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吴歌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其中由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组成,此次口述非遗主要是对"芦墟山歌"传承人的采访,他们主要是:杨文英:2007年6月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柯金海: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福宝: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2.
俞前 《江苏地方志》2022,(4):16-18+73
<正>顾颉刚在《吴歌小史》中说:“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指吴语方言地区)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流行于江浙沪地区,苏州的吴江、常熟、张家港等地都称“山歌”,如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双凤山歌、胜浦山歌等。浙江嘉善地区称为“田歌”,上海青浦地区称之为“田山歌”。苏州地区的山歌分支,芦墟山歌传唱于苏州东南端汾湖流域,白茆山歌孕育于苏州常熟的东南部,河阳山歌以张家港的凤凰镇为传唱中心。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吴地山歌又称吴歌,其产生发展源远流长,流传区域早已不限于吴语地区。明代中晚期,是吴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冯梦龙就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以大量的精力从事吴歌俗曲的采集、整理、编辑、评点,刊印了《挂枝儿》《山歌》两本民歌专集,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冯梦龙家乡和吴歌传唱中心的苏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吴歌的挖掘、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吴歌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几年来,随着冯梦龙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新时代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雨竹 《神州》2012,(10):62-67
一支古老的山歌,在赣北山区流芳百年,却不为外人所知晓。它似有楚调的浑厚与苍劲,又似有吴歌的细腻与甜润,每击鼓发歌,迭相唱和,声彻四野悠然可听……这就是武宁打鼓歌,一种以鼓伴奏的田野山歌。  相似文献   

5.
陈泳超 《民俗研究》2011,(1):82-104
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应该允许做很多实验。本文作者首先将一个陌生故事讲给常熟白茆著名民间故事家陆瑞英听,在不同时间间隔之后又请她讲述了四次,通过分析,这一故事虽然迄今未曾定型,但基本的趋向是可以把握的:即在加长情节的过程中,故事主旨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6.
客家山歌,很多客家人喜欢听,也喜欢唱,尤其五十岁过外的人更甚。但对客家山歌的起源、形式及表现手法,一般的人可能不很清楚。因此,我借这机会与客家山歌的爱好共同探讨,浅谈一下客家山歌。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神州民俗》2007,(3):15-16
石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北部。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石岩一带。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与别地客家山歌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歌词一般是七字体,四句或五句。四句的是一、二、四句押韵。石岩客家山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个人自唱,或两人一唱一和,擂台斗歌则是最精彩、最激烈、最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神性的山歌     
钟健 《民俗研究》2007,(4):119-136
肇始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是我国现代歌谣搜集和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期间的代表性著作,如董作宾《看见她》、刘经庵《歌谣与妇女》、顾颉刚《吴歌甲集》等,都无一例外地将歌谣整理成固化的文本,随后进行相关研究。抗战时期,出现了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光未然《阿细的先鸡》、陈智良《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等  相似文献   

10.
客家山歌是移民化的产物。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过去被人认为是“山野之歌”,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山野劳动中,男女青年互相对唱、倾诉,向往美好而抒发情感。在解放初,配合土地改革活动进行艺演出中,使用山歌唱腔编成短小的对唱剧目,逐渐演变成山歌剧、山歌电影。  相似文献   

11.
《文史月刊》2013,(4):F0002-F0002
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传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乡土气息浓郁。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61,(1)
我会于去年春间,配合有关部门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时,曾征集到一本畲族人民歌唱太平军攻克云和县的山歌——"长毛歌"稿本(见图)。这本稿本是浙江省云和县(现划并丽水县)东坑村畲族人民蓝三满用山歌形式编唱,由蓝福余笔录的,据说保留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浙江的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编唱山歌。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自己的语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歌都是用畲族的语言,而用汉字纪录的,所以有很多代舌字,如"何"作"有"宇解,"太"作"看"字解等等,有一部份是畲族人民中的通用字,汉字中没有的,如"杯"作"不"字或作"不肯"解,"侩"作"能够"解等等。畲族的山歌的题材,绝大多数是采用真实事件所编唱的。这本山歌稿本中,同样用上许多代音字和通用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上青茶处处香,哪个姑娘不爱唱。千株万株茶发芽,双手摘茶忙得欢。"春天时节,走在闽北光泽县止马镇一带乡村,就会听到有人在唱山歌,歌声悠扬、清亮,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里的客家人传统流行一种独有的山歌"打交连"风俗。"打交连"是本地话唱山歌的意思,是一种当地流传很久的文化娱乐方式。山歌字数一般五字、七字短句,也有长句,行数没有固定,但讲求顺口,无论宽  相似文献   

14.
客家兴国山歌经过长期孕育和发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以致于被世人称之为“民歌苑中的一朵奇葩”。山歌形式短小,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便于反映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很好工具,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问,中国工农红军利用山歌动员人民参军参战,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鼓舞军民斗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过巨大作用。解放后,山歌唱到北京大礼堂,传遍全国,震动坛,现在又成为激励兴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脱贫致富的特有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化瑰宝之一。因而它具有不凡价值,表现在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特色等几方面。本着重探讨山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神州民俗》2010,(9):39-40
客家竹板山歌自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汉人中的一支客家人从广东省的陆河、海丰、陆丰等地迁入而流行,20世纪30年代,海丰经常有歌手到斗门区白蕉等镇传授山歌创作和演唱技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6.
山歌是广西靖西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艺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吟唱风格,全县各村各寨的老老少少在逢墟赶圩的日子或闲暇的时候,多喜唱山歌来寄托情怀,丰富精神生活。靖西山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它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艾和 《神州》2012,(33):197-198
客家山歌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客家人中世代传承。由山间田野小曲走进都市文化殿堂。是客家人的历史,文学,生活,客家山歌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相应地呈现出文化形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康巴山歌音域宽阔舒展,节奏自由随意,旋律优美跌宕,有“云的飘逸,风的潇洒”,人们称之为“康巴昂叠”(康巴华彩性的山歌)或“康巴昂任”(康巴长调)。而山歌中特殊的韵味——昂叠就像被风吹打的经幡,落在石头上的珍珠,成为旋律的装饰和美化,与旋律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浓郁的地方风格,给人一种无限的时空和坦荡的感受,具有一种回肠荡气、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反映出康巴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力。昂叠,指乐器常规的一种技法,如竹笛、甲令(藏式大唢呐)等乐器在演奏时运用自由、随意、华丽的装饰音的奏法,后借用在山歌演唱上,指对气息的控制和对泛音、装饰音运用的一种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珺 《神州》2011,(3):94-97
广西,素来以山青水秀、奇山异石和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民而闻名。在这片洒满热血的红土地上,远远不只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山歌飘四方的刘三姐。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上的漳州布袋戏,各门派的演绎为其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传承至今,漳州布袋戏不断涌现出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如国家级传承人庄陈华、陈锦堂、陈炎森及诸多省级、市级传承人,为北派布袋戏的传承与发展继续挥洒着热情。陈锦堂悲欢离合凝指尖生于1942年的陈锦堂,从小便跟随父亲陈南田学艺,并于1959年进入漳州木偶剧团,担当"武生"行当。在木偶剧团的几十年间,陈锦堂出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