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说到《寿泉集拓》,可以追述一段轶事。1940年10月,丁福保、张纲伯、张季量、郑家相、陶庭耀、王荫嘉、陈亮声、戴葆庭、蔡季襄、罗伯昭等十人组成寿泉会(《寿泉集拓》甲编印有寿泉会齿录)。约定:每逢成员生日,聚会祝寿,并由每人提供珍泉拓本,粘贴成(《寿泉集拓》,每编十本,分赠各位成员,以资纪念。《寿泉集拓》按十人生辰先后,自1940年10月至1941年8月,出满十编,  相似文献   

2.
金石传拓技艺的基本原则是使用纸张紧密附着于石刻(或器物)之上,然后对纸张进行扑(或擦)墨,从而制作出以黑纸白字(阳刻与此相反)为特征的拓印作品。唐代以前出现的响拓法虽然是使用画笔复制出在观感上与法书、绘画真迹一样的作品,但在紧贴文物原件"拓"的基本原则上与金石传拓完全一致,仍属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拓"。至于颖拓、全形拓,在作品形式上与金石拓片似乎差别不大,但因不仅融入了绘画技法,且全部或部分地脱离了文物原件,超离了"拓"必须紧贴原物(如石刻、器物等传拓对象)的基本工艺法则,虽亦名之为"拓",却属于一种更近乎绘画创作的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晚清全形拓由于制作目的不同,产生了博古清供和古器存真两种艺术风格。书画艺术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不求图像准确,亦不尽求拓自器物原件,只作为画面点缀而存在,目的在于"取象";金石收藏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以留传真实图像为己任,力求原器传拓,目的在于"存古"。全形拓是一种画、拓结合的艺术形式,受中国画法局限,在晚清即使金石收藏家重金聘工、原器传拓的全形拓,也远远达不到金石学者期望的与古器物原件"不爽毫发"的程度。因此,无论"取象"还是"存古",主要是出于一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4.
《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一书,是钱币学界资深望重的已故戴葆庭先生晚年手自选辑,经其哲嗣戴志强、沈鸣镝先生整理,由中华书局采用新工艺印制出版。此书特点是:体例严谨,选拓审慎,内容丰富,纸印精美,堪称为钱币学著作中的善本。请述读后感于下:  相似文献   

5.
袁鹰 《炎黄春秋》2012,(5):39-42
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幸覆乾坤。——廖沫沙:挽邓拓诗2012年2月26日,是邓拓同志百年诞辰,而他离开人世已有46年,百年生命,在刚过一半的时候就被掐断了。1966年5月17日深夜,他的生命之火黯然熄灭的时候,正是乌云满天,狂风遍地,那份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成为"文革"十年中第一份黑色号令的《五一六通知》,正高速度地撒向神州大地,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乱,将  相似文献   

6.
正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等,清代金石学领军人物之一。一生收藏宏富,铜器、玺印封泥、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无不囊括,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其更突出的是卓越鉴赏力,每得一器,必辨其真伪,察其渊源,考其价值,后世有"所藏无赝品"之说。与同时代绝大多数收藏家极不同的一点是,他极度重视传拓,甚至  相似文献   

7.
晚清全形拓由于制作目的不同,产生了博古清供和古器存真两种艺术风格。书画艺术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不求图像准确,亦不尽求拓自器物原件,只作为画面点缀而存在,目的在于"取象";金石收藏家制作的古器物全形拓,以留传真实图像为己任,力求原器传拓,目的在于"存古"。全形拓是一种画、拓结合的艺术形式,受中国画法局限,在晚清即使金石收藏家重金聘工、原器传拓的全形拓,也远远达不到金石学者期望的与古器物原件"不爽毫发"的程度。因此,无论"取象"还是"存古",主要是出于一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目次一盂鼎旧拓五种二早期拓本的流传与"二白"本三关于全形拓四馀论一盂鼎旧拓五种上海博物馆藏盂鼎旧拓五种,即编号8594,签署"南宫盂鼎";编号8595,签署"盂鼎拓本";编号9716,签署"周盂鼎全形_(三百未剔初拓本)";编号9724,签署"盂鼎铭旧拓本_(文中二百□未剔作三百人风雨楼藏本里堂题)";编号9725,签署"南公鼎拓本_(耦园藏)"(图版壹,1—5)。均作立轴式。其中8594、8595于"1979年12月购自吴湖帆",另三种来源未详。下面分作简介。  相似文献   

9.
传拓是一种专门技术,是用纸将物体上如碑石、雕砖、铜器等上的花纹或字跡照原样摹印下来,在博物馆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是经常需用的技术。过去一般都是用墨拓的方法,需用很多的材料和工具,也需用很长的时间,拓一件东西差不多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但用简易传拓法来拓,就要迅速得多,用的材料和工具也很简便。根  相似文献   

10.
正道光十六年(1836)初,六舟经吴廷康引荐,与程木庵相识于杭州。同年二月,应邀赴新安传拓程氏铜鼓斋藏历代金石器。此后,六舟分别在道光二十年(1840)、二十一年(1841)、二十二至二十四年间(1842~1844)数度赴徽州,为程木庵传拓古器物,数量颇可观,其中就有一件"周伯山豆"。一、"周伯山豆"及定名见于《钟鼎插花图轴》(图1),纸本,纵103、横32厘米。钱镜塘旧藏,现藏浙江省博物馆。画面为"周伯山豆"拓片,上绘设色菊花、折枝梅花。其下题跋:"周伯山豆,是器藏新安程氏,款字倒制,其文曰‘伯山父作尊豆万年宝用’十字,乃器中之仅见者。道光丁未清明节,  相似文献   

11.
若要对钱币深入研究,著书立说,或者作为资料,相互交流,除照相之外,传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现代社会,照相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但传拓还是不可偏废,因为它具有照相所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拓片和照片应该互为补充。钱币的传拓方法很多,主要有墨拓,蜡墨拓和硃红拓几种,就拓片效果和长期保存的角度而言,无疑以墨拓为最好。蜡墨拓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传拓方法,只要有宣纸和蜡墨(笔墨店有现成的蜡墨可买),携带方  相似文献   

12.
传拓技法     
(一)上纸法傅拓碑帖,一般是先把纸折叠好,用清水蘸湿,然后再上在刻石上,等干了再用墨扑拓或擦拓,再等干后揭下,拓本就完成了。山东的拓手,上纸多用胶矾水,此法用胶,使纸容易粘;用矾,可使上墨后墨不浸入字口。这是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钱币学会主编的《辽宁钱币丛书》第四册《辽东泉拓集》已于1992年5月由辽沈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二十至四十年代一批辽东老泉家的古泉原拓1600余枚,其中包括中国古钱300余枚,机制币400余枚,压胜钱300余枚,并标有星级;另外有外国钱500余枚。这些拓片品类较全,制作精良,是研究东北泉学的重要资料。每册定价平装30.5元,精装35元(外埠另加邮挂费1元)。欲购者可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92号辽宁省钱币学会王贵箴联系(邮编110001)。  相似文献   

14.
在巩义采访时,一种前所未见的艺术形式跃入了我们的视野——高浮雕拓。浓淡相间的墨色里:北魏石窟寺里佛像的衣褶,彷佛随风飘动;宋陵前守陵大将军似从石像里走出来,震撼而威武,而他盔甲上的兽纹又是那么细腻、华丽,巩义之美因它而更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有一本甲骨拓本集,一函二册,没有题名。此拓本集曾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过,登记时间是1951年7月12日,登录名字可能是"甲骨文拓"(下文径称《甲骨文拓》)。每册首页钤盖有"中央历史博物馆藏书印"。此集第一册90页,第二册91页。拓片除第57页贴有两张拓片外,其余都是一页一张,共182张,汰除自重部分后,实为166片。《合集》组当年不知何故未采用此集。我  相似文献   

16.
纵情千里,拓界无限!2008年9月29日,主题为"狮跑天下,激情拓界"的东风悦达起亚2008狮跑拓界之旅在乌鲁木齐正式启程。从数万名消费者中脱颖而出的拓界勇士们在接过象征拓界精神的旗帜后,与众多媒体嘉宾一起踏上了探秘西北边陲——北疆的征程。五彩斑斓的魔鬼城、风光绝美的喀  相似文献   

17.
万晓 《文博》2020,(2):49-52
良季鼎1933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上康村窖藏,实物下落不明,以往学界著录的良季鼎资料均以北京图书馆所藏良季鼎全形拓为唯一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现藏两件与北京图书馆不同的良季鼎全形拓资料,通过对三件全形拓上器物形制、文字以及题跋信息的对比与分析,重新辨别良季鼎全形拓资料内容的真伪,为这件不知所踪的西周青铜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丝路古国货币集拓》一书,2017年7月由长春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一函二册,164页,宣纸双色印刷,16开,总印量600套。定价680元。书中收录的丝路货币均为编者林文君先生私人收藏,万余枚丝路货币中甄选的156枚藏品,拓片均为编者吴革胜先生手拓;收入杜维善、戴志强、王永生、陆昕、李洪、马吉利等6位国内外钱币专家、学者题词;由古文字学家黄锡全先生题写书名,北  相似文献   

19.
我曾撰《记明前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一文,刊登《文物》1962年11期。后来该得蒯氏旧藏之明前拓半截本,已为南京博物院收得,一九六四年二月,承蒙寄来北京,得以校  相似文献   

20.
传拓是一种古老的复制术,是保留碑刻所承载的信息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论述传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贡献、技法,阐述了拓片在当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需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传拓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一种难得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