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窑位于福建建阳县水吉镇后井、池中村,宋元时期独树一帜,以黑釉兔毫盏饮誉海内外.关于建窑黑釉瓷的创烧、兴盛和衰落的年代问题,未见专文探讨,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利用考古和文献资料作一探讨,抛砖引玉,望识者教正.一、五代创烧黑釉瓷建窑的黑釉瓷的创烧年代,有不同的看法:始于宋说,北宋初说,北宋中晚期说都认为创烧于宋代,只存在早中晚阶段的分歧.最近有人据调查资料提出了晚唐五代的看法.我们在《中国黑釉瓷外销初探》文中认为至少在五代晚期已创烧黑釉瓷,但该文未作论述,这里就展开讨论,采用了新近的考古调查资料.结论同晚唐五代说几相近,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丁大伟 《环球人物》2012,(27):52-53
如果要评选当前西班牙风头最劲的草根政治人物,马里纳雷达村的村长考尔迪约准能入围。今年8月,身兼安达卢西亚大区议会议员和安达卢西亚工人联合会主席的他,带着数百名工会会员,哄抢了小镇埃西哈的一个超市,抢走9购物车的食品。他们当日还抢了加的斯省的另一家超市,引起舆论哗然。有人说,在西班牙遭遇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抢劫事件反映了民众对政府紧缩政策的强烈不满。作为事件的始作俑者,考尔迪约也顿时成了风云人物。有人说他是强盗,有人称他为现代罗宾汉,也有人说,这无非是这位"乌托邦村长"的又一场"表演"。  相似文献   

3.
山西洪洞黑窑事件举世皆惊,人神共愤。对此,洪洞地方相关负责人压力很大:“这本来是洪洞警方在一个行动中查出来的案子,没想到媒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报,  相似文献   

4.
宋元黑釉瓷的外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劲松 《南方文物》2005,(3):80-82,94
黑釉瓷自汉、晋以来,就与青瓷并驾齐驱,成为我国陶瓷领域里一支与青釉瓷争艳的奇葩,大放异彩,名驰中外。宋代由于“斗茶”之风盛行,适宜斗茶的黑釉茶盏,受到了上至皇帝,下到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以及普通黎民的喜爱。宋元时期,可以说是黑釉瓷发展的极盛时代,在北方形成了以磁州窑产精美的黑绘花器为代表的黑釉瓷系;在南方则有建窑的鹧鸪斑、曜变、油滴、兔毫为代表的名贵黑釉瓷和吉州窑的玳瑁斑、虎皮斑、木叶贴花、剪纸贴花等充满民间艺术魅力的黑釉瓷系;各窑新颖独特的墨绘与光怪陆离的窑变以及深黑如漆的釉色,均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5.
民俗常言:紫禁城的宫殿,旧王府,团城等,都是大方“金砖”墁地。而且,金銮殿“金砖”墁地也是事实,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作的,它只是比一般的方砖略微重点,颜色黑黝,制作精致,配料特殊罢了。有人说“金砖”是在制砖的材料澄泥中加了桐油。另有人说是在制砖的材料澄泥中加  相似文献   

6.
四、几种剔粉与黑彩结合装饰的传播与影响金代,是剔粉与黑彩结合的装饰工艺最为丰富多彩,最为成熟的时期。黑剔花、剔粉填黑彩、黑地剔白花这几种装饰工艺在此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周围窑场的制瓷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三种装饰工艺中,以黑剔花、黑地剔白花两种装饰最为精美,常被作为贡瓷为宫廷使用,直至保存到现今,也是瓷器中的精品,代表了磁州窑类型陶瓷的最高水平。其中,黑剔花装饰较为常见,目前见于报道的生产黑剔花产品的窑场有磁州地区窑场,以当阳峪窑为中心的焦作地区窑场,还有山西介休洪山 窑(图一四)[30]等,都是制瓷历史较长,…  相似文献   

7.
闻长庆 《收藏家》2011,(3):61-68
二.浙江黑釉瓷文博界传统观念认为浙江的黑瓷只有德清窑曾有烧造而且到南朝时期就已停烧。笔者发现浙江以上林湖窑为中心的周边宁、绍、杭等地区,从商周战国开始原始瓷的生产时已有黑褐色瓷,这是华夏黑釉瓷的始祖,到汉代它的制瓷工艺技术已很先进。汉代以黑为贵,  相似文献   

8.
陈华珍  戴群 《南方文物》2006,(3):135-136
吉州窑是我国民间的著名古窑,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产品,独特的纹饰而闻名于国内外。它的黑釉瓷与福建省建窑的黑釉瓷一样,似一颗明珠在陶瓷业中大放光彩。现将吉州窑黑釉瓷简述如下:一.吉州窑黑釉瓷的胎坯种类1.黑灰色的胎坯:这种胎坯有炻质的也有瓷质的,炻质的胎坯中有杂砂,  相似文献   

9.
四川出土的古瓷器中,經常見有一種黑釉的器物,而以(?)毫盏與醬滴斑黑釉盞等最常見。這類器物一般都認為是宋代瓷,多稱之為「黑建」,「處州窑」或「陝窑」。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是忽略了它們在四川大量出土的事實。  相似文献   

10.
一、耀州窑非“鼎州窑”辩证随着耀州窑考古发掘及其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同志指出:铜川市黄堡镇唐宋耀州窑即就是唐人陆羽《茶经》中所说的“鼎州窑”.这一论断是我国陶瓷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既涉及到耀州窑发展史的研究.同时又确指了“鼎州窑”的发现与窑址所在,似乎解开了千年“鼎州窑”之谜.然而,此说是值得认真研讨与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吉州窑瓷器和它的金彩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它充分利用本地瓷土资源,博采众窑之长,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窑场,生产很多陶瓷品种。工匠们将传统陶瓷工艺和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起来加以创新,使吉州窑瓷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尤其它的金彩装饰可以和定窑、建窑的黑釉金彩比美。本文将就吉州窑发展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它的金彩装饰作一个扼要介绍。一、吉州窑的烧瓷环境和开始烧瓷的时间吉州窑窑址在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西。该地发展陶瓷生产的自然条件极好,青原山鸡冈岭有丰富的瓷土,丘陵山坡的柴草烧之不尽。赣江从镇旁流过,不但提供丰富的水源,而且沟通…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一片横跨欧亚两洲,面向三大洋的疆域。有人说,宫殿是它的名片;有人说,城堡是它的象征;有人说,教堂是它的地标;也有人说,冰天雪地是它的代名词。这里,还有世界顶尖级艺术,如芭蕾、雕塑和壁画等等。导游说,这里的旅行特色,可以用一道菜名概括,  相似文献   

13.
李凯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4):92-107+142
首先,本文基于水吉建窑及周边窑址发掘出土资料,分析晚唐五代时期建窑是在闽北、浙南、浙西、赣东北等内陆地区影响下兴起,并非源自福建沿海区域。其次,本文分析了福建黑釉瓷窑址的分布与产品构成,确认北宋中后期是建窑黑釉瓷生产的繁荣期,为满足城市市民需求,在生产和销售上实现了专门化;南宋中后期是建窑黑釉瓷生产的衰落期,由于销售路线受阻,黑釉瓷生产中心向闽江下游转移。最后,通过对比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地区青白瓷窑址考古发现,指出南宋晚期建窑迅速转向青白瓷生产,并非由于饮茶方式转变,而是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建窑不得不生产青白瓷抢夺既有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法生产灰青釉、青釉、酱釉和黑釉瓷;元代晚期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生产仿龙泉青瓷。本次调查发现窑炉遗迹4座,皆为砖砌龙窑,与南宋以来龙窑向宽短变化的趋势相符,并存在多次修建使用现象;发现的矿洞与码头遗迹,反映了南坑窑系统生产过程。从采集标本看,景德镇青白瓷技术可以通过南坑窑向湖南传播;南坑窑仿龙泉窑青瓷是基于本地窑业技术对龙泉青瓷进行的表面模仿。  相似文献   

15.
福建唐代瓷窑材料一向十分匮乏,将口一号窑的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在窑炉结构、形制、产品、种类、质量和特征方面,都提供了极为具体和详尽的资料.这一唐窑长达52米,是全国目前已知唐代龙窑中最长的一座,它反映了当时福建窑工制瓷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为宋元时代南方龙窑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曾智泉  陈晓飞 《文博》2008,(6):78-82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中国古代的茶具,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福建建阳窑兔毫盏为代表的黑釉瓷茶盏,因其精湛的工艺水平和适应当时的"斗茶"而著称,在两宋时期盛极一时.本文通过论述宋代建阳窑黑釉瓷器及宋代斗茶文化,揭示建窑黑釉瓷茶盏的兴盛与两宋时期斗荼文化的繁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汝窑、张公巷窑和南宋官窑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汝窑对宋室南渡后的宫廷用瓷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南宋官窑就是在继承汝瓷的基础上进而发展成为中国青瓷的颠峰。张公巷窑不是北宋官窑,它是金海陵王为营建汴京而命汝州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特点,既反映了金代制瓷工艺的成就,也是不同民族融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秘色瓷新考     
“秘色瓷”的名称反映了窑工追求“千峰翠色”的艰难过程,其产品是上林湖地区贡窑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现改变了全国制瓷业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赵月汀 《收藏家》2010,(3):95-96
除了以上两大体系的瓷壶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鲁山窑和长沙窑的壶。鲁山窑在北方地区以烧制黑釉泛蓝斑、白斑瓷器而闻名遐迩,为后来烧制多窑瓷奠定了基础。如唐代鲁山窑黑釉蓝斑壶(图1)。此壶除露胎处外,先施黑釉,色黑如漆,再施蓝、白色等颜料,入窑烧制时,釉料熔融流动,泛出云霞般彩斑,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湖南制瓷历史悠久,曾出现三次制瓷高峰。早在东汉时期,湘阴窑便已烧出成熟青瓷,并在窑址发现东汉中期“汉安二年”纪年青瓷残片。可以说湖南青瓷的出现,基本上与浙江同步。唐长沙窑是湖南瓷业生产的第二高峰,它在承袭湘阴窑、岳州窑风格的同时,创烧了釉下彩瓷,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