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儘管《尚書·多士》已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記載,但文獻的大規模書寫特别是大量編纂成書則開始於春秋,勃興於戰國。降至戰國中後期,不僅主要經典皆已成書,私家著述並亦載爲篇籍,而且書册之流傳、積聚也有了相當規模。同時,文獻書籍的散佚亦漸次發生。秦火以前,前代故籍和各家著述即有散失不見之篇;入漢以後,秦火不及之書亦大有不能整理恢復之册。成書、積聚和散佚三位一體,共同組成先秦時期文獻書籍發生、發展的核心内容。春秋戰國時期所以成爲中國文獻傳統和書籍生產的奠定、發生階段,具有物質、傳統、社會文化諸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竹簡成爲文獻的主要載體,簡牘書  相似文献   

2.
1914年美國公使芮恩施代表卡内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約請陳焕章就"中國人對於和戰之學説"主題撰寫一著,《孔教經世法》一書即應此約而作。該著全面介紹孔教教義,系統闡釋儒家的和平觀、戰爭觀和睦誼外交之道,並結合中國歷代和平論、諸子和平論説明中國人歷來是熱愛和平之人種。《孔教經世法》對中國傳統和戰觀現代意義的創造性發掘,使之成爲一部具有思想價值的經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正兩漢慣於徙戎入塞或安置於內地。魏晉時期邊地諸多危機被歸因於此,遂有倡"徙戎"出境之論者,鄧艾、郭欽、江統三人爲著。鄧艾之論最早,但史載過簡,不足深論。江統《徙戎論》最詳,歷來爲學者所重。郭欽之論最切中實際,卻未受到足夠重視,甚至有所誤解,殊爲可惜。《晉書·北狄傳》載:  相似文献   

4.
<正>《衛青傳》:"青爲侯家人,少時歸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爲兄弟數。"服虔曰:"民母,嫡母也。"師古曰:"言鄭季正妻本在編戶之間,以別於公主家也。今流俗書本云‘牧羊人間,先母之子不以爲兄弟數’。妄增也。"王先謙《漢書補注》引俞樾曰:"《丙吉傳》‘官婢則令民夫上書自陳,有阿保之功’。顏注謂‘未爲宫婢時,有舊夫,見在俗間者’。案:民母、民夫,語意  相似文献   

5.
<正>如欲準確理解《隋志》"總没衆篇之名"之義,尚須旁徵其他可靠文獻。考《晉書》(同《隋書》均修成於貞觀時期)李充本傳,謂李氏出任大著作郎,"於時典籍混亂,充删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部,甚有條貫,秘閣以爲永制"(《晉書》卷九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頁2391),所記正可互相補充。晉、隋二史所記之前承,當上溯及於梁代阮孝緒之《七録序》:"晉領秘書監荀勗,因魏《中經》,更著《新簿》。雖分爲十有餘卷,而總以四部别之。惠懷之亂,其  相似文献   

6.
清代學者錢大昕曾纂次古今文人生卒年壽之可考者,爲《疑年録》四卷。其後賡續之作紛出,姜亮夫先生嘗撰《六續疑年録》,後經擴充,增補修訂,易名曰《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其書後出,蒐羅最富,查檢甚便,爲學者治史必不可少之書。惟歷代人物,衆如繁星,其偶有違失,固不害爲名山盛業;訂訛補闕,正後學者之責也。本文專就其書清人生卒年歲有疑誤者,辨正是非,凡舉正五十五事。  相似文献   

7.
劉向《洪範五行傳論》亡於晚唐五代,這對我們了解漢代《洪範》五行學思想和《漢書·五行志》的編纂體例都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所幸在中古《五行志》及《唐開元占經》等典籍中,尚存有數量不小的《傳論》引文,但諸書引文體例各有差異,即使同一佚文亦常有不同。本文通過對諸書徵引《洪範五行傳論》體例的梳理,比勘同一佚文在不同著作中的不同形態,探討班固《五行志》以下諸書如何在《傳論》的"鈔録"中實現其自身的表達意圖。諸書所見《傳論》佚文不僅具有重要的輯佚學價值,更以自身的文本形態呈現了東漢至隋唐時期《洪範》五行學的演進過程,具有獨立的學術史價值,值得研究者關注。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唐百家詩選》的編選,既利用了宋敏求家藏的唐人行卷、唐詩总集,也利用了數量衆多的唐詩别集。對其編選宗旨和傾向的探求,既不應忽略其文獻來源,也不能離開王安石文學思想觀念和是書本身。王安石主張爲文應"有補於世",故所選多關涉社會政治,雖詠史懷古、寫景詠物、抒發閒情逸志之作,亦着眼於其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一面。是書的編選,因在王安石嘉祐四年上書仁宗而不報之後,心緒低抑,故又多選憂怨不平之作。作爲政治家,王安石重視詩歌的現實作用,强調文要得體;作爲文學家,王安石對曲盡人情物態的作品,往往情有獨鍾:這些也都成爲其選詩的重要標準和特點。《唐百家詩選》編成後,雖爭議不斷,但也産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相似文献   

9.
《蘇莫者》是一支起源於天竺,由林邑僧佛哲從南海傳入日本的東南亞樂曲。從10世紀起,此曲編屬唐樂盤涉調,用於佛寺塔供養,由大阪四天王寺舞人傳承。關於其來歷有多種傳説,乃反映了它用於祈雨,進而由"小曲"發展爲"中曲",由獨舞發展爲羣舞的過程。對《蘇莫者》進行考察,有助於認識日本雅樂以佛教團體爲載體的事實,以及中古"歌舞戲"的性質及來歷——《蘇莫遮》和《撥頭》、《伴侣》等西域樂曲代表了印度假面樂舞的陸路傳播,而《蘇莫者》和《拔頭》、《倍臚》等林邑樂曲則代表了這種假面樂舞的海路傳播。  相似文献   

10.
《魏書》列傳的家譜要素早已引起學界注意,但對《魏書》列傳編排在時代上的混亂則鮮有論者。魏收以前的紀傳體國史主要由李彪、崔光相承編纂,記載内容至少應至宣武時期,各卷人物編次原則是先依時代爲斷,再以事類相從。而魏收加入另一標準,即以家族爲傳,使《魏書》列傳編排呈現混亂局面。通過今本《魏書》中十卷左右即出現一次的"降臣傳",確認了早期國史列傳的年代框架,與此時代不合者則是魏收改作所致。  相似文献   

11.
<正>"六策咸在",六策未詳何意。《武夷新集》與《歷代名臣奏議》均作"典策咸在"。典策指記載典章制度之書册,與下文"自三公之極貴,九品之至微,著於令文"正相合,當以典策爲是。"自餘太常國子博士、殿中丞、舍人、洗馬",此處《武夷新集》與《歷代名臣奏議》均作"自餘太常國子博士、殿中丞、中舍、洗馬",《補正》據此以爲"舍  相似文献   

12.
朱文藻年譜     
<正>向讀乾嘉諸老著述,時見朱文藻身影,顧於其人學行事迹,所知無多,所見僅《清史列傳》一傳耳。~①史傳記載王杰曾延之至京,佐校《四庫全書》,後奉敕在南書房考校;復佐阮元成《山左金石志》;爲王昶纂輯《金石萃編》、《大藏聖教解題》。諸延朗齋佐校編訂者皆鉅公耆德,即此一端,可知渠績學博聞,固見重於當世矣。乃今聲聞(?)然,罕有知者。余前纂《武億年譜》~②,朱、武二人嘗同纂《山左金石志》,共事四五月,《志》中多存朗齋之説及所訪諸碑,因漸留意其  相似文献   

13.
正《宋史·藝文志六》:"晏袤數《會要》一百卷。"按,王應麟《玉海》卷五四"藝文"之"國朝類要"條云:"晏殊《類要》七十四篇。開禧二年正月,晏表上之,勒成一百卷,列爲二千六十一門。"又,孫星衍《平津館鑑藏書籍記續編·孫氏祠堂書目》,"舊寫本"云:"晏元獻公《類要》卅七卷。前有總目,無序跋。據歐陽文忠所撰《晏殊神道碑》稱:‘類集古今,爲集選二百卷。’曾南豐序稱:‘上中下帙,七十四篇。’《宋史》本傳、陳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張健考證"《滄浪詩話》非嚴羽所編"之結論基礎上,繼續追究所傳該著文本的來歷,藉以重建嚴羽詩學著作生成及早期傳播的歷史。一是通過具體解析其並不均質的文本結構以及《詩人玉屑》分門類編的商業化製作,推證嚴著詩辯、詩體、詩法、詩評、詩證的構成方式,或即來自最早以如此構架收録嚴作的魏慶之是書。一是觀照嚴羽所處的時代,作爲傳播中介的書坊編刊者與以更爲廣大的中下層創作者爲主體的讀者構成的龐大詩歌消費市場已經形成,故考述嚴氏詩學著述正是在宋元間這樣一種文學生態環境中,主要以"詩法"的面目被傳播。  相似文献   

15.
浦源爲倪瓚入室弟子,以詩畫著於一時,堪稱明初無錫詩壇第一家。《明史·林鴻傳》附載其事迹:"晉府引禮舍人浦源,字長源,無錫人也。慕鴻名,逾嶺訪之。造其門,二玄請誦所作,曰:‘吾家詩也。’鴻延之入社。"誤信傳聞,不免於誤,兹略作考辨。《明史》文字采自朱彝尊《曝書亭集》卷六三《林鴻傳》附《浦源傳》:"晉府引禮舍人無錫浦源,字長源,慕鴻名,逾嶺訪之。造其門,二玄請誦所作,曰:  相似文献   

16.
<正>流傳於世的儒家經典《儀禮》一書,在漢時曾被稱名為《士禮》。該稱名,一見於《史記·儒林列傳》:"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①再見於《漢書·藝文志》:"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又見於《漢書·  相似文献   

17.
<正>《名僧傳》,梁代沙門寶唱撰,共三十卷。該傳成書於慧皎《高僧傳》之前,是中國佛教早期僧傳的重要文獻。遺憾的是,該傳早佚,部分内容僅見於日本奈良東大寺沙門宗性摘抄的《名僧傳要文抄》與《名僧傳指示抄》。由於《名僧傳》原書不存,因此宗性的抄本就成爲我們了解該傳内容的主要依據。宗性抄本原件現藏於奈良東大寺圖書館,日本方面早年以此爲底本進行過録文,收在《續藏經》第七十七册(以下簡稱"續藏經本")。然而,根據筆者對續藏經本以及  相似文献   

18.
<正>唐代白居易自編一部類書,被稱爲《白氏經史事類》,又名《六帖》1,後世稱爲《白氏六帖》;孔子後裔、宋代孔傳依《六帖》體例續撰《六帖新書》,初刊時題名《孔氏六帖》。南宋末季,時人將二書合併刊刻,名爲《唐宋白孔六帖》2,也簡稱《白孔六帖》。自此,世間通行合刊本《白孔六帖》,而單行本《白氏六帖》、特别是《孔氏六帖》則難以尋覓。有關《白氏六帖》、《孔氏六帖》、《白孔六帖》(以下分别簡稱《白帖》、《孔帖》、《白孔帖》)的編纂、傳承、體例、版本及其價值等,胡道静先生《中國古代類書》均有論述3,本文主要考察單行本《白帖》、《孔帖》以及校補《白孔帖》的幾個具體問題。  相似文献   

19.
<正>《衛青傳》:"青嘗從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王先謙《漢書補注》引沈欽韓曰:"人奴,謂衛媼本主家僮也。"楊樹達《漢書窺管》曰:"母爲家僮,青無自言之理,沈說殊戾人情。按上文云父使青牧羊,牧羊奴虜之事,故青云爾。《公孫弘傳贊》云‘衛青奮於奴僕’,亦謂青身爲  相似文献   

20.
正中華本《宋史》卷三四八《張莊傳》載:"張莊,應天府人,元豐三年,擢進士第。……改提舉荆湖北路常平、本路提點刑獄,進■、■。王祖道既請立朱崖諸州縣,徙萬安軍,詔莊按覆相度,實與祖道相表裏。祖道詔爲兵部尚書,授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