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今年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前夕,人民日报重新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对于保护好文物和自然遗产,对于在全党,全民中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怀、对于我们更好传承  相似文献   

3.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古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4.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思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域,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爱国情怀,已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重要象征,保护传承长城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融合绵延八千年玉文化、万里长城这两大中华文明传统元素,突出民族文化精神,代表了当代中国玉雕工艺技术最高水准,也是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玉文化与长城文化相融发展的最佳体现,是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成功举措,对进一步传承、弘扬岫岩玉根国脉文化,推动长城和玉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及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勇 《丝绸之路》2010,(11):5-10
<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更是一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为此在《人民日报》(2006年4月14日)上撰文指出:“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我们的经济和相关产品还不够发达,能够傲人和使外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已经成为在经济、政治之外的第三个支柱。所以我们必须统一认识,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认真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此之前,我国已决定基本上不再批准建立什么日,‘文化遗产日’是个特例,来之不易。今年6月10日,我们将迎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们要像办每年的植树节那样,搞一个上下齐动手、家喻户晓的文化遗产日。通过这个节日,要让社会普遍知道将优秀文化传统保留下来的重要性。”编修地方志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她见证、传承历史,弘扬先进文化,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曲同工、同途同归,应是地方志工作者的责任。为此本期特设专栏,精选数篇文章,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重庆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论文达数十篇,如冉洁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支持分析——以重庆市蜀绣保护的政策支持为例》(1),陈松《重庆梁平"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探析》(2),杨竹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以潼南双  相似文献   

8.
陈露 《神州》2012,(9):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丰富群众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述,分析"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知》同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规划,即到2010年,我国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从"文物"到"文化遗产"历史性转型过程的见证。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事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基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旅游》2015,(5):156
地名保护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符号,因为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沉淀下来的,充分汲取了当地的文化营养、精神营养。地名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片、精神生态符号。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已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还出台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以,将地名当做重要的文化工程,想方设法给予重要的法律和文化保护,给  相似文献   

12.
正要准确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客观认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状况,有几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第一,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这种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是传统在  相似文献   

13.
吴超 《黑龙江史志》2014,(24):27-27
由郝建平教授等撰著的《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一书,是目前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力作。该书第一次建构了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体系,并能密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加以论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刚 《民俗研究》2020,(5):5-12
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研究中,以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1997年《"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为核心的事件史梳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相较于前者,既有研究对《"代表作"计划》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关注仍显不足,对其与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相对滞后。就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演进史的全面抽绎而言,将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纳入过程性分析,并从特定的历史脉络出发进行系统性阐释,或可有助于学界进一步建构对于国际文化政策演进基本过程的多向度认知。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自成立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培训等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许蓉:亚太中心是根据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签署的协议,于2012年2月22日在北京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机构,担负着在亚太地区4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精神,实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的任务。按照教科文的能力建设要求,我  相似文献   

16.
日前,广州市召开2012年度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市长陈建华要求城建部门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他指出,城市弥足珍贵的是城市记忆。城建部门要珍惜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城市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和建设者。在城市开发建设当中,要把"有效保护、深入挖掘、合理利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保护好城市脉络和肌理,进行保护性建设,避免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的概念是1972年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首先提出,其产牛背景是现代社会基本结构发育成熟,社会历史、长期资源和文化内涵需要整合与概括。文化遗产理念是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更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历史文化、文化未来规律的表现形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味着对人类未来的理性选择,是富有前瞻性和发展性,可保证人类文化正确与合理的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有效结合的产物,其巨大的内在价值在时间坐标系里将与文化、自然、历史、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正中国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土司遗址"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年九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为此,本期特别推出"土司遗址申遗专辑",全方位解读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贵州海龙屯等三处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为什么是它们能成为中国遗留的众多土司遗址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应具有的突出而普遍价值有明确的规定。《土司系列遗产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在历史、考古、社会、民族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对土司制度及土司遗址的研究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理论体系中"系列遗产"的价值认知视  相似文献   

19.
受意识形态更迭和战争的影响,俄罗斯文化遗产保护历经波折,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国家保护体系,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也日趋重视。俄罗斯文化遗产保护传统上以文物修复和整体性保护为主要思想,以“国家保护”和“整体保护”为基本原则,中央与地方以及社会统一协调、共同保护,政府主要起指导和监管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民间组织和个人承担主要保护工作。俄罗斯对有关国际公约持审慎态度,走的是文化大国自信和自觉的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以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起点,文化遗产资源逐渐成为澳门地区的发展优势之一,文化遗产与赌博业、旅游业形成的综合体已成为澳门的"文化名片"。然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却无法回避,澳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由于缺乏实践的理论系统与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等原因面临瓶颈期。以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分析"怀旧旅游"模式在澳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实践性意义、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发现,澳门地区在利用历史文化标志构造"怀旧"场域以及区位方面拥有非常大的潜力。当然受限于游客的旅行时间、旅游地选择以及当地居民日常活动场所的选择,"怀旧旅游"保护模式开发规模不宜过大,且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价值优先;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怀旧旅游"保护模式适应性建设,需要从旅游者与在地公众两个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考虑,保证街区的"怀旧旅游"场域以及氛围营造能够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的开发需求;同时促进街区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