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件战国时代的带把陶杯,是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类似的器物在燕下都还不断有发现。陶杯为灰色,泥质较细,高约30厘米左右,腰部有环形的把,把口可容三指穿入。杯的造型纯朴、厚重,一看就是一种雾水的实用器物,外形有点象现在装啤酒的玻璃升。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2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田建文先生在山西侯马古玩市场偶然碰见一件造型奇特的陶器,外为罐形,罐内套一个陶杯,陶杯与陶罐之间中空.田先生断定此器具有保温功能,时代在战国早期,我们暂以保温陶杯名之.目前,这件器物已经被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收藏.因此前学界关于这类罐、杯组成的复合器物发现还不多,为让学界全面了解它的具体形制、制作工艺和保温原理等,促进学术讨论,现将这件器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6,(3)
陶属畏29.5、高28.5厘米南京幕府山六朝墓出士陶牛卓全畏4f).7厘米通高21,5厘米陶牛畏-24.6、 高14..5厘米 率箱畏20、矧18、 高14.5厘米章帕畏32.8厘米卓榆直徭16厦米南京石手周六朝墓 出土陶人像手京黄易6厘犬六朝墓lj川墓朝;1一5叽们){羹摹薰薰(l漂鬓爷铭寻锐福芝若治斌级定  相似文献   

4.
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陈列着一件通体镶嵌珠宝的金质三足爵杯。此杯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杯以立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颗;三象头顶立、卷算为足,金丝象牙围抱足两边;杯身錾宝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新郑县文物保管所在整理文物时发现1件七音孔陶埙,现介绍如下。陶埙保存完整,制作精细,外形美观,胎质坚密、击之有声。通高10、腹径3.3、底径2.6厘米。正面参列5孔,背面横列2孔,孔径0.4~0.5厘米,锐上一圆形吹孔,直径1.5厘米(图一、二)。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吕骥在《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一文中比较了西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7,(8)
<正>韩国首尔崇实大学教会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定名为"圣母玛利亚"的小型陶像(下文简称崇实陶像)。崇实陶像高7.2厘米,最宽约3.8厘米,厚2.8厘米,脱模合范而成。崇实陶像轮廓环绕以舟形背光,正面为高浮雕,居中为一妇人垂足端坐于莲台交椅上,怀抱稚儿,八名孩童分列两侧;背面为浅浮雕,虽然线条疏落,但可见交椅细节与诸子搭肩相携的背影(图一、二)。据崇实大学教会博物馆介绍,这件陶像由该馆创始人金良善教授于1950年发现  相似文献   

7.
广安县出土宋代窖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11月,广安县广福乡社员苏华平在莲花桥渠道边发现一器物露头,随即清理,结果是一处宋代窖藏。莲花桥位于城南2公里,窖藏在渠道的断面处,距地表1.8米,器物分别置于一陶坛和一铜盘内。陶坛高80、腹径60、口径22厘米,小形器置于坛内,坛底正中凿有一直径10厘米的圆孔,口沿上覆盖一块厚5、直径25厘米的石板;大型器有序的倒置于一长65、宽42、深12厘米,两端带环的长方形铜盘内,铜盘已被锈蚀。共出土器物三十八种八十余件。铜器  相似文献   

8.
蒲江发现后蜀李才和北宋魏训买地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四系青瓷罐1件,通高29厘米,底径16.5厘米,口径12厘米。双耳青瓷罐1件,高10厘米,底径4厘米,口径5.5厘米。豆青瓷碗1件,饼足,底径7厘米,高8厘米,口径18.5厘米。  相似文献   

9.
山东史前乐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德亮 《中原文物》2003,2(4):14-23
本文主要根据最近几年山东地区的田野考古资料,对发掘中出土的一些史前时期的陶鼓、笛柄杯、陶响器、陶(骨)哨、陶号角、陶铃、陶埙等乐器作了介绍,并就与此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精品鉴赏     
《文史春秋》2022,(10):30-33
<正>《壮魂花缸》作者:李人帡高70厘米,宽35厘米《硕果》作者:李人帡长28厘米,宽10厘米,高13厘米荣获2009年首届“中国一东盟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和和美美》作者:陈梅高28厘米,宽32厘米荣获2021—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四大美女》作者:闭宗庭高39厘米,宽20厘米荣获2016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相似文献   

11.
“临廷”瓦当,出自陕西华阴县,西汉时物。已故陈直先生所著《关中秦汉陶录》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均有著录。直径17厘米,文字竖读(图一)。《关中秦汉陶录》中对此瓦当文字仅有“笔画粗卤,文词未详”之语,未再加诠释。今试作浅释,并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出土珍稀文物──陶铃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民陈世杰于!992年元月在田间埋粪时距地表约50厘米处挖出3件文物:陶铃、陶纺轮、陶角状器各一件.其中陶铃尤为珍贵.形状似圆盘,细泥,红陶.直径9厘米,高5厘米....  相似文献   

13.
1973年春,四川乐山县斑竹湾出土了一具五代琉璃三彩(黄、绿、褐)陶棺(图一)。棺长81.5、前高(连棺盖)40.5、后高24厘米。棺座前宽29、后宽25厘米。棺身前宽27、后宽18厘米。出土时,在陶棺内装有骨灰与开元通宝铜钱。这陶棺显然是火葬后盛骨灰的葬具。在宋代四川的火葬墓是比较多的,曾在成都、绵竹等地区多次发现。其葬具或用陶罐或用木棺。  相似文献   

14.
老鸹仓遗址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面积约60000平方米,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的建设,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为13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揭露屈家岭化灰坑3座、房址1座、瓮棺4座,石家河化灰坑10座、灰沟2条、房址一座、墓葬2座及瓮棺4座。屈家岭化的出土物包括陶碗、豆、盆、罐、杯、纺轮,骨族、簪以及动物遗存等;石家河化的出土物包括陶碗、豆、鼎、杯、罐、网坠、纺轮,骨针,石斧以及动物遗存等。此次发掘为这两种化的分期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三年十月,折家坪乡陈家沟村一农民在修窑洞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墓内有一件瓷枕,送交清涧文化馆收藏。瓷枕长40厘米,宽17厘米、高10厘米,总体呈簸箕形,两面高,中间略底,瓷枕后面中间有径为一厘米的小孔。胎质为灰白陶,瓷质细腻,敲时声音清亮,釉色呈深绿色,枕  相似文献   

16.
李竹雨 《收藏家》2020,(10):33-40
14.清乾隆青花加金彩茶具组(图14)茶壶:高10.1、口径9.0、底径10.7厘米。茶叶罐:高11.5、口径2.6、底长7.6厘米。花口杯:高4.7、口径8.0、底径4.0厘米。茶托:高3.4、口径13.2、底径7.3厘米。该套茶具系海外回流的茶具,馆藏该套茶具包括了茶壶、茶叶罐、杯、把杯及盏托。在MaryStevenson Cassatt绘制茶桌旁的女人(Lady at the Tea Table)中可见此套茶具还至少包括了带盖奶壶,图中未出现把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禹州市梁北镇崔张墓地发掘出土一件陶熏炉。该熏炉质地坚实为泥质灰陶,整体有炉盖、炉身、炉盘和炉座四部分组成。盖直径12厘米,炉盘19.2厘米,底座直径17.6厘米,通高37厘米。该熏炉应为西汉时期作品。  相似文献   

18.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曾敬仪近年来,关于唐钱铸法问题,各家论述颇多,但都因不曾发现唐代钱范实物,所以尚无定论。有认为用翻砂法的,如唐石父先生的《开元通宝的铸法》(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8)》);有认为用"印范法"的,如孙仲汇先生的《开元通宝铸法探讨》(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和章国强先生的《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载《中国钱币》1992年第三期);有认为是"模夹铸法"的,如徐达元先生的《唐代钱模夹铸法初探》(载《陕西金融·钱币专辑(9)唐代钱币》);还有认为用失蜡法的等等。唐钱的铸法究竟怎样呢?今年9月20日获得一件新近出土的往形开元通宝残陶范后,笔者认为唐代仍存范铸法。此残陶范1992年8月17日上午出土于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唐代长沙铜官窑窑址保护区谭家坡子(该窑陶器以质地细腻、坚牢耐高温著称)。是被人做工取土时从距地面3~4公分深处发现的,与其在一起的是一些碎陶片。这件陶范质地细密、坚硬,断面呈灰白色,无使用痕迹。范残长3.85厘米,为半边圆往形,直径2.9厘米,半边周长4.6厘米,半圆柱外部左右两侧各有宽0.2厘米,深0.15厘米,长1.3厘米之凹槽,当是作捆缚固定钱范之用的。陶范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修复古代陶器时常会遇到大型陶器,破碎严重,断口圆滑等一些较难处理的技术问题。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出土陶鉴的修复工作,就是一例。 陶鉴原高约90、直径123、胎厚3厘米,是所见古代陶鉴中体形最大者。器型为直口圆唇、厚卷沿、约6厘米、腹部微鼓,下部内收,大平底。口沿立面划饰细线斜格纹,腹壁上下各饰一道印有横菱形回纹的宽带纹,腹壁中等距竖置三个环形耳。外表有四道弦纹。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辉县市孟电滨河湾小区工地出土一件"酒樽"铭文陶樽(HMBF6M7∶51),其为泥质灰陶,直口,平底,底饰三羊角神兽足,口径21.2厘米,足距18厘米,高16.7厘米,腹上下饰两道宽带装饰,腹部用白色颜料竖写隶书"酒樽"二字(为陶器烧好后再写字),字体潇洒秀美,颇有曹全碑书风,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图一)"酒樽"铭文陶樽的发现,对于汉代考古颇有意义:1.三足樽是汉代专用酒器。以往对这种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