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儒学研究论略杨慧清抗日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的重要时期,也是儒学研究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复兴中华民族的气氛浓烈,各方面对民族文化及其主体儒学的研究因而非常重视。如贺麟当时所说:"无论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各方面的努力,大...  相似文献   

2.
郑必坚 《世界》2006,(12):4-7
在这美丽的金秋季节,以“中国与世界:和谐、和平”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召开了,我要向各位热心于研究“中国学”的朋友们表示敬意。我想建议各位朋友,研究当代“中国学”,应当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持续28年之久的快速发展,乃是一种和平的发展;13亿至15亿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复兴;今后中国还将长期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推动世界和谐。下面我想围绕这个主题,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冯雅仙 《沧桑》2014,(5):15-17
唐朝时期,儒、佛、道三教鼎立的格局形成。虽此时儒学式微,但实为儒学发展的承上启下。中唐儒学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成为我国古代儒学由魏晋南北朝的衰落时期向复兴时期转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唐儒学的复兴是宋明儒学复兴的基石。中唐时期的重要儒学思想家韩愈、李翱发展了儒学,柳宗元、刘禹锡推进了儒学,他们成为中唐儒学复兴的先驱,为中唐儒学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在21世纪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结晶,是深化认识"三大规律"、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表征,是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具有清晰的逻辑理路和严整的体系架构并呈金字塔式科学结构。金字塔的底面是由历史、理论、现实和经验四重逻辑构筑的理论背景;侧面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真意蕴和基本方略;顶点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根本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字塔辐射出的外层塔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民族复兴"论,就其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与"复兴"旨趣之明确组合的思想自觉形态而言,可以说形成于民国时期,大约在20世纪10年代末和20年代早中期开始出现,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渐风行全中国。但若溯其源头,恐怕还得从清末孙中山的"振兴中华"论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起。前者代表排满革命党人的汉民族主义之"光复"理想;后者则预示了后来立宪党人融合中国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语)之国族"振兴"愿望,它们为共同孕育这一时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学术界以他们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于民族复兴。首先,他们对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其次,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对国人最为关心的"中华民族有无复兴的可能"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无论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复兴案例,还是从其他国家复兴的经验来看,中华民族都能够实现复兴。复次,他们认为造成中华民族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自信心的丧失,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和树立民族的自信心。为帮助国人恢复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他们积极从事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的研究,同时主张对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进行改革。因为在他们看来,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与教育的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郑晓江 《古今谈》2010,(2):18-23
儒学是一种入世之学,是培育人格、提升世人之精神品质之学,也是实做圣贤之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如何适当与适度地恢复儒学教育,使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真正能够起到教化社会、提升青年学子之道德人格及境晃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以笔者组织的一次研究生教学活动中.恢复儒学讲会传统的实践为例,  相似文献   

8.
《历史研究》2021,(2):29-3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追求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有的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近代史研究》2021,(3):15-1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也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必不可少的现实基础以及建构这些基础的前提条件,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艰辛努力。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具有根本转折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与清末民初比较,五四时期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或"民族复兴运动"思想,而且这时所讲的"民族复兴"是包括汉、满、蒙、回、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非清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仅仅是"中华"亦即"汉族"的振兴,尤其是孙中山对什么是民族精神、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是对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腾飞 《沧桑》2010,(3):3-4
科学发展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入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入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转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大海中看得桅杆的帆船,是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珍视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与民族化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全球化的一个内在矛盾便是民族藩篱的打破与民族主  相似文献   

14.
伍澄  汪蓉 《神州》2013,(13):31-32
甘阳的《古今中西之争》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对文化问题的深刻思考。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说是在面对新问题时迈出的崭新一步,也可以说是深化改革开放进程的老一步。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当年文化问题大讨论当中的不彻底之处,重新认识甘阳这篇文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从对世情、国情、党情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把握中,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党要保持持久活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必须依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由此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高度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政治宣言,把民族复兴与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该怎样干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源自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深刻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反思中国史学的传统,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在说明一个真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然而,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成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有充分的战略准备,形成明确的执政方略,并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凝聚民众的纲领。新世纪党执政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作为近代墨学复兴的领军人物,就传统墨学的时代价值及其深刻内涵做了系统发掘和梳理.梁启超研究传统墨学的现代意义是:第一,复兴传统墨学,意在弥补中国传统学术之短处,以求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第二,复兴墨学,是对孔子儒学至尊地位的挑战和否定;第三,传统墨学的牺牲精神和高尚人格,可以成为挽救民族危机和重塑国民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