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旅游纵览》杂志从199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27个春秋。当年创刊号的卷首语中,把杂志比喻为一棵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小苗,希望能够茁壮成长,以多彩的身姿装点春天的美丽。如今的《旅游纵览》已然成为绿色原野中的一棵大树,传递春天的消息,仰望高远的天空。从只观照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维度到纵览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宏大视野,我们带着激情与责任上路,实现了  相似文献   

2.
尽管教育的祖师爷孔子已经有了"丧家狗"的"美称",尽管易中天、于丹这样"学术超男超女"的收入也成了娱记们的兴奋点,尽管"教授哭穷"曾有一顿猛炒,但"弹丸之地"香港的高考补习老师暴富的新闻,仍然让我们有"第一次心动"。记得20年前有作家以《教师忧思录》的报告文学横空出世,而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还曾被人讥为"教育乌托邦"。但要有一天,有教师身份的人开上了私人飞机、游艇,这真能让人高兴吗?依我看,这更值得忧思。  相似文献   

3.
人物周刊:你有幸生在饥饿年代后,但记忆中是否还有饥饿的感觉,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什么印象让你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4.
小火炉,红铜盆,羊蝎子。刘慈欣和他的编辑姚海军在争论“科幻迷”。姚说:“刘慈欣最牛的地方就是,始终只说自己是个‘科幻迷’,不像某些科幻作者,羞于承认自己是‘科幻迷’。”刘反驳:“他们大概只是诚实,确实不迷科幻。对某些文学青年而言,写科幻,只是一种接近文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夏夜,我站在阳台上抬头看着各种各样的星星,不禁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夏天。那是盛夏的一天,我坐在奶奶家的院子里,听到蝉在那不停地唱着"知了,知了",虽然歌词都是"知了",但是这对蝉来说是非常完美的,蟋蟀听到了蝉的歌声,也不甘示弱,自信地唱了起来。"蝉哥哥,蟋蟀哥哥,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们能为你们伴舞吗?"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哦,原来是萤火虫妹妹们在说话啊,你可不要小看她们,她们可是森林里的舞蹈冠军。蝉和蟋蟀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6.
在家乡的诸多先贤中,我很推崇明代的朱载堉(1536-1611年).朱载堉生于怀庆(今河南焦作市辖域),葬于怀庆,是在家乡的山川大地上演绎出辉煌人生的一位杰出先贤. 朱载堉一生的成就是众多而巨大的.今天人们根据其知识和成就,授予他很多桂冠:科学家、律历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和艺术的巨星、明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  相似文献   

7.
马知遥 《丝绸之路》2012,(17):57-59
一4月初是中国的清明时节,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在举行隆重的清明节活动。最为热闹的当属河南开封和山西绵山。山西绵山的清明节活动我跟着冯骥才先生去过多回。当地抓住了介之推和清明的传说故事,加上满山的佛道造像,以及秀丽的风光吸引了海内外宾客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正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只要认真观察,在哪里都能找到春天。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河里。河上的一层冰不见了,小鱼跳出水面,几只鸭子跳进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公园里。柳树和小草吐出了嫩芽,冬眠的青蛙从洞穴里钻出来,帮助人们捕  相似文献   

9.
仇士鹏 《南京史志》2023,(Z1):114-115
<正>春耕,是缄默寡言的农家人对土地的一次盛大的抒情。水田里,白鹭三三两两地立着,披着经冬未销的白雪,侧耳谛听春天的脉动。燕子剪开了柳叶,衔着从南国捎回的阳春的消息,在天地间奔走相告。村庄静卧在一片水墨色的流云下,它还没从严冬中缓过劲来,睁着惺忪的睡眼,懒懒地望着冉冉升起的炊烟。风中,春寒犹在,却已裹上了晨光的明媚,带着父亲的每一次呼吸,  相似文献   

10.
脆弱的都江堰都江堰渠首工程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它不是静躺着让人们欣赏、保护的遗产,而是正忙着开发资源,防洪与兴利的水利工程。更有惊人之处,都江堰中那些不可少的水工建筑设施,处处可见混凝土砌卵石的现代建材,还有电动外江  相似文献   

11.
唐迁乔 《风景名胜》2014,(10):104-112
西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面积比中国的新疆还大,其内陆则多为广袤的沙漠和干涸的盐湖,生态环境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崎岖的远古地貌,残存的雨林,红色的峡谷,时刻使你保持着莫名的兴奋。在西澳旅行,最合适的方式当然还是自驾,逍遥驰骋,穿梭旷野,只有不羁的自驾者才能享受到这段纵情劫良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大地湾地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址F411,发现一组用炭黑绘制的图画,发掘者称其为地画。这组图画由于其所在位置、所处时代和绘画本身所具有的技巧和社会意识的深刻内涵,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诚如宋兆麟先生所说,这一发现,无论在考古史或者绘画史上,都是一项重大的发现。关于地画中具体形象的辨识以及社会功用的阐释,迄今就我们所能见到的,已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十月,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411号房址内发现一幅地画。地画位于室内靠近后壁中部的居住面上,以黑色颜料绘制。地画的前方是一圆形灶台,隔灶台与室门相对。“地画中有人物和动物图案。上部正中一人,高32.5、宽约14厘米、头部较模糊,犹如长发飘散,肩部宽平,上身近长方形,下部两腿交叉直立,似  相似文献   

14.
生命脆弱的时候如一根草蒂,坚强的时候却如同岩石,当你能够忍受住生命的极限时,面对世界呼唤,你会感到生的辉煌和生命的渺小。也许现代人最终有一天会学会如何走向旷野。  相似文献   

15.
建党80周年前夕,扬子晚报几位青年记者,采访了一些革命前辈后人或别的亲属;这些前辈,都是江苏籍或曾长期在江淮大地上生活和战斗过,在江苏父老中有过影响的。他们的亲属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记者反映了他们亲人的事迹,有些是鲜为人知的,这些以新闻专访形式的文章,在扬子晚报《江苏英杰追踪》专栏陆续发表后,革命志士们闪光的人生轨迹和巨大的人格魅力,震撼了万千读者的心灵。现采纳读者意见,本刊将这些专访转载在这里,顺此向提供文章的扬子晚报及陈太云等记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潘慧慧 《神州》2014,(18):2-3
在现代社会,现代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之中:人文价值丧失,人日益沦为"物化"的存在,人和这个世界变得毫无诗意可言!人是什么?人是机器!在今天,人类迫切需要精神上的终极关怀和灵魂救赎。由是探讨诗意地栖居如何可能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海德格尔将荷尔德林的诗句予以深刻的哲学诠释,为苦苦寻求但又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之中的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本文拟从"诗意地栖居"的内涵入手,探寻导致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内在根源,旨在指出一条重返精神家园、重建安身立命之所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刘以林 《旅游》2007,(4):10-11
到死海,人就是气体了,躯体的重量飞到天上,灵魂的重量落到水里。你下潜时,你潜不下去;你漂在水上,手捧书本就像睡在自家的床上一样。  相似文献   

18.
大地湾地画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绘画作品,众多学者曾先后著文对地画含义及功用进行释读。本文通过对上部人物、下部动物及人物左手动作的分析,认为该地画是父系社会阶段体现“求丰育”观念,与巫术思想无关的装饰画。  相似文献   

19.
大地湾地画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2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房址F411地面上发现的绘画.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绘画作品,在考古学、人类学及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大地湾地画保存状况较好、画面清晰,一出土便因其独特的人物造型及神秘的画面内容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众多学者先后著文对地画含义及功用进行释读.  相似文献   

20.
大地湾地画再考吕恩国,刘学堂198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该省的秦安五营乡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幅绘于房址原地面的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大地湾地画。这一房址编号为F4ll,年代可确定为仰韶文化的晚期。这是一间十分普通住房,长5.8至5.9、宽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