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子 《旅游》2014,(4):44-45
  相似文献   

2.
王明惠  张莉 《神州民俗》2009,(11):20-22
2008年12月,广州已是凉爽的深秋,而靠近赤道的菲律宾却仍像夏天一样闷热。由省侨办王明惠同志任团长,张莉同志为随团秘书的义诊团,带领着6名分别来自:  相似文献   

3.
乡愁     
小时候看过余光中的《乡愁》,总觉得那是一种得瑟,觉得自己要是离开了家,那就是鸟儿飞上了天空,鱼儿游入了水中,自由得会忘却一切;总是喜欢幻想,幻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考上了外地的大学远走他乡,也一定不会儿女情长地思乡。  相似文献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叁串”纸币正面军营收藏家张国柱所收藏的一枚盖有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印章的苏维埃川陕省1933年“叁串”纸币在报刊上披露后,郑义斋的遗腹子郑盟海看到了报道,非常激动和兴奋,托人多方打听,并登门拜访,含着热泪亲眼目睹了盖有从未见过面的生身父亲印章的珍贵纸币,并向持币者讲述了其父母在西路军浴血奋战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10月25日至31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按照中央的部署,率三十军、九军、五军相继渡黄河西征,11月10日,渡河部队组成西路…  相似文献   

5.
水乡拾零     
王金 《丝绸之路》2004,(4):61-63
在上海浦江及周边地区的乌镇、西塘、同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际大都市的现代风貌和江南古镇的宁静秀美,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一幕幕美丽的瞬间。  相似文献   

6.
又是水乡     
我最初画水墨就是从水乡开始的,如说缘故,除却母亲是绍兴人,我与水乡有至少一半的血亲联系外,另外两个原因就是:一是水乡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令我神往;二是我或可不以线为主试画水墨。  相似文献   

7.
水乡芦苇荡     
正"芦苇青,芦花白,花絮满天飞,它与荡里人家情绵绵。盖房、做席、编柴泊,一生相伴紧相随……"这是一首流传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盐城西部水乡的一首歌谣。芦苇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水乡儿女。水乡忆,最忆芦苇荡。盐城西乡,地处盐城西部秦南以西,大纵湖、义丰、北龙港、楼王一带。这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有名的锅底洼,曾有过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她与兴化、宝应、建湖等地的芦苇荡衔接,将荡水联为一体,形成荡中有水、水中有荡、水荡相融、水天相接的特有景观,成为里下河地区的一个招牌,一道特殊的风  相似文献   

8.
冰城水乡     
我俯瞰着滨江湿地,有船静静滑过水面,留下一片微波,江水轻轻拍打浅金色的芦苇、香蒲,绵延的红色花海中传来一阵微小的声音,不时可以看到灰鹤、江鸥匆匆掠过。在人们印象里,北方的景色多半是壮丽、磅礴的,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劲儿,滨江湿地却偏偏呈现出江南水乡、小家碧玉式的温婉、细腻,是北国冰城中一片不一样的风景,让我感慨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9.
水乡潺潺     
陆豪 《福建旅游》2004,(9):15-16
踏上苏州的土地,迎接我的是一座仿古建筑的车站,古香古色地侵入我的双眸。我开始审视起苏州——张继落榜后小憩过的苏州,余秋雨笔下的白发苏州。  相似文献   

10.
正书籍是天下之公器,阅读却是个人的私事。既然是私事,本不当公诸于众,但这几年还老有人约稿,叫我回顾所谓的年度阅读,勉为其难,也只好说说看。我的习惯,是每读一本书,总会略志所感,并且诉诸微信朋友圈,自己取了个名目,叫做"遇过目",写了一小段文字在开头,"有人过目不忘,便有人过目辄忘。鄙人资质庸常,每读一书,诵之抄之,勉有所得。庋架将盈,想写一个所谓的过眼书目如下,力争逐日发,各  相似文献   

11.
乡愁小记     
<正>牵肠挂肚,乡愁浓浓又淡淡。是时间沉淀成记忆,是乡土气息与乡间土灶上的烟火气萦绕心头。肠胃有记忆,童年多野趣,乡愁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回望与回味。炊烟袅袅,乡愁系于味蕾。咀嚼蚕豆的快乐,夏日小桥下垂钓的闲适,农忙时节农家“饭菜一锅熟”的紧凑情景,仿佛就在昨日,下笔已成记录。  相似文献   

12.
乡愁淡水河     
去台湾前,一个喜爱美食的朋友正看热播的台湾电视剧《命里注定我爱你》,她被剧中女主角的故乡姜母岛上的姜母茶和姜母包所吸引,一定要我带她看一看姜母岛。到台湾后,我看到很多小吃街上都有卖姜母鸭的招牌,就问一个当地人,姜  相似文献   

13.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14.
赵恺 《钟山风雨》2022,(6):28-33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壮烈殉国,时年37岁。彭雪枫投身革命二十年,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创建了豫皖苏敌后抗日根据地,历经重重战火,立下汗马功劳。他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在战场外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相似文献   

15.
梦里乡愁     
江音 《古今谈》2006,(4):84-85
在面对生活特别是食物的问题上,女儿曾对我说:你到了一个地方,就把另一扇门关上。在瑞士,就关上中国的门;在中国,就别再想瑞士,这样,你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以为,这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6.
解说乡愁     
正乡愁,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尤以我们中华民族为甚。在中国,乡愁十分古老。《诗经·小雅·小弁》即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就是故乡之地、父母之邦。在古代,古人对家乡眷恋的表现内涵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仅以诗词为例,粗略地举例说明。一是衣锦荣归,比如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三是表达对故乡情感的,比如张九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  相似文献   

17.
芒种乡愁     
纪红 《贵阳文史》2013,(4):83-83
芒种,麦熟,种谷记忆里,有麦子香如故在时间的对岸守望麦田,获得温暖在麦芒上享受阳光,幸福而疼痛一茬一茬的乡愁,收割不完时值芒种,布谷声欢,那不变的"布谷布谷,快快播谷",依然让人联想起家乡和麦田,如初的熟悉和亲切,无改的思念和热爱,如今却是"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生有芒种时节的乡愁。《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之"芒",指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待收割;之"种",指谷类作物要播种。没有哪一个节气能像芒种这样更接地气更有乡气,也更让我思乡怀乡和望乡。"杏子黄,麦上场。"  相似文献   

18.
<正>1995年之前,苏州乡村的婚礼,还保留着比较传统的模式,结婚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在世俗观念中,男女青年领了结婚证若未举行婚礼,就是未婚同居,尽管他们拥有法律意义上的《结婚证》。农村里的婚礼讲究排场,场面非常热闹。男女青年同意结婚了,男方就请人挑好黄道吉日,将结婚日期告知女方,并捎上一份彩礼。彩礼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当时的行情,确定彩礼的数目。如果结婚那天是艳阳天,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是个落雨天,  相似文献   

19.
涨渡湖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境内,是湖北省第十大淡水湖泊,总体面积35.8平方公里,水质优良,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涨渡湖又属鄂东抗日根据地,红色资源丰富,兼具有环保、科研、教育、旅游等综合功能,堪称镶嵌在长江中游北岸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0.
吴萌 《南京史志》2010,(1):20-20
我的家乡被称为“水乡”。 在我童年的梦中,家乡到处是水。如今,填河、砌房、造路,家乡已经很难找到水乡的痕迹了。 不过,我还时常梦到古老的水乡。梦中的水乡,自然是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