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04,(12)
著名古陶瓷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将清术-民国初期醴陵釉下五彩瓷都集中到了一起,相当不错。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陶瓷里面是独树一帜的。这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创新的一个方面。这次古陶瓷会议期间展出这么多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很难得的……”。  相似文献   

2.
景德镇,享誉中外的著名瓷都,在过去专为皇室贵族制造"贡瓷",有"中国第一官窑"之称;醴陵,新中国成立后,专门制造国家用瓷、国礼专用瓷,有"新中国红色官窑"之称。  相似文献   

3.
三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和珍贵性:概括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可归纳为清雅、温润、素洁、静美。湖南瓷业学堂建立后,几乎每件产品部是由具有相当功力的中图画家和瓷画家如张晓耕、彭筱琴、游先理、吴寿祺等亲自绘画或指导完成。瓷器作品构图简洁洗练,用笔施彩圆劲老竦,独具风彩,传世作品大多是精彩佳作。清末民初,湖南瓷业公司创造了一种适应釉下彩的釉彩和青料。从创制出来应用到终结仅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为釉下五彩瓷显现的风采面貌打下良好的基础。醴陵釉下彩的色彩画法,是分墨线和色线。墨色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消失,呈现空白的效果。这是醴陵釉下五彩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4.
瑞兴 《收藏家》2003,(12):40-42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本刊发表瑞兴同志这篇文字。这几件“主席用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类器物或近年的仿品,也不是产自景德镇,而是湖南醴陵艺术瓷厂当年特制,毛泽东生前确实使用过的几件日用瓷器。近年来,披露“主席用瓷”的报导屡见报端杂志,在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之际,特介绍几件主席用过的醴陵瓷器,它代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主席用瓷"成为收藏界、拍卖行的新宠,也成为有关媒体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但所议"主席用瓷",一般是指1976年主席逝世之前五年烧制的主席日用瓷,如景德镇的釉上"水点桃花"(即"7501"瓷),醴陵窑1972年至1975年烧制的"釉下五彩主席用瓷"。  相似文献   

6.
<正>素有"瓷城"美称的醴陵位于湖南东部,其创烧于清末的釉下五彩瓷历来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并且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鉴于目前众多醴陵釉下五彩瓷瓶的命名不一,为使其今后的取名更趋于严谨和规范,故笔者在此谨以馆藏清末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瓶为例,试对其器形的分类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瓷的产生、发展、鼎盛的历史业绩,对于世界文化文明是有很大贡献的。就中国陶瓷历史而言, 从整体上来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制,约在清末-民国初前后,只不过是短短二十余年的一个过程。但是, 它在近代民族工业中,特别是意图在于拯救地方手工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制是有积极意义和历史贡献的。  相似文献   

8.
汪友生 《文博》2001,(4):74-74,77
“中南海用瓷”,又称,“主席用瓷”,是指70年代江西景德镇专门为毛泽东设计和制作的一系列生活用瓷器。目前,冠以“主席用瓷”之名的瓷器被妙得很热,其价格在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扶摇直上,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中南海用瓷”,时下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货”。“中南海用瓷”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湖南醴陵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烧造彩陶和白陶,东汉至三国时期,已生产纹样清晰的日用陶。清雍正七年,在东乡沩山发现瓷土,始生产粗瓷。至光绪年间,全县有龙窑200余座。光绪三十一年,在清政府官员和清大学士、县人文俊铎的发起下,创建了湖南瓷业学堂,培育制瓷技术人才。光绪三十二年,创设了湖南瓷业公司,引进日本技术、设备和技师,聘请景德镇技术工人。醴陵瓷业始由粗瓷发展到细瓷生产,公司经过反复研制,终于成功创烧了釉下五彩瓷。1909至1915年,釉下五彩瓷先后获得武汉劝业奖进会一等金奖、南洋劝业会一等奖、意大利都朗…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德化瓷塑艺术,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明代瓷圣”何朝宗。这位开创“何派艺术”的瓷塑艺术大师,大约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为德化县后所村人。其独树一帜的高超技艺,垂范后世。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蔡尚思先生曾在《瓷圣何朝宗》这首诗中这样评价:“明代瓷圣何朝宗,瓷艺史上实无双。我今称他为‘瓷圣’,他最无愧足以当。”再如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的梁任生教授高度肯定的评价:“何朝宗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德化的骄傲!”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更是对何朝宗的瓷塑艺术赞不绝口:“见过明何朝宗雕塑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  相似文献   

11.
包宪红 《收藏家》2007,(1):13-14
湖南醴陵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烧造彩陶和白陶,东汉至三国时期,已生产纹样清晰的日用陶。清雍正七年,在东乡沩山发现瓷土地,始生产粗瓷。至光绪年间,全县有龙窑200余座。  相似文献   

12.
王莉 《文博》2009,(4):74-78
明成化官窑瓷器成绩卓越,特别是彩瓷,为明永乐、宣德直至万历等八大时期之冠。鉴于对成化瓷的喜爱,仿成化款瓷自明正德一直延续至民国。历朝以仿作成化瓷为荣耀,以落成化款为时尚,出现了许多“大明成化年制”或“成化年制”的委托款瓷。人们对成化瓷的认识与仿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以致落成化款成为一种瓷的吉祥符、一种瓷的象征、一种追忆了。仿成化款瓷,展示了制作朝的制瓷水平,也反映着制作朝的审关与习俗。本文以四类七种十五件瓷器为例,着重探讨康熙仿成化款瓷的特征,为鉴定康熙仿成化款瓷提供一些范例。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21,(5):30-51+1
沩山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南距醴陵市区约15公里,海拔200~400米,这一区域曾发现多处宋元时期青白瓷窑址。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醴陵窑管理所对沩山钟鼓塘青白瓷窑址(编号Y15)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275平方米,清理了1座窑炉及相关的砖砌护墙。出土器物包括瓷器、制瓷工具、窑具等。瓷器器形丰富,以碗为大宗,釉色以青白釉为主,青釉次之。Y15出土的瓷器、窑具组合及装烧方式均与羊舞岭窑Y51大体相同,因此判断其年代应为元代中晚期。本次发掘揭示了醴陵窑从青白瓷向仿龙泉青瓷转变的过程,为研究龙泉窑对湖南窑业技术的影响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谈哥汝二窑     
我初研究陶瓷时,读了一些讲瓷的书籍,这些书籍多着重于理论上的论述。如广州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论:“古瓷之底有丁痕者古人思想较拙,以铁籖支器底入窰而烧,烧成则撤去铁籖,故底有丁痕也”(注一)。又有江浦寂园叟著雅卷下39页论:“瓷丁有二种,有垂垂如足者,所谓爪者是也;又有以竹籖支掌皿底而入窰者,迨火侯圆满撤去竹  相似文献   

15.
《陶雅》中说:“世界之瓷,吾华之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青花万“寿”纹大尊就是一件素负盛名的康熙育花瓷精美之作,它是融书法与陶瓷艺术为一体的典范.该尊高77、口径38、足径28、最大肩围150厘米.口微撇,方唇,唇外近直,颈较短.溜肩,肩以下向内斜收,足部圆鼓凸起一圈,斜削式微浅宽圈足,砂底.除两道接痕在器内外有明显手感外,  相似文献   

16.
定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据[宋]太平老人所《袖中锦》记载:“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宋人邵伯温所《闻见录》中亦记载了宋仁宗时一大臣用定瓷取悦仁宗最宠爱的妃子——张贵妃的故事,由此可知定瓷在北宋时期是备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的。定瓷窑址在河北曲阳,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其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和印花。纹饰题材主要以各种花卉为主,如莲瓣、菊花、萱草、缠枝花等,另外还有各种动物纹饰,如龙、凤、鹿、游鸭、游鱼纹等。  相似文献   

17.
玲珑瓷     
马丁 《成都文物》2007,(1):10-10
玲珑,明彻的意思。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或“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已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已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醴陵窑是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一处大型窑场,晚清民国时期,其创烧的釉下五彩瓷享誉海内外。2014年10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醴陵窑管理所等单位共同对沩山周围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域窑址的时空分布和规模,对窑业相关的古桥、古井、古道等遗迹的分布也做了详细的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9.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  相似文献   

20.
越窑育瓷珍品——秘色瓷,向被中国瓷坛誉为古瓷瑰宝。 人们习称之“秘色瓷”,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则明确表述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同时出土14件越窑青瓷。内有碗7件,盘6件,八棱净水瓶1件,其中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