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国国旗可追溯到1895年,孙中 山组织兴中会之际。在2月20日于兴中会香港乾亨行本部举行的会议上,孙中山决定以陆皓东设计蓝底、中置一向四周射出叉光的青天白日旗取代满清之黄龙旗,作为广州起义的旗帜。陆设计的旗帜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少不一,缝制者看不懂,不知如何缝制。孙中山为此作了一番解释:旗底蓝色,以示青天,叉光代表12个干支,应排成12个。孙还在一张明信片上手绘了青天白日的比例尺寸。以后的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就是按陆皓东设计、孙中山确定的比例尺寸制作的。可惜,广州起义国杨衢云运送时间差误和泄密而失败,陆皓东等被捕殉难,青天白日旗当时未能使用。 不过,1900年10月的惠州三洲田起义和南洋各埠创立中和堂,都是使用的青天白日旗。 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再次讨论中华民国国旗的形式。孙中山主张采用青天白日旗,以纪念历次武装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2.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定为海军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旗易帜,国旗改定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旗被定为党旗,成为中华民国正式的官方旗帜。新疆民国时期铸造的铜元有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旗两种旗帜的图案,五色旗图案的铜元是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28年(民国17年)改旗易帜前铸造的货币,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国旗可追溯到1895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之际。2月20日香港中环坍顿街13号乾亨行兴中会本部举行的会议上,孙中山决定以陆皓东设计的蓝底。旗中有向四周射出叉光的青天白日旗,取代满清的黄龙旗,作为广州起义的旗帜。陆设计的旗帜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少不一,缝制者看不懂,不知如何缝制。孙中山为此作了一番解释:旗底蓝色,以示青天,叉光代表12干支,应排成12个。孙还在一张明信片上手绘了青天白日旗的比例尺寸。以后的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就是按陆皓东设计、孙中山确定的比例、尺寸制作的。可惜,广州起义因杨…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枚十分罕见而又珍贵的银质纪念章,自它诞生至今适逢60个春秋。纪念章的外形为:梅花与五角星图案相交叉组合而成。中间镌有“青天白日徽”,俗称“十二角星”;围绕青天白日徽外环铸有“青年军编练总监部东南分部”的篆体文字。在五瓣梅花的图案中分别印有一个“V”字及“捍卫国家”的字样。此章造形别致独特,设计严谨,含意深长。青天白日徽最早是“兴中会”旗上的标徽,后成为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的象征。20世纪20年代后青天白日徽被采用到国民革命军的帽徽上。国民政府在1928年12月将青天白日徽定为“中华民国国徽”。把青天白日徽镌在该纪念章上作为主体图案,意示青年军编练总监部直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导。梅花瓣中的一个“V”字寓意胜科五角星中的光芒射线显示青年军全面出击,保卫国家,所向无敌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张加龙 《文史月刊》2010,(12):59-61
<正>当前,中国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国共两党关系空前紧密。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人们对国民党的关注度也迅速提升,但在一些影视剧和新闻报道中,却把国民党党旗——青天白日旗,与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混为一谈,下面结合有关史料来澄清一下这种模糊的认识和说法。  相似文献   

6.
李纾 《史学月刊》2001,3(6):123-127
李晓生所遗手稿以补录形式记载了辛亥年间同盟会员在伦敦活动的数事:孙中山亲绘青天白日国徽且坚持采用青天白日旗、会员杨笃生投海自杀善后、吴稚晖说服孙中山撰文通电推袁、孙中山与吴稚晖因拟调解电而起争执以及李晓生本人在伦敦的活动等。手稿所录数事补充、丰富了现有文献对同盟会过英会员在这段非常时期的活动记载。  相似文献   

7.
张炜 《湖南文史》2010,(5):33-33
青天白日旗原是孙中山早年的亲密同伴陆皓东为兴中会所设计,计划在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中使用。起义流产,陆皓东被捕遇难,成了“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此后孙中山参与发动的历次起义打出的都是这一旗帜。至于取义,他解释说:“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著于赤帜,亦为三色,其主张之理由尚多。”  相似文献   

8.
<正>青天白日旗原是孙中山早年的亲密同伴陆皓东为兴中会所设计,计划在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中使用。起义流产,陆皓东被捕遇难,成了"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此后孙中山参与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倾向,分野鲜明。每天清晨,校园里升起的旗帜,就有米字旗、星条旗、青天白日旗……还有的学校什么旗也不升、不挂。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开始,就有三所中学的校园上空,每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就是香岛中学、汉华中学、培侨中学。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各自首都同时(我国为16日上午10时)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同年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1978年12月31日,台湾在华盛顿的双橡园“大使馆”降下了青天白日旗,在美国14个城市的“领事馆”也同时关闭。1979年1月1日,原中国驻美联络处正式挂牌为  相似文献   

11.
……白青天白日旗到处飘扬后,各界均纷纷组织工会,以谋业务上之发展。惟杭垣新近由名妓金翠英等组织一杭州妓界工会,实为工会中之创举。其组织原因,系浙省省党部妇女部所指导……于十七日在省党部召集拱埠各妓女列席。自长三以迄土娼,到者不下数十人。先由主席向各妓演说召集宗旨,  相似文献   

12.
民元国旗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旗往往是一种精神、思想或主义的象征。民国建立前后,围绕采用什么样的旗式作为国旗,曾有一场严重的斗争。武昌首义的湖北革命党人主张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主张以青天白日旗作为国旗;而聚集在上海的革命党人宋教仁、陈其美等与一些立宪派人士,则议定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作为国旗。最后,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并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令施行。国旗主张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也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侧面,为我们认识民国建立前后的政治格局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1951年10月,在韩国巨济岛上美军宪兵司令部的监狱里,有三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成立了一个地下党支部,领导了一场令敌人胆战心惊的爱国斗争。当时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的81名“刑事犯”,都是美军从巨济岛第86号战俘营抓来的“暴动分子”,罪名是我们在10月9日晚上“带头挑起了一场大规模流血斗争”。而事实真相是美方唆使我被俘人员中的叛徒在10月10日那天升起“青天白日旗”,企图以此证明中国战俘都心向台湾是不愿回大陆的。  相似文献   

14.
文达 《文史月刊》2008,(12):37-37
1937年秋,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许多指战员对红军戴上青天白日帽徽不理解,抵触情绪挺大。针对这个问题,一二O师师部在陕北的庄里镇举行了团以上的干部会议。  相似文献   

15.
王永平 《文史博览》2005,(10):62-62
这是一枚十分罕见而又珍贵的银质纪念章,自它诞生至今适逢60个春秋。纪念章的外形为:梅花与五角星图案相交叉组合而成。中间镌有“青天白日徽”,俗称“十二角星”;围绕青天白日徽外环铸有“青年军编练总监部东南分部”的篆体文字。在五瓣梅花的图案中分别印有一个“V”字及“捍卫国家”的字样。  相似文献   

16.
正林森车祸受重伤1943年5月12日上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准备前往重庆国民政府大楼出席加拿大新任驻华公使欧德伦(有说是挪威公使)递交国书的仪式。清晨,林森洗漱完毕,用过早餐后,即开始更衣。林森穿上一件八成新的蓝士林长袍马褂,足蹬布鞋,肩上斜披了一条红色丝质绶带,又佩戴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一切整理完毕,即登车出  相似文献   

17.
泸州市文物普查中,在市中区南郊原川南军区大礼堂、今大较场后的石台阶上发现“陆军墓地”四个大字、字体隶书,字径1米。四个字间距15米,排列在“慰忠亭”两侧。“军”和“墓”字离亭柱也是15米。(亭正面12米、4根大柱4.5米,亭内有柱10根)。“陆军墓地”字迹清晰,字面上由蓝花细瓷碗块镶嵌成凸形、远处望去、大有青天白日之感。 据《泸县志》载:“慰忠亭在泸南门外大较场,民国八年(1919年)滇军军长赵又新  相似文献   

18.
正满洲人统治中国,实施旗民分治两元体制,即以八旗制度统摄旗人,以省府州县制度管理民人。满洲人在崛起建国及征服全国过程中,掳掠大批汉人为奴,满语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即家奴)。在旗人中,汉人包衣占大多数。随着内务府建立,包衣被分别归入两个系统:上三旗包衣称"内务府属",为皇家私属,编为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下五旗包衣称"王公府属",为各王公私属。内务府上三旗的  相似文献   

19.
刘创 《文史博览》2014,(9):21-22
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军中最高级别的奖章,也是比军阶更让将领们眼红和羡慕的无上荣耀。因为这种勋章从诞生那天起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但历经近百年的时间只发出过209枚,而国民政府中的将军人数就有近两千人。相比之下,能获得一枚青天白日勋章比混成一个将军还要艰难得多,故尔极其珍贵,含金量极高。因此它在国军的军事历史中一直充满着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0.
徐渊 《钱币博览》2006,(3):22-25
“中华革命军义饷凭单”是辛亥革命时期以“同盟会本部”名义发行的筹饷票券。笔参与编的《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一书,收录有五元面值的该券一张。其正面居中为白日图案及交叉的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其上方为“中华革命军义饷凭单”名称.下侧为“五圆”面值.右边为“同盟会本部发行”。左边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月日押”字样,外绕花框,四角分别有“5”及“五”字面值数。背面为发行“要则”五条.内容如下:“本部为接济各地义军军需起见.特发行此义饷凭单,分百圆、五十圆、十圆、五圆四种”;“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可向新政府银行照数取换国币”;“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在本国内无论何处均可通用”:“本凭单得由所有转让与他人”:“本凭单发行时盖有三印为据。如未盖印及印迹不符作为废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