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姜堰天目山西周城址出土青铜块,及时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值得深入思考。为此,在当代钱币学、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多角度透视该批具有明显特点的货币遗存,初步了解作为流通货币的青铜块与古城址的内在联系,初步认识西周时期江淮东部地区商品交换的历史面貌,进而管窥该城址的功能性质及其社会背景环境。  相似文献   

2.
宜兴出土吴越货币称量工具──铜环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宜兴出土吴越货币称量工具──铜环权潘荣祥,黄兴南《中国钱币》1995年第二期刊载了戴志强。周卫荣同志撰写的《中国早期的称量货币:青铜》一文。文中列举了江苏武进县。金坛县等多处春秋战国时期出土青铜块的实物,用光谱半定量检测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验证了青铜...  相似文献   

3.
炭河里城址的发现与宁乡铜器群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乡炭河里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西周时期城址的发现和确认,是近年来南方地区商周考古重要的发现之一。本文通过出土陶器和遗迹的年代对应关系判断,该城址始建于西周早期,使用年代为西周早中期,废弃年代不早于西周晚期,是湘江流域西周时期某一支地方青铜文化的中心聚落,或者说是西周时期独立于周王朝之外的某个方国的都邑所在地。炭河里城址与宁乡铜器群有密切关系,属于同一个古代政治或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日本考古学家江村治树在其新作《春秋战国青铜货币的形成和展开》一书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先秦出土货币的大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其他材料,着重对货币发行主体加以深入研究,认为中国青铜货币形状受发行者的强有力制约;具有多种形状和地名的青铜货币被有效地使用,是由于存在多种发行主体和目的;特别是在三晋地区,货币随时代前进而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原因,是在民间有多种多样的发行主体存在;都市的各种工商业者们以其经济实力为背景,发行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该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简要总结。用作者的话说,该书的研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探究个别货币的特性,而是为了系统地探寻在中国古代如何出现了青铜货币?这种货币是怎样发展的?并以此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经济的实态,从而更清晰地辨识其时代的社会、都市以及国家的具象形态。"  相似文献   

5.
西周是实物货币和金属称量货币兼用时期,贝和青铜块是当时主要的货币形态。但是,西周货币的购买力怎样?当时的物价如何?文献记载阙如。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时期的遽伯睘簋、裘卫盉、格伯簋和智鼎等铜器铭文,为研究西周货币的购买力,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根据西周金文和文献记载,试对西周货币的购买力兼及当时的物价问题,略作探考,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湖南湘江流域曾先后出土大批精美商周青铜器而为世人所瞩目,对这些青铜器的来源和性质诸问题,长期都是一个争论不休无法解开的谜团。近年来宁乡黄材盆地炭河里遗址的重大发现,不仅找到了宁乡商周铜器群的考古学文化,而且发现了与铜器群恰相匹配的城址、宫殿基址和贵族墓葬,这无疑是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也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契机。论文作者向桃初先生多年来一直主持炭河里城址的考古发掘,本文开篇就是在简要介绍炭河里城址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基础上,展开对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诸多问题的讨论,论文思维缜密,层次清晣,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作者在论证炭河里城址是西周时期的地方青铜文化或方国的中心都邑前提下,进而认定宁乡铜器群同属炭河里考古学文化。湘江流域出土的一批商代晚期青铜重器,是在商末周初时为周人所逼的殷遗民南下带来的。湘江流域和四川广汉、江西新干不同,在商代晚期不存在一个发达的青铜文明或铜器铸造中心,湘江流域的青铜铸造业和青铜文明形成于西周早中期之际,可以早期越式鼎的形成为标志。等等。作者根据炭河里城址的新发现,提出的上述这些问题和思考角度,对于中国南方地区乃至其它非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参考意义。当然,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是否正确,正如作者在结尾中所说的那样,尚有待时间和考古材料的验证。但是,我认为,作者把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青铜器群和同一时空内的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这应是研究青铜器的正确之途,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7.
汤都四迁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郑州发现了以二里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商城遗址。城址位于二里岗文化遗存的中心地带,城墙周长6960米,城址内面积300万平方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商代城址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城墙的南和西南面距城墙数百米外,陆续又发现外城城址,在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了许多宫殿基址。在城址外侧,发现了一批制陶作坊、制骨作坊和青铜铸造作坊。同时城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玉器、青铜器和原始瓷器。这些发现说明,郑州商城是一座商代重要的都邑。从东城墙下部碳14测定的数据来  相似文献   

8.
2003年秋,在阿纳尼耶夫斯克古城址所在区域内,查看勃拉克尼耶尔斯克发掘现场时,发现了几件铁器和青铜器。其中,有两件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在古城址东部的马面的南角的壕沟里发现了一件青铜人形塑像和一把铁镊子。据Э.В.沙弗库诺夫认定,类似的人形塑像是祖先神灵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郑州现存的汉代城址有20余座。本文对郑州地区汉代城址的分布、来源、内涵进行叙述,描述了郑州地区汉代城址现状,初步揭示了汉代城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马永强  姬长飞  徐勇  徐娟 《东南文化》2022,(4):46-60+191-192+194
2014—2018年,南京博物院对下邳故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初步探明该城址由大小两个城址组成,存城墙、护城河。大城时代最晚为汉代,小城时代为魏晋—明清时期。经发掘确认,下邳故城面积较大、文化堆积厚、遗迹遗物丰富、文化层时代从汉—明清连续不断,是研究古下邳历史的重要遗存。该城址的发掘对探索江苏地域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冬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荥阳市大师姑遗址进行发掘 ,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型城址。经过两个年度的钻探和发掘 ,已基本搞清了城址的范围、形状 ,城垣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初步了解了城址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性质。本文拟对大师姑夏代城址发掘中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以就教于方家。一文化内涵大师姑夏代城址内部二里头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遗址内部二里头文化堆积平均厚2 5~3米。由于遗址面积较大 ,发掘工作正在进行 ,城址的布局、道路、重要建筑和墓葬区尚不清楚 ,但经过两个年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9,(6)
榆林地区目前许多战国秦汉城址的名称无考,相关研究亦难以展开。在榆阳区大河塔镇桥头峁城址调查中,采集到带戳印板瓦4件,识读戳印为"西都"。本文结合历史文献、遗存及出土文物情况,初步将该城址认定为战国秦汉西都县故城,并就西都国属、中阳和平周位置与国属等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象州县博物馆调查了境内的军田村古城址和大乌来古城址,发现一批石器、陶瓷器与建筑材料。为进一步明确这两座古城址的年代与性质,2016年7—8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象州县博物馆再次调查了军田村古城址和大乌来古城址,同时调查了附近的大普化古城址,发现一批秦汉时期的陶器、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瓷器和建筑材料,初步确认了三座城址的年代。军田村古城址的年代应较早,延续时间也较长,至迟到明清时期还有人群活动。大普化古城址的年代下限应在明清时期,其年代上限或可早至唐代。大乌来古城址年代或在唐宋时期。两次调查为广西地区古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对填补桂中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古代社会发展史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的发现,为西垂作为具体城邑及其方位的判断提供了有力依据。而陵园本身的发现及其所出土文物,也进一步说明了嬴秦崛起于陇山以西。秦公陵园的发掘主要分为大堡子山城址、大型建筑基址、祭祀遗迹三部分,所出器物以金器和青铜礼器为大宗,也有车马器和兵器,其中鸷鸟形金饰片、青铜鼎及铭文、青铜簋及铭文、青铜镈及铭文、附镈三虎等都更加表明了秦都东移后仍有公族率部留守故都,保持着宗庙陵畤祭统。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20,(7)
大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州凌海市板石沟乡大牛村大刘屯西侧的一低矮山丘上。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锦州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石城址一座。该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几何形,依山丘地形走向而建,在地势平缓处修筑石城墙,城内房址、石窖穴、石仓、石台、灰坑、灰沟等遗迹密布,出土一大批陶器、石器及骨器等。此次发掘为探讨小凌河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城址布局及居址环境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为研究该地区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的称量货币:青铜──长江下游地区出土青铜块的科学验证戴志强,周卫荣THEWEIGHTINGCURRENCYOFCHINAINTHEEARLYTIME:BRONZE──ASCIENTIFICTESTTOTHEBRONZELUMPSEXCAVAT...  相似文献   

17.
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河南省新密市新砦城址新近发掘出规模宏大的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城址.该城址拥有城墙和护城河,另有内外双重围壕.城内出土众多高规格遗物,城址西南部建有大型建筑.该城址的始建年代已进入夏代初期,城址地望也与史载黄台之丘附近的夏启之居相符合.新密新砦城址可能为夏启之居.  相似文献   

18.
在3S技术的支撑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官庄城址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测绘。通过聚落形态研究,作者对官庄城址的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及其与东虢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通过对商末周初至西周晚春秋时期的聚落演变的考察,揭示出西周晚期前后研究区域内聚落和社会格局经历了一次重整。  相似文献   

19.
1976年,海盐县农民在长川坝公社秦联大队秦山六队修渠道时,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土坑内发现一硬质陶罐,内盛几十块金属块,陶罐当时就被打碎,金属块经有关部门化验为青铜,此后青铜块流散民间。最近笔者收集到三块。这三块青铜(图见插1)大小不一,重量分别为276克,249.4克,184.6克。这些青铜块是经冶炼浇铸成饼后再打碎的,所以一面多比  相似文献   

20.
辽宁沈阳、抚顺两地分布着众多的明代城址,这些城址是明九镇之一“辽东镇”军事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沈阳、抚顺地区明长城墙体两侧1000米以外的明代城址进行了野外调查。根据调查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对这些城址的规模、结构和保存现状等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功能和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