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华大学是国内收藏甲骨较多的单位之一。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其收藏的部分甲骨,并介绍说:"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兽骨233块。尤其以潘氏旧藏‘滂喜堂藏龟’令人瞩目。潘氏为苏州世家,以潘祖荫时收藏最富。潘祖荫,字  相似文献   

2.
《潘钟瑞日记》记载光绪十三、四年(1887-1888)年间由潘祖荫引领的一次拓碑活动。潘祖荫在京城发动族兄潘钟瑞,促成虎阜石刻的首次系统棰拓,并催生三卷本《虎阜石刻仅存录》的成书。潘钟瑞短短两个多月即高效完成拓碑任务,揭开了光绪年间苏州地区碑拓世界的一角。纵观潘钟瑞的金石生活可知,苏州大阜潘氏家族内部存在小范围的金石圈;家族之外,潘钟瑞与吴昌硕、吴大澂、江标、郑文焯等人有活跃的金石交往。此外,苏州金石氛围浓厚,形成发达的碑拓产业。养竹居、墨古斋等碑拓商店,徐翰卿、钱新之等碑估与拓工的活跃,为整个苏州地区碑拓世界的运行提供有效保障。通过家族、乡谊、发达的碑拓商业网络及碑拓交流圈,光绪年间苏州地区的碑拓世界得以正常运作并顺畅发展,潘氏家族的一家之学也得以引导一地之风。  相似文献   

3.
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茂明 《史学月刊》2003,(10):79-86
苏州潘氏是徽商后裔,亦是江南著名的科第世家。潘氏家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科举与经商迭相为用的二元价值观、学宗宋儒与讲究实用的家学传统,既是明清以来,尤其是晚清士商相混的结果,也是徽州和苏州两种不同地域文化整合的结果。而潘氏族人慎言慎行如履薄冰的仕途实践经验、行善与积福密切相连的因果报应观,则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江南上层士绅的行为方式和源自于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苏州光福邓尉山,不仅是个梅花之都,以"香雪海"闻名遐迩,而且也是个名扬中外的桂花之乡,它与湖北咸宁、浙江杭州、广西桂林、四川新乡,并称为我国五大桂花产区。初春邓尉探梅,秋天邓尉看桂,乃是苏州的一大习俗。  相似文献   

5.
<正>周斌芳,苏州光福窑上村人,自幼在"香雪海"长大,从小与花木盆景打交道,28岁创办瑞怡盆景园,至今从事盆景艺术三十余载。尤爱梅花,与梅花、梅树结缘,植梅、育梅、赏梅、品梅,对剪扎、养护、造型梅树、梅桩盆景有独到功夫。鸿运果盆栽更是享誉大江南北。盆景作品屡获大奖,2003年,鸿运果盆景获江苏省盆景  相似文献   

6.
《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碑,1980年四月在江苏省吴县藏书公社社光大队下场潘家祠堂遗址上发现。该碑文系祝允明撰,文征明书并篆额,著名刻工章简甫镌刻,现藏吴县寂鉴寺文物保管所。此碑身高167、宽81厘米,圆首。花岗石碑座高57厘米,较碑稍宽,顶部为盝顶式。碑、座有榫卯相合。碑额上篆书"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九字。碑文楷书共24行,计1034字。碑文主要记述潘氏祠堂建成的情况;潘氏家  相似文献   

7.
<正>在苏州光福著名景点香雪海梅花亭下的岩石上,镌刻着清代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题写的“香雪海”三个大字,铁划银钩,很是醒目。“香雪海”三字,精妙传神,从品质、色彩、数量(广度)上概括了光福梅花的特色,又从嗅觉、视觉、触觉上描绘出一幅壮美无比、秀色可餐、生机勃发的初春“雪海香国”图,从而让没有机会亲临光福的人们也能在感觉上、意象中感受、领悟、分享那光福梅花的天下奇观。  相似文献   

8.
小鸡山考释     
正距今1140年前,晚唐著名文学家陆龟蒙写下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送小鸡山樵人序》,记述了苏州光福太湖之滨小鸡山及其樵夫的命运,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陆龟蒙是用文献最早记载"光福"之名者,小鸡山这座不起眼的小山从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小鸡山是光福镇区域内的小山丘,知名度却是极  相似文献   

9.
张希 《文物天地》2020,(3):82-87
2019年12月20日,苏州博物馆清代藏家系列展之最后一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拉开帷幕(图一),共展出吴门"贵潘"大房一支潘奕隽、潘世璜、潘遵祁、潘志万四世一脉所藏珍品约70件,展品以书画、碑帖为主,兼及文房小品,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可以说纯正地延续了明清传统文人之典雅趣味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范金民  黄泳 《安徽史学》2022,(1):112-124
江南自明后期兴盛起来的书画鼎彝收藏赏鉴之风,至清代并未衰歇,作为收藏主力军的徽州籍人士,仍然相当活跃。清初杭州"湖山主人"汪汝谦,清前期桐乡汪文桂三兄弟、鲍廷博知不足斋,钱塘汪氏振绮堂,杭州汪启淑开万卷楼,镇洋毕沅兄弟,海宁吴骞拜经楼,苏州大阜潘氏、吴绍浣家族等,或者收藏书画鼎彝,或者搜罗校勘、整理刊刻群籍,在护持、传承历代名迹珍品甚至国家重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清代徽州籍人士的收藏活动较之明代,无论收藏者的居住地、在地身份、专业水准,还是活动地域、收藏动机、表现方式,以至藏品存储地点等均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叶:苏州光福有个冲山村,紊有"佛雕之乡"之称,目前还是家家在做佛像?顾:是的。我们冲山村的木刻佛像早在清末民初就开始了。早在民国初年,冲山村村民陈翰彪、李永良、顾锦章等人专程前往苏州雕刻厂,拜民间佛像雕刻艺人吴阿狗为师学艺。学成后,回乡从事佛雕工艺,并以冲山村为基地,广收门徒,发展佛雕工艺。解放后,佛像销路不畅,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佛雕被视为迷信,一度被禁。改革开放后,佛雕业得以复苏并日渐活跃起来。村民利用佛像雕刻技  相似文献   

12.
秦晓杰 《收藏家》2020,(2):47-56
平湖市博物馆藏仕女画,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国这个时段,其中以潘氏家族成员潘振镛、潘振节作品为大宗。晚清,在书画逐步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嘉兴产生了三大书画世家、潘振镛家族即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13.
周超 《沧桑》2011,(6):53-56
士人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士人所在家族组织的沉浮,普遍的出现在学者研究的视线之内,士人家族无疑为当时社会之重要组成体,与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选择南宋文集《后乐集》作者卫泾及其家族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卫泾及其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在其家族所在地有较强的实力和知名度,对其活动的记载也较多;上层党派政争对其家族沉浮影响不大,其家族发展较为成功;其数代家族成员的兴衰沉浮,使我们有可能对于南宋昆山乃至苏州的士人家族之沉浮研究有所填补。  相似文献   

14.
光福杨梅     
正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坞未能忘。若论带雨千金直,谁为和羹万里将。此日吾乡真不恶,红盐紫颗贮盈筐。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卢襄(吴县人,历任兵部主事、陕西参政等)写的一首《忆聚坞杨梅》诗:初夏时节,在北方为官的诗人追忆曾经移家光福,在潭东聚坞品尝杨梅的难忘而美好岁月,由衷地表达了思念故乡的深深之情。苏州太湖之滨的光福是苏州花果之乡,有梅花、桂  相似文献   

15.
咸丰九年(1859)腊月,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吴中人潘祖荫向咸丰帝写了一道奏疏,坚称:“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这道奏疏救了左宗棠一命,并使他从独领一军起家,逐渐收拾起清王朝残破山河,成就了一段落日辉煌,也将清王朝覆灭的时刻表往后推迟了数年。一个半世纪过去了,2005年,又逢潘祖荫后人潘达于老人百岁华诞,当年3月初,《人民日报》和《文汇报》先后刊登了这条消息,并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潘氏后人向国家捐赠国宝盂鼎克鼎的事迹。家族血脉天予祖荫苏州“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在这里,潘氏家族称得上是著名的煊赫…  相似文献   

16.
<正>这批新发现的过云楼秘藏名人信札、手稿的鉴定、整理工作,我们是在苏州过云楼后人以及早年与顾氏家族一起共同工作过,20世纪"文革"期间负责保管过云楼藏品的权威文物鉴定专家的共同配合努力下进行的。在当今这鱼龙混杂、全民收藏的时代,这项工作应该讲是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始终怀着对苏州地方文化名片—"过云楼"的敬畏之心,如履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0,(1)
正一、烟云过眼潘奕隽祖孙几代人收藏的趣味,仍是明清传统一路,以书画、碑帖、古籍为主。因潘奕隽晚年名重江南,南北收藏家自四面八方来苏州,无不系舟花桥头,携古物上岸,登三松堂,访潘奕隽、潘世璜父子,入西圃,赏书画于须静斋。与古为徒的生活,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潘奕隽退隐之后,日渐增多,尽管《三松老人自订年谱》并未逐一详记,却也有一鳞半爪存焉。《潘氏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虽说只提供了部分潘氏鉴藏活动部分数据,但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潘氏  相似文献   

18.
出我意料的是枫桥竟与一座雄奇巍峨的关楼紧紧连在一起。 原来这就是明代为了抵御倭寇建筑的"苏州三关"中唯一留存至今的珍贵历史遗迹:铁铃关。  相似文献   

19.
一、潘氏诗家及其诗集在贵州历代诗坛上,以父子祖孙相继为诗者,当推黔西县的潘氏家族。其先世于明代洪武年间自武陵迁居贵阳,当时并不显赫。嘉靖中,潘维岳(伯瞻)以乙科起家,官至刺史,这个家族于是兴旺起来。到了清代,多有登甲乙科者,间有显人,或为名宦,或为乡贤,还以诗传家,沿袭八代。潘家的第一位诗人是潘润民。润民字用霖,号朗陵,生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终年七十。毕生吟诗千余首,多是忧世爱民之作,诗风直追盛唐,造诣颇高。后人选其精华辑成《味淡轩集》。潘家自朗陵始,到清代道光时的潘桪(云表)止,  相似文献   

20.
《潘氏八世诗集》是我省一部十分珍贵的地方文献。诗集由清道光年间潘元炜蒐集其先人八世十七位诗人的诗编辑而成。集中的诗大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研究贵州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价值。清代著名学者莫友芝曾称“黔中潘氏乃贵州第一世家”,这并非溢美之词。潘氏自明嘉靖时,朗陵先生由翰林起家,先后有诗人十三位;其同宗另一支由潘平山先生起,三世有四位诗人,两支共十七位诗人,八世以诗世其家。这在贵州,乃至全国,亦是史所鲜见的。现就笔者浅见,谈谈潘氏诗人和他们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