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庸错了     
木木 《南方人物周刊》2013,(21):114-114
金庸小说,我最爱《倚天屠龙记》。少时家里何部宝文堂翻印本,翻来覆去读了十数遍不止.纸页破碎.几欲翩翩而作蝴蝶。1994年三联正式出版金庸作品集前,宝文堂翻印的《倚天》、《天龙》、《鹿鼎》纸墨手感部属上乘,几能以假乱真,是一代人的温馨回忆。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是查良镛——金庸。  相似文献   

3.
赵剑楠 《神州》2012,(16):94-99
古来江湖侠者,素来出自不羁无法之徒,中华历史五千载,史中流芳之人皆为侠之大者;金庸的武侠里,可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花摘叶,跃马扬戈,英雄美人,傲啸江湖。论地位,金庸先生武林至尊的地位永远无法被撼动:论名气,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乃至与禽为友的独孤求败,哪一个不为天下人所知?在下不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叙事时常借助电影语言艺术,刻画具象场景,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同时加入多种镜头描写,增强其视觉化倾向,更巧妙简洁叙事。一系列影视技巧的融入,营造了一种别样风格和特色,展示了一种独有技巧和魅力。金庸作品艺术的成功,不仅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有着独特的写作风格、典型的人物塑造与深刻的哲学意蕴,同时背后也有其娴熟的写作技巧和独有的艺术功力。尤其是在叙事中融入了影视剧写作技巧,是金庸小说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高阳,无论作品数量还是作品知名度,都是与金庸齐名的华语作家.江湖传言"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然而,金庸先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高阳先生逝世二十载,墓木已拱.作品虽仍风行,其人却坛坟冷落,梅鹤凄凉,何也? 一、高阳生平 高阳,本名许晏骈,以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一生著作约90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其中《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博览·文化     
《神州》2004,(10)
金庸入川引骚动峨眉、青城要为其武术正名9月21日,金庸首次入川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活动并游览省内各大景区。对于金庸入川,峨眉和青城两大武术流派的侠客均表示,金庸虽然文采出众,但对四川的武术确实不够了解,他们呼吁金庸能够尽快在小说中为四川武术正名。乐山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键表示,作为四川武术界人士和峨眉派弟子,他愿与金大侠共话峨眉武术。他表示,  相似文献   

7.
金庸,原名查良镛,因写武侠小说,他将自己名字的最后一字一拆为二,用“金庸”作笔名。海外一位文学评论家说:“凡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金庸堪称是中国当代拥有读者较多的一位小说家。一、“喔喔啼”始龙山1924年2月,金庸出生于浙江省海宁袁花镇新伟村赫山房。赫山房共有面积4400平方米,四周高围墙。查氏赫山房藏书甚多,在浙北一带颇有名气。金庸一生下来,刚学会走路,就在书堆里打滚。当年金庸的祖父文清公因“丹阳教案”辞官回家,闲着读书做诗自娱。同时,他着手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900卷之多。…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文史博览》2010,(5):31-31
金庸有金庸式的幽默,他平时不动声色的谈吐往往会令人忍俊不禁。金庸金庸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曾有人问他:"你驾跑车超不超车?"金庸答:"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闻者无不绝倒。  相似文献   

9.
书与人     
《我看金庸小说》议论金庸小说的"金庸茶馆系列",一共出了10册,倪匡一人占了5册。他对金庸作品一部一部,一个人物又一个人物进行细读,"《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  相似文献   

10.
潘荣 《文史博览》2005,(8):44-46
金庸,香港文化界的擎旗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武侠小说家,被众多武侠迷奉为“武林至尊”;他笔下的那些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和可歌可泣的武林传奇,让全世界热爱武侠小说的人深深着迷。人们也许会很好奇:这位写尽了人间恩怨情仇的“武林至尊”,生活中的情感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金庸一生情路坎坷,历经了寻觅的艰辛和痛楚,终于领悟了爱情的真谛,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真爱。  相似文献   

11.
正电影《功夫》上映前夕,周星驰专程拜访金庸,打算向他支付版税。面对周星驰的到访,金庸感到很诧异,《功夫》这部电影他是有所耳闻的,但电影并不是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周星驰告诉金庸:"我在电影中用到了您武侠小说里几个人物的名字,所以需要向您支付版税。"作为畅销海内外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作品经常被出版、改编,收到  相似文献   

12.
傅国涌 《纵横》2013,(9):48-52
钦佩邓小平:“极可尊敬的大英雄”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查良铺(金庸)。在中共领导人中,金庸最想见的就是邓。“文革”时,邓小平被打倒,金庸与人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明报》的报道、评论和其他文章,常常流露出不平。  相似文献   

13.
赖展 《湖南文史》2012,(5):28-29
邓小平是金庸(查良镛)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内地最早的读者之一。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1973年3月,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并且对其爱不释手。邓小平的护士郭勤英曾说:“邓小平喜欢看的武侠小说,都是港台作家写的,像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邓小平都看过,看得较多的是《射雕英雄传》。”  相似文献   

14.
仉天聪 《神州》2013,(24):55-55
金庸小说一直以武侠的形式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其作品相比于其他武侠小说有着引人注目的独特之处,厚重的历史感就是金庸小说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如果从历史小说的角度来看金庸武侠小说,会发现,金庸小说中有着历史小说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薛京 《神州》2004,(10)
毛泽东创造了历史,而他们"创造"了毛泽东。前者的历史是已经载入史册的,而后者只是在画布上绘制油画。即便如此,画家也有足够的理由骄傲和自豪。自1977年起,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巨幅画像就以始终如一的神情注视着历史的兴衰。如今,这幅画像已被奉为一种图腾进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每年"十一"前夕,画像都要被刷白后重新绘制,也就是说,油画作者至今已进行了26次相同的创作。是谁在一遍遍地画着毛泽东?他为什么要一遍遍地画毛泽东?他为什么要一遍遍地画着形象相同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庸的同族宗亲,查济民和金庸(查良镛)一样,都出生在浙江海宁的龙山脚下。他们一个闯荡商界,一个耕耘文坛,都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查济民只比金庸年长十岁,但论辈分,查济民是金庸的祖父辈。不过,两人见面时常以“查老”“小查”互称,亲情之中更多的是异地相逢的乡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17.
在诸多作品畅销中国大陆近10年之久,培养起众多武侠小说爱好者之后,金庸在这一年修得正果,被奉为文学大师。1994年,连续发生的3件事标志着金庸登堂入室,成为殿堂级人物:一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给本科生正式开讲金庸,同时北京大学授予金庸  相似文献   

18.
隋静 《中华遗产》2011,(2):15-15
“福”——诸攀皆吉的总称,一遍遍写来总不厌倦。于是历史上有了无数版本的“百福图”,不同的书体、不同的书法风格,演绎不同的祈盼愿景,慢慢成了流传广远的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19.
王一笛 《神州》2012,(20):11-12
金庸的创作打破了以往通俗文学中"大团圆"的形式,在众多人物身上体现出一种孤独与疏离。金庸笔下人物的孤独感往往体现于其生活状态的孤独,内心体验的孤独以及生命本体的孤独三个方面,三个层面交织起来,使金庸小说产生了丰富的审美意味,同时也使武侠小说的内涵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湖南文史》2014,(7):50-51
达摩是否有其人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让我们见识了少林功夫的厉害,但小说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少林功夫到底是怎么来的还要到史书中去求证。 达摩又称"达磨""菩提达摩",被中国佛教禅宗当作开山祖师。但是,达摩是谁,生于何方止于何地、何时,却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