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昌兵 《江汉考古》2008,(1):104-109
景德镇经历了宋元明清瓷业持续发展和繁荣,同时景德镇经历了由村市向集镇、由集镇再向城市发展进程。景德镇以瓷器而著名,围绕着这些精美绝伦瓷器的生产技术、作坊、行业分工、风土民俗、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构成了庞大复杂、相辅相成的瓷业生产及流通体系,庞大复杂、分工细致的瓷业体系,成就了景德镇瓷业的辉煌,同时它渗透于景德镇城市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造就和伴随着城市发展。从沿河建窑、沿窑成市到陶舍重重与窑砖里弄,瓷业不断发展最终成就了瓷业型城市的特有形态和建筑。  相似文献   

2.
历史古城景德镇以瓷名闻天下,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盛,是世界文明史的光荣篇章。尽管历尽沧桑,景德镇目前还保留了大量的和相当完整复杂的历代瓷业体系的文化遗存,仍然可见历史遗留的原料产地、作坊窑房、交通道路、水运码头、城池衙署、商铺民居、窑砖里弄,还有那仍在延续、并浸润在景德镇文化中的制瓷传统技艺民俗等。景德镇瓷业造就了中国古代工业文明的辉煌成就,也成就了景德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瓷业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古城景德镇文化遗产体系的主要构架和内容,是人类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3.
明清景德镇瓷业用工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顺龙  刘守柔 《文物春秋》2003,(2):10-18,48
明清两朝是中国瓷器生产成熟而繁荣的时期;所谓“一器而百工聚焉”,陶瓷工匠在瓷业生产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然而,现存的资料、各类陶瓷专著都大量关注于官、民窑器物本身,容易忽视对瓷业工匠情况的整理研究。 由是,本文意在对一系列古籍文献和今人著作资料的整理,以景德镇瓷业工匠为讨论对象,梳理出明清时期瓷业用工制度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展示瓷业工匠的工作、生活情况;分析其来源、组成、管理等关键问题;在分析探讨中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如:影响工匠经济状况的多方面因素;匠役制度在瓷业生产中的有利因素和矛盾冲突等。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行业神众多,真武是其中重要神灵之一。真武之所以成为景德镇瓷业行业神,原因一是真武为水神,而水运在景德镇对外交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真武有相当的火神神格,可护佑烟火变幻莫测的烧窑过程。  相似文献   

5.
蔡定益 《沧桑》2012,(2):106-108
景德镇最晚到清乾隆年间出现关帝信仰的庙宇,景德镇的瓷业帮会及祀奉关帝的会馆经常开展关帝信仰的盛大活动。国家在景德镇瓷业中推崇关帝的原因,一是希望借此宣扬忠义,二是企图得到关帝的护佑。瓷工、瓷商之所以推崇关帝,一是背井离乡自我心理慰藉的需要,二是巩固团结、联络感情的需要,三是商业契约和信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41年至1946年间5份景德镇瓷业厂房典卖字据的分析,再现了当时瓷都的末路映象。这5份典卖字据是当时景德镇千百家业主衰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今年的国家文化遗产日在景德镇举办,您与清华同衡历史名城所团队在景德镇进行了很多保护实践,您认为瓷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对于景德镇意味着什么?张杰:景德镇自古即是瓷都,对瓷的考古由来已久,但考古和城市常常没有放在一起考虑。以前的考古工作比较重视文物本身的提取,瓶瓶罐罐被请进博物馆,文物埋藏地点并没有当做遗址来看,可能就消失了。大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这实际上是一种破  相似文献   

8.
历史瓷业地理考察区域瓷业起源、发展、衰落的时空过程,瓷业相关要素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以及瓷业与区域经济、文化和区域人群的关联性,是一个既有专门性又有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历史瓷业地理的研究可以采用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两种视角,一方面选择瓷业要素进行时空分析;另一方面对各区域瓷业生产的历史进行全面考察。时空过程、区域分析和人地关系,共同构成历史瓷业地理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黄晓枫 《江汉考古》2013,(1):107-112
入宋以后,成都平原的瓷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窑场众多、产量巨大。本文通过对历年考古资料的梳理,汇集了成都平原反映瓷业生产状况的窑址资料,认为"窑户"是成都平原宋代窑场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并通过与同时期南北方窑场的比较,对成都平原各窑场的生产规模进行了初步推定。此外,作者还结合宋代商业税的相关史料认识了本地瓷业税的组成状况。  相似文献   

10.
江凌  詹嘉 《沧桑》2010,(1):101-102
景德镇已知的最早瓷业发展时期是五代时期,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窑址多达21处,实际数量应远大于此,分布特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采取耕且陶焉的副业形式。南河流域瓷业兴起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等。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已知的最早瓷业发展时期是五代时期,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窑址多达21处,实际数量应远大于此,分布特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采取耕且陶焉的副业形式。南河流域瓷业兴起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等。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中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瓷业核心区窑址数量急剧减少,窑场规模缩小。与之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却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窑业遗存。研究显示,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北宋中期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核心产区不再适宜大规模的瓷业生产,而这直接迫使制瓷工匠作出选择,或许其中一部分工匠开始另辟他地继续从事窑业生产,从而在浙江范围内出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窑址。此外,在瓷业技术的传入过程中,制瓷工匠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朱顺龙 《南方文物》2006,(3):129-132
引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景德镇烧制的毛瓷外流事件而掀起了一股收藏和买卖革瓷的热潮。毛瓷的价格在短时间内被炒作得一路飙升.景德镇当地从事瓷业的人员也纷纷仿制毛瓷。可是这种虚假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不久以后价格又一落千丈。许多人花重金购买的革瓷器.却一时因产品大量积压.导致非常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21,(3)
本文对山东地区隋唐时期窑址出土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在与同时期瓷业遗存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其制瓷技术可能来自古相州安阳窑,但釉药配较落后。隋唐时期,山东的瓷业中心从寨里窑址逐渐转移至泗水流域,至唐中晚期淄川的磁村窑再次兴盛,笔者试从自然环境、瓷器销路、生产工艺等方面分析山东地区瓷业中心在隋唐时期迁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上半叶,龙泉的制瓷业虽几近颓废,但仍变换产品谋求生存,终使传统行业得以延续和传承。本文以详实的调查材料,从作坊的基本模式、生产经营、行规习俗及瓷业组织等方面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龙泉瓷业的生产形态。  相似文献   

16.
孙欣 《收藏家》2006,(12):23-26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业日趋成熟、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时期。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的成功烧造,对后世制瓷业的影响无疑是革命性的,从而决定了明清制瓷业的发展方向,也奠定了此后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关于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学术界和民间收藏界有不同的意见,但元代景德镇巨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精美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器,不经过长期的“量”的积累,是难以达到这种“质”的飞跃的。本文拟从生产力的角度对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谈几点认识,以赐教各位专家和收藏家。一、从宋、明景德镇…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在宋代形成了青白瓷窑系中心,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明清两代在景德镇建立了御窑,铸就了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地位。在漫长而悠久的陶瓷烧造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产工艺各有不同。而决定瓷器的品质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原料,二是包括窑炉烧成技术在内的生产工艺,因此景德镇地区历代的窑炉形式与结构,实为研究该地区瓷业生产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瓷业技术传播是古代手工业史上的一个常见的、却是容易被简单化的问题。我们在观察古代瓷器手工业遗存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甲乙两地某些技术因素的相似性,比如瓷器釉色、造型或装饰的类同,或装烧工艺与窑炉建造方式的近似。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往往使人联想到古代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但是透过瓷业遗存本身,洞察其背后隐藏的人的生产与精神活动,了解技术交流完成的过程,以及社会变迁的信息,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已有的关于瓷业技术交流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瓷业遗存本身的描述与比较上,尽管也有学者从梳理手工业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扩张一方面促成了全球规模的产品市场,对中国制瓷业形成了需求冲击,进而成就了中国制瓷业近300年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欧洲国家还施行了武装贸易和重商主义,这给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技术和政策支持,促使欧洲制瓷业迅速发展。也正是藉此欧洲制瓷业在与中国制瓷业的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最终华瓷市场的丧失导致中国制瓷业利润微薄,瓷商相继破产,曾经为中国带来无数利润和荣耀的制瓷业就此衰落。  相似文献   

20.
杨果  陈曦 《江汉考古》2005,(3):77-82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