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正史之校勘,代有其人,有清以降,更是成果累累。關於《宋書》,除清人札記而外,近人專著即有張元濟《宋書校勘記》、王仲犖《宋書校勘記長編》、丁福林《宋書校議》以及單篇論文十數篇。新近又見陳爽先生《〈太平御覽〉引〈宋書〉考》一文(以下簡稱"陳文")~②,在將《御覽》所引900餘條《宋書》文字與今本《宋書》逐一比勘的基礎上,或掘剔訛誤,或出檢異文,或蒐考遺佚,對於今本《宋書》的刊謬補缺,可謂大有裨益。然智者千慮,難免一失,細審之下,其中亦  相似文献   

2.
<正>24.《宋書》卷五三《張茂度傳附張永傳》:時上寵子新安王子鸞爲南徐州刺史,割吴郡度屬徐州。(第1513頁)按:《宋書·孝武帝紀》:"(大明七年正月)癸巳,割吴郡屬南徐州。"~①《宋書·始平孝敬王子鷥傳》:"及爲南徐州,又割吴郡以屬之。"~②可知此處"徐州"當爲"南徐州"之誤。25.《宋書》卷五九《張暢傳》:孝建二年,出爲會稽太守。大明元年,卒官,時年五十。……謚曰宣子。(第1606頁)按:《宋書》卷四六重出《張暢傳》,云:"孝建二年,出爲會稽太守,卒,謚曰  相似文献   

3.
<正>《新唐書》之史表共四部,其中《世系表》兩部,分别為《宗室世系表》與《宰相世系表》~①,其修撰者係北宋史學家吕夏卿~②。兩《世系表》以表格的形式記載有唐一代皇室及宰相的家族譜系,乃《新唐書》之獨創,對後世正史世系表的編纂有發凡起例之功~③。然功勞既大,爭議遂多,自其問世,尤其清末唐五代墓誌大量出土以來,繼有學者為之校補、考訂,從專著到單篇論文成果斐然,不  相似文献   

4.
<正>《宋書·文九王傳·晉熙王昶附子燮》:"又謝氏食則豐珍,衣則文麗,奉己之餘,播覃羣下;而諸孫纊不溫體,食不充飢,付於姆嬭之手,縱以任軍之路。遇其所生,棄若糞土,繿縷比於重囚,窮困過於下使。"此段自宋太宗泰始六年(470)詔,時太宗以第六皇子劉燮出繼晉熙王劉昶,慮晉熙王母謝氏遇親寡恩,恐其苛待皇子,故下此詔,削絶謝氏蕃秩,命還本家。詔書歷陳謝氏之不慈,此段言其厚自奉養,苛遇諸孫,將諸孫"付於姆嬭之手,縱以任軍之路"。"姆嬭"即奶娘。"任軍"難解,清儒認爲其字有訛  相似文献   

5.
<正>《新唐書》卷一六九《韋澳傳》:"帝嘗曰:‘朕每遣方鎮刺史,欲各悉州郡風俗者,卿爲朕撰一書。’(韋)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紬次,題爲《處分語》。""十道四方志"究係何書,它與《處分語》又有何關係?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澳奉宣旨,即采《十道四蕃志》,更博探訪,撰成一書,題曰《處分語》。"可見"《十道四蕃志》"實一專書名。而《新唐書·韋澳  相似文献   

6.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元和十一年(816)(裴)行立兵出擊(黄洞蠻),彌更二歲,及安南兵亂,殺都護李象古(後略)。據此,裴行立元和十一年奏請出兵征伐叛蠻,歷經兩年,直至安南兵亂爆發(元和十四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間與裴行立關係密切,裴行立的文書有不少是柳宗元代寫,其中有《代裴中丞謝討黄少卿賊表》(簡稱《謝表》)一篇,是記載裴行  相似文献   

7.
<正>《新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四年(819)條:"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據此,安南兵亂發生於十月壬戌。《舊唐書·憲宗紀下》對該事件時間的記載與《新唐書》相同。但《資治通鑑》卷二四一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條記載有異:"冬,十月,壬戌,容管奏安南賊楊清陷都護府,殺都護李象古及妻子、官屬、部曲千餘人。"《資治通鑑》比兩《唐書》多了"容管奏"三個字,則十月壬戌是容管奏疏到達長安的時間,而不是兵亂發生的時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四年條載:"(十月)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爲安南都  相似文献   

8.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是歲(元和十一年,816),(黄洞蠻)復屠巖州,桂管觀察使裴行立輕其軍弱,首請發兵盡誅叛者,徼幸有功,憲宗許之。"據此,元和十一年裴行立已在桂管觀察使任上。然而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訾家洲條載:"元和中,裴大夫創造亭宇……有大儒柳宗元員外撰碑千餘言,猶在。"本條"裴大夫"三字下注"名行立"。柳宗元所撰碑,即《桂州裴中丞作訾  相似文献   

9.
《宋書·符瑞志中》:(鳳鳥)"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常’,夜鳴曰‘保長’"。按:例言鳳鳥諸種鳴聲之稱謂。《太平御覽》卷九一五引《韓詩外傳》:"昏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章’,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説苑·辨物》:"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飛鳴曰‘上翔’,集鳴  相似文献   

10.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元和初,邕州擒其别帥黄承慶。"據此,陽旻由唐州刺史轉任容州的時間在貞元十年到元和初之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一年(816)七月條:"戊寅,以隨州刺史楊(按:"楊",據《新唐書》陽旻本傳應作"陽")旻爲唐州刺史,充行營都知兵馬  相似文献   

11.
<正>陳尚君先生《全唐詩補編》問世後,唐詩逸句已罕有孑遺,倘欲進一步搜輯全唐逸詩的話,多有賴于新文獻資料的發現。職是之故,珍稀版本、域外漢籍等都得到了學界的密切關注。~①那麼,習見的傳世文獻中,是否可能還有唐人逸詩的存留呢?筆者在研究《白氏文集》編次義例的過程中,偶然查考到《大明一統志》中載録了幾則白居易逸詩~②,以此爲契機,筆者逐卷調查了《一統志》中唐宋逸詩的留存情况,共輯得唐人逸詩7首又12句,而兩宋逸詩包括完詩及殘句則有276條之多。  相似文献   

12.
新乡市博物馆所藏《孙壁造像碑》原以为是唐碑,但作者认为该碑阴下半部分为宋代重刻。碑文对唐代邮驿及宋代的户籍制度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3.
黄清发 《文献》2001,(2):11-14
近日于《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读到两方僧志,一方编号为贞元111,另一方编号为会昌034,前者志题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并序》,后者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  相似文献   

14.
李致忠 《文献》1999,(4):69-75
右影印宋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一卷,唐女诗人鱼玄机撰.鱼玄机(844?-868),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里家女,即出身于城市平民.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6)
<正>2011年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曾拍出一册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本《钜宋广韵》,系从日本购归[1],至2012年又重新拍出,引起国内古籍藏家及版本专家的强烈关注。但此书的刻年或认为是南宋中期,或认为属南宋宁宗或理宗绍定(1228~1233年)间,笔者不揣谫陋,略陈管见,就教于方家。经考察,笔者认为此本当为南宋乾道刻本,刻在乾道五年(1169年)之后的数年间,与黄三八郎本刻年相接近,而非南  相似文献   

16.
吕华明 《古籍研究》2000,(2):100-105
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写作时间,是我们研究李白生平非常关键的课题。在自荐表中,他明确地自述了自己作表时的年龄:“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五十有七。”唐人碑传序跋提及李白生年多言神龙。李阳冰《草堂集序》云:“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神龙视,潜还广汉。”宋代  相似文献   

17.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據此,欽、横、潯、貴四州由陽旻收復。《元和郡縣圖志·嶺南道三》載邕管經略使:"管邕州、貴州、賓州、澄州、横州、欽州、潯州、巒州。"陽旻時任容管經略使,而欽、横、潯、貴四州屬邕管,  相似文献   

18.
宋人曾慥所编《类说》是一部重要类书,由于时代较早,其引文具有比较高的文献价值。其中引唐人孟启《本事诗》数十条,除了在文字上能校正今本《本事诗》的脱误之外,尚有多条不见于今本,而《类说》钞宋本五十卷较今通行本所引《本事诗》又多出数条,亦不见于今本《本事诗》。其中出现的新材料可以为判断这些多出文字的归属提供重要的证据,证明应当是处常子《续本事诗》之佚文,而非《本事诗》文字。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省图书馆善本书库中,珍藏着一部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典籍丛书——宋版《碛砂藏》。《碛砂藏》是大藏经的一种。藏经的雕印是和佛教的传播、盛行密切相关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广泛地发展,隋唐时进入了鼎盛时期。九州大地,普建佛寺,造像译经,蔚成风气。据《玉芝堂谈荟》卷十五记载:“(隋)大业中,佛经译成汉文的,已达六千一百九十八卷。隋文帝享国二十四年,写经四十六藏,达十三万  相似文献   

20.
<正>時間和空間是人類認知世界、交流信息的基本框架,也是語言系統需要表達的重要内容。人類對於空間的感知和分割更多體現在人類語言中的各種名物及其關係,對於時間的認知更多體現在語言中表述各種存在物的動作行爲、狀態屬性及變化的謂詞和句子。無論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還是無數個體的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事件存在或發生的方式都與時間有關。一般而言,日常交際中的一個句子陳述一個事件,事件的主要内容即是某個存在物的動作行爲或狀態屬性及其變化,這些内容都體現爲時間維度上的一個過程,因此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