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所不惜。然而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北方蒙古部干扰,往往是朝贡与掠边交替进行,甚至是两者同时并行。明世宗后期,蒙古诸部吞并了兀良哈蒙古后,兀良哈人的"朝贡"活动,成为蒙古部变相索取明朝财物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中国学者对新疆(古称西域)地名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为明代以前。这时期的主要地名文献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突厥语大词典》等。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地名专著,主要是一些以游记、考察为主的具有地名文献意义的地理著作。  相似文献   

3.
西域地名、族名问题,历来是中亚史地研究的难点,这主要是历史上民族语言的变迁及不同语言间的对音互译造成的。汉文史籍浩繁,如果能从西域地名、族名的汉译对音研究入手,就能解决西域史地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本文论述了西域地名、族名中保留的古汉语读音,如入声音、复辅音及民族语的-r与古汉语-n的对应关系等;指出《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地名并非译自当地西域的民族语言,而是译自梵语,因而对玄奘所说的“讹也”不可盲从;《元秘史》、《元史》和《四库全书》等书在译名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详细论述了古汉语的阳声字(以鼻音m、n、ng收尾的字)和入声字(以p、t、k收尾的字)在西域专用名称中的保留等。  相似文献   

4.
陈诚《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是明代唯一的使西域的亲历记录。明人四裔之书,凡涉西域者,无不以之为根本材料,清修《明史》,其《西域传》亦多所采摭。但对此书的认识与研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奏折档案等文献的记载,对《哈密至准噶尔路程》的作者及成书问题进行专题探讨,认为《哈密至准噶尔路程》的作者并非前人所言之雍正间使臣,而应是康熙三十六年年底至五十四年间出使准噶尔的清朝使臣。《哈密至准噶尔路程》不同于一般的行程日记,是该使臣记录的沿途军事情报。《哈密至准噶尔路程》成书,对清康熙末年拟定平准作战计划和绘制《皇舆全览图》西域部分,以及其后《西陲纪略》的编写,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7,(11):56-56
伊州乐是西域六大乐之一。哈密古称"伊州"。唐时多以地名称谓曲名,如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教坊记》载:"教坊人唯得舞《伊州》、《五天》。"唐朝诗人王建在《宫词》中曾写道:"侧商调里唱伊州。"唐代伊州曲是比较悲凉的,因此王维的诗才有缘与伊州乐舞联姻,最终以一曲《阳关三叠》名动天下,历世不衰。《伊州曲》传入中原的时间是在唐玄宗时,由西凉节度使盖嘉运引进。  相似文献   

7.
《肃镇华夷志》之"西域疆里"是现存少数记述明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内容源自弘治年间甘肃行太仆寺卿郭绅编写的《甘肃志》和《哈密分壤》,其所记录的嘉峪关外三道、西域地名、"汉儿人"等内容,资料翔实,真实可信,可补明代同类著述之缺,并验证其不足,是研究明代河西史和西域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历史与现状,是方志记述的重要内容。《禹贡》、《越绝书》、《华阳国志》、《蛮书》、《桂海虞衡志》、《西南夷志》对有关民族社会结构、政治状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均有记述。汉代班勇撰《西域风土记》反映有关西域民族的情况,唐代许敬宗撰《西域图志》,记康国、吐火罗等地民族的风俗物产,清代修撰的《西陲总统事略》、《新疆图志》对民族事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本届修志十分重视对民族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明代骨看兀狄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明朝时代,在吉林省珲春东部沿海和朝鲜咸镜北道沿海,居住着一个“水居以捕鱼为业”的部族。《明实录》称东海鞑靼,《李朝实录》称骨看兀狄哈,或水兀狄哈、水野人,《龙飞御天歌》称阔儿看兀狄哈,《通文馆志》或称(木占)儿凯。骨看、阔儿看、枯儿凯,音近清代库尔喀,实际是同一名称的不同音译。库尔喀是库雅喇的别称,《满洲源流考》说,“库雅喇即库尔喀的别名。”库雅喇即是珲春县土著满族——库雅喇满洲。  相似文献   

10.
陶勇 《新疆地方志》2006,6(3):57-63
西域与明朝间的朝贡贸易是由明政府垄断的,这是汉唐丝绸之路发展到明代的新形式。哈密、吐鲁番等同明朝朝贡贸易最为密切,规模很大,在朝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明朝在西北边疆的经营乃至对西北边疆的备边政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对马可波罗来华旅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马可波罗寰宇记》所载首个隶属忽必烈汗之地——可失合儿至元上都期间若干地名、史实、马可波罗旅行路线进行了详细考述,总结出《马可波罗寰宇记》存在一种暂时偏离马可波罗旅程正途,而插述与之邻近或甚远地区的编排体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景泰、天顺年间建州三卫女真与明朝、朝鲜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建州三卫女真不断进犯明朝边境是建州女真对财富的需求与明朝对女真朝贡的限制所致。建州女真与朝鲜的交往和朝鲜的主动接纳,反映出朝鲜竭力同明朝争夺对女真的管辖权。这种交往虽受到明廷的干预,最终以朝鲜、女真各向明廷贡马谢罪而得以了结,但这种关系的出现,充分说明明朝国力中衰,在边疆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威信下降。  相似文献   

13.
《肃镇华夷志》文献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肃镇华夷志》作为元明以来现存河西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书,提供了数种已佚方志的信息,其关于肃州、镇夷地方的城池、烽堠、边墙(长城)、墩台、堡寨、关隘等军事设施的记载无不详备,而关于人口、税赋、马政、水利、贸易、物产、教育等材料尤其珍贵。关于东迁各部的种族、部落变迁、人口、语言、风俗习惯等材料,真实反映了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裕固族的专志。志书保存的《西域土地人物略》是元明最重要的关于西域道里、山川、城池、民族、宗教信仰、物产及生活状况等的重要资料之一,堪与《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等著作相媲美。  相似文献   

14.
《大唐西域记》所记中亚里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唐西域记》以记述详实、可靠而为中外学者所称道。然细检玄奘所记中亚行程,仍有诸多疑问之处,如碎叶、千泉、恭御城、赤建国4地的方位,难以与穆斯林著述和考古成果相吻合;碎叶至撒马尔罕(飒秣建),撒马尔罕至布哈拉(安国)的里程,也均有疑问或错乱。笔者经过审慎考辨认为:玄奘所记千泉,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Abarjaj(Bariaj)不能勘合;玄焚所记白水城之方位,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千泉(Abarjaj)相当;而前者所记恭御城,正与后者所记白水城(ISfijab)方位相当;前者所记赤建回方位,与后者所记下努舍疆、《新唐书·西域传》所记新城不能勘合。对于言奖所记中亚行程,笔者也逐地考辨,指出其误。经过考辨,笔者还发现碎叶──但逻斯交通路线,7世纪时与8世纪时有所不一。本文在考辨过程中,对中外学者的研究,也重新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15.
畏兀儿人沙剌班是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时期的重臣,他与其子世杰班在罢黜伯颜、举荐康里氏帖木达世等系列活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元史》和《山居新语》等文献显示,此人并未参与《金史》的编修。然而,目前反映少数民族史学史内容的学术成果大多认为,元代的畏兀儿人沙剌班是《金史》的编修官之一,其实远非如此。笔者翻检《道园类稿》中的碑刻发现,真正参与编修《金史》的沙剌班又名刘伯温,是张掖人,与同名的畏兀儿人沙剌班无涉,他们两人在元代的经历和活动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兀良哈三卫南迁气候寒冷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兀良哈三卫南迁是明代政治军事事件 ,但由于三卫恰位于农牧过渡带上 ,故兀良哈南迁也常被看作是 15世纪气候变冷的结果。气候变冷引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研究环境变迁影响人类活动的学者比较通行的看法。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并根据现代气候状况进行推演 ,对兀良哈三卫南迁气候寒冷说提出质疑 ,进一步强调了三卫南迁中军事、政治因素的主导作用 ,从而证明要判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南下的确切原因 ,还需要许多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要考虑到当时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 ,而不宜简单地将其视为仅仅是气候变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西域地名考录》一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系统、完整而且全面地考释西域历史地名的工具书。(1)此书收录地名共6500余条(其中有重复的条目)、90余万言,全部词条、字数均比冯承钧先生1930年编著的《西域地名》710条(陆峻岭增订本增加到920条)(2)多出六倍以上。此书无论从所收地名词条的数量还是涉及的地理范围方面,远远超出了前者,而且大量增加了蒙元史及清代蒙古史上著名的一些蒙古地名条目。不过,  相似文献   

18.
从蒙古汗国、准噶尔时期至今,蒙古族在新疆乌苏繁衍、生息长达几百年,所以乌苏地名中蒙古语地名十分明显,数量客观,分布广泛。《西域图志》、《钦定西域同文志》等西域文献中记载的乌苏地名几乎全部为准噶尔蒙古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特别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乌苏蒙古语地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最近拜读周连宽先生著《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一书,受益良多。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唐西域记》史地专著。作者用大量资料及中外研究成果、后人行记复核玄奘行程,作了详尽的考证,道里清晰可见,对于致力西北史地的同志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这部书在论及贞观六年所开大碛路时,有些地方似还可以商榷,故在此提出,谨请致力此学科的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2020年1-4辑封面用图为《丝路山水地图》(部分)。《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幅宽59厘米,长30.12米,约绘制于明朝后期。图幅范围东起于嘉峪关,西终于天方,录有211个地名,直观地展示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反映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