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牧 《收藏家》2006,(3):71-74
2004年在浙江杭州余杭区的星桥镇蜡烛庵东汉砖椁墓中出土一面画像镜(图1)。该镜直径24厘米,半球形大钮,连珠纹纽座。镜背有四乳钉将纹饰分成四区,布局为:一区(图2)立有一妇人,着长袍,挽髻,两手上举,一手举弓,榜题“贞夫”。边侧立有一女,下站有两女(人像较小,估计是为了表示主次关系)。一区(图3)站立一戴冠着袍男子,榜题“宋王”,一侧立有二侍从,榜题“侍郎”,边侧下方置一六博棋盘。一区(图4)中为楼阁建筑。楼阁中有一人。楼阁外一人牵着一马。一区(图5)两人举长剑,怒目圆睁的模样。外区一圈铭文“周是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  相似文献   

2.
<正>镜背铭文有产地、铸镜作坊字号,甚至是价格等信息是宋代铜镜的特点。此类铜镜的产地以湖州最为著名,湖州镜存世和出土数量最多,其他产地还有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成都、吉州(今江西吉安)、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学界对这类铜镜的称呼有“纪地镜”“铭文镜”“牌记镜”“商铭镜”“商标名号镜”“商标字号镜”“官私作坊铭文镜”等。这类铜镜注重实用,多素背无花,在宋代流行甚广,数量庞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体现,更是宋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2020年11月24日,经过精心筹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主办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以下简称“镜里千秋”展)开幕(图一)。该展览展出国博馆藏铜镜及其相关文物260余件(套),这是国博首次举办有关铜镜的专题展览(图二),其学术意义非同凡响。展出的铜镜考古发掘品30面,不仅有一般工艺镜,而且还有较为少见的特种工艺镜,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浙江长兴县境内发现南宋青铜镜十余面,其中以“石家造”铜镜最多.形制有圆形、方形、六边葵形、八边葵形、桃形及带柄镜等数种.今介绍如下:(一)双鱼纹圆镜.镜径16.5、镜边厚0.6厘米.背面铸有双鱼纹,鱼身有鳍有鳞,二鱼同向而回,双鱼间又有一束根茎叶花具备的水草,造型优美,双鱼神态生动活泼,在镜背上方是一块镜铺照牌,内有“湖州杨家造”五字(图1)1972年4月洪桥乡出土.  相似文献   

5.
杨新 《文物》1999,(10)
1984年我在美国访问时,曾到纽约拜访华人收藏家王季迁先生,观赏他的藏品如武宗元《朝元仙杖图》等。其间,季迁先生拿出一个画轴,并说:“请你看看这件宝贝。”我接过画轴,看外签上写着:“宋赵伯驹青绿山水。”先生说:“这是我随便写的,不足为凭,你看了画再说。”画展开后,幅面纵143、横55.5厘米,青绿着色,画山水楼阁,无款(封三)。先生问:“怎样?”我答道:“好画。与今在台北故宫的《明皇幸蜀图》同一风格,不知何人所作。”先生深表赞同,甚至认为二者出自一人之手。之后我仔细观察画面上每一个细节,终于在画幅右侧破损处辨认出了半方印章,“廷晖”二字隐约可识(图一)。我认为这应是作者名  相似文献   

6.
扬州新出土的几面唐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在扬州东风砖瓦厂和邗江县杨庙、泰安等地,先后出土了九件唐代铜镜,现择要介绍如下: 1.盘龙镜一件。直径12.9厘米。弓形纽。背面一条盘龙缠绕镜纽(图一)。《异闻录》中载:"脚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  相似文献   

7.
1987年山西省博物馆为了促进和日本埼玉县及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遴选了一批馆藏文物七十余件(组)赴日本举办了一次“山西文物展览”,展出的文物有陶瓷、青铜器、雕塑和书画四部分。在青铜器部分中有汉代的“方格规矩镜”(笔者按:应为“博局纹镜”)和“龙虎文镜”二  相似文献   

8.
1980年10月,新郑县文物保管所从流散文物中拣选到一批古代铜镜,其中有11件宋代题款铜镜,颇有研究价值,现报导如下: 湖州石家造镜4面。一为葵花式素面镜,径11.4、厚0.4厘米,小桥形钮,长1.3,宽0.7,高0.5米,背面左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风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镜”(图一)。一为菱花式素面镜,径12.5、厚0.2厘米,小圆形钮,背面右部铸有楷书题款两行14字:“湖州仪凤桥真正  相似文献   

9.
在苏南一个古玩交流会上,偶尔觅得一枚“桃源县贫下中农代表会”证章(见图)。证章为铜质,上面镶有三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在红旗的左边是一位手持镰刀、胸前抱着一捆麦穗的农妇;和她并肩的右面是一位手握钢钗、眼戴防护镜,身着工作服的炼钢工人。双人图的底下方印有:“桃源县贫下中农代表会”的字样与“1964”的纪年,证章的外环衬托有向日葵图案。  相似文献   

10.
林染 《丝绸之路》2003,(8):56-56
除了铭镜,厚重、规整、铜质精良的汉镜往往采用四神和羽人等神灵形象入图,再配以“象天法地”、“上有仙人”和十二地支之类的字,这就使得它弥漫着强烈的天命气息。也有清新、雅致的,这就是流行于当初的草叶花瓣镜式。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二年,上海麒麟钱币社除从事钱币的正常卖买外,为了牟取暴利也私铸了一些伪品,其中包括有部分中华苏维埃银币: 一、麒麟社制的仿币(见封三图一)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长治市钱币收藏者在潞城县等地,收集到上党银号孙中山头像伍元券数张(见封三),这一版别的发现,证实了上党银号伍元券有两种版别。在以前调查中,上党银号印刷厂老工人路新荣同志曾回忆说:“上党银号伍元券印过二种版”。经上党银号会计、股长刘大伦同志查证,确认这一版别的伍元券是当时印刷的第一版伍元券。票面的冠字、编号及背面的骑缝章是他们亲手盖的。  相似文献   

13.
常宝玉 《新疆钱币》2001,(4):43-43,F003
笔者在1999年于玛纳斯从一维民手中购得一串红钱(约百枚),其中有一枚乾隆钱甚为奇异。其钱如图(见封三)所示,重4.12g.面文“乾隆通宝”“乾”字长扁“日”,“乾隆”二字大而宽,“通宝”二字小而长。背文,穿左满文“阿克苏”,穿右5点维文“阿克苏”,穿上有一“阿”字,奇就奇在穿下是一“大”字,“大”字左撇连缘,右捺连缘,左撇右捺,“大”气十足。  相似文献   

14.
吴敢 《文物》1994,(11)
陈洪绶(1599~1652年)的《杂画册》,藏南京博物院,绢地,设色,纵31.7、横24.9厘米。共十二开(封三;图一~一○)。此册气韵古雅奇诡,构想变幻合宜,笔墨醇厚精练,且人物、山水、花鸟一应俱全,显示了一位天才画家的全方位素养和对艺术独具只眼的品味追求。芭蕉阴里,奇石环布,一高士于石案上鼓琴,另一举杯倾听,一小僮执壶侍坐,这就是老莲册页中一幅人物画里所描绘的场景(封三:2)。在这里老莲似乎把老、庄那种旷达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略  相似文献   

15.
张宏林 《收藏家》2012,(9):20-26
流行于汉代的部分龙虎镜和蟠龙镜纹饰中,饰有完整的男根,如《浙江出土铜镜》图92的“东汉龙虎镜”中,龙的硝部饰有完整的男根;图99的“东汉盘龙镜”中,盘龙的裆部也饰有完整的男根,男根下还饰一回首之龟,龟头与阴茎的龟头相接触。  相似文献   

16.
中古音系统的《大广益会玉篇》、《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韵镜》、《七音略》等述中的“邪”纽应归于几等?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之《检例》中云:“精清两头为真的。”说“邪”纽有一、四等。清际江永《四声切韵表》中《等位图歌》也有:“舌齿之头一四等”,“有禅三等有邪四。”  相似文献   

17.
韩建武 《考古与文物》2007,(6):72-74,102,F0003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秦汉铜器,其中多见刻铭者,它们对于秦汉铜器的断代、秦汉职官和度量衡制度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择要考释如下: 1.二十五年铜盛(缺盖)高15、口径20厘米。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收购。通体分五棱六段。每段内刻云纹,云纹间原镶嵌有绿松石等,现已基本脱落,器底有“二十五年”、“造攻”、“一升八斗”刻铭(封三,3;图一,1)。  相似文献   

18.
山西隰县千佛庵大雄宝殿建筑、彩塑创建年代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佛庵俗称小西天,坐落在山西省隰县县城西北0.5公里处的凤凰山巅(图一),长期以来被视为当地“负郭之第一胜刹”。千佛庵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砖券无梁殿与上院大雄宝殿(古称“层殿”)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二配殿(封三:1,图四),依山叠造,构思巧妙。特别是大雄宝殿内满堂木骨泥质悬塑造像,贴金敷彩,金碧辉煌,享誉甚高;梁架彩画富丽典雅,颇具特色,是我国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1979年即设立了文物保护机构负责保护管理,1984年隰县人民政府公布其  相似文献   

19.
西魏巨始光造像碑,是我馆重要藏品之一。碑通高225、宽100、厚30厘米。四面刻。原碑座早已缺失,现有的座是后配的(封三,图1、2)。碑首为圆顶,高65厘米,周缘各雕一巨龙。巨龙之下,正面、背面均为尖拱龛,龛楣中央均雕一狮首(或饕餮)。正面龛高31、宽25厘米。龛内为多保佛与释迦佛并坐说法像,两像左、右各有一胁侍菩萨。两旁龛柱的题字,左为:“左相多保佛塔证有法华经”、右为:“右相释迦佛说法华经”。龛柱之外,各有题榜,左为:“左相当阳佛主杨志宽为亡父一心侍佛”、右为:“右相当阳佛主杨仕、弟伯通、业仁”。背面龛高  相似文献   

20.
洛阳博物馆近几年征集了十几件铜镜,这批铜镜铸造工整,设计新颖,不论人物、花草、鸟兽都非常生动清晰。现将其中七面铜镜按时代简介如下: (一) 隋代“仁寿”镜(图一) 半球形钮、厚胎、平缘、钮座作双线八角纹,每角内分别有“高”、“金”“宜”、“昌”、“长”“明”“□”“□”八个字。以八角纹突出的双直线纹将镜面纹分为八个部分。分别饰“东王公”“西王母”“四神”和“神兽”。外区作“玄武”、花辨等图案,并有凸起的圆圈一周,外有楷书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