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穿钱的时代与成因问题张宏明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方孔圆钱不仅广泛为社会所接受,并进而成为社会稳定的象征。方孔钱的外形始终保持着圆形的定式,穿孔部分则有一些小的变化。有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花穿"或"龟甲穿"的穿孔,其钱穿形状六角或八角,极其新颖别致(见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货币中,方孔圆钱(亦称方孔制钱)使用的时间最长。一般说从秦始皇统一货币(公元前221~215年)到清朝末年(1911年),历时两千一百多年。实际上,它的铸行时间,要更长一些。因为,在秦行“半两”钱之前,我国在战国晚期已经出现了方孔圆钱,如“一刀”,“明刀”,“明四”钱等,而到民国初年,我国的某些地区还在铸行方孔圆钱。如:成都曾铸折二型“民国通宝”背“十文”钱;云南曾铸“民国通宝”背“东川”平钱;福州曾铸“福建  相似文献   

3.
朱华 《文物》1976,(10)
近几年来我省出土了一些古代货币,主要是:1972年9月太原钢铁公司汽车营工人在铁路专线动土时发现有六百余斤方孔圆钱;1973年5月芮城县大王公社小阳大队社员为生产队盖房取土时发现约千斤方孔圆钱;同年8月闻喜县东镇公社苍底大队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泥质灰陶罐一件,内装七百余枚圆形圆孔的"共"字币;又9月,山阴县北周庄公社新岱岳大队社员在修整土地时发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货币史上,号称东方货币文化,主要实指我国的方孔圆钱货币文化,陕西是中国方孔圆钱的奠基地。也是使用钱范铸钱主要时代的历史地区。我国收藏钱范,据文字史料记载,最早是公元1707年,即清代康熙四十六年朱彝尊见有“大泉五十”钱范,既写跋、又撰文。从此金...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的货币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象征着"天是圆形,地是方形"的圆形方孔"秦半两"正式诞生。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初步成熟,更是中国货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古代货币起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实物货币时期——金属称量货币时期——金属铸造货币时期。我国早期的金属铸币还带有浓重的称量货币色彩,许多铸币仍以重量为单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釿布、寽布,以及一些以重量为单位的圜钱(长垣一釿等)、方孔园钱(两甾等)。至于秦汉时期的半两钱、五铢钱,更是将中国纪重钱币一直延续到唐初。自唐高祖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后,以宝命名的各种宝钱取代了各种纪重钱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7.
外国硬币上的中国字鲍哲民中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宝库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显赫地位。唐宋年间,中国的汉字已流传到东亚列国,汉字并反映到诸如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所铸造的硬币上面。因此,这些邻国早期发行的货币,例如方孔钱和铜元等,大量使用汉字书写。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货币,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先民从简单的以物易物最终发展到金属货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朝历代人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货币文化。这一文化渊源流长,影响深远,连续不断,且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我国古代货币不仅种类繁多,形制多样,而且材质广泛,主要有铜钱,还有铁钱、铅钱、锡钱、铅锡钱,以及金钱、银钱甚至"泥"钱。本文就古代的各种泥钱及其用途进行浅显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已很广泛。诸国无不以金属制作流动交换的货币,只不过形制各有不同而已。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封建集权国家,随即以圆形方孔钱为主体货币,统一了币制。从此,方孔圆钱成为我国铸币基本形制,并一直沿用到清末,前后长达两千多年,而“钱”的名称,时至今日,仍在继续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古钱     
"西周"、"东周"与"安臧"圜钱均为战国晚期周王畿内受秦货币影响,或在秦占领下出现的秦式钱。圆孔(方孔者伪),面有内外郭,背平素。"安臧"钱无郭。 "西周"圜钱,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称西周,此钱西周君铸。  相似文献   

11.
钱伯泉 《新疆钱币》2004,(3):160-168
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都是打压而成的圆形无孔贵金属货币,属于古代西方货币体系,与古代中国浇铸的圆形方孔钱币不同。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北方政治形势的特殊性,加上丝路贸易的空前兴盛,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大量东输,  相似文献   

12.
<正>铜钱为古代铜制辅币,俗称"铜钱",一般是指秦汉以后的各种方孔圆钱,其铸造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初。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铜钱是古代钱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流通和使用,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1999年11月27日,中国钱币学会古代钱币委员会、货币史委员会和云南钱币学会在云南大理共同召开了“南诏大理钱币考察座谈会”。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古代钱币委员会主任戴志强,云南钱币学会理事长、货币史委员会成员袁明祥,副秘书长、货币史委员会主任姚朔民,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季琦等出席了会议。南诏、大理时期的钱币状况一直是中国货币史研究的空白。近年来,云南大理地区发现了一定数量的铜铸方孔圆钱,文字为前所未见的水官通宝、火官通宝等。云南钱币学会、大理州钱币学会对此曾作了一些调查工作,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钱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钱币学会会徽图案。会徽图案以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图形为中心部分,图案中以“q”、“b”表示“钱”、“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头,代表“中国钱币学会”。  相似文献   

15.
正圜钱出现于战国中晚期。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钱文或纪地或纪重。最早的圜钱出现于魏国,因其形制较刀币、布币更便于携带和存放,赵、秦、燕、齐和周等国均有铸造。圜钱分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两类,中原三晋和两周多圆孔,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多方孔,西方秦国既有圆孔也有方孔。圆形方孔最终成为中国古代钱币的经典形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方孔圆钱,自战国秦兴“半两”钱以来,至北宋达于极盛。北宋钱币铸量之长、品类之多、工艺之精、书体之美,可谓洋洋大观,成为古代钱币收藏和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票据史话     
马莎 《贵阳文史》2014,(6):64-65
正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的一种货币,是唐代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其形制仍沿用秦代方孔圆钱。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  相似文献   

18.
拙藏一枚面“天国”光背小平钱,径21mm,重3g。查《太平天国钱币》增订本未见此钱;《古钱大辞典》、《历代古代图说》也未见收录;《中国货币史》、《中国古代货币史》、《中国货币发展史纲要》等著作也未提及此钱。此钱究竟是何朝所铸?  相似文献   

19.
机制币,听上去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用现代机器冲压铸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专指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硬币。在清朝末年,它横空出世,完全改变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传统——“圆形方孔钱”,成就了一次币制改革的神话。货币史专家彭信威说,机制币带来的货币改革堪比秦始皇统一货币,秦始皇将刀币等等改变为圆形方孔,而这次机制币也将“孔方兄”送入了历史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0.
(一 )  摇钱树,是汉代、三国、魏晋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明器,由青铜铸造的纹饰精美、图像丰富的神树和陶制、石制的树座所组成。因其树枝上挂满中国古代流通的方孔圆钱货币,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纷纷落地。所以,被命名为“摇钱树”。   摇钱树盛行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汉代,是一种反映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古老文物,其内容和造型,取材于我国的《山海经》,主要是反映我国古代的许多优美神话故事传说、中国原始宗教和中国古代流传的原始天象、历法、医药、动植物等。   近十几年来,摇钱树在四川地区多有出土,如:彭山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