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苏共二十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多次讨论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于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再论》),合称"两论",对苏共二十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示了态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类形成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商榷(徐喜辰、胡 方恕)《历史教学》81—7评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历史观(卓天华)《华南 师院学报》81—4试评奴隶社会两阶段论和两类型论(詹义康)《江 西师院学报》81—4  相似文献   

3.
关于远古歌乐舞蹈的发展流变,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为完备的,要数《吕氏春秋·古乐篇》。在世界各民族与此同时的古老典籍中,还不曾发现象这样系统完备的关于人类早期乐舞艺术的历史记载。其宝贵的文献价值由此可以想见。兹据其年代顺序略加申述。  相似文献   

4.
1984。1一1984。11马克思恩格斯与1848一1849年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 (胡永树)《厦门大学学报》19名4一4马克思关于第一国际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 「(李珠燮)《延边大学学报》1984一3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徐炽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一4拉法格对帝国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 (楼均信)‘《法国研究》’1984一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五段 论”思想 (张树栋)《南京大学学报》1984一4关于世界通史的体系问题 (梁作斡陈远峰)《暨南学报》1984一4谈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起点问题 (叶询灶)《浙江师院学报》1984一4试论…  相似文献   

5.
综  论关于边疆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1期组织跨学科力量对中国边疆重大问题研究进行联合攻关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4期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赵永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马晓军《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第 2期试论中国历代王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方立军《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第 2期中国历史上有关民族事务的机构及其措施述略明 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第 4期论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西部政策李绍强《齐鲁学刊》第 2期隋唐四方馆、鸿胪客馆论…  相似文献   

6.
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章 -一与张鸿奎同志商榷(陈哲英)“社会科学》 81一1.有马、恩、列新的原始社会史分期法吗?(时沾平) “江西大学学报》81一1.摩尔根对家庭史研究的贡献(蔡曙光)《四川大学学 报》8卜一2.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几个问题(吴泽、丁季华)《历 史教学间题》81一2.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张亚芹、白津 夫)<<学习与探索》81一!.从历史发展阶段的三种提法看亚细亚生产方式(鲁 义康)《争鸣》81一1.从《春秋>>’’称人”之例再论亚洲古代民主政治(日知) 《历史研究》81一3.论罗马奴隶占有制的废墟:斗争的各阶级同…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人口学到家庭历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历史学界对于家庭的研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5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家庭历史学几乎是不存在的。虽然有些历史著述也论及家庭,但往往只限于一些上层社会的家庭,关于人民大众的家庭生活所论甚少。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家庭一直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这就长期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关于家庭(无论是当代的,还是历史上的)的理论和观点,实际上都是人  相似文献   

8.
关于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的思考 俞吾金学术月刊1994.7① 从多样性探寻规律一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庞卓恒历史研究1994.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杨耕 北京社会科学1994.4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刘忠世河北学刊1994.4 马克思的思路:“别无选择”导致“不可避免”一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思想透折及评波普尔的诘难黄学惠 姚军毅福建学刊 1994.2 关于马克思(历史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 冯景源求索1994.6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的体会卢烈红郑自文邹薇武汉大学学报 1994.3 论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以论导史论从史出(沈传经) 《新疆社会科学,1983一2论历史文明遗产的批判继承(林甘泉) 《中国史研究》l日83一2文史研究方法论(苏渊雷)‘学术月刊》1,83一5敬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霍俊江)(学习与探索》1,53一3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阶级斗争的几个向题 (徐泰来)《湘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时,《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时期黄河变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纷繁复杂的影响,这一课题长期为国内外从事历史地理和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所关注。随着议题的深入,学界关于黄河下游区域环境变迁的研究日趋精细化。然而,以单个湖泊的历史演变为视角来考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湖泊演变,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复杂互动关系的成果尚属少数。柏林自由大学贾长宝新著《从大野泽到梁山泊:公元12世纪末以前一个黄河下游湖泊的演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正式出版,可谓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读了陈国强同志《论人类的童年——群,兼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一文(载《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有些不同看法。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群”的含义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学说的批判继承关系。发现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是摩尔根,而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相似文献   

13.
清代乾嘉考据学家王鸣盛的考史著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主,但其中也穿插一些史论内容。或先考证史实,然后对其议论;或直接议论历史人物和评论历史事迹;或以述代论,因此构成了《十七史商榷》“史”、“论”兼俱的特色。其中,评骘各家书法义例和品评历史人物是其重点。本文拟对王鸣盛品评历史人物的特点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王廷相历史思想的几个问题王培华王廷相是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没有专门的历史著作和史学著作,但他对历史的认识确实有卓越之处。如他对历史之"势"、"人之理"、人类之起源与进化等问题的论述,值得我们去进行考察。一、论历史之"势"王廷...  相似文献   

15.
彭树智先生是中国世界史学界"文明史观"的主要建构者之一,"文明交往论"是其文明史观的核心内涵。他认为生产力和交往力是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总动力,文明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人类的文明交往孕育了四种文明形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文明交往的总特点是自发性向自觉性的演进;文明自觉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普遍诉求,而文明自觉的落脚点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评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外三篇)》王子今张荣芳先生著《秦汉史论集(外三篇)》1995年11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秦汉史论集(外三篇)》集合了张荣芳先生累年研究的成果。其中《关于秦末大起义的性质问题》、《论两汉的“公田”》、《论两汉太学的历史作用》以...  相似文献   

17.
<正>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自出版以来,广受赞誉。笔者一直较为留意关于中国历史的通论性著作,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通""论"结合,卓见纷呈,正好满足了笔者的这一需求。时隔多年,再次翻阅,现将几点读书笔记分享于下,以备同仁一晒。  相似文献   

18.
人类精神觉醒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我们邀请五位教授,就有关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刘家和认为:《史记·三代世表》不包括三代先公和周厉王以后的周天子,这说明它所注重的不再是邦而是真正起作用的王朝。在总结三代历史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视为类本质相同的人,认识到人的本质具有二重性,这二重性导致善与不善之间的转化,进而推动着历史的进展。公羊家则把具体的“三代”演化为“三代”周期,认为历史是断与续、变与常、一与多的统一。三代反思反映了历史意识的觉醒。晁福林认为:从思想萌芽到精神觉醒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是从“浑沌”的状态中化育出来的;人类精神觉醒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古至今人类总是处在不断的精神觉醒状态之中;人类精神觉醒又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精神觉醒与精神枷锁的形成往往是同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类精神觉醒以及思想解放的进程永无止境的原因之一。杨适认为:考察人类精神觉醒问题不应局限在所谓“轴心时代”,人类的觉醒绝非一次性的动作,事实上是总在改进着的,到了世界史的近代和现代,这种发展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这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新学说,即把关于人的自觉的新发展逐步推进到世界范围和全体人类。杨共乐认为:人类精神觉醒不局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经历了这一阶段;也不只表现在哲学上,其他许多领域也有精神觉醒的发生。罗马的精神觉醒就表现在协调罗马民众之间关系的政治行为上,塞尔维乌斯改革就是这种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蒋重跃认为:承认历史是人文的,又是有规则的,这样,历史理性才会产生。变与常的统一是历史规则的基本内涵。先秦儒家承认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同时,又在历史的变与常以及变常统一的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一次突破。本刊特辟笔谈栏目,刊出五位的精彩论述,以飨读者。同时,热切盼望学界同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福山和他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与陈启能先生商榷张铭读陈启能先生在《史学理论研究》杂志1997年第3期上的文章《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很受启发。陈先生是学界前辈,文章功力深厚,深入浅出,洋洋洒洒几近两万字,实为近年来评价福...  相似文献   

20.
张海山 《沧桑》2008,(3):68-70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正确处理事关全局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有了初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毛泽东的发展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起点,也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