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情 《旅游纵览》2023,(16):126-128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数字文旅进入“蝶变期”,各地景区数字化旅游项目争先亮相,催生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泰山石刻文化作为泰山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开发关系到泰山文旅产业整体水平,本文将从泰山石刻文化旅游数字化研究背景及意义、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安娜 《黑龙江史志》2013,(17):231+233
泰山写意人物画就是以描绘泰山人物风情为主的水墨人物画,是泰山学院"美术学院泰山美术特色课程"之一,它旨在以泰山人物为创作题材,试图在泰山写意人物的教学和创作中,宏扬泰山文化,展现泰山人独有的勤劳与智慧。其选材以能展现泰山地方特色的题材为主,并且要适合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3.
《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泰山之阴则齐”。以海、济、淮、河为四界,以泰山为中心的这块大地,的确给我们蕴藏着引以自豪的泰山文化。以泰安大汶口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以龙山镇为代表的龙山文化。这是代表泰山阴阳东方先民的文化遗址。从泰安大汶口文化来看,当时泰山地区应是我国货币文化的策源地。夏代的货币文化是有所发展的,出现了自然物货币,那便是以贝为币。  相似文献   

4.
上古时期是泰山早期文化形成期,在整个泰山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封禅作为这一时期政治生活里的一件大事,固定在泰山这一物质性标志中,从而使泰山成为民族圣地,笼罩着一圈神圣的光环,也积极地推动了泰山文化的多维发展。系统的掌握不同的时代特征下泰山地位的变化,将会对了解早期泰山文化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信仰习俗的泰山石敢当,经传播移植到羌族聚居区后,其外部造型经选择变异后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集民族性、民俗性、历史性、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等于一身的羌族"泰山石敢当"。本文在对羌族"泰山石敢当"变异后的造型进行深描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试图揭示泰山石敢当传播移植后造型变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名山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学术天地,可以采取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方式.而泰山,作为一座驰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山,要探讨其名山特色,就不能忽视文化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中反复出现,通过各种符号和形象所获得并予传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艾略特说过:“可以从某一方面把某种宗教看成是某一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民族的文化.”(《基督教与文化》中译本第110页)泰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具有突出的宗教神学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宗教神学文化.但本文所着力论证的,不是泰山宗教的教义、教律和派别等,而是泰山宗教所体现的文化模式,是从文化学角度,“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马克思《论犹太人  相似文献   

7.
周郢 《民俗研究》2013,(6):61-67
泰山文化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次巨大转变。由于泰山国家祀典衰替,民间碧霞元君信仰兴起,促使泰山之上的活动主体由庙堂转向民间,由精英转向草根,民间力量实际主导了泰山文化的走向。故这一时期,堪称泰山“民俗山”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8.
关于宋代的泰山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陶莉 《民俗研究》2004,(1):120-128
对大山的崇拜,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但像泰山那样历史文化延续之长、宗教信仰影响之大,乃至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实不多见。因着这种历史的优势、文化的优势,作为泰山化身的泰山神,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其信仰渗透于各个社会阶层之中,以致影响着一代帝王、一介百姓。封禅大典成就着帝王的理想与希冀;而年复一年的朝山进香,则寄托着庶民的渴望与追求。我们相信,对泰山的信仰是自由的,尤其对平民百姓而言。香客来泰山,或许愿,或还愿,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9.
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 一语道出了一座大山和一位圣人的微妙关系。其微妙,就在于他们的相辅相成——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  相似文献   

10.
泰山坐落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它不仅自然风景雄伟壮丽,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数千年来无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泰山或祭祀、或游览、或研究,给泰山风景名胜区留下了丰富的风景资源。本文以泰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对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做出初步整理分类。同时,依据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泰山风景区三条游览线风景资源现状做出相应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泰山是中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山,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的攀登游览.从远古到近代,人们对泰山的旅游活动一直延绵不绝.本文旨在叙述历代帝王与文人名士在泰山进行的封禅祭祀和旅行游历活动,他们在赋予泰山丰富的人文气息的同时,也为泰山留下了石刻、庙宇等历史古迹,成就了今日泰山旅游的鼎盛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远古时期开始,泰山一带就已经是人类频繁活动的重要区域。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信仰。文章结合泰山古建筑,对泰山古建筑与宗教、民俗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16,(3):68-71
他们是泰山上最平凡的一群人,却也是泰山最伟大的守望者.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泰山,因为他们的点滴守护,得以保存和延续.他们是泰山护林员,而老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神圣空间、社会、地理和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泰山,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圣山之一和晚清帝国时期的大众朝圣地,是研究神圣与世俗界限及两者紧密联系的绝佳对象。民国之前,虽有少数精英将泰山看作全中国的文化符号,但大多数的老百姓却仍然将其当作地域朝圣中心;民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有意识地寻求营造一个中国的当代身份认同,泰山由此被选中为国家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5.
叶涛 《民俗研究》2017,(6):69-75
泰山石敢当习俗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泰山石敢当习俗相关的历史演变、海内外传播、文化内涵、非遗保护等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泰山石敢当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 较之中国的名山大川,所谓不一样的泰山,归根结底也是文化的差异. 不一样的泰山 对泰山的震撼与折服,使你发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 “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成千上万的登山者,寒来暑易,接踵比肩,用形而下劳其筋骨的艰辛备尝,考验着形而上精神世界的苦其心志.挥霍着体力和毅力,攀登不止,自强不息,无不为“凌绝顶”而“小天下”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7.
山曼 《民俗研究》2000,(3):156-159
袁爱国同志曾写过一本《泰山神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新近又有一册《泰山名人文化》问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表面上看,这两本书好像只是同样以泰山地域为区限,不能称之为姊妹篇.但我作为这两本书的读者,通读之后,觉得两书有比姊妹篇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1989年6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证书颁发仪式。泰山是国内首批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景区,更重要的是,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这一奖项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09,(10):62-67
1989年6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国家建设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证书颁发仪式。泰山是国内首批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景区,更重要的是,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这一奖项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20.
山岳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自古就是我国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的主题。对泰山的信仰与崇拜是源于自然崇拜,也是宗教信仰的一种,并与国家意识、社会价值观相连,是在自然环境、宗教思想、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培育并传承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