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灾异说理论化的两汉时代,自然灾害和异象被赋予了政治和人事的内涵,灾异的剧烈和频繁,常常使汉王朝陷于灾害危机和政治文化危机之中.汉代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政权的长治久安,通过帝王自谴、纳谏求言及拔擢贤良等务虚策略和反贪崇廉、加强考课、申饬官吏履行职责、严厉惩处救灾失职官员等吏治振兴之举,进行政治重塑以挽救危机.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政治思想学说中,公仆理论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所谓公仆即政府官员的代称,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却蕴含有更为丰富的政治内容。这个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即为人民的公仆,以此为中心,详细阐述了政府官员的权力来源、权力监督、权力罢免和政府的目的等各个方面。它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之中,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提出了公仆理论。而后,一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在构想  相似文献   

3.
再论阻卜与鞑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卜与鞑靼之谜堪称一道世纪难题。王国维力倡的阻卜即鞑靼说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但他同时提出的阻(阻卜)乃鞑靼二字之有意倒误的假说,却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辽金汉文石刻里发现的阻卜一词的异译,为这一争讼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说明辽、金史中的阻卜(阻)绝非元朝史臣凭空杜撰。通过对契丹小字和女真字石刻材料中阻卜一词的解读,可以进而推断该词原本出自契丹语,后为女真语所因袭。  相似文献   

4.
空间、权力与领域:领域的政治地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空间的社会转向,权力-空间研究已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议题,国内也陆续出现了空间政治的相关讨论。本文通过梳理中西方人文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力图建立以领域为基础的权力-空间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当下中国的空间政治问题解读。领域是权力赋值于空间的产物,是解读现实世界权力-空间关系的重要视角,也是当代政治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分支学科的主要概念。地理学对领域概念的运用从生态视角到社会视角、从国家尺度到多维尺度,体现了领域研究的日渐深入与系统化。本文在综合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领域化、去领域化和再领域化的权力-空间分析框架,并期冀其成为进一步相关实证研究的指引。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秦汉史研究,不仅以硕果累累而引人注目,而且,它所呈现的蓬勃朝气更是令人欣慰。当我们试图对一年来的研究状况加以概括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首先,从作者群的年龄分布来看,部分老先生仍在发挥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而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已无庸置疑地充当了学术中坚的角色。他们所发表的论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与前几年相比,都有长足的进步。其次,从选题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而言,求新求变已是多数人的共同追求。在职官和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的研究课题内,我们都发现了新的立意和结论;而在社会史、思想文化史方…  相似文献   

6.
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找回国家"思潮催生了国家构建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政治学家斯蒂芬·斯科夫罗内克的影响,不少美国政治史家都把国家构建理论引入对美国历史的研究,为衰落中的政治史研究注入了新活力。国家构建理论为政治史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和解释框架,使他们可以重新思考美国国家权力发展的过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和国家制度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家构建理论的引入,挑战了美国"弱国家权力"的神话;新的历史解释表明,美国政府的权力一直都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强大、宽泛和牢固。在过去数年中,国家构建研究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史研究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曾任《中央日报》总编、《申报》副总编的报界奇人卜少夫,于2000年11月4日,在香港逝世。 卜少夫是江苏江都人,1909年出生,经历漫长曲折,享年92岁。 由卜少夫独力支撑创中国期刊史的奇迹,长达56年又 10个月的《新闻天地》杂志,在卜少夫去世前一月停刊。卜少夫自己说:“我为《新闻天地》尽瘁一生。” 幼有新闻天贼 陈布雷所倚重 卜少夫自幼就有从事新闻事业的天赋。据卜乃夫(即作家无名氏,卜少夫之四弟)说,卜少夫在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时,才十几岁,就创办了《雪花报》,以后又办《活跃》周报,成为当时南京最“…  相似文献   

8.
行省治理是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共和政治的运作与国家的命运。然而,在行省治理过程中,作为实际治理者的罗马官员滥用权力,通过多种途径大肆搜刮钱财,成为行省治理中的首要弊病。为遏制这种弊病,规范行省治理,罗马当局围绕着官员搜刮钱财现象,不断加强法律建设,呈现出立法条款细致化、诉讼程序固定化以及惩处严厉化的倾向。但是,行省治理制度中总督权力缺乏制衡,荣誉任职的传统观念以及税收体系的混乱等因素为罗马官员滥用权力、非法敛财提供了条件,而相关法律实践过程面临着距离、语言、时间与经济成本等实际障碍,且法庭充斥着腐败与偏见,导致治理局面未因法律建设的加强而得以有效改善。行省治理的失当从行省与共和国政治两个层面加速了共和政治的失序,推动了内战的爆发,进而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相似文献   

9.
王子今 《文博》2007,(6):26-3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有《史律》,有学者认为"对了解秦汉时期的教育及仕进制度及秦汉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新资料"。其实,《二年律令·史律》中涉及特殊社会称谓"学童"的文字,对于我们了解秦汉时期未成年人的生活,也包含着有意义的信息。其中可见如下内容:史、卜子年十七岁学。史、卜、祝学童学三岁,学佴将诣大史、大卜、大祝,郡史学童诣其守,皆会八月朔日试之。(四七四)  相似文献   

10.
11世纪七八十年代 ,北宋逐渐形成一个介于国家 (皇权 )与民众(个人 )之间的士绅阶层 ,他们以思想与国家分庭抗礼 ,以文化权力抵消着政治权力 ,试图使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取得平衡。而这种文化权力为了与政治权力对抗 ,逐渐建构了一种超越一切甚至是皇权之上的“理” ,作为批评政治的理论根据。他们用重新叙述和解释过的“道统”说、“性情”说以及新的经典 ,建构一种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与温和的文化保守主义思路 ,这就是后来理学兴起的基本背景。由于在位官僚与赋闲官僚的趋向不同 ,现实策略与文化理想的思路矛盾 ,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统”与“道统”、“师”与“吏”、政治重心与文化重心的分离和对立。  相似文献   

11.
古代考核从医者由官府专门掌管医事的官员负责,他们的职称分为医生、府、史、徒。这里说的“医生”与后世泛指给人治病的医生不同,是管理医学领域方面的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12.
出使官员在西夏政治与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夏对外出使情况可概括为两个阶段:西夏政权建立初期,出使官员主要为入仕定难军政权进而后仕西夏的汉人官员;元昊以后,包括汉人官员在内的汉姓官员逐渐成为使臣主体并在出使活动中发挥诸多作用。使臣从汉人官员渐变为汉姓官员,出使官员所任官职、所担使命及其族属成分为我们研究西夏与周边政权的关系提供了鲜活多样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主义到结构主义:地缘政治学方法论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7,22(5):107-109
本文透过地缘政治理论中各种具体的解释方法,对不同时期地缘政治学进行方法论特征的考察,发现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主义模式、空间-权力关系模式到结构主义模式的演变。结构主义模式是当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重要方法论特征,与其它模式相比,表现出较好的解释能力。对地缘政治学方法论演变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思考未来地缘政治理论建设的趋向,其中以行为体为主体的新地缘政治结构理论建设是地缘政治理论方法论创新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统治日趋腐败。人才选拔道路壅塞,各级机关人浮于事,大小官员竞相聚敛。国民党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缺乏一个鼓励人才发展、监督官员行为的有效监督机制,是国民政府政治构架的致命伤。蒋介石个人擅权局面又在地方各大小"诸侯"身上层层上演,权力监督和行政效率成为空中楼阁。基层组织的状况也加剧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15.
从昌邑王到被迎立为皇帝再到废黜为海昏侯,刘贺本人在西汉政治史上或许无足轻重,但元平元年围绕着他发生的帝位废立过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别是在皇权更迭模式及其正当性论证方面的影响不宜低估。皇朝内部的权力传承或"内继"之正当性,取决于三项条件:大宗嫡系的继体血统,敬天崇祖的守文之德和反映在符瑞灾异中的天意验证。霍光集团因政治利益的考量自下而上废黜刘贺,其正当性因刘贺本人的德行缺陷、灾异征兆而赢得较广泛的认可。废黜过程中的暗涌微澜也未对西汉皇朝的统治正当性构成重大威胁,这与宣帝和霍光应付废立危机得当不无关系。西汉以后历代皇朝的顶层政治实践中,普遍视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为皇权更迭的新典范。其"废昏立明"范式不仅为董卓、司马昭、桓温等政治野心家提供了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正当"借口,也成为集权帝制时代防止社会政治极端恶化的制动器,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持其统治的价值合理性和较广泛的认受性。  相似文献   

16.
从昌邑王到被迎立为皇帝再到废黜为海昏侯,刘贺本人在西汉政治史上或许无足轻重,但元平元年围绕着他发生的帝位废立过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别是在皇权更迭模式及其正当性论证方面的影响不宜低估。皇朝内部的权力传承或"内继"之正当性,取决于三项条件:大宗嫡系的继体血统,敬天崇祖的守文之德和反映在符瑞灾异中的天意验证。霍光集团因政治利益的考量自下而上废黜刘贺,其正当性因刘贺本人的德行缺陷、灾异征兆而赢得较广泛的认可。废黜过程中的暗涌微澜也未对西汉皇朝的统治正当性构成重大威胁,这与宣帝和霍光应付废立危机得当不无关系。西汉以后历代皇朝的顶层政治实践中,普遍视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为皇权更迭的新典范。其"废昏立明"范式不仅为董卓、司马昭、桓温等政治野心家提供了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正当"借口,也成为集权帝制时代防止社会政治极端恶化的制动器,在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持其统治的价值合理性和较广泛的认受性。  相似文献   

17.
民国前期贾汪矿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逐步深入,呈阶段性起伏波动之势。民初对绅权既尊重又约束的制度安排,保障了矿区的有序发展。1920年代末国家权力全面扩张,政治失意、经济受损的乡村"保护人"即曾为地方利益代言的乡绅投向逐利性基层国家权力,转化为渔利型掮客,导致矿区失序。1933年国家权力重新调整后,新崛起的地方精英与职能强化的地方政府致力于乡村利益和社会公正,修复了矿区秩序。矿区政治和秩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政权建设中制度变革特别是国家权力配置不断调适的结果,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忽视这种阶段性特征,单纯说政权建设成功或失败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8.
钞晓鸿 《清史研究》2003,42(3):107-113
众所周知 ,《清史稿》编纂时 ,对于清代国史馆所修纪、志、表、传等多有所本 ,这些原始档案今天依然可以在海峡两岸的相关机构看到。但有关“灾异志”部分 ,则有所不同 :由于清国史馆拟定的本朝史体例中 ,并无“五行志”或曰“灾异志” (《钦定大清会典》载 :“志之目有 :天文志、时宪志、礼志、兵志、刑志、乐志、艺文志、地理志、河渠志、舆服志、仪卫志、食货志、职官志、选举志” ,① 共十四志 )。因此 ,在现存的清国史馆档案中 ,自然找不到“五行志”或“灾异志”② ,欲从历史编纂与档案学的角度对《清史稿·灾异志》进行考察 ,只能主…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5,(3)
现代西方政党与民主政治在"互栖共生"的同时,表现出与其相悖的一面。本文运用理性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观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等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方法,着重对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与民主的悖论以及政党组织内部的寡头化和官僚化与民主的悖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透视,最终对当代西方政党与民主悖论,以及西方政党政治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以章克标和滕固为研究对象,以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其影响为研究视域,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从中发现他们虽曾深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但其影响具有鲜明的限阈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