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心枢纽城市,上海地方志工作可以在搜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地情及与上海交往的记载;整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上海的投资政策,发挥双方智库作用;因地制宜、加强文化和人员交流等方面主动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地方志工作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2月6—8日,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文献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与会学者就"一带一路"文献与历史这一主题,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献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档案对于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是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一书对于蒋介石与中日关系的研究是全方位的,但聚焦于蒋的对日认识与"个人的情感"方向。该书确认蒋对日怀抱"深厚情结"与"特殊情谊",是百年来对日"亲善"的"代表"性政治人物。相对于多关注军事、政治脉络的既有研究,这一"情感"视角不乏新意。不过,该书的"亲善"叙事倾向性过大,影响到较多的史料取舍与史实解读,由此而涉及青年蒋的对日认识、北伐时期"蒋·田中会谈"、日军侵略华北与发动全面战争、蒋之军政大局应对方略,以及战后处置日本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值得在军、政与情感认识多个层面再作综合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一词从德文Nihilismus意译而来,源于拉丁文nihil,意即"什么都没有"、"虚无"。据海德格尔考证,在哲学层面率先使用"虚无主义"一词的是雅可比,在1799年致函费希特  相似文献   

5.
顾明曦  郑璇 《神州》2012,(22):85-87
《乐记》是一部怎样的书?《乐记》是一部论"乐"的专著,据诸家考察,《乐记》成书于秦汉,全书23篇,内容大至包括"乐"的产生、"乐"与思想情感的关系、"乐"与美的关系、"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乐记》到底是先秦人的  相似文献   

6.
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建起了一批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博物馆、遗址公园与纪念物。"地震"这一自然现象通过人类活动的参与与构建,经过"遗产化"的过程,形成了"地震遗产"。地震遗产的提出既是对这场灾难的纪念,亦成为了灾区焕发经济活力的动力之一。"地震"的"遗产化"能够通过一系列阐释与呈现达到纪念追忆、创伤治愈、教育警示与旅游观光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地震遗产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弭,达到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华侨华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实现"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企业的良好合作是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对按照特定规则收集的新闻访谈进行分析,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动力、合作条件,并构建了合作机制理论模型,结果显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华侨华人的协作沟通网络,是整个合作机制的中心内容。该协作网络是以华侨华人的条件与禀赋、中国企业的资源与优势为协作基础,以信息共享、专业服务、资本投资、文化交流为主要协作方式构成的整体。论文还提出了增强华侨华人与"走出去"中国企业间的战略互信、强化华侨华人与"走出去"中国企业的自身优势条件等五项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文明圈是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建设"一带一路"文明圈是多样性文明的回归,而不是追求单一的文化认同,需要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普通性的意识形态支撑,即政治和文化上的多极化,尊重历史和传统。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讨论了五个问题:古丝绸之路文明圈,"东西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制度性话语权"与"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复杂化、精细化的"一带一路"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对推动国家间政治互信、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文化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灵魂,是促进国家间政治互信互利、经济合作共荣的纽带。保加利亚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东欧沿线的主要参与国,本文通过对其文化的深层研究,增强中保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进步,进而促进"一带一路"战略更有效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朝官员的奏疏中,多有建议"民生"的内容,常使用"国计民生"一词,还以"吏治民生"讨论问题,反映出"民生"问题具有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性质。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以使民生顺遂为归宿,这一观念渗透到国家统治的模式当中,成为君德、官箴的要求。民生与国计一体两面,国家与社会为紧密相连的互动关系。吏治与民生的关系要求官员当官为民、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1.
《南京史志》2011,(2):2
令世人瞩目的人运河畔,有一颗明珠——金范水,在范水镇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式幼园——范水镇中心幼儿园。该园是一所以"好孩子好习惯"为特色的幼儿园,得到多方领导与专家的好评,曾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安全卫生先进园"、"课改骨干园"、"绿色幼儿园"、"德育先进园"、"书香校园"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罗伯逊"全球地域化"范式有六个核心概念,"全球场域"、"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是在论述全球与地方的互动关系; "特殊性空间"、"寻找基本教义"、"存心怀旧"和"地域化"则建构了这一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罗伯逊的"全球地域化"是一种批判性的全球化,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全球化.由于这一范式包含了自上而下的"全球地域化"和自下而上的"地域全球化"的双向过程,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化论争的真正超越.对区域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位"女子",一位"小人",使蒋介石很"苦痛"1972年,晚年的蒋介石已处于重病中,深为一位"女子"、一位"小人"所苦。其3月17日日记云:"女子与小人之言不可听也,"从文意揣度,这里所称"女子"  相似文献   

14.
正一、"瞒天过海"可能与"天子"无关"三十六计",顾名思义,一共有三十六个计谋,每一计都附有言简意赅的"解语",重在阐述运用该计谋应该把握的客观规律。同时,为帮助人们把握运用该计谋的具体方法及把握具体方法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每一计又都附有明白晓畅的"按语",它既对"解语"进一步展开,又列举经典战(事)例予以佐证,可谓与"解  相似文献   

15.
将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等简帛材料与传世文献比勘,重新审视汉初黄老之术的实质:"无为"只是手段,"治"才是目的,与汉宣帝口中杂以霸王道的"汉家自有制度"无分彼此。道家以"道"为起点,从老子开始,经百家争鸣,与阴阳、儒、墨、名、法诸家思想杂糅之后,变为两大支流:一支经稷下学者改造为"君人南面之术",亦即"无不为"的黄老之术;另一支由庄子将"独任清虚"放大为"无为"。《史记·论六家之要指》本已拨云见日,惜乎汉武之后,道家风头被儒术一遮,黄老风头又被老庄一遮,黄老之术的真面目才朦胧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书卷"意指"写卷"或"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审美意蕴。有唐一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以"卷轴装"居于主导地位,"经折装"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唐代书卷"经折装"受到过佛经典籍"梵夹装"的启发,但它与"梵夹装"并非一回事。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言中的"模勒"一词,意指"摹画"、"勾勒"之意,与后世学人所误读的"雕版"、"刊刻"关系无涉。  相似文献   

17.
17至18世纪在欧洲兴起和盛行的罗可可之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国内学者朱杰勤、朱谦之、何兆武先生等多有介绍和深入研究。本文根据笔者在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田野调查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罗可可之风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罗可可之风是欧洲大地上掀起的一股中国风。任何一次的文化交流,都离不开"输出"与"接纳"之双方,离不开后者对前者的"适应"与"调适",而任何一次的"适应"和"调适",都是一种新的文化的再生和创造。东西方文化的原胚在这种交流和传播中溶解与铸造,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正是在这种融合与变异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琱生诸器中琱生与召伯虎的人物身份疑问不大,其二者宗属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认。而妇氏与我母、幽姜、召姜为一人,君氏与我考、幽伯、宗君、朕宗君为一人,二者是夫妇关系。至于"止公"、"弋伯氏"二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的出现实为断句与释读出现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数码时代民俗学再定位的需求,西蒙·布朗纳提倡以"实践理论"来取代"表演理论"。他的"实践"的概念指的是应用"传统"进行社会控制与表达的行为;其"实践理论"的研究重点是阐释这一"传统"(作为一种认知资源、结构与动机)的深层心理机制。这一研究方法既偏离了"实践理论"的宗旨,又抹煞了"表演理论"的潜力。事实上,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表演理论的伦理学意义与实践论价值可以被很好地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0日上午,第三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化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研究员仲文主持了论坛。本次论坛研讨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化与发展——兼谈广西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与创化实践。依据第三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一带一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的主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化分论坛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关于文化遗产的复兴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同时,在"一带一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