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书估古书作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社会里,有些书估,只为射利,不顾社会道德,往往以种种作伪手法来矇骗顾客。此种恶劣径,不仅损害读者为经济利益,有时还破坏了古书完整。特将其作伪方法举例於下,以备读者参考。 (一)抽去刻书时代的序文年月,留存旧序。明初刻本近元代者,则单存元序混充元刊,如成化间张习刻本《雁门集》,脱去张习刻书序文,按瞿氏铁琴铜剑楼书影误为元刻。嘉靖刻本尚有明初气息者则冒充明初刻本,如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因抽去嘉靖刻书序文,按涵芬楼误定为弘治刻本,今中华书局影印本已纠正。此类书籍有的虽经过仔细考究,但是也很难分辨真伪,故从前各藏书家书目,颇多失实之处。 (二)将书染成古色,以充古书。以元充宋,如《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以明充宋,如明祟祯六年寒山赵氏小宛堂翻刻南宋陈玉父本,此本翻刻甚精,往往有人抽掉赵氏后跋,并以染色,冒充宋本;又如叶德辉《书林清话》所载天禄琳瑯著録之明刻本《春秋经传集解》,伪作“咸平辛丑刻”五字补印於板心;又明袁氏佳趣堂刻《六臣注文选》挖去“佳趣堂”牌记冒充宋裴氏刻本。以清充宋,如纳兰成德通志堂刻垫印本《三礼图》抽去封面,特用棉纸染旧,或以东  相似文献   

2.
署有“纳兰成德校伊”的《通志堂经解》问世以后,在编辑权上存有异议。笔者查考了纳兰成德、徐乾学、朱彝尊等人的著述,认为纳兰成德是辑编《通志堂经解》的倡始者、资助者、参与者,担任着该书主编的角色。署“纳兰成德校订”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3.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遗稿由其诸子编辑成《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今天尚存北宋刻本。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乾道间刻本”.收有嘉定五年以后才定名的《别集》四卷,其著录当有误。将不同时期所刻的范仲淹文集、奏议、书信以及后人所编年谱、祭文、遗事录等统一版式,汇总合刻为四十二卷,出于元至正年间褒贤世家(范氏)家塾岁寒堂,明清到本则大多祖范氏岁寒堂本,且多出自范氏后裔,或修版重印、或加以翻刻,但也有增编成四十八卷的;另外还有十四卷、十卷等重编本以及与他人文集的合刻本。总之,范仲淹文集流传至今基本保存了宋刻原貌,并免太多佚失;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是元以后最通行的本子,乃明清诸刻的祖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述柳宗元集古代刻本及影宋共八种版本源流。其中,《增广注释音辩柳集》传流最广,后世传刻多见。“京本”题名的柳集存世仅见。“济美堂”本柳集颇著名。莫睿杭刻本和金陵光启堂刻本是晚出版热的产物。万历永州叶万景《柳文》版本价值独特。康熙年间汪立名《柳河东诗集》为清名写刻本代表作。民国影印世踝堂本《河东先生集》称为影印名品。  相似文献   

5.
宋敏求分类编集、曾巩考次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北宋元丰三年晏知止主持刊梓于苏州。静嘉堂藏本为南宋初年蜀刻本,源自北宋苏州刻本,但静嘉堂藏完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本存在微异。缪曰芑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影刻宋本《李太白文集》,所据底本是“晏处善本”,在字体、版心、讳字上与蜀本有异,体现的是北宋苏州刻本特色,宜是影刻苏州刻本,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7,(4)
长春中医药大学所藏《周易义海撮要》版刻精美、字体隽秀,颇有宋刻之风,故有学者认定其为宋刻;亦有学者经比对后认为该书版本应是清刻。在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时,馆藏单位却以明刻本进行申报,可见对于该书版本一直未有定论。经研究考证,该书应为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经解本,是书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造伪产物,其目的是以清刊充宋刻,以期从中牟利。  相似文献   

7.
传本《颜延之集》可以归为四个系统:黄辑汪校本系统、《七十二家集》本系统、《名家集初刻》本系统和《颜氏传书》本系统。黄辑汪校本系统《颜延之集》版本最差,校勘价值不大。《百三家集》本《颜光禄集》所收内容没有超出《七十二家集》本,但刊正了《七十二家集》本中的若干文字错误,具有同等重要之校勘价值。《名家集初刻》本综合严可均辑《全宋文》中颜延之文和《百三家集》本中颜延之诗汇录而成。《颜氏传书》本《颜光禄集》属于典型的家刻本,内容最为全面,体例谨严,校刻精良,是传本《颜延之集》中最善者。对版本源流的梳理考察,有益于新辑整理校注本工作的展开,也有益于对《颜延之集》中作品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据南北朝五史修订本校勘记分析,可知:现存的五史的所有刻本均出自南宋浙刻本。该本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三次比较重要的修订,第一次就是明嘉靖年间对浙刻本的补版,第二次是万历年间据三朝本刊刻南监本,第三次是据南监本刊刻北监本。基于单系统流传这一特征,现存最早的刻本即为理想的底本。一般来说,百衲本的底本为南北朝七史的现存最早刻本,应该据以作为校勘底本。但《魏书》《宋书》《梁书》《陈书》使用百衲本而非其底本为校勘底本是百密一疏,比较理想的底本是宋刻宋元递修本、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配补的原本作为底本。其次,鉴于南北朝七史的单系统流传的特点可以简化校勘记的写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明《(万历)广西通志》刻本,有学者认为有万历二十七年原刻本、天启二年补刻本、天启二年以后再补刻本,并认为天启二年补刻时增加了新的内容。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天启二年补刻没有增加新的内容。而在万历三十五年,广西巡抚杨芳进行了补刻,在艺文志中增加了42页,收录的内容基本上是他本人的诗文。因此,《(万历)广西通志》的刻本,还有万历三十五年的补刻本。  相似文献   

10.
词始于唐,盛于宋,元明转而为衰。然而到了清初,词坛上却又崛起一颗灿烂的新星“卓然冠乎诸公之上”(见《纳兰词·赵序》)成“宋代以后数百年中第一大词人”,(见胡云翼《纳兰性德及其词》)此人就是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的一位贵族子弟。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初太傅明珠之子、康熙皇帝的侍卫。 纳兰自幼聪敏好学、才华横溢,骑射书画无不淹通,平生为词三百余首,集于《饮水》、《侧帽》,流传于世。 纳兰词虽不多,但却粒粒珍珠,脍炙人口,在沉闷的清代文坛上异军突起,一扫宋末以来沉腐风气,开拓出清词中兴的新局面。 纳兰词“以少许胜人多许”(见《纳兰词·杨序》)三百余首词奠定了他在清代词坛上的  相似文献   

11.
契丹国志     
又称《契丹志》或《辽志》,是记述契丹族史、辽朝史较早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题名宋叶隆礼撰,实际成书于南宋末至元初。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叶隆礼为后人假托,但各种版本均相承沿用。现存版本以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题跋元刻本最早,以嘉庆二年(1797年)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流传最广。此外还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承恩堂刻本和明清时期抄本、节抄本多种以及民国年间印行的席刻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点本,是以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6,(4)
《周礼注疏校勘记》重要校本"惠校本"的异文来源包括宋刻八行本及余仁仲本异文,也包括少量其他版本来源或他校、理校之异文;而在《校勘记》中,"惠校本"与"余本"分立,夹杂"惠校宋本"、"宋本"之称,主要体现的是宋刻八行本的异文。由于《校勘记》仅据校本而未能亲见宋刻八行本,其对八行本的利用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13.
芝秀堂刻本《古今注》,张元济、陶湘都亲自鉴定著录为宋刻本,且分别收入相关的丛书内。但今人却著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翻刻本,并没有提出相关令人信服的证据。兹以原刻本鉴定,发现芝秀堂原刻部分与后补刻的部分,版框不同,字体不同,墨色浓淡不同,书版磨损程度有很大差异,两者不是同一时代的书版,断定为宋刻明印本。  相似文献   

14.
《古宝贤堂法帖》为太原府知府李清钥(字叔达,今辽宁省铁岭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太原集刻的四卷石刻丛帖。明弘治二年(1489),晋世子朱奇源在太原集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十二卷,为继山西境内宋刻《绎帖》之后,规模更为宏伟的又一大型丛帖。为纪念曾经置放《宝贤堂集古法帖》的宝贤堂,并将集刻人朱奇源的法书收入此法帖,将石刻置于太原府署后圃原藏明刻《宝贤堂帖》之处,“小忘旧也,亦复古意也”,因名《古宝贤堂法帖》。  相似文献   

15.
黄裳 《收藏家》2006,(4):42-46
潜夫论《潜夫论》传世无佳本。有冯舒抄本,余则《汉魏丛书》本,前人据此校跋而已。士礼居题跋有明刻本,云是沈与文、吴方山旧藏,未著行款,不知是何本。旧传钱牧斋冯研祥藏有金刻,沦没已久,但知其本卷端第一行,但标王符二字而已。余藏残本二册,存卷三、卷四,又卷八至十,凡五卷。长卷头,全书共一百二十八页。大板精雕,每卷大题下亦只题王符二字,次列篇目,后接正文,其式甚古。间避宋讳。曾持示徐森玉丈,定为元刻。我看这就是钱冯所藏相传为金刻的本子。可惜卷首不存,不详有无刊书序引,不能确定刊刻时代耳。此书为焦里堂旧藏,有三印。焦之前曾藏…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1)
《南岳稿》是晚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早年的诗集,因其牵涉江湖诗案而被禁,原书久已失传,原貌不可得见。2006年,湮没已久的宋刻《南岳稿》四卷忽然重现拍卖市场,引起文献版本学界和古籍收藏界一阵轰动,但随后藏家秘之,研究者并未看到全帙。最近,笔者有幸获睹此本,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南岳稿》原有五卷,总称"南岳五稿",非一时一次刻成,五稿皆可单行,时人亦往往分别而称之。第二,宋刻《南岳稿》篇目序次与现存各本后村集中所收的《南岳稿》有较大差异,虽然其年代较早,但亦非江湖诗案发生前的原貌,已经被抽换增删过。第三、根据宋刻《南岳稿》的异文,不仅可以窥见刘克庄对自作诗的具体修改,而且可以为《刘克庄集笺校》增添一个新的校本,并订正《刘克庄集笺校》的讹误。  相似文献   

17.
清女词人沈宛——纳兰成德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叶恭绰编《全清词钞》,第三十一卷收有女词人沈宛词二首,沈宛名下简介云: 字御蝉,浙江乌程人,纳兰成德室,有《选梦词》。近读钱钟书补订本《谈艺录》页,382亦言“纳兰容若妇沈宛有长短旬集,名《选梦词》”。然余向尝略考容若生平,未见其“室”或“妇”有姓沈名宛者,何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评述明清主要校本——冯校本、毛校本、赵校本、钱校本、陆校本、劳校本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它们的史料价值,即为《乐府诗集》版本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诸校本中,冯校本、毛校本、陆校本和劳校本尤为重要。这些校本提供的材料帮助我们部分复原了亡佚了的两个宋本,并且使我们比较细致地了解到明末元本的流传状况和汲古阁校刻《乐府诗集》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诗赋书画全能的大艺术家同去世,留下诗遗五十卷。宋徽宗崇宁、宣和间,同曾孙(上‘族’下‘马’)去其犯时讳,编排为“家集”四十卷。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知邛州家诚之据。家集”而刊刻《丹渊集》四十卷,此即传世《丹渊集》之祖本。明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云:“与可《丹渊集》四十卷,宋蜀本最佳。”即指此庆元本。明万历、崇祯年间以及有清一代,又有多种刻本问世。巴蜀书社1989年出版的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一书,收罗相当完备,参考使用价值极大,给我们校注《丹渊集》提供了许多方便。但有关《丹渊集》的版本及校记,该书尚有遗漏,录校刻姓名有误,现作补正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郡志》纂成于范成大末年,时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而其初刻则在三十七年后,即理宗绍定二年;其后又经增补,因而形成了两种版刻:一是绍定二年初椠本,二是增补绍定初椠的续修本。现所知该志有七部宋刊本,其中犹可考见有四部,即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底本、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徐乾学传是楼本、国家图书馆藏瞿镛铁琴铜剑楼本、南京图书馆藏张雋家藏本;另外三部则下落不明,分别是茂陵韩氏藏宋刻抄补本、钱谦益荣木楼藏宋刻残本、钱曾述古堂旧藏宋刻全本。明代刊本主要有内府板书本、苏州府宋刊明印本和毛晋汲古阁校刻本三种;至清代、民国又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择是居本与宋宾王校宋本等多种刻本和校本。上述诸本多属宋椠续修本一系,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吴郡志》在后世版本的流传和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