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伦”系黑龙江地区土著民族,清代称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族为索伦部。黄彦震《清朝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研究》一书以民族关系为视角,侧重政治军事内容,动态地考察了清朝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通过对索伦部和满洲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清代历史及区域民族史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助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民族团结与发展颇有现实意义,堪称清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
由"满洲铁路会社"成员为主体组成的满洲青年联盟是一个鼓吹"民族和睦"、"满蒙独立"的民间团体,其政治活动历经"满洲青年议会"、"自治指导部"等过程,最终提出了建立协和会的构想。本文试从满洲青年联盟的政治活动与发展过程等角度分析满洲青年联盟的实质,揭示伪满洲国协和会与满洲青年联盟之间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八旗制度是清朝历史中颇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它是一项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社会组织,中外史学研究者对此问题均有关注,并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仅就八旗内部的民族关系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八旗内部的民族关系是不平衡的,八旗满洲处于核心地位,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次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经过近三百年的涵化,他们之间的民族界限逐渐消失,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徐凯教授新作《满洲认同"法典"与部落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一书,是近些年来少见的一部开拓性的清史力作。该书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为基础研究蓝本,参照《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和《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等经典进行对比研究,突破了满学研究,特别是清前史研究中诸多难解之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段历史资料的空白,给出某些较科学、  相似文献   

5.
满洲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 ,兼容女真诸部、蒙古、高丽、尼堪 (汉人 )等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被接纳为满洲成员 ,为后金开基创业著有功绩。他们的世居地以沈阳为中心 ,以辽阳、抚顺为腹地。三项尼堪少数人分编在满洲旗 ,多数人编入包衣旗。尼堪司职于中央和地方的文武官位 ,任高层官僚者少 ,充中下级官吏者多。他们自纳入满洲之日起 ,逐步地完成了自身的满洲化。这正是 18世纪初叶东北亚地区各民族最终形成的历史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满洲满族名称辨析(下)──纪念满洲定名360周年滕绍箴三满洲民族与汉族文化认同的问题历史是辩证发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国民族关系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满洲族在充分取得他族文化认同的同时,与汉文化认同是其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和标志,也是满洲名称向...  相似文献   

7.
清初满洲贵族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了军事征服和政治招抚两手政策和措施。清代"新满洲"基本概念应该重新界定,特别是清朝晚期,"新满洲"主要指地域而言。通过探讨赫哲族大批内迁宁古塔、盛京和北京,并不断融入满洲的旗籍化过程和规模,旨在研究清初东海赫哲族融入满洲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纪初,随着女真各部落统一大业的完成,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建立了与明王朝鼎力抗衡的后金政权。此后不久,世代居住于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便与后金王朝在政治上建立了隶属关系。有清一代,达斡尔族与满族之间在满洲贵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背景下产生了十分广泛和极其深入的接触与交往。随着满洲贵族与明王朝间展开的权力之争以及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确立、兴盛和衰亡,满洲与达斡尔民族关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史学领域在满洲与达斡尔等民族关系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致使许多发生于这些民族间的历史事件鲜为人知,并造成了许多人对达斡尔等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不甚了解。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有关历史背景和清代文献记载的史料为依据,试对清代满洲、达斡尔民族关系及其演变轨迹做一粗线条的勾勒,以求教于史学界专家与同仁。  相似文献   

9.
所谓"民族协和"与"王道政治"不仅是日本扶植伪满政权时的所谓"建国理念",更是当时"协和会"所标榜的两大"指导理念"①,即当时"作为满洲的主要民族,一般指日、鲜、汉、满、蒙各民族",要"以指导民族为中心,团结其他民族,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完成".②直到日伪统治覆亡30多年之后,曾经直接参与炮制伪满政权工作的关东军参谋片仓衷,仍在不遗余力地宣扬伪满政权的建立,"是揭示‘王道乐土’与‘民族协和’高度理想的人道主义的体现"③,曾在伪满政权末期任总务厅长的古海忠之也自诩"在侵略与殖民地化万能的时代,试图在满洲地方建设民族协和的理想国家,是日本民族的骄傲".④由此可见,如何揭穿伪满时期所谓"民族协和"的虚伪本质,不仅是关系到揭示东北沦陷14年历史真相的一个学术问题,而且还是直接关系到揭露和批判日本右翼势力歪曲、美化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历史行径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清宫萨满祭祀仪式与满族天宫大战神话的关联分析,论述了满洲中心观的神话学依据,并进一步考察乾隆年间清王朝自身对清宫萨满祭祀与中国上古以来的仪式体系之关系的解释,以说明使得满洲中心观得以成立的宫廷化进程,同时也将自身纳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与结构当中。  相似文献   

11.
满族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兼收部分周边相关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乾隆年间敕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确认了高丽43姓融入满洲的法定性。高丽人归附满洲原因多种,43姓皆系天命、天聪时期主动来归之人。他们或单独编设佐领,或分散各旗,而上三旗和内务府三旗人数居众。自中央到地方机构,由文官至武职,高低级官吏均有高丽人充任。高丽佐领跟随满洲贵族挺进辽西,定鼎中原,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为清王朝政权的初创与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完成了他们自身的满洲化。  相似文献   

12.
常越男 《满族研究》2013,(1):119-126
"交流与融合:清代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对清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满洲文化的特点、清代满洲与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清代满洲文化与境外民族的交流,进行了深度探讨。会议议题还包括清代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满文文献、文学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满洲满族名称辨析(上)──纪念满洲定名360周年滕绍箴皇太极定名“满洲”,同其他历史定名一样,是个历史范畴,有其时代内涵。而“满洲’与“满族”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历史概念。令人难于分辨,多有混淆,现就这一问题予以粗浅的辨析。一满洲发展阶段的根本民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侵占东北后,为制造新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权力体系,虚构了东北的历史传统,重构一个符合自身需要的“满洲”集体记忆,从历史和文化上割裂东北与中国的联系;利用大众传媒、教育体系、行政管制等手段,进行了“满洲共同体”的意识形态灌输;借助仪式、节庆和符号等政治象征物,在对共同体体系化的过程中,传递“满洲"的共同体意识。日系报纸《...  相似文献   

15.
在入关之前,八旗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征战迁徙集中大量女真(满洲)、蒙古、汉人等民族人口,以增强后金(清)的政治与军事实力,并逐渐具备了与明朝抗衡的能力。与此同时,征服其他部族与民族的过程,也是对原处于分散状态下的部族与民族整合的过程。八旗制度既是这种整合的方式,也是这种整合的结果。正是这种民族人口的迁徙与集结,不仅催生了"满洲"的诞生和"大清"政权的出现,而且使八旗制度更加完善。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中国民族发展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典型性。同时也为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从八旗入关前民族人口迁徙集结的角度研究这一段历史,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1635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后被逐步演化成满族,从此满族历史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满族无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则反映了满汉民族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从赫图阿拉到北京的都城运动对于清王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时空跨越和历史转折.定都北京,使清势力由关外一隅迅速推向全国,由一个地方政权迅速地变成统一国家的统治者.由满洲之君变成了华夏诸民族的皇帝.定都北京是中国都城发展的向心运动,符合中国古都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对北京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使北京在建立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清都城以京师为根本,以"三山五园"为补充,以避暑山庄为"行在",以盛京为后院,构成了不同于以往的都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满族的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据《山海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人即为满族先民。在满族的众多文化之中,最渊远流长、最具特色的就要数满族的宗教——萨满教了。满族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就像其他民族崇拜"图腾"一样,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为我国的原始宗教之一,所反映的是原始初民时期的认识规律,是与人类社会前进相同步的。它主要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跳神仪式等。  相似文献   

19.
张杰  李秀莲 《清史研究》2013,(3):119-125
《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属满洲中较早的家族人口档案,满洲入关前之历史信息隐藏于家谱字里行间,内容较为丰富。谱书记录了苏完瓜尔佳及富察两哈拉、三个家族之世系繁衍、合族原因及家族迁徙历史。两哈拉家谱合二为一在满洲族谱中颇为少见,其合族迁徙历史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金建立前后东北地区女真海西、建州、东海三部之间关系以及满洲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两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及家庭生活亦从一侧面反映了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史。  相似文献   

20.
满族形成于十七世纪初,主要是由明朝末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衍变而来的。满族的形成与八旗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615年,努尔哈赤首创八旗,将长期处于分裂状况的东北女真人统一起来,纳入八旗组织之中,从而为一个新的民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637年,皇太极正式宣布改女真族名为满洲,从此,满洲做为一个民族的名称取代了女真,并在历史上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