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文耀  王保春 《百年潮》2004,(12):44-48
1981年陈伯达假释之后,住在北京复兴医院治病.当时,陈的家已不存在.假释以后谁来安排他的生活,怎么联系,就成了问题.他的妻子在"文革"中闹离婚,被送往山东"疗养"去了;大儿子已经自杀身亡;次子先插队内蒙古,后去河北省当工人;女儿去南方当工人;小儿子由保姆领走了.公安机关在北京不知找何人与陈联系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事变"名将张学良自1949年被蒋介石带往台湾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事实上张学良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北京和沈阳老家。尤其是在李登辉上台,解除禁令,恢复他的自由后。但他有个顾虑,那就是怕李登辉不放行。毕竟当时两岸关系很微妙,自己刚被解禁就提出去大陆,可能会惹李登辉不高兴,因此他决定先不通知李登辉,等联系差不多了再告诉李登辉,他认为李登辉到时也很难对他说不。  相似文献   

3.
孟红 《神州》2008,(5):78-83
乡情齐白石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7岁拜乡里名士胡沁园为师学习书画,后被王闿运收为弟子,一直过着"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的苦行僧般的生活。经过刻苦努力,他的国画技艺大有长进,别具一格,卓有成就。此后,他便以篆刻,卖画为生,但在那暗无天日的旧中国,他虽然身怀绝技,却饱尝人间的磨难和辛酸。  相似文献   

4.
老迈克,在广州的外国人圈子里是个响亮的名字。其实他并不老,用中国人的说法叫"70后",但他的生活已向老年过渡,并计划再干两年,就正式安享"晚年"。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聚会上。那天,朋友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参加"轰趴"(家庭宴会,由英文Homeparty而来)。那是我第一次去这种聚会,主办人就是这个叫做"老迈克"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轻舟 《南京史志》2011,(13):21-24
受触动实施"财商教育",物质激励初见成效江育文今年40岁,他和妻子高素娟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印务公司,虽然同行业竞争激烈,但凭着他们的精明和勤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江育文夫妇老家在河北涿州,他们来北京多年,经过辛苦打拼,在北京买了房。2001年春节后,他们把5岁的儿子江彬也从老家接了过来。儿子出生以后就被丢在了老家,夫妻俩觉得欠了儿子很多。因此,儿子接到身边后,江育文夫妇对他的吃穿用度很舍得投入,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十大元帅中只有罗荣桓是学生出身,青少年时期,他在广州、青岛、武汉等地度过了学生生涯,南昌起义后走上革命道路,建国后出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30多年都没回过湖南衡阳老家。虽然怀念家乡的父老乡亲,但罗荣桓想着那时可能会有许多亲属以为他当了大官,来北京向他谋个一官半职或提出其他不切实际的要求。因此,在1949年11月间,他打电话给刚刚到职的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说:"衡阳是我的家乡,会有很多人想通过你上北京来找我。你要做工作,劝他们不要到北京来。不能让他们免费坐火车。"不久,果然有一些人以罗荣桓亲戚的名义找郭维城,要求免票乘车进京,都被郭维城——  相似文献   

7.
<正>1910年,美国人约翰·詹布鲁恩来到中国,他在北京城开了一家照相馆,在北京生活了19年。手握相机的詹布鲁恩与北京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他通过镜头发现了北京城市变迁中的特殊性和亮点。他所拍摄的清末民初时期北京的民俗图景,使100多年后的人们可以穿越历史,去感受百年前的京城温度,并与百年前的人们进行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是和老友一起吃饭时,突然说定去北京旅游的。那时候我正把一块红烧肉吃得满嘴流油,老友突然提议:"吃完饭,我们一起去北京吧,我都在北京这么多年了,你们竟然没有去过。"老公强烈赞同,煽风点火说:"就是,旅行需要冲动,越是计划越是不能成行。你者,我们都计划了很多年了!"老公的话,我也认同。老友是我们最铁的朋友,从他定居北京以后,我们已经计划过无数次要去和他相聚。第一年,我们刚结婚,新婚的甜蜜还没过,也想留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婚姻生活,计划的北京之行搁浅了;第二年,我刚刚接了一家店,放不下刚刚开始的生意,再次搁浅;第三年,我怀孕了,挺者大肚子的我,害怕受不了路途颠簸,也放弃了;第四年,  相似文献   

9.
郭晨峰 《文史精华》2009,(Z1):21-24
一高如意,生于1919年,河北省行唐县人。他在抗日时期就加入了当地的抗日小分队,1946年9月他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刘邓大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去。高如意平时话虽然不多,但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在  相似文献   

10.
摩尔 《文史月刊》2010,(3):10-11
<正>20世纪初,十三世达赖喇嘛去印度避难,他看到印度虽然贫穷,可比起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还是开化、繁华得多。一年后他回到西藏,就着手改革,力图使西藏摆脱落后的面貌,富强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大明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400两银子。崇祯得知后,马上赏了他一个"锦衣千户"之职。相比这个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就很不堪了——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北大燕园第一次在春天迎来新学生。李克强就是其中之一。"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虽然是1978年初入学,但他们仍被称为"七七级"大学生。当时,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  相似文献   

13.
我的堂兄张清溱是一位把大半生献给了新疆建设事业的水利水电专家。在我们叔伯弟兄中,他行三,故我以三哥称之。1940年,他去西北前,曾回过故乡南阳;但那时我还年幼,记忆十分模糊。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来内地出差,我们在郑州见了面。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只要路过郑州就必定要来看我,我也曾因公两次去乌鲁木齐,平时则书信来往不断。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这位从韶山冲走出来的人民领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一个躲不掉、绕不开的问题:如何处理亲情、友情、乡情?从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写的大量家信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面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还是"党义重于乡情"的选择时,他坚定、明确而充满智慧地处理了情、义、理的关系: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相似文献   

15.
陈伯达假释以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陈伯达假释之后,住在北京复兴医院治病。当时,陈的家已不存在。假释以后谁来安排他的生活,怎么联系,就成了问题。他的妻子在“文革”中闹离婚,被送往山东“疗养”去了;大儿子已经自杀身亡;次子先插队内蒙古,后去河北省当工人;女儿去南方当工人;小儿子由保姆领走了。公安机关在北京不知找何人与陈联系较为合适。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领导同志想到我们两人曾在陈伯达那儿工作过,便把与陈联系的事情交代给了我们。我们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两会期间的一天,我们与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工商联会长吉普·顿珠平措先生约好中午去拜访他。午饭后,我们敲响了先生的房门。吉普先生今年67岁,清癯的面容,消瘦的身材,中上等个子,虽然已开了一上午大会,但他精神不错。他告诉我们说,今年身体很争气,去年因身体不好就没来成。他还说,在北京这是第一次接受藏语采访,以前都是用汉语交谈,我的汉话讲得不好,对方又听不懂藏语,双方都很吃力。尤其是我,搜肠刮肚地搜罗着汉语词汇,绞尽脑汁地琢磨这话该怎样表述才让人明白。其实我觉得吉普先生汉语讲得不错。有人告诉我,顿…  相似文献   

17.
<正> 西方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说过:"世界就像一本书,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虽然,我们不能通读这本书,但至少我们可以抛开世俗的羁绊,去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旅行。有这样一个人,身在一个不错的公司,在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2000年,在看到成都电视台一期户外夜间穿越的节目后,受到启发:生活原来可以这样。从此,只要有时间,他的足迹就会出现在秦皇岛周边那些不知名的山水深处,玩得久了,竟然弄出来一个绿野户外运动俱乐部,这就是冯晓东。一个往返于喧  相似文献   

18.
采访最前线     
追逐大骨头这只恐手龙拖着笨重的步子走过白垩纪晚期之后,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鳞半爪而已,但专攻考古、古生物题材的摄影师艾拉布洛克还是费了不少劲才追上它。布洛克解释说,恐手龙的前肢(上)"被纳入蒙古的一批藏品中,已经在外巡展好几年了。一开始听说它在波兰,之后又说在意大利,最后才发现它正在去往智利圣地亚哥市的路上"。他从北京飞往旧金山转机,到达拉斯再转机,才算及时抵达智利,在展览开幕之前为恐龙骨拍照。虽然一路劳顿,但布洛克终于拍到了他想要的:一只好大、好大的"巨手"。  相似文献   

19.
龙剑宇 《百年潮》2013,(1):36-42
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让人感慨的物品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间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日常起居所用物品,从居室到卧具、坐具、洗漱用品;衣物,包括衣服、鞋帽、床上用品;餐饮用具即杯、盘、碗、碟、勺、筷、烟具等  相似文献   

20.
白石 《炎黄春秋》2011,(5):68-71
2010年5月,徐孔同志去世。一位83岁的老人走了,好像不应该使人感到意外。可是他虽然83岁,但一直忙碌在重要的岗位上啊!以前我到北京,经常去他家看望,他总是忙于处理稿件。他早就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离休了,不过他没让自己下岗,而是进入了一个更繁重更重要的岗位,协助杜导正同志办起了《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