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正时期,清朝和安南围绕清开化府边界大小赌咒河所在位置产生争执,并由此引发雍正"安南勘界案"。在处理"安南勘界案"的过程中,高其倬、鄂尔泰等边疆大吏表现出强烈的"疆土意识",然雍正皇帝一面秉持"天下体系"和"华夷秩序",将马伯汛以外至铅厂山小河四十里土地拱手让予安南,一面却在派杭奕禄等使臣前往安南宣读赐地诏书的"礼仪之争"中寸步不让。清朝在处理雍正"安南勘界案"的"争"与"不争"之间,处处体现出清朝的"天下体系"和"华夷秩序"传统观念对整个事件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带是尚未纳入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生苗"聚居区,被称为"苗疆",属于明清王朝的"内在边疆"。明代中期以来,明廷在以湘西凤凰腊尔山为中心的苗疆地区设立卫所、营寨,修筑苗疆边墙,隔绝"生苗"和"熟苗",加强对内在边疆的控制。明嘉靖《麻阳图》和万历《楚边图说》表现并强化了"苗疆"的存在。清代苗疆内在地缘结构改变,黔东南、桂东北取代湘西成为"生苗"聚居中心,康熙、雍正初年的疆域图中绘有三块"生苗"空白区,标明了清王朝疆域内的"化外之地"和"内在边疆",反映了清王朝的"疆域观"和"族群观"。随着雍正朝经略西南、开拓苗疆和改土归流,清王朝国家权力的空白地带--"生苗"区域逐渐减少并被代之以正式的国家政区,作为"内在边疆"的苗疆最终消失于清王朝的版图之中。疆域图生动表现了清王朝统一的深化和国家的内在拓展。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末期,安南正值后黎与西山政权更替之时,两朝使人面对清廷"薙发易服"令做出了看似截然不同的回应,其实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及政治邦交考虑,反映出这一时期安南对清朝的心态和中国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南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不仅安南如此,明清鼎革以后,东亚文化共同体(1)内各国的中国观颇为复杂,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自身的审识度量。三国对清代中国虽都持排斥态度,但基于自身特点又各有不同表现。这显示出周边国家在与中国渐行渐远的过程中颇具特殊情态,而其背后的复杂因素不但构成当时特有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也为后来这些国家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4.
"大一统"是秦汉以降历代王朝遵循的治国理念,也是封建君臣追求的至高目标。疆域统一成为"大一统"内涵的重要元素。清代以前,受"华夷之辨"思维的影响,历朝构建的"大一统"疆域观未包括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至清代,始突破"华夷之辨",把边疆地区纳入到"大一统"疆域内,实现了"中外一家"局面下真正的国家"大一统"。三部《大清一统志》的编纂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是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变革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元明时期,安南曾向中国贡送过一种特殊的物品———"代身金人"。通过梳理安南贡送"代身金人"的史事可知,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至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安南计向中国贡送"代身金人"8次。"代身金人"作为安南统治者物化的政治代表,在维系、修复元明时期的中越宗藩关系过程中作用非凡,它所赋予藩属国应有的恭顺、臣服等政治寓意,远胜于其作为贡品物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坚持作者长期主张的"从游牧社会发现历史"的研究路径,从表象史的角度对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前期的政治地理空间观念进行探讨,从各种侧面的文献的言说缝隙中捕捉其被强势话语所遮蔽的某些微弱声音。作者认为:作为游牧民族的准噶尔人的疆域观具有自己持续强烈的思维定式,游牧社会中原始的地点漂泊不定与"非地域化"现代性不可同日而语。划定旗地在蒙古社会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历史上具有至为深远的意义,对蒙古民族的疆域空间观念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在自身“疆界”、与邻国疆域关系等问题上,中国与越南、缅甸、朝鲜等邻国往往同时出现两种“疆界观”:一是文化上的“疆界观”,是指在文化归属感上的认同与否,即传统的“夷夏之辨”;二是地理上的“疆界观”,是针对领土、疆域等的现实认知。这两种“疆界观”密切相关,对中国、邻国的疆域变化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在这两方面的认识差异,17世纪中期以后中国与一些邻国出现了观念上的碰撞,19世纪中期又因列强入侵从碰撞转向交融。  相似文献   

8.
王欣 《丝绸之路》2011,(6):30-31
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是中国边疆学基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民族融合的特点。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征服横跨欧亚的大片土地,建立皇族领地分封制,形成了西北四个汗国。实际上,元朝的疆域只是指皇帝直接统辖的领土。由于元代统治者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又使得元代疆域的形成和统治产生了不同于中原王朝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疆域"理论向来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李大龙先生《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为其增加了厚重。是书于理论层面通过对"五方之民"、"天下"、"中国"、"大一统"、"藩属"、"宗藩"、"羁縻"、"国家"等一系列概念的重新阐释,以不同视角准确地建构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疆域由王朝国家嬗变为主权国家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把握了传统"中国疆域"向近现代"中国疆域"转换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董成家 《文史月刊》2012,(12):13-14
由于种种原因,"文革"中有一些原计划发行的邮票,后来停止发行了。但是由于全国疆域辽阔,面积广大,对于已经发到基层的计划邮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邮局因消息欠准等诸多原因,于发行日前后时间发售了一部分,后来接到制止出售和回收的通知后,实际上不可能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疆域观的形成,有着相当复杂的过程。明代是中国疆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故而其疆域认知问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明代留存至今的文献资料浩繁,其中章潢所辑《图书编》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重要历史地理学著作,保存了大量明代士人对当时疆域认知与理解的资料。作者首先较为系统地归纳并评价了明代士人疆域观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深入分析明代士人疆域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认为明代疆域观的形成,与中国历代王朝建设之经验、明代君主之主导、知识群体的政治思想,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地理认知等因素直接相关,并强调历代疆域观的研究理应成为当代领土(疆域)研究、边疆研究以及国防教育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明朝代元而起,国祚近三百年。它既承袭了蒙元时期的疆域概念,更传承了数千年中原王朝"华夷之辨"的"天下一家"的民族观念。虽然同时期的部分欧洲国家已开始踏向近代化的征途,明朝与它们在诸多领域内有了初步的接触。同时,在商品经济和社会思潮的共同促生之下,明朝内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就王朝总体的运行格局和体制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其边疆、民族观念和政策,仍然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  相似文献   

13.
正"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公羊传》中,意思包括对王者地位的尊崇以及对疆域的占有和"私言"的控制。"大一统"的第一个意思是要树立一种正统的王道秩序,按照欧阳修的说法是,"大一统"就是要"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要获得正统,王者不只要据有王位,还得拥有相当广大的疆域领土。"大一统"的另一个意思是要把思想意识集中到古圣贤的言论之中,比如董仲舒就说过:"今师异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5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会议围绕吕一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和林荣贵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出版展开。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两部著作的出版,是上述研究领域的标志性阶段成果,受到学术界关注。将两部专著放在学术研究进程中加以评述是件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可以综合考察中国古代疆域与近代边界研究进程及阶段性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疆域理论研究的深化。以下几篇文章即选自"中国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撤消2400个开发区,基本刹住了“圈地”风(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在欢呼之余,我不得不考虑一个新的现实问题:2400个开发区撤消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我们将如何解决?这2400个开发区所征用的大量的土地,牵涉到数亿土地征用补偿费。先不说当初是否按政策足额补给了农民,单是如今撤消开发区后这些补偿费的去留问题,就必须认真考虑,是由政府收回,还是按已征用年数收回部分?这其中会不会有人从中牟利?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如果这些补偿费全部收回的话,那么农民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5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会议围绕吕一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和林荣贵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出版展开。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两部著作的出版,是上述研究领域的标志性阶段成果,受到学术界关注。将两部专著放在学术研究进程中加以评述是件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可以综合考察中国古代疆域与近代边界研究进程及阶段性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疆域理论研究的深化。以下几篇文章即选自"中国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天文分野是基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宇宙生成论而构建出来的一套天地对应学说,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文化内容,值得我们从思想史及观念史的层面去加以考察。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视角,对历代分野说体现出来的世界图景及其与国家政治版图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出分野学说"分野止系中国"的文化地理观念,以及象征国家疆域主权、宣示中国与周边藩国政治臣属关系的政治功能。这些思想文化与政治文化特征所折射出来的就是充满华夏中心主义意识的中国传统天下观,自宋代以后,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开始对这种狭隘的世界观提出质疑和批判,从而构成了晚清以后中国传统天下观崩溃的一个远源。  相似文献   

18.
“西南”区域地理概念及范围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区域地理概念及范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历程。先秦时期的"西南"主要包括巴和蜀。汉晋时期,"西南"区域概念正式确立,包括巴蜀和西南夷地区。唐宋时期,狭义的西南是指唐、宋王朝疆域内的西南地区,即唐代的剑南道、山南西道、黔中道,宋代的川峡四路;广义的西南还包括疆域外的南诏(大理)以及其它一些民族和王国。明清时期疆域内的"西南"出现了三种主要观点,较之前代范围有所扩大。近现代的"西南"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只包括国家疆域内的西南各地。"西南"概念及范围受地理方位、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动态性、模糊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还有民族、边疆、政区、经济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19.
明朝对西藏的经略始于洪武初年,至洪武八年(1375)基本确定了对西藏的全面统治和管辖。永乐时期的明朝,以西藏为中心阻断蒙古、西域之间的联系,使西藏成为明代"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终明一世,西陲晏然的景象。西藏与明朝之间明确政治管辖关系的形成,既体现出西藏文明东向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层面的强烈需求,也包含有明朝继承元朝疆域遗产的政治意图和构建防御北方蒙古势力的北方防御体系的战略需要。西藏作为明代"中国"与"天下"在西部疆域范围的重合部分,为近世"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明代"天下"的范围既包括明代"中国",也包括周边的朝贡国家。明代"中国"划定出明朝的西部疆域范围,明代"天下"则是由明朝主导的东亚朝贡体系所确立的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并在古代向近世转变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喻鹏涛 《文史月刊》2012,(8):257-258
西域在最初只是敦煌祁连之间河西走廊地区的称谓,而到了后来随着西汉疆域的扩展才成为天山以南地区的称谓,随着后世的发展逐渐成为天山南北的代称。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西域一词意指西边的疆域,而随着中央王朝的发展疆域逐渐向西发展,从而出现了西域所指地域逐渐向西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