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赗赙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汉时期的赗赙制度是在继承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除等级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更明显外,朝廷还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此外还对注重名节和精通儒学之“士”也施之以“赙礼”,扩大了官赙的范围,这当与东汉时期尊崇儒学、奖励名节的社会风俗相关。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赗赙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汉时期的赗赙制度是在继承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除等级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更明显外,朝廷还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此外还对注重名节和精通儒学之“士”也施之以“赙礼”,扩大了官赙的范围,这当与东汉时期尊崇儒学、奖励名节的社会风俗相关。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辩证观点去审视,明代修志是有得有失的。其最大之得就是由于朝廷和各级政府对于修志的高度重视,从而赢得了各级政区志书编修的空前普及,开创了我国修志事业的新局面。其最大之失就是由于朝廷直接把修志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深度干预了修志工作,使修志工作偏离了本身固有规律,导致了一些弊端,抑制了修志事业的健康发展。明代修志的主要弊端可概括为三种,即政治化倾向、苟简倾向和拟古倾向。  相似文献   

4.
丧归制度作为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汉代丧归制度是在继承先秦丧归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西汉时期的丧归制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和阶级性特点,尤其是官赙制度和玉衣制度表现的更为明显.东汉时期的丧归制度是在继承两汉丧归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形成的.为了进一步稳同统治,扩大了官赙的范围,朝廷明文规定了各级贵族、官吏卒后所"赙"之规格,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赐谥赠官印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皇帝赐予阁部大臣银章,以其封识揭帖、密奏政事的现象最早见于洪熙朝。仁宗之所以有此举措,是为专意委任监国旧臣蹇义、杨士奇而设之单独渠道,但由于杨士奇之力请,所有内阁成员皆获银章密奏之权。仁宗出于平衡的考虑,也赐予户部尚书夏原吉银章。但银章密奏对洪熙中枢政治并未产生仁宗所预期的作用,这与密奏在传统观念中的负面印象有关。相应,对密奏在明代中枢决策中之作用,不应作过高的估计。但是,银章密奏仍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仁宗感怀永乐中枢故事,以人事关系为准则重新构建中枢政治格局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王裕巽 《钱币博览》2002,(3):8-11,12
明代朝廷黄金收入项目,史述不详。由于明代黄金不是正式货币,无以黄金为法货列作财政收支正项的记录。对此存有可靠史录,并有可与史录相印证的出土或传世实证,以供查考明代朝廷黄金收入专项内容的,似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广东书院发展史上一个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其发展轨迹经历了沉寂—上升—鼎盛—回落四个时期,且与朝廷的文教政策、政治斗争、官学的盛衰和王湛之学的兴盛和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历史悠久,至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极盛时期。以朝廷主办的沿海“海运始于元”,“终元不废”;明代少有举行,终以“海运险远”而将其罢除。两相比较,何以彼盛此衰,本文试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鲁杰 《文物春秋》2005,(2):20-26
唐山境内的明代长城作为京师辅地、蓟镇镇府所在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及近年来的实地考古调查材料,对明代唐山境内长城戍边士卒的构成、数额等进行了考证,初步认识到其基本上是由卫所军的主兵、客兵及民壮、招募士兵构成,从有关文献及地方志的记载推算,此段戍边士卒的数额大约为2万人。  相似文献   

10.
正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清朝时候,山西山阴县有一个叫蒋渊的人,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史书中没说,笔者估计很可能是个商人,因为他有着商人一样精明的头脑——当朝廷开了捐官先  相似文献   

11.
明代,福建作为东南海防的重要战略地带,普设军屯,以屯养军,而明代史料中所记载的福建军屯田亩数额却疑点重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考辨和甄别相关史料,初步探析明代史料中的三组军屯数额所代表的时间,并探讨数额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不妥之处,还望学界前辈同仁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2.
清代帝王赐书传统在清代书法史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清代帝王赐书的研究领域缺乏从书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此处从清代帝王赐书的对象、赐书规模、赐书相关制度、赐书社会影响等方面揭示清代帝王赐书的运行机制,挖掘赐书背后潜在的政治效力对朝廷书法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都察院是明代设立的重要监察机构,为风宪耳目之官,总负正风肃纪之责。明代对其所属监察御史的选用,要求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官吏。除了普遍性的清正廉洁这一操守要求外,还十分看重其"介直""骨鲠"的个性。在任职资格上,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打破了新仕进士不得除授御史之职的规定。明中叶后,监察御史选用"多不得人",管理御史的"宪规""条约"成为空文,御史不断参与到朝廷的政争之中,使明代官僚体系的有效监督、净化能力不断削弱,这是明代政治日趋腐朽,不断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去世后朝廷追赐太子少保,溢号“文简”,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黄佐(1490—1566),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希斋,一号太霞子,晚号泰泉先生,曾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广西学政、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等职,去世后朝廷追赐谥号“文裕”。黄佐生活在明代风云变幻、国运多故的时期。正德朝的败政、嘉靖朝的乱政,  相似文献   

15.
丘濬在其重要著作《大学衍义补》中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海运构想",表面上从运输漕粮的经济角度出发,力主恢复"河海并运",以海运来补充河运之不足,实质则为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设计。对于已停罢海运多年的明朝来说,这种表面谨慎的提法已然是一种突破。随着《大学衍义补》在朝野产生巨大影响,此构想也成为此后朝廷"海运之议"的重要依据,为"海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体现了明代"四书学"中的"经世致用"精神。然而"海运构想"终未实现,失败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弘治朝政治环境与现实需要之制约,又有国家决策中各集团利益博弈之扰动,且在义理上的弱点与技术条件上的不足也多为反对者所诟病,而究其根本则为明代国家发展重心之限制。  相似文献   

16.
从忧国的维度对明代宗室进行考察,“藩禁”下的宗室沉沦者确实很多,“弃物论”有一定的根据。但“弃物”并非宗室全部,“藩禁”的绳索尚未完全窒息其报国之志和忧国之心。不少宗室在朝廷经费匮乏时,捐金捐物,解国家之困;在朝政混乱、国家治理出现严重弊端时,犯颜进谏,或冷静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勇气和才干不输朝中大臣,甚或过之。“弃物”仅是明代宗室多元面相中的一种,忧国是明代宗室多元面相中的另一种面相。  相似文献   

17.
龚拜  潘群 《郑和研究》2008,(1):10-19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长干里。永乐十年,明成祖敕工部在天禧寺旧址重建,依准大内宫阙,建九级琉璃塔,赐额“大报恩寺”;宣德三年寺成。大报恩寺为明代三大寺之一,建筑精巧,富丽堂皇,尤以大报恩寺塔为最。大报恩寺塔“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为焉”,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鉴湖女侠秋瑾生前十分崇拜一个人,她在《题芝龛记》组诗中写道:“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芝龛记》是乾隆年间董榕所写的传奇剧目,共60出,反映秦良玉、沈云英的英雄事迹。)这个人就是明代石硅女土司秦良玉。“平台赐诗”是指崇祯皇帝对之赐诗封赏,往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出土的13件银锭基本情况,并对其型制和铭文进行分析,推断其主要为明代地方政府运送给朝廷的赋税折银及军费支出,对研究明代银锭铸造流通、赋税制度和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