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茜 《旅游纵览》2015,(4):189-190
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在葡萄酒行业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当地政府和酒庄也开始将视线转移到葡萄酒旅游上。那么,产区的旅游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困难、未来发展都有哪些?本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现状调查》调查问卷收集到的1109份答卷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贺兰山岩画     
岩画,就是在石头上凿刻的图画。它是人类自我表现的造型艺术形式。从远古狩猎的蛮荒时代开始.一直到近代原始部落绵延数万年,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先河。世界上最早的岩画首推欧洲奥瑞纳文化中的岩洞原始绘画,以及后来的马格德林文化中的岩洞原始绘画。这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艺术以制作精美、生动、逼真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艺术的珍宝。 宁夏也有一个地方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关注,这就是贺兰山岩画。当本世纪80年代初期在贺兰山发现先人遗留下来的古岩画这一消息见诸媒体以后,高耸险峻、连绵数百里的贺兰山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奇观     
晓音  欢悦 《丝绸之路》2014,(16):37-43
边陲名山 贺兰山自古是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名山,雄踞于宁蒙之界,西南至东北走向,南起马夫峡子,北迄巴音敖包。贺兰山分水岭西边为内蒙古地界,与阿拉善高原紧紧连接在一起;东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塞上平原银川相连接。贺兰山,巍巍3500多米,绵延2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4.
对话贺兰山     
正一个人与一座山对话,显然是没资格甚至是不对等的,这座山的古老尚且不提,其散发的神性就已让人因敬畏而惶恐。当远远看到青色屏障一样的贺兰山时,就有一种被神秘的旋涡卷进去的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探寻渴望无法抑制,一连串问号在脑子里乱作一团,但只能屏息敛声。此行专程探访贺兰山岩画。说探访确实有大不敬之嫌,应该是拜谒。那是一部难以完全读懂的古老史书,里面活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西麓的旧石器李壮伟,王爽1991年7月27日至8月3日,笔者在内蒙古贺兰山西麓进行生态考察时,发现一批石制品,共96件,除去断块和残片外,可作统计的有65件。这批石制品对于研究内蒙古西部的原始文化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一、概况贺兰山,又称阿拉...  相似文献   

6.
荒山坡上发现了大片塔林著名的宁夏贺兰山拜寺口双塔背后是一大片荒山坡。1999年7月14日,笔者听说双塔背后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壁画”,随即赶到现场察看。所谓“壁画”,是埋于乱石堆中的一小块白灰墙面,上面绘有红色纹饰。当时,估计是残存墙面的“壁画”,就决定清除其周围的乱石。谁也没有想到,清理干净后,呈现在眼前的却不是壁画,而是一座十字折角形的塔基壁画。彩绘塔基出现在双塔后边的山坡上,这里有无可能再出现一片著名的青铜峡108塔?带着疑问与猜想,贺兰县文管所与宁夏考古所开始了探查清理。于是,文物维修、考古史上的…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名诂     
贺兰山是宁夏北部的一座名山和周边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山.也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南北走向山脉。它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宛若一座偃月形的巨大天然屏障,阻挡着来自蒙古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风沙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袭,  相似文献   

8.
巍巍贺兰山,横亘于西北大漠;静静黄河水,缓流于河套平原。贺兰山有“天涯沙海驼一峰,西尽残阳一抹红”之壮美。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山体薄而长,黛黑色的岩表被数万年的风雪剥蚀出极富层次感的驼峰状,山间大小岑峰千奇百怪,各具神态,各显神通。大自然风雕雨刻,鬼斧神工,山石浑然天成,虽悬崖峭壁,却酷似人杰。  相似文献   

9.
宁夏贺兰山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与内蒙古阿拉善旗相毗邻。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全长250公里,纵深约25公里。自古以来,我国北方民族如西戎、匈奴、突厥、回(?)、党项、蒙古等,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狩猎游牧。1969年在贺兰口发现了岩画;1984年全区文物普查时,在贺兰山一带又相继发现了大批岩画。贺兰山岩画分布很广,自南向北,从中宁县石空乡黄羊村起,主要地点有青铜峡广武乡广武沟、回回沟、苏峪口、贺兰口、插  相似文献   

10.
诗箭贺兰山     
  相似文献   

11.
岩画的年代历来是令研究者费解、也常引起争议的问题。目前,断定岩画的年代尚无绝对可靠的手段,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断代方面尚未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前,传统的考古学断代依然是推断岩画相对年代的最好方法。笔者赞同某些学者的意见,贺兰山岩画的兴盛期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相当于商周至秦汉时期)。本文拟对贺兰山岩画中所见车、鹿图形及岩画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为断定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提供一些线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岩画是视觉语言的具体表述,在这一表述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无论是从被视知觉感觉到或经验到的意义和物体或现象来看,还是就贺兰山岩画自身生存的具体语境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视觉语言系统都可以被区分为独体岩画和合体岩画两个子系统。前者指内部有着一定结构关系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相对完满自足的单个岩画形式,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岩画形式结构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岩画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岩画研究中,岩画年代的断定是一个难题,直接影响到围绕岩画的其他学术课题的研究。因而,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寻求比较可靠的年代断定的方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方法。但时至今日,还未能如愿,仍依靠传统的考古学方法来进行断代。所以,在岩画的刻制时间上,众说纷纭,认识不一。我  相似文献   

14.
王雅洁 《丝绸之路》2013,(18):25-26
本文从前辈学者有关贺兰山岩画的研究成果出发,分别对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空间分布情况、内容分类以及贺兰山岩画的美学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岩画是视觉语言的具体表述,在这一表述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这一表述形式本身具有生存论和存在论上的价值。无论是从被视知觉感觉到或经验到的意义和物体或现象来看,还是就贺兰山岩画自身生存的具体语境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视觉语言系统都可以被区分为独体岩画和合体岩画两个子系统。前者指内部有着一定结构关系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相对完满自足的单个岩画形式,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岩画形式结构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岩画形式。贺兰山岩画里绝大多数是合体岩画形式。  相似文献   

16.
张訸 《文博》2008,(4):58-62
本文从<元和郡县图志>说起,将"梓榆、树木青白、駮马"等关键词逐个考论实证,认为贺兰山的得名与隋唐时在西伯利亚建立的遥远的驳马国有着直接的关系.曾经的丁零人与中古的匈奴人所产生的双重认识,在记忆与存在中完成了贺兰山的命名.  相似文献   

17.
郭东曙 《文史月刊》2006,(3):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8.
付琳 《南方文物》2023,(2):176-183+141
武夷山东麓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复杂,可区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崧泽文化中期至良渚文化中期,区内东北部富屯溪、建溪流域分布有牛鼻山文化,西南部沙溪流域分布有南山类型洞穴新石器文化。牛鼻山文化的来源,与崧泽时期薛家岗文化藉由赣鄱地区向本地传播有关。至良渚文化晚期至钱山漾类型阶段,在南山类型印纹陶器于本区大范围流行的背景下,有一组自钱塘江上游而来的良渚文化因素植入武夷山和仙霞岭山区,龙头山类型、好川文化等形成并快速发展。在龙头山遗址首次发现了福建真正意义上的史前贵族墓葬。至广富林类型阶段,本地发育出马岭类型遗存,继续与长江中下游文化保持联系,输出几何形印纹陶器之影响。武夷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变迁过程,呈现出分批次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长江中、下游“鼎文化圈”的重要影响,促使东南山地至沿海地区“釜文化圈”出现阶段性的文化变异。但在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和资源条件下,秦汉帝国之前本地土著文化基因的延续非常顽强,突出表现为外来文化因素的“在地化”过程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晓音  欢悦 《丝绸之路》2013,(21):14-20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雄伟壮观的军事工程,也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它犹如一条巨大的神龙,蜿蜒于高山峻岭之上,起伏于峡谷深沟之中。从战国到明代,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动员各族人民修筑过伟大的长城,长度有13万里。秦、汉、隋、明几个朝代,为了防御外来的侵袭,在宁夏修筑的长城达3000多里。在这片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国土上不但有秦长城、隋长城、宋壕堑,  相似文献   

20.
在岳飞看来,贺兰山是游牧民族所倚靠的天然屏障,踏破贺兰山,就等于扫平了游牧民族的威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