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藏家》2017,(11)
<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留存至今、令人印象至深且极具魅力的遗物。商周时期,制造这类器物的目的,是为了在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典礼上盛放酒食、娱乐神灵,青铜器就成了贵族宗教与政治生活中最珍贵的礼器。西汉以后,青铜器开始脱掉商周青铜器的繁缛与神秘的外衣,改变铜器功用,融入日常生活。铜器之用,一为庙堂祭祀之器,一为日常家用生活器具。而铜器在生活中的拓展,最具艺术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商周青铜器纹饰、造型上与动物有关的因素,是那些以各类动物形体为素材的象形体,刻绘及动物介入的社会生活场景的描述.除去它们所起的美观、装饰作用,其内在深处还包含有礼仪祭祀、图腾与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作为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是现今研究我国历史重要的实物依据,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尤其对于商周时期的典章制度,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具有极高参考价值,因此,青铜器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自宋代金石学兴起,青铜器自身价值得以提高,贵族阶层,文人墨客以及商贾纷纷收藏。有些人为了谋取经济上的利益,便开始复制,仿制青铜器,在这些复仿制品中,有的制做水平之高,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器形、纹饰、锈色、重量等方面,都制做的十  相似文献   

4.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如兽面纹)乃是自然界百神的形象,其社会功能是为了使当时的贵族和平民得到佑助,使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禚柏红 《收藏家》2008,(12):55-62
商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商、周时代以其璀璨、神秘、独特的青铜文化,翻开了中国历史熠熠生辉的篇章。青铜器类别繁多,其中又以饮食器具为大宗。端庄厚重的烹煮或盛食器,精巧典雅的酒、水器,精致富丽的铜餐 具……既体现了贵族钟鸣鼎食的饮食生活,又彰显了青铜时代稳固庄严的礼仪秩序。考古资料表明,山东地区在商代时酒器与食器已经有了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6.
曹宇 《丝绸之路》2013,(22):16-18
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7.
侯毅 《文物》2006,(1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多件器物带有铭文或族徽。其中一件利鼎腹部有铭文69字,从铭文可知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晚期,即夷厉时期,作器者利是西周王室的贵族。此鼎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件铜盘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属典型的晋国铜器。  相似文献   

8.
正钟、鼎是商周时代青铜文明最具代表的文物,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贵族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钟鸣鼎食为代表的礼器系统,是显示人们礼仪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制定和完善的礼乐制度,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的总称。西周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铜鼎。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乐",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歌舞。"中正和平"的音乐,"典雅纯正"的歌词,被称之为"雅乐",被历代统治者奉为乐舞  相似文献   

9.
在商周青铜器中弓形器是较为常见的器物之一,为其定名、究其用途,历来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依据田野考古、传世文献和历史学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以前学者所考证的成果,认为弓形器是商周时期贵族辅弓用的工具,即所谓的弼.  相似文献   

10.
商代是中国青铜文明的繁盛阶段,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考古出土商代青铜器含铅量很高,商代后期尤甚。综合安徽何郢青铜时代遗址人骨铅含量的分析、青铜器溶铅实验、殷墟墓葬出土青铜器铅含量的分析和山西绛县横北西周墓地人骨铅含量的分析等诸多学者新的研究成果,进而证明商代晚期贵族阶层应该存在严重的铅中毒,而铅中毒应为商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皖南商周青铜器》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皖南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所收录的150件青铜器,是从这一地区已经发现的约500余件青铜器中挑选出来的。长江流域所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遗存,重要的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数量大,种类丰富,制作精致,是华夏古文化的精华。在商周社会,礼器是贵族奴隶主在祭祀、宴享等重要的仪礼性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器物。青铜礼器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铜礼器的数量、种类、大小都有严格的区别。所以,铜礼器在奴隶社会是“明...  相似文献   

13.
谢耀亭 《文博》2008,(3):30-33
兽面纹被大量运用于商代及西周早期祭祀重器上,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西周早期青铜器兽面纹应是周人对商人风格的模仿和继承,兽面纹主要反映的是商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会融入到纹饰制作当中,纹饰也就成为思想观念的物质栽体.因兽面纹在探讨商周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中具有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所以不断引起学者对其意涵的讨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兽面纹所代表的是商人心目中的至上神--上帝.兽面纹在商代的大量运用,正反映出商代是一个神性弥漫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从商代早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可以在青铜器表面铸造出成熟的纹饰。如果当时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青铜器纹饰的发展就应该与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相一致。但从出土的情况看,玉器纹饰落后于青铜器,始终显得与其不同步。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制作工艺的研究,以及做相应的范铸模拟实验后,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一般属于几何造形,是普通人较容易操作的,基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本文以商周青铜器中乳钉纹的制作工艺为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工艺属于几何造形。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造型、纹饰和冶铸技术上,都无疑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所表现的青铜文化特征,是世界古代文化中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文化在商周璀灿的青铜文化中,神秘怪异的动物纹饰及造型占有很大的比例,该特征一直持续到西周中期。这种装饰风格不仅是奴隶主贵族审美观的简单反映,更是一定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青铜器上的集中体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最繁荣的时代,这是一段跨越上千年的历程,其间青铜器的纹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与商周千年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综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1970年在山东诸城县臧家庄发现一批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概述近年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曾予以报导。其中有编镈7件,编钟9件,皆有铭文。但当时不知,直到1986年才予以清出,《文物》1987年12期重予报导,并发表拓本、器形照片。同出器物与铭文摹本及释文,认为田姓贵族即田齐的墓葬、释文间有误释,所定墓葬族  相似文献   

18.
杨远 《四川文物》2010,(3):31-34
人物形象装饰是商周青铜器装饰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显著,即由“神”人逐渐向写实的奴隶、群体人物形象的转变,极富时代特征,反映了商周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受到了不同时代社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这句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的经典论述,可谓是春秋时期社会的真实写照,根据文献及考古资料可知这种现象早在商周之际便已有迹可寻。今天我们看到的商周青铜器便多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若按作器者的愿望将会子孙代代相传。然而战争与朝代更迭让这一美好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即便当时是作为家族或国家象征的重器也难逃颠沛流离的厄运。商周青铜器的背后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同时也隐藏着破译商周历史真相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庞文龙岐山县博物馆历年来征集入藏了一大批商周青铜器.多为墓葬、窖藏所出.少数拣白废品收购部门。现将未曾著录的青铜器藏品选录如下:一、成组出土的青铜器(一)1974年.京当乡贺家村出土铜器3件,纹鼎(岐28)1件。通高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