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昭靖太子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唐朝中期代宗皇帝李豫之子的家族世系及对其封赠情况和他经历的短暂一生,可以补充《新唐书》、《旧唐书》中关于昭靖太子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辽代汉文《永清公主墓志》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阿汉土村梁家屯北山辽墓出土《永清公主墓志》碑汉字内容进行考释,指出碑文证实了契丹族对炎黄子孙的认同,并参照《辽史》记载考证了碑文涉及的众多辽朝皇亲国戚。文末附有墓志全文。  相似文献   

3.
<正>辽王朝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以契丹族为主导、汉族居重要地位的多民族国家。《辽史·仪卫志》记载:"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可见,有辽一朝在服饰上一直保持着契丹民族的特色,并且对汉族服饰也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文献资料中很少有对辽代服饰的详细记载,但是技艺高超的画师却用画笔将当时贵族生活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从辽宁阜新县关山辽墓到建平水泉辽墓,  相似文献   

4.
《文物》1980年第7期发表的用契丹和汉两种文字合刻的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耶律延宁墓志》,是迄今发现的有确切年代的契丹文墓志中最早的一件。该墓志所刻文字共二十四行,前十八行上半部为契丹大字,下半部分及最后六行均为汉字。与它同类型的墓志和碑刻,还有辽兴宗重熙十年(1041年)《北大王墓志》、重熙二十五年(1056年)《故太师铭石记》、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萧孝忠墓志》,以及《应历碑》、《静安寺碑》、辽太祖墓残碑等。这些现存的契丹大字碑刻,都是在失传六百多年后于本世纪陆续出土的。  相似文献   

5.
新出土的唐初史官刘宪及其妻卢氏墓志较为详细记载了这位唐初文人的家世、科举、仕宦、婚姻等情况,尤其是在武后、中宗时期的政治沉浮,刻画了一位品德醇厚、文采横溢,有正义感的官僚士大夫形象。墓志铭内容可以补充两《唐书》刘宪传记载的许多疏漏,也能够纠正传统文献记载的讹误,史料价值颇高。《刘宪墓志》撰文者岑羲也是武后、中宗时期著名官员和文士。  相似文献   

6.
辽代《陈妻曹氏墓志》所见"弘孝"一名被研究者视为耶律乙辛之汉名。然而,通过全面考索宋辽文献可知,弘孝当指耶律重元之子涅鲁古,墓志所记乃涅鲁古叛乱之事,与乙辛无涉,而其中反映出当时人对于重元之乱元凶首恶的认识与后世所载有所不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思齐 《文献》2024,(1):135-142
2018年《辽金历史与考古》上公开了一方辽代墓志,被命名为《耶律善庆墓志》。经辨认对比,《耶律善庆墓志》与内蒙古大学藏契丹小字《故侍中墓志铭》出土于同一墓葬。墓主人耶律善庆即《辽史》有载的耶律蘂奴,为辽代后期重要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辽代《耶律曷鲁妻掘联墓志》与敦煌文献《记室备要》的对比分析,发现墓志的主要内容大多抄撮改编自《记室备要》一书。由於此方墓志极有可能出土於辽上京临潢府附近,笔者推测唐代《记室备要》等掌记文书早在辽朝初年即已向北散布至契丹的腹心之地。辽初对於中原人才及藩镇制度的吸纳、继承,为记室文学向北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即 实 著      辽宁民族出版社版  即实,即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巴图。巴图系辽宁省契丹文专家。中国古文字中契丹、女真、西夏三文,最难解读。然女真文尚有《女真译语》,西夏文尚有《番汉合十掌中珠》等类似字典之书,可资参考。而契丹文迄今未发现工具书类的遗帙,故译解尤难。著者以为契丹文解读法,是个迷。这个“迷出自中国,中国应当是解迷者!”(见该书《序》)。他认为解读契丹文字,如在迷林中寻觅途径,故命书名为“迷林问径”。全书600余页,内容分:哀册拾读、《福留墓志》臆解,《戈也昆墓志释读》,《森讷…  相似文献   

10.
明代《戈氏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墓主戈氏及其夫君山西按察副使刘泾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部分内容,对史书、方志有纠误、补缺、印证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唐张弼墓志,志主张弼(595~654年)原来的身份是供职于太子李建成东宫的太子舍人,墓志记载了事变后他们这些前宫寮属的遭遇,使我们对事变的后果和唐太宗的用人政策,有了更加  相似文献   

12.
明代兵部尚书赵炳然 夫妇合葬墓,位于剑阁县 城北卧龙山南麓,今普安 镇剑公村二组剑阁中学背 后。1979年8月,四川省博物馆与剑阁县文化馆联合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有墓志及随葬器物30多件。其墓志铭对《明史·赵炳然传》有补证史实的作用。现将其墓志情况简介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赵炳然墓志有盖,志与盖的石质不同,志盖为红砂石上有阴刻篆文:“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  相似文献   

13.
辽代文献多以墓志资料为补,而耶律羽之墓志当属近年的发现中较为重要的一方,是研究契丹早期至辽初历史弥足珍贵的资料。耶律羽之为契丹皇族成员,其仕途生涯的辉煌时期,是从辽初东丹国的建立开始,此后执相柄近十六年,成为东丹初创时期最具盛名的人物。文献中有关羽之生平事迹的记载也主要是这一时期的,同时对其显赫的家族成员也多有记述。墓志除对其家族成员及本人生平有较为翔实的记载外,亦涉及到有关东丹的一些重要史实,对补正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4.
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其作用之大,勿庸赘言,所以元朝官修《辽史》和宋人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皆为其立传。但是绰传简明不足,疏略有余,许多要事不可索而知之。其中萧绰的生辰就一直不为人知。而对她这么一个历史要人来说,弄清其生辰,对研究契丹史及宋辽关系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不无裨益。在《辽史》、《契丹国志》、《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及其它有关史书中,均没有萧绰生辰的直接记载(其生年可间接推知。《辽史》卷十四《圣宗纪五》记载,统和  相似文献   

15.
《纥干承基墓志》的出土可补正史传之缺讹。《元和姓纂》对纥干承基家世的记载有误,纥干承基并非改姓纥干的汉人田弘之后,而系鲜卑之后。纥干承基在隋唐之际加入唐军,参加过抵抗突厥的泾阳之战,后陆续成为齐王李祐、太子李承乾豢养的刺客,贞观十七年,他因告发太子谋反得以加官进爵,永徽四年,因房遗爱谋反案又远贬番禺,并卒于官。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梳理典籍文献对曹操高陵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结合曹操墓考古发现等相关的研究,认为北齐《龙骧将军杜达墓志铭》和北齐《王敬妃墓志》记载的"高陵"应指曹操高陵,而晋卿大夫赵盾葬所"九原"一语,更加佐证了"高陵崇栢"为曹操墓高陵,绝不会是指他人陵墓,更非安阳县西北的野马岗。同时,还对北齐《元世哲墓志铭》与曹操墓"西陵"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就唐代《邺郡邺县故人柏君(道)墓志铭并序》记载的曹操墓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实地考证。北齐墓志填补了曹操高陵方位在北朝没有记载的历史空白,为曹操高陵的真实性提供了新的佐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16,(2)
西安碑林收藏有两方《元辅昌墓志》,一为砖志,一为石志,两者间隔35年。时过境迁,志文传达的信息趋于丰富,而石志因其撰写者为元代名儒同恕而平添了"作品"的意义,亦赋予了撰写的"行为"本身更多的社会意义。将这两方墓志综合释读,对于了解志主生平、婚姻家庭,彼时特定的政治历史境况,元代汉人士大夫作为"事实精英"在乡里社会的影响力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14,(6)
以王武俊为首的契丹王氏在中唐时期甚为活跃,统辖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镇近四十年,但关于其三代之后的家族成员情况史籍记载几乎空白,因此,王武俊曾孙王知信墓志的发现尤显珍贵。本文拟从此墓志入手,对其家族世系、志主生平以及家族成员墓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王武俊家族在中唐时期的兴衰变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关于辽代钱币契丹字的释读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契丹字是我国辽代记录契丹语创制的文字。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前者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后者制字年代略晚于契丹大字。契丹文字主要用于刻纪功碑、墓志、符牌、著诸部乡里之名以及写诗译书等项。可惜后来契丹文图书全部湮灭,除宋代王易的《燕北录》和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书史会要》里收录的几个契丹字描画外,没有留下片纸只字。金灭辽后,契丹文字继续被使用,而且在女真制字的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契丹文字从创制到废止,前后共行用了将近三百年,随着西辽的覆亡,终于成为死文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见的三方隋代墓志铭进行释录,因三方墓志志主及其家族成员在《魏书》《北史》等正史中均有记载,故志文内容可与正史互相补证。又以出土墓志为基础,结合典籍文献记载,梳理了陆氏、乙弗氏家族世系,补充和更正了传世文献记载的疏误。同时探讨了鲜卑族在南迁汉化过程中更改籍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