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鬼”玉考     
“鬼”玉是最近提出的中国古代玉材及玉文化研究中的新课题.是指《禹贡·冀州》所记的冀州属地及其北部包括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所产的玉材。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游牧、耕作、生活、繁衍的“鬼”部族及其近亲部族曾被载入史册。该地东萨彦岭和外兴安岭维季姆河等玉产地为其玉器制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石峁出土的126件玉器就是龙山文化时期鬼玉的珍贵遗产,其中的黑玉圭、璋等玉器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玉器。鬼玉(即石峁玉器)与所见贝加尔湖西南古文化玉器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源头可能不在贝加尔湖周边,而在其附近或距其不太遥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蒙古族—支古老的部落,其先民一直游牧在贝加尔湖周围。布里亚特蒙古族头饰作为其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风格,形成了与游牧文化相适应的服饰文化。一、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由来早在史籍中布里亚特被称为“不里牙惕”、“布茉雅”等。在2003年8月,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调查采访了鄂温克旗西苏木公社退休老人敦德格老人(79岁),他听上一辈老人说:在古代贝加尔湖附近住着一位叫巴尔虎巴特尔的人,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布里亚特,所生二子的后裔形成伊黑利德八姓、宝拉嘎德七姓,分布在贝加尔湖的北部和鲁吉、朱勒格河流域,以渔猎为生。次…  相似文献   

3.
澳洲北部的提维人(续)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1.提维人的婚姻与世隔绝的文化在拥挤喧闹城镇生活的现代人,已难以想象处于捕猎、采集阶段的人类及其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差异。而事实上,从事捕猎和采集生活的人们多以一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旅游》2015,(2):44-49
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塔朗加动物园,我与海豹在一起工作了30年.在此期间,我曾经∽次前往南极、数次奔赴南美、非洲和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研究这个种群海豹中不乏顶级的掠食者,但在我看来,它们更像一只只聪明而独立的猫。悉尼沙滩上出现了一只海豹!度假的人们尖叫着逃开,警察甚至已经做好了拔枪射击的准备。我赶到现场,看到一只南极豹海豹。近4...  相似文献   

5.
狗年说狗俗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中国的六畜中,狗与人的感情是最为亲近的。狗不仅能保护人类,还能帮助人类看护家园。在具有游牧、狩猎传统的民族中,狗更是受到人们的崇拜。  相似文献   

6.
辛孟轲 《黑龙江史志》2013,(15):127-127
鹿肉在上古时期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肉类之一。但到了清代,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滥捕滥杀,鹿资源大大衰竭,鹿肉也跻身珍贵食物的行列。在清代,鹿肉主要被用于三个途径:食用、赏赐和祭祀,几乎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鹿肉和鹿群资源的变化也警示人们捕猎活动要适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的历代民族大多都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几千年来保持古老传统,崇尚自然,这也是当地得以保持原始的自然环境和面貌的原因。天山自古以来就是历代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先后有塞人、月氏、乌孙、羌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哈萨克、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越是在这般有如神迹的自然景观中,人类愈是能产生敬畏之心,也愈加懂得如何以更纯粹、更和谐的方式与自  相似文献   

8.
在对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对遗址附近村落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老者进行与游牧经济生业模式有关的民族学调查与研究。调查包括游牧人群在生活中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如家畜的种类和数量、家畜性别比例、家畜繁殖和饲养策略、家畜年龄信息、利用家畜的方式、家庭消费量、屠宰方式、烹饪方式、骨骼的丢弃和利用、祭祀行为、狩猎活动和游牧与定居等内容;以及游牧人群杀羊、剥皮和肢解羊骨的方式。鉴于调查结果与动植物考古鉴定结果有吻合之处,本次民族学调查将对解释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蒙古社会结构中的豁脱或豁脱阿寅勒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随着当地经济结构的演变,沿边的南部蒙古地区,其豁脱或豁脱阿寅勒组织形式和游牧方式发生变化,有的甚至不复存在,而在喀尔喀蒙古地区和呼伦贝尔地方等地,因地区游牧经济的持续发展,豁脱或豁脱阿寅勒的组织形式和游牧方式仍然继续延续。  相似文献   

10.
该文是对美国学者狄宇宙所著《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进行的延展性评论。作者认为狄宇宙此作从游牧一般性的起源关注中国北方游牧势力的兴起,由此引生出南北互动关系的讨论,是从中原以外的视角作出的有益尝试,呈现给中国学术界以新的意义,特别是其揭示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互动所凸显的方法论意义,更值得中国学者在阅览的基础上去体验与分享。该文又对书中有关长城的描写并结合长城的地理分区谈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其逻辑关系应当是:生态环境决定文化和生活方式,文化和生活方式则决定族属划分,国家政治体由民族群体所建构,长城是(王朝、国家等)政治体军事攻防的产物,与民族(族群)、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并不产生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史编纂方式之一的全球史,因其对人类过往所持的全球视角,以及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彼此联系与交相互动的重视,极大丰富和深化了当今的世界史研究,使之更能满足全球化时代人们对一种新的全球叙事的需要。③然而,在人类历史进程日趋一体化的背后,却是各种地方主义诉求的此起彼伏,民族国家边界的打破虽然带来商品和人口的自由流动,但也造成  相似文献   

12.
谭志翠 《神州》2012,(1):144-14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关注身心的健康,而这一系列的问题与生物学的学习有很大关系。我们是众多生物中的一员,我们的身体构成与其它生物的构成相似,要想健康快乐地生活,就必须了解其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中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第一步,走好这第一步,学生才能更广更深地学习有关生物学的知识,才能健康地生活,因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就显现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母亲万岁》的人类性艺术魅力·《母亲万岁》避开了在人们看来可能的立意角度,比如回忆和歌颂西路军女战士蒙难的历史事实,传达对崇高和英勇不屈革命精神的敬仰,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等,而从全人类都可接受的母亲的角度切入,从而获得了更超越更洒脱的艺术魅力。母亲是无...  相似文献   

14.
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对早期游牧起源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研究表明,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三个地区都存在自身特色明显、畜牧业发达的遗存,但其中只有萨彦-阿尔泰地区可能已经转变成游牧经济,而内蒙古东南部和黑海地区在同时期可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游牧社会。欧亚草原地区各地早期游牧的起源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发展的,最早的游牧很有可能出现在远离发达农业文明且畜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带,而与发达农业文明毗邻且与之关系密切的地区游牧则产生的晚一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查文献资料、石刻碑铭及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回鹘汗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兴建了一批城市;与此同时,回鹘民族的居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过渡,这种过渡在漠北时期并没有完成,而呈现出一种半游牧半定居的状态;回鹘民族从游牧到半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回鹘路的开通、粟特文化、唐文化、回鹘汗国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变化为回鹘西迁以后文化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后来进入漠北地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是许多游牧民族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都是从这片苍茫的大草原走来的。这里,可能是至今还仍保留蒙古人传统游牧生活方式的最后的地方。初秋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几个同道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试图寻找游牧的蒙古族牧户。在呼伦贝尔腹地的新巴尔虎右旗(县)所属阿敦础鲁苏木(乡),寻访到巴尔虎蒙古牧人巴雅日图距中蒙国界十几公里的伊和日游牧点。我们在他的蒙古包旁,扎下露营的帐篷,纪实拍摄了巴雅日图和他的家人、羊倌近乎游牧状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初叶(明末清初),我国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黑龙江上中游的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的使鹿鄂温克人,共有十二个大氏族,他们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酋长是叶雷、舍尔特库等;另一支是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克河一带使马鄂温克部,是索伦部之一,  相似文献   

18.
俄国把贝加尔湖周围划分为贝加尔湖沿岸和外贝加尔湖两部分,前者指贝加尔湖之西的安加拉河中的上游和勒拿河上源地区,后者指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贝加尔湖周围是以尖圜底和圜底陶器为特征的文化区,我国现今东北和俄国远东南部则是以平底筒形罐为特征的文化区。尽管外贝加尔的东南与我国呼盟毗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人们还不懂得怎样开荒种地,只能靠采摘野菜野果充饥,靠捕猎禽兽度日。可是,雪花一飘扬,草木一凋零,禽兽一飞走,人们就很难得到温饱了。米利东阿普是位善良的神祗,他想:要让人类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最重要的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是春天,什么时候该播种。人类只要学会了耕种,有了收获,就可以冬有余粮,饿时得食,冷有衣裳了。只因自己身在天界,无法下凡。他左思右想,让谁作为自己的使者去凡间告诉人类呢?  相似文献   

20.
规划学者立足于"城市文化"的角度,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文化特色和融汇过程分析,对草原都城遗址的遗产价值进行重塑。通过元上都和国内外类似遗产的比较,凸显了元上都的价值特征所在。可以看到,元上都遗址所展现的城市文化,揭示了中国元朝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及其分别代表的农耕与游牧两个不同文明之间,在征服与同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交互影响与融合:见证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兼容并蓄的一种城市模式,并作为人类城市规划史上"二元文化"的杰出范例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