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考古遗存就像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考古发掘是一层一层的进行揭露,考古学家是在一页一页的撰写历史。但是,发掘与"撰写"也有重要的区别,"撰写"是可以修改的,发掘却是不可逆转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发掘也是一种破坏,是"科学地进行破坏"。——刘庆柱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罗马尼亚考古学家经过长期的发掘和研究终于证明,罗马尼亚东部的锡诺耶湖在公元前六世纪曾是一盛产陶器的古堡。 早在一九一六年,罗著名的考古历史学家瓦西尔·皮尔旺在上述地区挖掘出了大量的陶片和陶  相似文献   

3.
<正>1968~1971年,英国考古学家安德鲁·乔治·威廉姆森(Andrew George Williamson)在波斯湾北岸伊朗南部地区展开了为期3年的考古调查~([1])。此次调查覆盖近1200处调查点~([2]),是对萨珊王朝和伊斯兰时期文明最重要的调查研究之一。调查所获标本分别由英国牛津大学阿什摩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和  相似文献   

4.
读天下     
<正>3D技术复原乌鲁克德国考古学家用3D技术复原了苏美尔城市乌鲁克,以纪念乌鲁克考古100周年,考古成果正在柏林国家博物馆展出。乌鲁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位于今天的伊拉克穆萨纳省,人类在此连续生活了5000年,公元前2900年最为兴盛,可能有5~8万居民在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据网络媒体综合整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聚落考古的实践,在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早在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和中国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时,已经有了聚落考古的萌芽。到了1928年开始发掘安阳殷墟时,已经大规模地揭露殷墟宫殿区和王陵区,实质上这就是在做聚落考古,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聚落考古的理念罢了。苏联考古界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学者批评传统的考古学"见物不见人",从1934到1940年,着手在乌克兰境内的特里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点展开: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2号发掘地点,对墙体及土窑洞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导论:景观的两面景观考古学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期,皮特里弗斯将军(General Pitt Rivers)在英国Cranborne Chase周边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就已经注意到了将考古发掘的成果融入到特定地区的区域背景中进行观察(Pitt Rivers 1987)。这种做法有时能够让考古学家避免过于关注单个遗址。到了20世纪,英国一个主要研究传统是将景观看作一种不断被改造的物质痕迹,即"真实世界的特征组合,包括纯自然的、半自然的和纯人工的存在",这些东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研究的(Roberts  相似文献   

8.
<正>土山汉墓位于徐州云龙山北麓、今天徐州博物馆院内,北魏以来一直误载为范增墓,多称之为"亚父冢",经过考古学家的清理发掘,其实为东汉彭城王墓地,包括3座墓葬(M1~M3)。本次公众考古活动项目的地点是2号墓,为土山汉墓的主墓,于1977年钻探发现,当时清理了墓道边的东耳室。1982年,徐州博物馆继续对2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封土至黄肠石,后来由省市文物部门共同发掘。2006年,在  相似文献   

9.
李浪林 《华夏考古》2002,(1):98-105
(编者按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为庆祝该系于 2 0 0 1年复办 2 0周年 ,举行了系列学术讲座。 2 0 0 1年 6月 6日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考古学家李浪林先生应邀作了题为“英国考古的政策、管理和操作”的演讲 ,演讲之后回答了该系师生的提问。李浪林先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考古学院 ,获硕士学位 ,最近又受香港政府的派遣 ,到英国伦敦博物馆、肯特郡政府和英格兰文物局等机构进修和考察 ,系统地了解了英国最新的考古政策、管理 ,田野考古发掘的方法和技术。今将李浪林先生演讲和回答问题的内容整理出来 ,以飨读者 ,相信该文对国内的考古政策、发掘管理和研究 ,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该文未经本人审阅 ,疏漏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10.
要闻速递     
《神州》2011,(16):6-9
秦始皇陵"百戏俑坑"博物馆将于国庆开放秦始皇陵博物院日前启动"百戏俑坑"考古发掘,但受制于遗址保护大厅建设进度,真正展开考古发掘要到7月份,普通游人要参观则需等到今年10月1日博物馆正式开馆。根据考古勘探情况,考古学家目前在秦始皇陵附近已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古大发现(增订本)》刘尊志主编齐鲁书社2019年10月本书是一线考古学家写给普通读者的公众考古学读本,取释疑、解谜、改写、补写、印证历史的角度,记述中国考古领域的32次重大考古发现——从窥探高原王国的秘密到发掘神秘的地下宫殿,从寻觅田野岩画到解读石窟雕塑……涵盖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通过一个个迷人的考古故事,展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黄洋 《大众考古》2022,(12):58-63
<正>民国时期,中国现代考古机构、学术团体相继建立,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掘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发掘同时,考古学家也及时在博物馆等空间将考古发现展示给公众。1931年2月21—24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考古成绩展览会”,展出殷墟小屯出土文物428件,  相似文献   

13.
郑州商代城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7,(1)
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奴隶制国家。根据《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从成汤建国到殷纣灭亡,商朝共经历了六百年左右(相当于公元前十七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安阳"殷墟"是盘庚迁殷以后二百七十三年的商代后期都城。但过去人们对商代前期三百多年的文化遗存了解得很少。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2,(2):106-110
《考古》2012年5/6月第65卷第3期水下考古学家詹姆斯·戴尔嘎多,十几年前曾第一个潜入沉船残骸并随后撰文将泰坦尼克号介绍给读者,此次在《泰坦尼克号考古》一文中,戴尔嘎多提及在2010年随一个新的探险队再次探访沉船残骸。文中从水下考古角度详细记录了与十几年前相比沉船残骸发生的显著变化。戴尔嘎多认为,泰坦尼克号最终将成为极具真实感的考古遗址。在《发掘Tel Kedesh(基低斯)考古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准"楚纪南城(含八岭山、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为加强遗址的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荆州市文物局委托荆州博物馆组织考古队,从2011年3~9月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岭山古墓群"中的冯家冢墓地(图一)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并根据勘探结果制订年度发掘计划。2013年4月,考古队又对局部区域进行了复探。现  相似文献   

16.
安阳的殷墟发掘,自从192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六十个年头了。其工作是伟大的,成就是辉煌的。提到殷墟发掘,不能不提到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提到史语所的考古组,就不能不提到考古组主任李济先生。李济是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要论中国现代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他是一个开山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正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许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3月出版,定价:28元。公元前2000年是个重要的节点,"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这是作者继《最早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好看的考古科普之作,从考古材料入手,从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炳华,著名考古学家。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到新疆从事考古,历时40年。发现、发掘了罗布淖尔古墓沟、哈密五堡、天山阿拉沟、呼图壁生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50年代,阎文儒先生率领考古队在洛阳涧河两岸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发现了东周王城遗址。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共25任周天子在洛阳为王。经考古勘探和部分发掘确认,东周王城位于涧河两岸,以东岸为主,四周有夯土城墙,占地约9平方公里。现在,东周王城遗址基本上湮没于现代都市建筑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