的客体,三是评估所处的时代,四是评估所处的地域。一个人,具备科学的评估头脑,掌握有效的评估方法,对赢得真挚爱情并确立美满婚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每家每户长辈对儿女们成婚配对的大喜期盼,从相识到结婚生育每一道程序都要认真谨慎对待。下面是我亲眼目睹的南通现时婚俗。发草帖南通人生的女儿,称叫丫头,民谚云:丫头要挜。其意是姑娘在十二三岁时,父母就过早地为女儿张罗婆家,主动托媒。媒人是旧时男女缔结姻缘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无媒难成婚",在当时是人们思想上固定俗成的定律。在物色婆家前,首先将女儿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约一  相似文献   

20.
为啥有些地方称媒人(介绍人)为“红叶”呢?说来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