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公元222年,孙权在武昌(今鄂州)称王即位。孙权深知夏口对武昌“据之而存,失之而亡”的重要性,“孙氏都武昌,非不知其危险,仅持一水之限也。以江夏迫临江汉,形势险露,特设重镇以外拒,而武昌退处于后,可以从容而图应援耳。名为都武昌,实为保江夏也,未有江夏破而武昌无可事者”“于是城夏口,都武昌”[1]。称王建国之初,便在黄鹄山上修筑了夏口城。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上层集团与民初社会习俗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勿以小恶为无伤而为之。”这是蔡元培谈及改造社会恶习时引用《易经》上的一段话,认为不要以为生活恶习仅为区区小事,它会导致“祸及社会”的恶果,并以司马迁的“夏之亡也以妹喜,殷之亡也以妲己”作为佐证。清末,社会弊习陋俗往往不受法律的约束,反倒以个人的志趣和势力而任意为之。民初,面对陋俗,“吾人不可以不自省”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曾作过集体的反省,认为改造社会恶俗,“不以势力所能达而妄行”,是“共和思想之要素”,“而人人所当自勉”。他们认为,“我国素以道德为教义,故风俗之厚,轶于殊域,而数千年君权之影响,迄今未沫,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因此他们决意建立移风易俗的团体,身体力行,“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  相似文献   

3.
入山与出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学之道有小大之辨。庄子尝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敝》),都是讲“小不知大”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而近人王国维倡三境界说,其第一界曰“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拿登高望远当大前提,并不是一上来就讲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古是长时段、大视野的历史考察,除  相似文献   

4.
《曹操论集》及近几年一些论著,对崔琰的死因无人专门论述,仅散见于某些论著中的观点也很混乱:或言是因为曹操平冀州后崔琰犯颜直谏而得罪了曹操,曹操“心中不平”,终以“言论罪”杀之;或言曹操“忌刻残忍”,崔琰是其“暴戾恣睢”的牺牲品;或言是因为“误会”被曹操列入所要打击的汉朝遗老而被误杀;或言是曹操犯了杀掉“可以不杀,或不应该杀”者的错误,从而“削弱”了自己的“威望”。  相似文献   

5.
“罢黜百家”语出何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罢黜百家”语出何人陈业新每提及“罢黜百家”,人们便自然想到其对应的概念:“独尊儒术”。许多人根据董仲舒的对策:“《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  相似文献   

6.
三、太监管理制度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弘历皇帝在编写《国朝宫0史》的上谕中说:“明亡,不亡于流贼,而亡于宦官。”又说:“我朝列圣家法事事超越往古,而内庭法制尤为严密。世祖章皇帝御位之初,即立铁牌于内务府,永禁内监不得干预朝政,迄今百有余年,从无一人能窃弄威福者,固由于法制之整肃,而实由于君德之清明。”事实也确是如此,清朝最高统  相似文献   

7.
从汉简看汉人逃亡匈奴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进入匈奴的汉人是很多的,其中有战败被俘的,有因故率军投降的,有戍卒边民被掳掠的,有出使匈奴而被留其地不回的,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种种原因非法越境逃亡匈奴地的。据《汉书·匈奴传》,元帝时候应对匈奴事状云:“……设塞徼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此涉及汉人逃亡匈奴之三种情况:一是因故没入匈奴之吏卒之子孙不堪贫困,投奔其身在匈奴之亲戚者;二是边人奴婢难忍煎熬者因近匈奴地而亡入;三是触犯律令之盗贼为彻底摆脱受追捕之窘迫境地,亡入匈  相似文献   

8.
一、息国历史、族姓简述息是淮北诸侯之一,《左传》作“息”,《说文》、《玉篇》和《释文》并作“鄎”,古文字中有无偏旁无别,息、鄎实为一字,同从“自”得声。《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  相似文献   

9.
《中庸》解者众多。内中的“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一句,旧解似有未洽。自罗振玉在《存拙斋札疏》中将“素隐”解释为索隐,并引《易.系词上》有“探赜索隐”为证后,前一句语义才较确定明了。但是后一句“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仍有未通之处。郑玄注“弗能已矣”为“汲汲行道,不为时人之隐形”,孔颖达疏为:“已,犹止也。吾弗能如时人半涂而而休止,言汲汲行道无休已也。”朱子集注谓“已,止也”,所解与孔颖达相近。但是根据他们所解,虽然“半涂而废,吾弗能止”与“素隐行怪,后…  相似文献   

10.
试观,大凡编撰古词者,或扬善惩恶,以结祸福;或娱心申德,以著诗文;或明理言性,譬以他物;或褒正疾邪,以断忠奸.虽属稗官,然无不备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等四部,于平话中为“四大奇书”也,而《金瓶梅》堪称之尤奇焉.  相似文献   

11.
黄果树瀑布位于镇宁县境,处滇黔公路道旁。它是北盘江支流白水河、打帮河、霸陵河、王二河等河流水系上数百个大小瀑布中的佼佼者:瀑高六十七米,带宽八十二米。临瀑观瞻,恢宏壮伟。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历于此,为其气势所惊叹:“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清初贵州巡抚田受亦有精采评说:“安任南有白水河,来自万山。浑洪质怒,涛涌波襄,雷奔云泄,缨峦带阜,不知几何里。而后银志敛魄,安步铺光,以至于层岩之巅,…  相似文献   

12.
客体历史与历史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历史记录只可能无限接近客体历史,不可能二者达到完全的同一。研究者普遍认为,只有到了近代,人们才认识到这一平凡的真理。近阅干宝的《搜神记序》,发现晋人干宝已初步触及近代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干宝《搜神记序》云:“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如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  相似文献   

13.
胡学彦 《古今谈》2007,(2):78-80,70
(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 谷永为凉州刺史,奏事京师,讫,当之部,上使尚书问永,受所欲言。永对曰:“臣闻王天下、有国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晏然自以若天有日,莫能危,是故恶日广而不自知,大命倾而不寤(悟)……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近世学术形成之“显学”,莫不与地下爱宝有关,致学人得以据此新“有”以印证故“有”,或以故有之学以相稽推究而深探其本,遂发展成为所谓“甲骨学”、“敦煌学”者是,惟“客家学”则由“无”所据而由广东兴宁罗元一先生(1906-1976)触类旁通,于缺乏大量史料中别取蹊径创立建构而来。或日自1930年先生始立“客家学”(Horrology)名辞后,客家学之研究遂为世人所重。自先生开此一门研究客家民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学科之风气至今,已演为国际“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禹是我国维炎黄之后又一人文初祖,夏王朝的奠基者,同时又是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大禹与羌有着密切的关系。众多史籍均言“禹生于西先”或“禹兴于西羌”。这应是中华民族的忠实记述。诚如晋人转引《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陆贾《新语》言:“大禹出于西羌”;司马迁《史记》谓:‘”禹兴于西先”;以及《水经·洗水注》于广柔县云:‘”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所佑之也”等等均是。…  相似文献   

16.
马建忠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忠(字后叔)是晚清鲜有的“每发一论,动为数十年以前谈洋务者所不能言;每建一议,皆为数十年以后治中国者所不能易”的先进人物;同时,又是当时乃至后来“称之者一,谤之者百”的有争议性人物。①近十多年来,人们对马建忠的评价趋于肯定,但其研究,多侧重于经济思想史和汉语言文化史角度;而对马建忠学有专长、在实践中对洋务派头面人物不无影响的外交思想,到目前为止,大陆尚无专文论述,实有加强研究的必要。外交,有狭、广义之分。以狭义而言,它是指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而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缔约、结盟等外事活…  相似文献   

17.
书学之道论者极众。而理实深。古文遐邈,世不复习。近世之所学,多有真、草二体,其真者无小楷之功,惟务之观美;其草者,无真书之密,尤务急速。这是世人所慕,无所厌者。唐李邕说:“某在古篆,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系讲笔之于篆,实天地山川之所演绎,有以方圆之流峙为常者也。阳冰先生还说:“日月  相似文献   

18.
一《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说楚襄王》有:夫精岭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入。无争也。不知平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九,将加己乎十伯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子酸成,修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其中,“修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二句,清人王念孙认为是衍文,他说:“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姚云:“三同。‘集’无此十字。”曾云:“一本有。”念孙按:无此十字者是也。一本有者,后人妄加之耳。“夕调子酸成”,谓烹之也。既烹之吴,何又言“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乎?下…  相似文献   

19.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冯天瑜 《史学月刊》1999,(3):114-115
临文必敬论古必恕清人章学诚在唐人刘知几的“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外,还特别增加了“史德”一条,这实在是大有深意的。章氏对此所作的解释是: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章氏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足以成就优秀的史著,他指出:而文史之儒,竟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文史通义·史德》)章氏反对将才、学、识简单理解为辞采、记诵、击断,他认为真正的“良史之才、学、识”还有深层的内涵──史德。他是把著书者的心术之正作为史识的前提看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