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里红 《收藏家》2004,(10):44-49
枕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战国而始的硬质枕头,到五代十国的软质布枕∞,其材质有石、竹、木、陶瓷、青铜、黄金、皮和布,可谓变化万千;其名称有砖来代、警枕、隐囊、函枕、脉枕,不一而同。这些变迁,可以真实而具体地反映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更表现出枕头文化发展的轨迹。《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是有关枕头的最早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0,(6)
正一、瓷枕的实用价值瓷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夏季纳凉用的寝具。北宋诗人张耒的《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云:"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几句诗明确地道出了瓷枕的质地、釉色及其消暑纳凉的功效。此外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也写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据专家考证仿青白玉的青白釉瓷枕有时也被称为"玉枕"。因此词中的"玉枕"并非真正的玉枕,应是当时烧造的青白釉瓷枕,诗中同样也道出了瓷枕纳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瓷枕探析     
唐代、两宋、金代和元代是瓷枕最为兴盛的时期.本文通过有明确纪年或相对明确纪年的瓷枕,把它们与目前尚未明确年代的瓷枕通过造型、纹饰、装饰技法与烧造工艺加以全面的比较,归纳分类形成一种标准器的组合,使其成为比较准确的界定瓷枕年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瓷枕概说     
(一) 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觉离不开枕,《说文))云:“枕,卧为所荐首者也”。枕对睡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入睡时,枕把人的头部垫起来,以减少脑中血压,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枕的起源很早,其字从木,应是古人以木代枕转化而来。它至迟出现在殷商时代,据晋人《拾遗录》载,殷纣王有“玉虎枕”,  相似文献   

5.
话说瓷枕     
瓷枕始见于隋代,盛行于唐;五代、两宋、辽、金、元各代均为流行,宋代最为发达。此物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后来随着人们对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的逐渐认识,开始把它作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所谓“质坚而又清凉心肤,爽身怡神”,“益眼者以瓷石为枕可老而不昏,富人贫贱,不无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入宋以后瓷枕大量生产,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另外有的瓷枕亦作辟邪之用。  相似文献   

6.
金明瓷枕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两件瓷枕,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分别介绍如下。金代赭地剔刻白花词曲枕高19.3、长45.5、宽13.6厘米(图版肆:1、2)。枕略残,长方略呈梯形,枕面中间稍倾斜内凹,枕内侧略内弧,外侧有并排两个圆形气孔。这种形状为宋金时期常见。枕表面赭地,剔划白花,装饰纹饰繁密,剔划线条流畅。枕侧四个立面均刻缠枝牡丹。枕面四边以花叶纹和折带纹双重边饰环绕,中心部位以刻线分割成三部分。两端部分分别剔刻纹饰相同的图案和不同的对  相似文献   

7.
北宋盘龙瓷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3月,湖北麻城市长岭岗乡闵家畈村农民严宏友在修筑池塘取土时,发现一座北宋年间的砖室墓,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但多数当即已打碎散失,盘龙瓷枕是唯一幸存的(见图)。1989年10月,麻城市博物馆将此枕征集收藏。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最近,宝丰县出土了一件造型奇异的宋代四彩人物瓷枕。这件瓷枕除主要人物外,其身前、身后尚各有一组动物浮雕和一组人物故事浮雕,这在现已出土古瓷人物枕中,还是一件少有的奇异花朵。瓷枕出土于小店公社石灰窑村,是社员姚榜挖土时发现于一座宋墓中,后献给文化馆收藏。瓷枕全长39厘米,枕面宽12.5厘米,长18.5厘米,枕底呈卵状褥垫,垫上人物侧卧,右膊蜷曲扶首作枕,头向上侧扬,双腿齐并微曲,左手平伸扶膝,体态幽静自  相似文献   

9.
石红 《文物世界》2005,(4):6-11
枕,俗说枕头,因其功用是睡卧时垫托头部而得名的,考古资料表明,最古老的枕是天然石块,以后成为初步加工过的石块,并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质料制作,如木,玉,铜,竹等等。在中国古代,数量最多的当数陶瓷枕了。  相似文献   

10.
晚清浅绛彩瓷鉴赏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旷 《收藏家》2004,(7):47-48
俞子明《琵琶女图》瓷板俞子明,字静山,室名友竹山房、友竹轩。安徽新安人,清末著名瓷画家,功底深厚,人物、山水、花鸟皆精,作品传世丰富。历代以来,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为题材的画作,可谓佳作如涌,不胜枚举。“琵琶女”这样一个人人熟知的绘画题材,欲再出新意,已非易事。可俞子明却凭仗着自己的艺术功底,敢于对旧有题材“挑战”、“翻新”、“创意”。于是,浅绛彩《琵琶女图》瓷板画以别一意境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重要的民间窑口。它特色鲜明且分布范围很广,以河北磁县的观台、彭城二镇为中心,向外分布着许多古代的瓷窑址。这一带古属磁州,故有磁州窑之称。磁州窑烧瓷器型品种十分丰富,有枕、碗、盘、罐、瓶、水盂、印盒、玩具等,其中尤以枕最为突出。枕主要出于磁州窑的黑白釉、白釉黑花系。目前北方无论是传世还是出土的宋元瓷枕①。大都为磁州窑的产品。本文以历年来出土的实物结合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磁州窑瓷枕,试对宋元时期的磁州窑瓷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京出土吉州窑瓷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6月,南京江宁县江宁公社侨老生产队社员在挖粪窖时,在距地表1.5米处发现吉州窑瓷枕一件(图一),并经公社转交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保存。该枕中空,两端方形,长44、宽12.7、中腰9厘米。一端四角有立烧支点,另一端有直径2厘米的圆孔。根据出土地点的地形和就地调查的结果判断,此枕应该是出自墓葬。枕上有墨书《相思引》和《隔蒲莲》词各一首,并有墨绘花果。两首词均为北宋词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87,(2)
1986年8月,故宫博物院征集到一件白地黑褐彩人物纹饰瓷枕。瓷枕为如意头形。枕面长31.5、宽20、高12.5厘米。通体白釉,釉色莹润光亮。枕面外缘随枕形绘一道黑褐彩线,稍向里又绘两道双黑褐线。线内绘人物图案,左侧一老翁,头戴斗笠,牵一头牛,拱手站立;中间一人骑马,头裹直脚幞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原地区的瓷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刍议中原地区的瓷枕邱向军“枕,卧为所荐首者也”①。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枕在我国起源甚早。“它至迟出现在殷商时代”②,此时之枕多为木枕、玉枕或皮革类枕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漆器、丝绸、布帛等不同质...  相似文献   

15.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窑厂主要位于古磁州而得名。磁州地处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宽阔的漳河从太行山深处缓缓流出,形成一片扇形的冲积平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和优质的煤炭资源,水运便捷,是理想的瓷业基地。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一地区曾多次发现仰韶化时期的彩陶、龙山化时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6.
瓷枕在我国自7世纪创烧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瓷枕已经开始流行,目前已发现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密县窑,山西浑源窑,安徽寿州窑,湖南长沙窑、岳阳窑和浙江越窑等分别烧制白釉、白釉绿彩、白釉褐绿彩、三彩、珍珠地划花、绞胎、黄釉、黑釉、青釉、青釉褐绿彩、青釉印花瓷枕。唐代的瓷枕一般较小,小者不足10厘米,大者约15厘米。以长方形枕较多,也有少量椭圆形、动物形枕,如兔形枕。河北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收藏有唐代瓷枕精品。宋金元时期,瓷枕广为流行。在南北方均发现了大量烧制瓷枕的瓷窑,并出现了专门烧…  相似文献   

17.
枕,作为寝具最迟出现在殷商时代。《说文解字》中对“枕”字的解释表明最初的枕多为木制。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看,最早的实物枕见于汉代,多出自于以玉衣为殓服的高级贵族的墓葬中。陶瓷枕始于隋代,至五代、两宋、辽、金、元大盛,尤以两宋最为鼎盛。瓷枕质坚而又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两件磁州窑瓷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邯郸市博物馆“磁州窑艺术展览”厅内陈列着数件磁州窑瓷枕,艺术精美、充满民间生活情趣。其中两件题诗枕龙为别具一格,一件是“常忆离家日枕”,底间印有“张家造”字样,长31厘米,宽15厘米,高13厘米,白地黑花,上题“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一件是题“红绣鞋”诗枕,.长31厘米,宽15.5厘米,高12.5厘米。上书:“韩信功劳十大,朱客亮位治三台,百年都向土中埋,邵平瓜,盈亩种,渊明菊,夹篱开,闻安乐,得  相似文献   

19.
侯马工作站库藏瓷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马工作站库藏瓷枕介绍王金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历年来在侯马市及附近地区采集、出土宋金瓷枕共24件。现介绍于后。(一)长方形刻词文枕1.1963年H4平阳厂采集(图二,1)枕体呈长方形,前低后高,长32.3厘米,中...  相似文献   

20.
刘家林 《江汉考古》2007,(2):100-100
湖北省黄梅县出土。高11.8、宽16.6、底径13.5厘米。枕为透空雕塑的亭台造型。亭台四面开门,外壁堆贴有各种构件和花草。枕面两端上翘,中间内弧,形成如意云头形枕面,枕面边缘刻划两周弦纹作边饰。亭台内两人席地而坐,中间置一围棋盘,棋盘上置棋子,两人正聚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