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民国时期,除了在南京建立起各中央政权机关之外,也设立了一些自然科学机构,地质矿产陈列馆就是其中之一。该馆最初是由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先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在北京建立的。1916年,他们在北京丰盛胡同成立了地质调查所,由丁文江任所长,为国家培养地质人才。他们还筹建地质陈列馆,以图普及科学知识、唤起民众对地质事业的重视。不久,陈列馆正式开馆。虽然最初它只设有岩石矿物、地层系统、煤铁矿产、金属矿产四个展室,但却是我国第一个以地质为内容的博物馆,在我国的地质科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921年,翁文灏担任地质调查所…  相似文献   

2.
翁文灏,字咏霓,浙江慈溪人,早年在比利时留学,学地质专业。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任教,并在北洋政府农工商部任技监、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1932年去南京,不久,国防设计委员会(它是资源委员会的前身)在南京正式成立,蒋介石亲自出任该会委员长,翁文灏任秘书长。1934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由翁担任主任委员。1935年翁兼河南焦作  相似文献   

3.
丁文江,字在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及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1936年1月5日病逝长沙。本馆馆藏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档案全宗内,近发现与丁共事多年、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所著追忆及悼念丁文江先生文章两篇。这一史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我国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的先驱,及其与翁氏之间的友情,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特选刊公布如后。  相似文献   

4.
翁文灏,字咏霓。20年代,曾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代校长。30年代后从政,先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行政院长等职。全国解放前夕去法国,1951年回国,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是中国地质启蒙学者之一,创立了燕山运动学说,曾任地质学会会长。他于1971年去世。13岁,他还是一个孩子,考中了秀才。那是最末一科秀才,延续了千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在新风渐劲的2O世纪初被吹垮了。十年之后,在比利时鲁纹大学,24岁的他获取了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博士。他的名字叫翁文灏,在本世纪中叶,这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陈谦平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88.9万字,325元翁文灏早年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1912年获该校地质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从欧美获得地质学博士之第一人,回国后长期从事地质与矿业调查、勘探工作,但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的家国灾难与山河破碎使其寝食难安。于是,他书生从政,知识救国,  相似文献   

6.
翁文灏(1889-1971年),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第一位系统科学研究中国山脉并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开发的组织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1971年11月27日,我国地质科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翁文灏逝世了。他在地质学学术上的排名,不亚于众所周知的李四光。 然而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头衔:国民党“行宪”后的第一任行政院长,他组织了国民党政府的第一届“行宪内阁”。为此,曾被毛泽东宣布为第十二名“战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称其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我们对国民党军政人员,有没有“爱国心”的判定,往往以是否愿意“回归祖国”作标准,而翁文灏,恰恰是在1951年费尽周折,趁着夜幕飞抵广州的。  相似文献   

8.
赵旭 《文史精华》2011,(7):54-58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各方面研究皆有贡献,并创造多个中国第一: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第一个撰写中国矿产志、编成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驹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主导发现及开采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  相似文献   

9.
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考古学科从酝酿到建立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其最明显的源头就是地质学。从19世纪70年代起,通过地质学著作的译介传播,古人类遗存及发掘等知识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史家知识资源的一部分。到民初地质调查所初建时,中国学人在思想和心态上已有准备,那时人类史前遗物的发掘通常由地质调查所的学者进行,不少人以为这正是地质学者应行之责。而地质调查所从事的考古工作,也为史学家提供了新知,开始引起史家古史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丁文江于 1912—1926年的 14年间,任过上海南洋中学教员、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 1930—1934年,他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教书育人 1912年,丁文江在上海南洋中学教书,用生物演化的观点撰写中国第一部动物学教科书,并调查了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地貌,考察长江由中江、北江、南江人.海走向;1921年丁文江在北大“地质研究会”著文,对于海岸线的进退速率予以评估,为古史工作者从事吴越文化研究提供了古地理古气…  相似文献   

11.
正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先行者,他和他的团队在短时间内将中国地质学提升到国际水平,使得这门学科在中国落地仅数年之后,就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丁文江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除了在地质学方面的贡献,丁文江凭借非凡的智慧和超人的精力,还抵达了他那个时代多个其他学科领域的制高点。与他同时代的温源宁,形象地称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翁文灏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对中国早期文物考古工作又深有影响。他不仅主持了周口店中美考古发掘等深有影响的考古工作,而且一手建立了中国考古学国际合作的范式。此外,由于翁文灏学术、政治上的声望和影响,他又在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许多重要文化学术机构兼任要职,参与决策了早期博物馆建设、战时文物搬迁等许多重要工作。他本人对考古研究也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曾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新中国诞生后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及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的翁文灏,是一个科学事业的组织者、一个历史动荡时代的忠诚建设者。虽然他一生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他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让人敬佩。他的诗词,就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生动反映。“愿为地学启朝暾”翁文灏在少年读书之时,有感于祖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立志救国,曾写下了“我虽年少知自勉,须扶衰弱佐中兴”的诗句。1909年翁文灏怀抱科学救国之志,考入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攻读地质学。191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相似文献   

14.
尹骐 《炎黄春秋》2000,(11):50-54
丁文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很有些名气的。他不但被誉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和翁文灏、李四光等共同开拓了中国现代地矿事业,而且广泛涉猎人文学科领域,对中国现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进行过积极探索,发表过大量论文,并因此成为颇有影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只是在解放后,他才被人们所淡忘,乃至完全被遗忘。  相似文献   

15.
《秘密调动神圣使命》文章中主人公刘庆生生于1930年,1950年7月太行二中毕业分配到共青团榆次地委工作,1955年3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原子能核工业的战略决策调新疆519地质勘探队工作,1958年1月调东北406地质勘探队任副队长,1964年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发展原子能核工业必须"安全第一,防护先行"的战略方针,服从组织调动,又由东北406地质勘探队调到同属核工业系统正在筹建中的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工作,先后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宣传部、人事处,中辐院附属医院等部门及单位工作,一直担任中层领导干部职务,于1988年退居二线,为他所从事的核工业33年光辉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文作者任瑞琴,1978年从清徐县城关公社北营大队应招到核工业部第七研究所(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从事铀矿工人矽肺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先后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团委、工会、党委工作部工作,任高级政工师、副处级组织员职务,于2011底光荣退休,为她所从事的核工业33年的光荣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代人相同的核工业发展事业和相同的核工业工作年限,让作者任瑞琴感慨万千,为之动容,同样的事业,所经历的不同年代、工作环境和阅历,以及从事核工业工作的不同历史背景,让作者任瑞琴更敬佩那些艰苦创业的老一辈核工业创始人,于是她以崇敬的心情将刘老讲述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民国13年(1924)10月,由刘季辰、赵汝均编著,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江苏实业厅印行的《江苏地质志》面世。是为江苏历史上首部地质专业志。《江苏旧方志提要》未收录。民国9年春,江苏省实业厅厅长张轶欧呈文国民政府农商部,请求派员调查江苏地质,农商部准行,并派地质研究所技师刘季展、赵汝均专任调查事宜。刘、  相似文献   

17.
距今两亿四千万年前的一种爬行动物,比人们熟知的恐龙世界还早一亿几千万年的贵州龙,其化石被国家地质陈列馆胡承志先生首次发现,那是三十八年以前的事。胡承志,旧中国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所)供职,时年仅20岁。解放后,地质人员分流,于1953年分到国家地质陈列馆,先在古生物组,后又在保管组工作。1980年7月,胡老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同年11月又应日本地下资源馆邀请,到东京参观访问。在本职工作上勤勤恳恳,成绩显著。多年来胡老习惯于潜心研究,默默奉献,很少表露于外,更不愿意新闻媒介宣传,因此,对…  相似文献   

18.
丁文江(1887-1936年),字在君,笔名宗淹,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留学日本、英国.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开创地质事业期间,他还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中国地质事业奠基者之一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工矿业生产的组织者,翁文灏始终关注新疆石油工业,他是新疆石油矿产的最早研究者、第一次新疆石油地质调查的组织者和20世纪40年代中苏合营独山子油矿的主要谈判者。  相似文献   

20.
李学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等。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