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9,(4)
这个炼鋼遺址位于南阳北关外文化用品公司仓庫的北面,是1968年发現的,面积約两万平方米,地面上存有很多烧土块、鉄块、汉代瓦片,并于去年发現一个鉄器。据汉书地理志記載,西汉时即在宛(南阳)設鉄官。又在后汉书杜詩传中說,杜詩在南阳作太守,創造了水排来鑄造农具,結果用力少,見功多,百姓称便变之。我們为了配合大办鋼鉄运动,特于1959年2月15日开始对  相似文献   

2.
明刀出土的数量很多,分布地区也很广;关于它的来源、种类、通行区域和鑄行的时期等,都是文物工作者所应該知道的。旧譜对此記載不詳,近年发現的材料漸多,彙集起来研究,大体上可以得出比較正确的結論。现在就个人所見到的,提出来供同志們参考,不当之处,还請大家指正。 (一) 来源:古代貨币,都是由人民日常习用  相似文献   

3.
張笈簡譜     
张笈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現实主义詩人,他的乐府、歌行,为历代人所称颂,到今天仍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安徽和县(唐和州烏江县)是張笈的故乡。根据前人的記載,在这里,有他的住宅、别墅、读书堂等遺迹;在这里,“白头田父”的口头上更长期地流傳着他的軼事。足見人民对詩人是热爱的。为了紀念詩人,特为他編写年谱。研究古典作家的作品,除了需要了解其时代背景外,还必須了解其生平。編写張笈年譜,也就是企图在这方面为同志們服务。今所发表的是簡稿,請大家指教。由于張笈生前沒有高官显位,他的事蹟,史书上記載得很簡略,而且还包含着  相似文献   

4.
《周禮》記載了“六詩”這一術語,但並未给予詳細解釋,後代解說紛紜,但迄今未有令人滿意的結論。本文旨在運用多學科綜合分析的方法,重新審視《周禮》這一記載,肯定“六詩皆體”說,探討興詩存在的可能性,並追溯興字本義及其發展演變。  相似文献   

5.
纂修官潘錫恩對清史《文苑傳》第一次稿有重大貢獻,但以前學界未有關注。潘錫恩在道光二年至三年間,纂輯了清史《文苑傳》的十四個正傳,幾達該書第一次稿正傳數量的三分之一,對該稿的成書意義重大。潘錫恩對《文苑傳》的論述也有重要貢獻,本文討論了他在詩學史和史學兩方面工作。潘氏幫助書寫了《文苑傳》詩學主幹,確立了以王士禎爲中心的順康詩學史論述主線,確定了《文苑傳》的詩學史記載開端,並延伸到雍正乾隆朝。在此過程中他强化了《文苑傳》所記清朝詩學特色,記載了崇宋詩潮流的興起。潘錫恩通過纂輯《谷應泰傳》等幾個傳記,建立了《文苑傳》的史學板塊,以《明史》纂修爲線索,凸顯了清代史學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全唐詩》卷八〇八收有慧宣詩三首、逸詩兩句,道恭詩一首。道恭詩和慧宣逸詩兩句都是貞觀十一年(637)唐太宗召見他倆並出示名貴袈裟時令他倆寫的詩。陳尚君先生考證:道恭應該是法恭,慧宣應該是法宣;同卷中另有法宣詩二首,兩者應該合并。這個考證有粗疏之處。雖然據不同文獻記載的同一件事顯示,道恭應稱法恭,慧宣應稱法宣,但有詩二首的法宣,卻不是應稱法宣的慧宣,這個法宣是活動在北齊的僧人,兩首詩應歸入北齊詩,從《全唐詩》中剔除。  相似文献   

7.
正《宋史》卷三二〇《彭思永傳》記載其"治平中,召爲御史中丞"。此處所言實誤。按:程顥在《彭公行狀》中稱:"留金陵歲餘,復召權御史中丞……今天子踐祚,正拜御史中丞。"(《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四)"今天子"指神宗,故彭思永在英宗治平年間爲"權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〇六治平二年(1065)冬十月甲寅條,對彭思永任命的原因有較爲詳細的記載:"翰林學  相似文献   

8.
從紀元前一千五百年奴隸主王朝——殷,直到十九世紀封建主王朝——清末,這三千餘年間,就記載文字的主要工具的發展史來說,可以分為三個文化時代: 先秦到漢晉:簡牘文化時代。魏晉到唐五代:卷軸文化時代。中唐到清末:雕板文化時代。现在把這三個文化時代的情况略述如下: (一) 奴隸主王朝殷的史官,曾利用動物遺體——龜甲和獸骨,作為記載文字的工具,卽所謂甲骨文,但在那時卽已進入簡牘文化時代了。甲骨文"(?)"字,和尚書周書屢稱"作册",標誌着殷周兩朝已使用了竹製的簡和木製的牘,作爲記載文字最主要最普遍的工具。西漢壁中書和西晉汲郡魏安釐王墓大量先秦簡牘的發現,曾引  相似文献   

9.
正然其間不能無疑。一是李戡原名飛,杜牧已言,但其并未任過西臺御史。二是詩題撰丞相,《善權寺古今文錄》卷六李飛詩前引李蠙《題善權寺石壁》詩,其序則載爲咸通八年(867)作,時李戡去世已三十年,何能復陪侍遊洞?後閱《寶刻叢編》卷一四引《集古錄目》載:"唐《遊善權寺》詩,唐義興主簿羊士諤撰,士諤門人李飛書。元和十三年刻。"羊士諤(約762—約821),有詩一卷存世,事迹詳《唐才子傳校箋》卷五。他在貞元元年(785)進士登第後  相似文献   

10.
<正>今存百首花蕊夫人《宫詞》,北宋熙寧間始見於文獻記載,當時被判定為後蜀孟昶花蕊夫人所作。今讀此詩,發現所寫多與前蜀王衍宫廷事相合,後研讀諸家論著,發現浦江清先生早在1947年就已對此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其结論是:"《宫詞》所咏為前蜀後主王衍之宣華苑事,可正名為《宣華宫  相似文献   

11.
正唐代史官韋述《兩京新記》已佚,後人1補甚多。有曹元忠據鮑崇城刻本《太平御覽》卷六五七1關於唐長安靖安坊崇敬寺石像的記載一則(《兩京新記》時稱之爲《西京記》)。此條記載爲:又曰崇敬寺有石像一軀,高五尺,製作粗惡,甚有靈驗。傳云是阿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新發現的定州開元寺塔題名碑記材料,結合正史記載,利用二重證據法對北宋定州就糧禁軍番號、駐軍數量、分廂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考證,認爲:一,真宗、仁宗朝定州駐紥的就糧禁軍有雲翼、忠猛、驍武、振武、武衛、神武六個番號,其中忠猛、驍武、神武番號正史不載其就糧禁軍性質,雲翼、振武、武衛番號雖正史有載,但每軍駐紥定州數量缺載,題名碑記記載的指揮數比正史多二十個。二,定州就糧禁軍馬軍人數是步軍人數的4.5倍。三,就糧神武、就糧武衛在1040年前就分左、右廂。四,康定、慶曆年間,定州就糧禁軍大量設置,其來源主要是由地方軍升爲就糧禁軍及直接招募,定州就糧禁軍很可能是以"都"爲單位進行編排居住。  相似文献   

13.
正《宋史》卷三九○《莫濛傳》載:"除湖北轉運判官。未幾,知鄂州,召除■,出知揚州……除■、大理少卿兼詳定司敕令官,兼權知臨安府。"按,宋代並無"直寶文閣學士"一職,《文獻通考·職官考·諸閣學士》載:"嘉祐八年(1063),英宗即位,詔以仁宗御書、御集藏於閣,命王珪撰記立石。  相似文献   

14.
《李渾金墓誌》是近年洛陽地區新出土的一合唐代墓誌,誌主爲初唐詩人李渾金,傳世文獻未見載。這篇墓誌所提供的有關李渾金生平事迹的諸多信息,對於研究其籍貫世系、仕宦履歷、交遊經歷、婚姻子嗣等方面有一定的文獻價值。特别是誌文中記載了誌主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春江眺望》,屬唐代佚詩,誌文還詳細交代了該詩的創作背景以及其在當時的影響。通過對詩文的解讀,我們可以借此瞭解初唐時期詩歌創作的相關社會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曹羽 《中华文史论丛》2021,(4):219-245+405
題壁是唐宋時期詩歌的重要傳播方式,長安城則給文人的活動交遊和題壁詩的創作提供了背景空間。唐長安城題壁詩遍及各坊的寺廟、家宅、衙署、驛站、酒樓等地點。參與創作的詩人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落第舉子、無名小吏,主要集中於官員階層。其内容記載了詩人不同的人生際遇,包括干謁應制、親友聯絡、遊賞山水等活動,抒發着作者的情愛相思、喜怒哀樂等諸多情感。是爲唐長安城社會生活的生動史料。  相似文献   

16.
王幼敏 《中华文史论丛》2012,(4):373-383,394
吴翌鳳(1742—1819)爲清乾嘉時期蘇州藏書家,以抄校古書聞名於時。他同時也是一個學者和詩人、詞人。吴氏大部分的詩文創作都輯集於其自編《與稽齋叢稿》中,該書今存有刻本和稿本兩種。本文對稿本與刻本、不同刻本之間進行了比較,對照蘇州各種地方誌的記載,對《與稽齋叢稿》的卷數、版本等作了考辨和論析。  相似文献   

17.
<正>《新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四年(819)條:"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據此,安南兵亂發生於十月壬戌。《舊唐書·憲宗紀下》對該事件時間的記載與《新唐書》相同。但《資治通鑑》卷二四一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條記載有異:"冬,十月,壬戌,容管奏安南賊楊清陷都護府,殺都護李象古及妻子、官屬、部曲千餘人。"《資治通鑑》比兩《唐書》多了"容管奏"三個字,則十月壬戌是容管奏疏到達長安的時間,而不是兵亂發生的時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四年條載:"(十月)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爲安南都  相似文献   

18.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是歲(元和十一年,816),(黄洞蠻)復屠巖州,桂管觀察使裴行立輕其軍弱,首請發兵盡誅叛者,徼幸有功,憲宗許之。"據此,元和十一年裴行立已在桂管觀察使任上。然而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訾家洲條載:"元和中,裴大夫創造亭宇……有大儒柳宗元員外撰碑千餘言,猶在。"本條"裴大夫"三字下注"名行立"。柳宗元所撰碑,即《桂州裴中丞作訾  相似文献   

19.
我們在已往的文献里,找到所謂耀州窰的記載有: 1.宋燒青瓷器,仿汝而色質均不及汝。(輟耕錄:陶錄) 2.出青瓷器,謂之越器……然極麄樸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老學庵筆記) 3.耀州陶匠創造一等平底淺椀,狀簡古號曰小海鷗。(清異錄)  相似文献   

20.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司馬芳殘碑》涉及西晉皇室先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通行看法是司馬芳即文獻所記司馬懿之父司馬防。本文以《殘碑》碑陰題名中杜幾(畿)的職銜爲線索,考證杜畿早年履歷,推定司馬芳擔任京兆尹的時間在漢靈帝光和年間,而這與文獻記載的司馬防的生平履歷相矛盾。故本文贊成施蟄存先生卓見:《殘碑》碑主司馬芳與司馬防並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