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10年来,我在完成有关阳明学的系列研究之后,开始关注"后阳明时代"的思想与文化问题,特别是对晚明清初的"劝善思潮与善书"有一些研究经验,但是对于相关的历史状况及其研究现状并没有全盘的了解,所以只能就管见所及,试着以提要方式略作介绍。我想先就自己的研究经验说起。我曾在《颜茂猷思想研究——17世纪晚明劝善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所形成的带有趋势性的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问题、社会心理趋向相联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思潮,是认识该历史时代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于深入认识一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具有特殊意义。譬如春秋战国时期所兴起的一些社会思潮,就很有研究之必要。以笔者浅见,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思想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璐 《安徽史学》2021,(6):34-41,50
学界普遍将晚清善士余治置于以晚明袁黄为开端的江南劝善系谱之中,但这与余治的自我定位及实际情况存在出入,通过考察余治劝善思想中儒家与宗教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与明末清初劝善运动中儒学的宗教化转向相比,晚清地方儒者的劝善活动则表现出在民间信仰中强调儒家主导地位的新动向,这与清末民初的救世团体及康有为的孔教运动之间存在某种思想关联.对余治劝善思想中这一面向的考察,有助于在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时代背景之下重新思考儒家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晚明时期的江南(今江苏、安徽和浙江)地区有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即以往不受重视的女性,也能积极参与作诗、绘画等文艺活动,它的出现与晚明江南地区独特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晚明"心学"的兴起,为女性画家追求文学及艺术目标创造了条件。至十七世纪,"心学"说已被一众后学重新诠释,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对"情真"的追崇。"情真"可以理解为油然而生的感情,它  相似文献   

5.
<正>晚明是一个充满了张力和矛盾的时代,我在阅读晚明史料时,面对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纷繁事象,不免产生如坠浓雾的困惑感,曾写过一篇短文《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认为晚明的时代特征,似乎可用"变"与"乱"两字加以概括。但对于怎样"变"、何以"乱",却又觉得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读了商传《走进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觉得那个时代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由于"变""乱"相生并行,前人在评述晚明时代时,受当时学术思潮的影响,不免有所轻重,甚至出现了不少"误读"。如老一辈学者多从政治方面着  相似文献   

6.
引言 中国文人画发展到晚明时期,开始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文人画的世俗化倾向;二是追求一种怪异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吴门画派晚期描绘市俗生活的题材显著增加,还是李士达、董其昌、丁云鹏、吴彬直至陈洪绶等人在山水、人物造型上的变形追求,都体现出晚明文人画的特有色彩。然而,文人画为什么会步入这种境地,这一变化过程又是如何形成的?作为这两种画风的集中体现者,李士达无疑具有一定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徵(1571-1644)是晚明中国的一名天主教儒士,字葵心,又字良甫,自号了一道人或了一子、支离叟、景教后学、崇一堂居士,教名斐里伯(Philippe)。明陕西泾阳县鲁桥镇尖担堡人①。自晚明至今,他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先后出现过"忠臣义士"、"科学家"、"天主  相似文献   

8.
杨皑 《岭南文史》2010,(1):61-61
<正>广州过去有不少地方被称之为"栏"。直到现在,在西关一带,仍然保留有杉木栏、桨栏街等含有"栏"字的地名。现在大概很多人都不大清楚"栏"究竟是什么东西了,其实  相似文献   

9.
黎进深 《黑龙江史志》2013,(11):261-262
幸福作为古往今来人们探讨的话题和追寻的目标,一直被视为永恒的追求和不懈奋斗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幸福感已经不仅仅的表现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更受到来自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幸福又一次被媒体当做话题通过街头采访、随机调查的形式提出来,不同的人对"幸福"有各自不同的体会。是什么让人们对幸福有如此不同的看法?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本文试图从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幸福"这一话题的提出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史研究领域,明末清初的思想界从来不曾寂寞。学者们为它贴上了“实学”、“经世”、“启蒙”等各种标签。吴震先生的新著《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9月)则为这一阶段的思想贴上了“劝善”的标签。全书除《导论》外,下分《明末清初劝善思想溯源》、《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晚明心学与宗教趋向》、  相似文献   

11.
正严嵩是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揽权最久的一个内阁辅臣,嘉靖二十一年入阁,前后居次辅6年,首辅15年,共达21年之久。严嵩父子是有明一代的巨贪。然而,严氏父子的败亡是否源于朝廷反腐?倒是值得一说的。一、严嵩父子贪腐巨额财富被称之为"钱痨"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严嵩之子严世蕃伏诛,黜严嵩及其孙(严嵩有孙、养孙八人,分别任锦衣卫帅、  相似文献   

12.
(一)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以往三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延续和发展。它仍然是开放的,但由于提供的材料对文章立意有一定制约,所以它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有机结合。“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就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比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话题要宽泛得多,它关注人的心灵、思想、情感、精神。材料的最后一句是:“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在这特定的时刻,到底谁帮谁,已很难分清。这是一种互动,一种和谐。登山者在救人时并没有想到能得到什么回报,而结果呢?被救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历史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同的回答,阐释了不同的历史观。随着启蒙思潮的深入,近代西方世界站在旧哲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世纪"君权神授"历史观的理性化颠倒,产生了近代历史观(本文称之为旧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以抽象人性论为理论根基,把社会理解为孤立个人的集合体。因此,旧历史观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关系问题,并进而形成几种理论表达形式:一是英法思想家以"祛魅"(对非理性的祛除)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理性分  相似文献   

14.
赵媛 《黑龙江史志》2013,(19):189-19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界的一批先进人士积极探索救国道路,他们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美学观念为依据,并在改造中国传统美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有真正现代化意义的美育思潮。在这一历史时期,美育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思潮被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承认,并对我国近代的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应该看到的是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育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代海派绘画的勃兴,有着多重多样多种的原因。海派绘画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和进步,追根溯源,与晚明时期崛起的徐渭、陈洪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明是海派绘画的奠基时代,徐渭、陈洪绶是海派绘画的奠基人。徐渭、陈洪绶的画风奠定了近代海派绘画的基调。尽管徐渭、陈洪绶在近代高歌猛进,但晚明画坛真正呼风唤雨的主角、大腕,无疑是倡导"南北宗论"的董其昌。  相似文献   

16.
<正>因为天下是"朕的","朕"也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家天下","朕天下",这是中国百姓的悲哀。正德与嘉靖,无疑是引导晚明颓风的两个皇帝。明代社会到了万历时期,已全面颓  相似文献   

17.
从清嘉庆以降,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开始由乾嘉盛世走向晚清乱世。从道(光)咸(丰)到同(治)光(绪)的五六十年间,是中国经世实学思想的高涨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实学通向近代“新学”的转型时期。晚清时期的经世实学,虽然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但是根据晚清实学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道、咸经世派的实学思潮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洋务派的实学思潮。道、咸经世派与洋务派的实学思想之间,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变异性,使晚清经世实学呈现出五  相似文献   

18.
<正>一、社会思潮及其形成机制在人类社会的政治史、社会文化史上,在一定社会背景和社会矛盾的积累下,常常会出现一种“思潮”,即群体性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诉求和呼吁的潮流,涌动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性质和形成机制,是学术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中国,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动和发挥显著的作用,主要是近现代时期的现象。广义而言,任何一项在社会上占据一定影响力与舆论势力的思想和理念,兴起时都可以视为某种思潮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袁黄(1533—1606)是明朝后期一位著名学者、思想家。他与禅僧云谷法会等交游,受佛教"即心即佛"、因果报应等观念影响,由消极认命的宿命论者转变为积极积善改过的立命论者,佛教改变了袁黄的世界观、人生观,改变了他一生命运。袁黄奉持立命论,奋发作为,行善劝善,传授举业,出仕为官,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袁黄护持佛教,推动了晚明佛教的复兴,对后世佛教传播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晚明黑暗的政治、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双重影响下,由于长期的人性压抑使人向往自由与解脱。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以李贽、汤显祖与公安三袁为代表的重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与晚明个性化书法风格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生活历程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主观艺术思维,从嘉靖开始,出现了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个性化书法风格,并形成了拙朴、厚重、古雅、姿媚等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