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1期刊出曾维华先生《司马迁生年新证》一文,对史学界所持司马迁生於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及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二说作详细辨析,认为当定武帝建元六年,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
关於司马迁的生年问题,历来争议颇多。目前主要集中为两说,即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和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经对有关文献记载仔细研读、分析,以及逻辑推理,可认定司马迁出生的时间在其父司马谈掌“天官”之职以后。由此,进一步确证司马迁出生於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是正确的,而认为司马迁出生於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则是失察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生平管见崔抗生关于司马迁的生平问题,至今并没有一个定论性的表述。原因是司马迁的生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要想搞清司马迁的生平。必先弄清他的生年问题。对于司马迁的生年,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以王国维(即王静安)为代表的看法,认为司马迁应是生于...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认为,《史记》乃司马迁本人自命名,此说有误。赵翼《陕徐丛考》、朱药《笥河文集》、梁玉绳《史记志疑)、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均有考证,并指出其错误,王国维举出(史记)中“凡七称‘史记’(实际应为十三称),皆谓古史也”还列举双人称“史记’一词皆为古史籍的例子7例,皆不指称(太史公书》。司马迁本人自命其书为《太史公书),见《太史公书自序第七甘)。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两汉人多因袭这个命名,称(太史公…  相似文献   

5.
《汉书·律历志》说:“《春秋》、《殷历》,皆以鲁纪①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故据周公、伯禽为纪。”引文的意思是说,(春秋)、(殷历)皆以鲁君纪年的原因,就是周纪年已经亡失f。周纪年亡于何年?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为秦所灭,前249年东周小国又为案所灭。至此周亡。包括周纪年在内的周王朝的历史档案皆为秦火所焚。由此可以知,(春秋)、(殷历)、(左传)等史籍的撰写年代都应在秦赢楚之后,传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其说不实,因为孔子“述而不作。”周纪年为秦火所焚。司马迁寻找同纪年只推到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  相似文献   

6.
商代是中国上古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商族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部族。根据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和其他史籍的记载,从商之始祖契至汤灭夏建立商朝前的先商时期,大体与夏代同时,先商时期商族(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和使用的考古学文化称为先商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学起源甚早,可追溯到几起年以前。但每当我们提起中国历史学的千源和发展时,首先会想起司马迁和他的不朽名著《史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自从《史记》的问世,中国历史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开始在中国文化史上放射出绚丽的异彩。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BC145年),卒于汉阳帝拾元元年(BC86年),生活于西汉王朝最强盛的时代。他一生的重要活动,大致与汉武帝在位时期相终始。司马迁祖上世代为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初期的太史令,其职责娃执掌天文星历、占卜祭…  相似文献   

8.
班固《汉书》的前半部多采自司马迁的《史记》,有些篇章几率是原文搬家,“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郑樵《通志总序》)。不过,他也并非一字不批地复写影印,其间抑或有多多少少的增添删利。然而,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字句变动中,披露了班固欧对《史记》正思想、核史实、究文字的主旨,宛如赵翼所言:K推移换之法,别见剪裁”(《甘二史札记》)。试以《陈胜传》(下称《传》)对《陈涉世家》(下称《世家》)的改动,权作全豹之一斑观。(一)、正思想众所周知,司马迁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寄予很高的热情和肯…  相似文献   

9.
史定其人其事,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的一文一表。一文为《南越列传》,一表即《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南越列传》只于篇末有一句“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为什么南越的揭阳令史定会“自定属汉”呢?这里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但司马迁论述简要,这方面没有说清楚。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则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封史定为安道侯兼揭阳令,是年三月乙酉日为其侯国元年。我查考司马迁所撰写的《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里面记载汉武帝封功臣70余人为侯,其中以县令因功封侯者,只有史定一人;而封侯又再兼任县令者,也只有史定一人。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汉武帝南平两越、统一南中国时,史定立下了特殊的功勋,是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否则以区区一县令归汉,是断不可能封侯的。司马迁与史定同是汉武帝时人,所以其史料记载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自从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有“江”的记载以后,江今为何水?历来众说纷法。本文认为,从狭义来说,牌河江即今北盘江、盘江,广义指今北盘江起的珠江。一、样可江——北盘江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东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皆说:“夜郎者,临样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夜郎所有精兵可得1一余万,,浮船样订江,出其不意,此制粤一奇也。”西汉番阳(今江西部阳)县令唐蒙“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榨关(今四川汉流东南)入,遂见郎候多同”。后来,唐蒙“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今四)I;宜…  相似文献   

11.
刘新光 《史学月刊》1999,(4):111-112
东汉班固(32—92年)断代为史,所著《汉书》于《高帝纪》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是《汉》不言汉高祖名字。又西汉司马迁(前145一约前86年)通代为史,所著《史记》于《高祖本纪》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是《史》不言汉高祖名,而言汉高祖字季。其言汉高祖名者,唐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引东汉荀悦(148-2O9年)曰:“讳邦,字季”,南朝宋裴《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东汉末应劭《汉书音义》:“讳邦。”然则及唐,司马贞《史记高祖本纪索隐》进而指出:“《汉书》:‘名邦,字季。’此单云字…  相似文献   

12.
27、庐山军官训练团庐山,临江拔地,峰险瀑奇,云遮雾锁,神秘莫测。自从司马迁将中华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的足迹与庐山的名字同时写进《史记》之后,无数古代名人(主要是文人墨客),驾一叶扁舟,辗转千  相似文献   

13.
熊剑平 《文史天地》2012,(12):34-37
陈平(?~前178年),陈留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曾多次行间建功,是一位善于使用离间计的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奇功。  相似文献   

14.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上起共和元年(前841),下迄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谱列365年间的历史变化。《年表》中的诸侯次序显然经过司马迁的精心考虑,它之所以与《世家》的顺序不同,源于司马迁采取了表面有异而实则相辅相成的排序标准。详考《年表》的文本内容,会发现《年表》与相关《本纪》《世家》在多方面呈现出同构性。以《年表》为基础,司马迁在相关《本纪》《世家》中"嵌入"了大量叙事文本,对这类"嵌入型文本"的详细分析不仅可以促进《史记》编纂过程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司马迁关于"十二诸侯"的历史叙事主线进行考察。在结构、文本与叙事的视角下,《年表》与相关《本纪》《世家》的关系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80年以后的数年内,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领域比过去更为广泛。建国以来专家学者对司马迁首创经济史传、对司马迁经济思想、对司马迁治生经营之道和经商艺术、对司马迁经济地理思想、对司马迁经济思想产生及其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其经济思想中提到的求富不能盲目追求利益而是应该与德义并行的观点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司马迁的社会身份,有些人认为司马迁仅仅受过腐刑,有的人认为司马迁只担任过宦者的职务,有的则认为司马迁虽是宦官,但不是一生中的主体,也与司马迁主要的功绩《史记》关系不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的开端,按照司马迁的历史观,是以黄帝,帝顓顼,帝喾,帝尧,帝舜的五帝时代(《史记》篇首《五帝本纪》)为其肇始,是信史乎?还是古史传说,千百年来,古今史家对比议论颇多。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十圣”酒圣:杜康,夏朝一个帝王,传说为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其为圣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60,(6)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诞生2105周年纪念,他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公元前86年(昭帝始元元年)(—作前一三五年——前九三年,此从郑鹤声司马迁年谱).今陕西韩城县人,他所著的史记,不但是我国第一部最大的著作(一三○篇,五二万六千五百字),更重要的是他首创通史体裁,系统的叙述了我国自黄帝到西汉武帝时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历史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思想的时代特色许凌云一研究司马迁思想的时代特色,是客观评价司马迁思想的需要。因为一种思想和学说的价值势必从其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中去寻找。从司马迁思想研究的现实状况而论,弄清这个问题也很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客观评价司马迁思想的学术意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